儒家思想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影響? - 劇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儒家思想所倡導的道德規範意識有利於培養現代公民意識。

2.大一統思想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定團結。

3.以人為本的治國思想有利於今天的政治建設。

首頁>Club>晨風絮語2021-01-0502:44 儒家思想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影響? 72 回覆列表 1#辣筆老李 1.儒家思想所倡導的道德規範意識有利於培養現代公民意識。

2.大一統思想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定團結。

3.以人為本的治國思想有利於今天的政治建設。

4.“和為貴”思想有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

5.民本思想有利於“三農”問題的解決。

6.“義利觀”有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

2#普凡80668389 儒家思想本沒錯,他讓民眾學習處世為人,他為社會設定尊卑善惡。

但久而久之,這種提倡變成了教化,為了讓老百姓聽話,強制性服從慢慢替代了思考,大家對於社會的種種問題開始麻木了。

為了擺脫束縛,批判興起了,最早的指罵是莊子,“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其物件就是這種道德模式。

結果過了兩千多年,人民們徹底覺醒了,他們想要砸碎孔家店。

憑心說,孔子學說也有他積極一面,這狀態很有點象西方中世紀的神學批判,當信仰和政權分離後,道德作用才漸漸明顯。

所以我認為,現在咱最好的希望是找到一個好制度,而不是把所有罪惡根源歸歸咎於孔子。

3#鹿與紅茶 簡單來說,就5個字:仁義禮智信。

往小方面說,公交車上經常聽到的:尊老愛幼是我國傳統美德就是儒家思想。

樂於助人,勤奮好學,尊禮守義等等都屬於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幫助了中國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社會道德體系。

所謂全國一家親,以家為國。

你在外面管不認識的叫叔叔阿姨老奶奶老大爺等等都屬於儒家思想,因此才有一句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西方人稱呼家外之人不論男女老少都直呼其名的,比如男女結婚後,男的喊女方長輩依舊直呼其名。

)儒家思想在政治乃至治國安邦都有不可磨滅的重要印記,這也是二戰時期為何我國以軍閥林面對日本這個世界上最頂尖的軍隊之一入侵依舊未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你看看義大利多坑爹就知道了) 其次,各種禮儀之類的,熱情好客等也都屬於儒家思想,也是被稱之為禮儀之邦的重要原因。

儒家思想以家為理念,讓政治延續,治理全國,社會上的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屬於家裡人,因此出門在外遇到老鄉幾乎都是很親熱的。

現在新中國已經摒棄了很多儒家思的惡習,卻完好的又保留了傳統,因此現在我們所接受到的口號,道德幾乎都屬於儒家思想,而我們大部分人卻早已習以為常認為這是人與人的基本與儒家毫不沾邊,而儒家思想的惡習,如男女婚姻的聘禮嫁妝,明媒正娶,“禮尚往來”,走後門等等等等卻變質的成為了“這才是儒家思想,害了中華幾千年!”的概念。

中國目前在慢慢沿用西方的優秀制度,卻依舊用儒家思想來保留人們的道德觀,價值觀,愛國理念等等,這也是新中國飛黃騰達的重要原因之一。

4#國學解碼 只要腳踩在中華大地上,就會深深地感受到儒家思想的氣息,不論時空久近;只要是龍的傳人,就帶有儒的精神,它就彌溫在空氣中,不管感受得到感受不到,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

” 衣住行身口意,吃喝拉撒睡,哪一樣都擺脫不了儒家思想的影響,禮儀仁智信,天人合一,以和為貴,已經深入我們的骨髓。

經濟、政治、軍事、藝術、建築等大的方面不論,說一個我們百姓身邊事,人人都會碰到,於已於他都有益的。

人們遇到爭執不下,鬧彆扭時,常說“和為貴。

”和為貴就出自於儒家經典《論語》,它說“禮之用,和為貴。

”孔子非常推崇周禮,禮的作用貴在和諧和順。

人與人之間要講和合和諧,所謂求大同而存小異;人與自然,人的自身也要和諧平衡。

人與人之間發生糾紛,中國人多不喜歡打官司,勞命傷財,對社會成本也高。

什麼事都用拳頭說話,以勢臨下,都用訴訟,都要爭個高下,訴訟往往是不對等的,打贏了官司,輸了和氣,結下樑子,能得到什麼。

我國傳統有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就是調解、和解,不傷和氣,在有權威的老太爺或族長、書記什麼的主持下,雙方讓一下,把事情圓滿解決,皆大歡喜。

在有些行政處罰上,對一些輕微後果不大的案件,還設定必須經過調解的程式;再如輕微的交通違法,在規定也有雙方協商解決,自行和解。

就是刑法也有自訴案件的規定,告訴才處理,如一些輕傷害、重婚案件,受害當事人可以直接起訴到法院,不經過公安、檢察的公訴程式,在過程中雙方還可以和解,不追究刑事責任。

和為貴嘛,這些都是儒家思想文化在生活中發揮的影響。

民事方面,和為貴更是運用廣泛,比如夫妻要離婚,象王寶強與馬蓉雙方可以自行協商,不傷和氣地離婚,夫妻情沒了,朋友情還在,特別是雙方如有孩子,這是紐帶,還會有相處交結。

當然也可以選擇對簿公堂,到法院起訴離婚,從此不再相見,這都是個人可以選擇的。

法院在斷案過程中還會進行調解。

調解制度非常具有中國特色,已經廣泛運用在司法領域,實際上它有著儒家文化基因的傳承,好的東西應發揮光大,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和為貴,絕不是和稀泥。

並不是有糾紛爭論,或大的戰爭才想到要和,在生活時時處處日常生活中,有哪個離得了個和字呢,比如常說和風細雨,溫良和善,和衷共濟,和氣生財,心平氣和,家和萬事興,都會給我們帶來身心健康發展。

作為龍有故鄉,龍的傳人,儒家思想文化早已流淌在我們的血脈中,代代流傳,如果用兩個字概括,就是仁和二字,仁者壽,和為貴!(圓明)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國學正能量,解碼逗趣樂;一句參悟,幸福有餘!如是有緣,歡喜訂、評、轉!】 5#易簡齋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之後孟子完善了孔子的思想成為了第二代的儒家思想的創立者。

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並沒有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並沒有被諸侯國國君所承認。

直到漢代董仲舒為了朝廷的穩定和社會的穩定,站在朝廷的立場上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孔子所主張的“仁智禮義信”,“百善孝為先”等都是為了統治階級和統治集團統治的需要,為了穩定統治集團利益的需要。

儒家思想對封建統治者的起到了穩定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儒家思想從客觀上限制了人性的自由發展,束縛了人的個性的自由發展。

但總的來說,是一分為二的,各有得失的。

6#肉團小咪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

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1、“禮治”主義 儒家的“禮治”主義的根本含義為“異”,即貴賤、尊卑、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範。

只有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的理想社會。

國家的治亂,取決於等級秩序的穩定與否。

儒家的“禮”也是一種法的形式。

它是以維護宗法等級製為核心,如違反了“禮”的規範,就要受到“刑”的懲罰。

2、“德治”主義 儒家的“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奸邪之心。

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辦法,斷非法律制裁所能辦到。

3、“人治”主義 人治”主義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並可以有很複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統治的思想。

從這一角度看,“德治”主義和“人治”主義有很大的聯絡。

“德治”強調教化的程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種賢人政治。

由於儒家相信“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礎上便發展為“為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義)、誠(信)、弟(悌)、智(知)、忠、禮、勇、恕、廉、溫、恭、寬、良、恥、讓、敏、惠等項內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儒學思想現代意義的兩個重要原因: 1、我們中華民族正處在偉大的全面民族復興,此時此刻,必須回顧我們的歷史文化傳統。

2、新的世紀,我們的國家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

費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覺”的問題。

我們要建設“和諧社會”也必須有個對自身“文化”上的自覺。

什麼是“文化自覺”?費孝通先生說:“文化自覺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們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不帶任何‘文化迴歸’的意思,不是要‘復古’,同時也不主張‘全盤西化’或‘全盤他化’。

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

” 在這種情況下,來研究我們民族文化的歷史和它發展的前景,就必須適應當代世界文化發展的新形勢,即“新的軸心時代”到來的文化發展的新形勢。

適應我們國家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必須有一個文化自覺的要求。

7#北方83894396 儒家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

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

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8#梵一商貿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義”、“禮”、“智”、“信”,反對“過”與“不及”,崇尚“中庸”,崇尚和諧。

1、仁:仁愛 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

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

“仁以處人,有序和諧“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2、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 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義(誼)者,人所宜也。

段玉裁注《說文·言部》曰:‘誼、義,古今字,周時作誼,漢時作義,皆今之仁義字也。

3、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4、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 5、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 為儒家的"五常"之一。

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9#直又直 中國封建社會的漫長,正因為是儒家思想後來被封建統治者所利用,變成了套在人們脖子上的枷鎖,大大地阻礙了社會的變革,使歷史車輪停止不前!封建社會後期,一些人的思想家才開始覺醒,開始進行改良和變革;但因這種封建思想的深固。

終歸失敗了!直至民主革命的勝利,這種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才算落定塵埃!儒家思想大大地束搏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科學得不到有所突破,工農業生產大大的落後於西方,導致了被西方資本主義打破國門,人們才如夢初醒,仁人志士才想到科學救國,以前那些循規蹈紀的做法,才漸漸為青年人所抗爭,紛紛走出國門,去學習人家的東西,若大的華廈才如雄獅醒來!至於一些禮儀禮節的來西,也不是儒家思想所固有,人類文明好開始,早已形成,儒家不過多了一些之乎者也,一些文人的特作手筆,起了一些的說教作用!我總認為儒家思想是中國社會發展的一種莫大的消極因素! 10#追夢讀書人 儒家思想作為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程度最深的思想,其影響可以分開為兩點來看。

儒家思想在對人的人格以及道德方面影響是積極的,無論社會如何法制化,個人的人格以及思想道德都與這個國家的文化息息相關。

也可以說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底層的基因,是一個國家能否實現法制和文明傳承的關鍵。

孔子提倡“忠恕”,通俗的講就是你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也要幫助別人成為什麼樣的人,不能為一己私慾而打擊報復別人,試問當下法制社會下,利用手中權力打擊報復別人的行為還少麼?人進化過程中的動物性還得靠文化來不斷修養擯除。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論語》中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都是樹立一個人的人格和美好品德的重要參照。

對治理國家方面儒家提倡“仁禮一體”,孔子認為統治者應該施行仁政,士大夫應該恪守君臣之道。

這個理念在兩千年前是符合當時社會的,放眼今天就需要批判的接收了。

當然儒家被推到前臺用來控制精英階層也是統治階級對孔子的儒學進行了刪改和增加,從而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倫理綱常,三從四德等等。

孔子說的“民貴君輕”的理念完全被拋之腦後,選擇性遺忘。

這也導致儒學被嚴重扭曲,在治國方面嚴重偏離了孔子的初衷。

新時代對儒家思想一方面要吸收它積極的一面,澄清本源把不屬於儒家思想的封建糟粕去掉,一方面要根據現代社會發展現狀,融合其治理國家積極的一面。

十七屆六中全會專門就我國的文化建設作出部署,明確提出要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建立強大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儒家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主流和底色,在整個傳承體系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在這裡也希望文化精英們能不斷創新思想文化,使偉大的祖國民主富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使中華民族重回世界之巔。

11#燃燒的燃 遇到糾紛時,我們會講【道理】,“一是一,二是二,你得講道理”遇到煩惱時,我們會講【佛理】,“順其自然吧,放下吧”平常生活時,我們講【儒家】,“尊老愛幼,誠實守信,樂於助人,吃苦耐勞”各位大神們,不要教科書版的說好嗎?天天用著呢…… 12#趣視傳屏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13#趣文社 儒家文化對中國的影響尤其全面細緻,不僅有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的足夠寬度,還有2000多年曆史的深度。

不僅在大處影響整個國家民族,更在生活的細微處影響著每個人。

下面,我將從文化的角度出發,透過對中國文化的定義、中國文化的結果(集體人格)、儒家文化的根本主張(君子之道)三方面進行闡述,拋磚引玉的介紹儒家文化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文化一切文化的最終點都會沉澱為集體人格。

――榮格 我們知道,集體人格是指一個集體在生命格調和行為規範上的共同默契。

其中,生命格調指的是精神價值,行為規範針對的是生活範疇。

所以反推過來,可以把文化解釋為一個集體習慣性的生活方式和具有共同默契的精神價值,這種生活方式和精神價值的最終結果就是形成集體人格。

中國文化就是由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價值觀形成的集體人格。

例如,倫理道德、詩詞歌賦等屬於精神價值;粵菜、魯菜、中醫中藥等就是生活方式的範疇。

中國人的集體人格和獨特的文化標籤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集體人格,比如美國的牛仔,英國的紳士,日本的浪人等等。

這些集體人格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質、不可模仿的文化標籤,是民族不可動搖的根基之一。

那麼,中國人的集體人格是什麼呢?或者說,什麼樣的人是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國人? 上個世紀,我們有一位偉大的作家透過對中國文化嚴厲的剖析和對當時社會仔細的觀察,塑造出兩個具有“國民性”的象徵體――阿Q~孔乙己。

這兩個形象無疑是負面的,而先生正是透過對這兩個負面形象的批判、大聲的《吶喊》,來尋找中國文化的出路,來提升中國的集體人格。

事實上,兩千年前孔子和他代表的儒家思想就為我們設計了一個理想的中國人的形象――“君子”。

“君子”作為一種人格雛形在儒家之前就已經存在,透過儒家的選擇、闡述、提升,貼合了多數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選擇,最後成為絕大多數中國人的集體人格。

這也是儒家文化得以延綿不絕的原因之一。

這種理想性人格在透過儒家設計產生之後,中國文化的亮點都向著它集中、融合,成為中國人的精神價值核心。

儒家文化的根本主張 儒家文化提出了許多主張,比如:“仁”、“義”、“孝”、“治國,平天下”等等。

在這主張背後,有一個根本性的主張――要大家做君子,不要做小人。

儒家所有的主張,包括“仁義禮智信”都包含在“君子之道”的論述當中。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君子?儒家文化認為君子應該:懷德,成人之美,周而不比,坦蕩蕩,中庸,有禮,不器,知恥。

君子懷德――出自《論語·里仁》“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德”,主要是指利人、利天下的社會責任感,儒家認為“德”是君子之道的起點。

這句話通俗的說來就是做一個好人、品德高尚的人、以公共利益為先的人。

君子成人之美――促成別人的好事,沒有完成的儘量完成,沒有開始的馬上開始。

這是一種非常大氣的積極行為,其可以把握的標準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相對於“與人為善”來說,成人之美積極主動的因素更多。

君子周而不比――君子普遍待人,不偏袒徇私。

這句話是講述君子在處理人際關係的問題當中,要公正的對待每一個人。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是對這方面更進一步的論述。

君子坦蕩蕩――心底乾淨,無所愧疚,無所畏懼。

這是對君子整體氣貌最精闢的總結。

君子中庸――“中庸”不是平庸,而是一種為了可持續進步而進行主動性的、非極端性的一種選擇。

“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禮記·中庸》君子有禮――“禮”是君子身體力行傳播品德的渠道,是品德修養由內而外的表現形式和行為規範。

君子不器――“器”可以理解為器具,在這裡有主動和被動倆方面的意思。

不要被別人當做器具,不要把自己當做器具。

因為器具是沒有思想的。

君子知恥――這句話是為君子的人格設定一個道德底線。

“知恥近乎勇”在中國流傳千年。

總結如下 透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儒家文化所設計的君子之道體現和貼合了大部分中國人的精神價值觀,這種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國文化,最後的成果就是成為中國人的集體人格。

所以,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儒家文化對中國的影響在於:透過樹立統一的精神價值塑造了中國人的集體人格。

14#東哥的裝修生活 儒家思想的積極影響 1.儒家提出一系列道德範疇、命題、思想豐富了中國傳統道德寶庫.   2.衝破天命鬼神的理性精神抵抗了宗教對人們思想的侵蝕.    3.“民為邦本”的民本主義體現了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  4.“天人合一”的生態倫理為我們建設生態文明提供了廣闊的思想文化基礎.  5.注重理想信念的鼓舞和凝聚作用,成為中國以德治國的一大特點和政治優勢.   6.“過猶不及”的辯證思維體現了高超的處世方法和領導藝術   7.儒家豐富的教育思想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教育傳統的主要內容,對現代素質教育仍有啟迪意義.   8.儒家思想中的許多優秀成分溶入中華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15#默聲谷 儒家思想是闡述人道的,如何立身處世。

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道家是講天人,人與自然。

後期演化分枝道教,引入本土神仙體系。

佛門是講信仰,出輪迴,生淨土。

16#與你奇思妙想 把死人說活了,從說書的變到先生,從老夫子到天下獨尊,從老師到聖人,最後天下的禮、,都是他開創的,世上的書他寫的。

全民文化是他教的,現在又想讓他偉大,自吹自擂,遇事就慫,二哈風範。

17#如海25 儒家思想影響我們已有兩千多年,應該說,我們的一言一行裡都有儒家思想的烙印。

當然儒家思想也隨著時間和社會再不斷的豐富和變化,吸收著各種文化思想的營養。

不管你文化高低,性格如何,但中國人都在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裡來回遊蕩,並生產出你自己的思想和道德品質,以及自己的行為方式和前進動力。

只要你生活在華人圈,學習中國文化,你就是儒家思想的衍生品! 18#使用者276072884 1.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2.儒學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潛在影響。

3.儒家思想在東亞各國都有廣泛的影響。

儒家學說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儒家經典不僅是思想統治工具,同時也是中國封建文化的主體,儲存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世界也佔有重要地位。

儒學和漢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樣,很早就傳播到周圍國家,並對那裡的思想和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韓國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影響,至今都還很明顯的。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學說為指導思想的文化流派。

儒家學說為春秋時期孔丘所創,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義、禮、智、信,其核心是“仁”。

儒家學說經歷代統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後學的發展和傳承,使其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國文化的深層觀念中,無不打著儒家思想的烙印。

19#琴瑟說 舉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膾炙人口的句子,千年傳頌,除了自己要自強要能忍以外,還要凡事先從自己找問題,不要怪罪統治者,所以儒家思想是封建正統的思想~ 20#湘江君 儒家思想講究"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其基本核心是"仁",以"仁"為基礎的儒家思想具有豐富的內涵,儒家思想影響中國兩千多年,從古至今長盛不衰,儒家的仁政思想現已成治國安邦和大國外交的一道風景線,對構建和諧社會及我們的道德觀念起了決定性作用! 12 發表回復 ∧中南大學老師不願給學生低分引發熱議,成績“正態分佈”是個啥?∨男性備孕要怎麼調理? 熱門排行 被噁心的男人糾纏了怎麼辦?中高分數段考生志願梯度如何設定?請推薦幾個反映大學生活的電視劇?你心中最愛的國內外十大科幻片有哪些?伊藤美誠直接退賽,陳幸同奪冠在望,教練組為何重新佈置任務?彎彎頭上天外有天是什麼歌?怎樣才能在股市中生存下去?高考最少多少分才能上大學?為什麼討好不會得到他人的愛?中年人,到底需不需要朋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