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 MBA智库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二、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方法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用手机看条目 扫一扫,手机看条目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Prioryearincomeadjustment;ProfitandLossAdjustmentofFormerYears) 目錄 1什麼是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 3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舉例分析 3.1  一、案例簡介 4  二、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方法 4.1  三、案例點評 [編輯]什麼是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是指企業對以前年度多計或少計的盈虧數額所進行的調整。

以前年度少計費用或多計收益時,應調整減少本年度利潤總額;以前年度少計收益或多計費用時,應調整增加本年度利潤總額。

[編輯]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以及本年度發現的重要前期差錯更正涉及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

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報告年度損益的事項,也可以通過本科目核算。

  二、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調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潤或減少以前年度虧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調整減少以前年度利潤或增加以前年度虧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增加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等科目;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減少的所得稅費用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經上述調整後,應將本科目的餘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本科目如為貸方餘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如為借方餘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本科目結轉後應無餘額。

[編輯]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舉例分析   企業對以前年度發生的損益進行調整時,將涉及應納所得稅、利潤分配以及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調整。

關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方法,雖然在有關會計制度中作了規定,但因具體處理程式不甚明確,加之會計實務中具體情況複雜,致使此項業務會計實務中差錯率極高。

下麵兩個案例是筆者在審計實踐中遇到的,也是會計實務中對以前年度損益進行調整時,極易發生錯弊的典型,頗具代表性。

[編輯]  一、案例簡介   案例一:2001年5月,稅務部門在對某國有工業企業進行稅務稽查時發現,該企業2000年度多提固定資產折舊100萬元(為便於計算,數據已作簡化處理,下同),因此責令企業作納稅調整,補交所得稅33萬元(該企業所得稅稅率33%)。

當時企業會計人員所作的會計處理如下:   ①借:所得稅33(萬元)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33(萬元)   ②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33(萬元)     貸:銀行存款33(萬元)   ③借:本年利潤33(萬元)     貸:所得稅33(萬元)   ④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33(萬元)     貸:本年利潤33(萬元)   賬務處理後出現的問題:   ①該企業固定資產按直線法計提折舊,後續調整如何進行才能使固定資產賬面的折舊率、折舊年限、折舊額相吻合,並與實際稅負相一致?   ②現行稅法已將所得稅定位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一項支出。

將補交的所得稅結轉至利潤分配顯然不符合會計制度規定。

  ③上年未分配利潤的調增數不等於補交的所得稅額,處理結果有誤。

  ④未作補提盈餘公積調整,會計處理“漏項”。

     案例二:2000年3月,審計機關對某國有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審計檢查時發現,該公司上年度誤將購入的一批已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辦公設備記入“管理費用”賬戶,於是在下達的審計意見書中要求企業進行賬務調整(未列明調賬分錄)。

該公司會計人員據此所作的調賬分錄如下:   ①借:固定資產300(萬元)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00(萬元)   ②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00(萬元)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300(萬元)   賬務處理存在的問題:該公司雖然對損益作了調整,但卻在沒有進行相應納稅調整的情況下,直接將損益調整的結果轉入“未分配利潤”,避開了納稅環節。

[編輯]  二、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方法   有關以前年度的損益調整屬於會計差錯更正,筆者認為可將其分為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和非日後事項兩種情況。

各種情況下的會計處理方法有所不同,必須具體分析。

  (一)日後事項的損益調整   如果企業所發生的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事項屬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即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生的事項,則應按新《企業會計制度》第138條及《企業會計準則--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有關規定進行調整。

  會計處理程式如下:   ①將需要調整的損益數結轉至“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應調增利潤(上年少計收益、多計費用)時記貸方、應調減利潤(上年少計費用、多計收益)時記借方。

  ②作所得稅納稅調整。

補交所得稅時,借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賬戶;沖減多交所得稅時作相反的分錄。

  ③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的餘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

  ④調整盈餘公積計提數。

補提盈餘公積時,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貸記“盈餘公積”賬戶;沖減多提盈餘公積時作相反的分錄。

  ⑤調整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數字。

包括:資產負債表日編製的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數字,以及當期編製的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年初數。

如果提供比較會計報表,還應調整相關會計報表的上年數。

  (二)非日後事項的損益調整   如果企業所發生的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事項不屬於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應按新《企業會計制度》及相關的規定進行處理。

新《企業會計制度》第133條將非日後事項分為重大會計差錯和非重大會計差錯兩類。

重大會計差錯應當“調整發現當期的期初留存收益,會計報表其他相關項目的期初數也應一併調整。

”也就是說根據重要性原則將其視同日後事項處理,處理方法同日後事項。

非重大會計差錯“應當直接計入本期凈損益,其他相關項目也應作為本期數一併調整。

”   會計處理程式如下:   ①將需要調整的損益數結轉至“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調整方法同日後事項。

  ②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的餘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

  ③有關納稅調整併入當期期末所得稅計算時一併進行;有關盈餘公積的調整併入當期期末利潤分配中進行。

  如案例二,該有限責任公司應根據審計意見書作如下會計處理:   ①借:固定資產300(萬元)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00(萬元)   ②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00(萬元)   貸:本年利潤300(萬元)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會計實務中,一般只有在企業“自查”中發現的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事項,才按上述程式處理。

如果是在稅務稽查或審計檢查中發現的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事項,或許就不能按此程式處理了。

因為稅務或審計人員為了防止稅源流失、保護國家利益不受侵害,通常會要求企業立即進行納稅調整,而非併入期末所得稅計算中進行。

此時會計處理程式就應作相應調整:   ①將需要調整的損益數結轉至“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

  ②作所得稅納稅調整。

  ③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的餘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

  ④調整盈餘公積計提數。

對比可知,此時的會計處理程式與日後事項基本相同,只是因其不是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不需調整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數字。

  如案例一,該國有工業企業應根據納稅調整通知書作如下會計處理:   ①借:累計折舊100(萬元)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00(萬元)   ②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3(萬元)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33(萬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33(萬元)   貸:銀行存款33(萬元)   ③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67(萬元)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67(萬元)(100-33)   ④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10(萬元)   貸:盈餘公積10(萬元)(67×15%) [編輯]  三、案例點評   兩個案例的性質完全相同,處理結果卻大不一樣。

案例一隻作了納稅調整,未作損益調整。

案例二正好相反,只作了損益調整,未作納稅調整。

點評如下:   1、“本年利潤”為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核算企業當期實現的利潤。

將上年度的損益調整計入後,會相應調增或調減當期利潤,並影響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案例一中,企業將已作了納稅調整的損益直接計入該賬戶,必將導致重覆計徵所得稅;而案例二中企業將未作納稅調整的損益直接計入該賬戶,又將導致漏計所得稅。

  2、企業對不屬於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以前年度損益進行調整時,應記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

調整損益的同時未作納稅調整的,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的餘額結轉至“本年利潤”賬戶,期末與當期利潤一併納稅;調整損益的同時作了納稅調整的,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的餘額結轉至“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以避免重覆納稅。

  3、案例的更正方法。

案例一應首先用紅字沖銷原來所作的①、③、④三筆賬,然後按前述正確方法進行賬務處理;案例二可將“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的貸方發生額直接沖轉至“本年利潤”賬戶。

  總之,處理以前年度發生的損益調整事項,必須區分實際情況,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後再予以處理,才可避免發生錯誤及舞弊,保全國家和企業雙方的利益不受侵害。

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4%BB%A5%E5%89%8D%E5%B9%B4%E5%BA%A6%E6%8D%9F%E7%9B%8A%E8%B0%83%E6%95%B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6 赏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下载MBA智库,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复制该内容请前往MBA智库App 立即前往App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或投訴舉報。

本條目相關文檔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4頁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2頁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4頁 淺析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頁 也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核算3頁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財稅處理2頁 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2頁 F11以前年度損益調整2頁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_模版1頁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會計處理的利弊2頁 更多相關文檔 本条目相关课程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AngleRoh,Kane0135,Zfj3000,Dan,Cabbage,鲈鱼,连晓雾,Solitude1314,Yixi,寒曦,刘维燎,LuyinT. 頁面分類:損益類科目 評論(共9條)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21.21.231.*在2010年8月20日14:32發表 您的好像和百度里的一樣是他抄的您的還是您照的他的啊?如果是您照的他的下次我就直接看百度就好了。





我自然是希望您在先咳,堅持做自己的產品吧要不不會有用戶的。



謝謝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Vulture(討論|貢獻)在2010年8月20日19:18發表 121.21.231.*在2010年8月20日14:32發表 您的好像和百度里的一樣是他抄的您的還是您照的他的啊?如果是您照的他的下次我就直接看百度就好了。





我自然是希望您在先咳,堅持做自己的產品吧要不不會有用戶的。



謝謝 此條目智庫百科是2007年11月22日13:49創建的,查百度百科相同詞條的歷史版本,第一個版本是2009-03-0419:11創建的,您說是誰抄誰呢?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120.32.222.*在2010年8月20日20:44發表 121.21.231.*在2010年8月20日14:32發表 您的好像和百度里的一樣是他抄的您的還是您照的他的啊?如果是您照的他的下次我就直接看百度就好了。





我自然是希望您在先咳,堅持做自己的產品吧要不不會有用戶的。



謝謝 青菜蘿蔔各有所愛吧~ 我倒是覺得這裡的很多解釋比百度專業多了~ 支持MBA智庫!~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Aleko(討論|貢獻)在2011年7月10日16:26發表 審計時需要註意什麼?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175.168.65.*在2012年2月8日13:21發表 我倒覺得挺好的通俗易懂!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122.226.133.*在2013年1月31日17:16發表 Vulture(討論|貢獻)在2010年8月20日19:18發表 此條目智庫百科是2007年11月22日13:49創建的,查百度百科相同詞條的歷史版本,第一個版本是2009-03-0419:11創建的,您說是誰抄誰呢? 我怎樣才能知道你這篇文章是,你所說的“智庫百科是2007年11月22日13:49創建”?當然你可以很容易的從百度百科上看到歷史版本。

不過,此條目,並不是您口中“智庫百科”創建的,是您的這些貢獻者“AngleRoh,Kane0135,Zfj3000,Dan,Cabbage,鱸魚,連曉霧.”創建和改進的。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Dan(討論|貢獻)在2013年1月31日17:21發表 122.226.133.*在2013年1月31日17:16發表 我怎樣才能知道你這篇文章是,你所說的“智庫百科是2007年11月22日13:49創建”?當然你可以很容易的從百度百科上看到歷史版本。

不過,此條目,並不是您口中“智庫百科”創建的,是您的這些貢獻者“AngleRoh,Kane0135,Zfj3000,Dan,Cabbage,鱸魚,連曉霧.”創建和改進的。

條目標簽頁中的歷史可以查看編輯歷史,希望對你有幫助~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222.132.155.*在2013年12月8日09:20發表 講解的很好,感謝原版作者。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华之兮(討論|貢獻)在2014年2月28日19:37發表 解釋專業易懂,支持MBA智庫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导航 首页 文档 百科 课堂 商学院 资讯 国际MBA 商城 企业服务 個人工具 用戶登錄創建新帳號 打开APP 搜索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2,227个条目   首页   管理   营销   经济   金融   人力资源   咨询   财务   品牌   证券   物流   贸易   商学院   法律   人物   分类索引   查看 條目討論編輯收藏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工具▼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載文件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链接 導航 最新資訊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编辑实验 使用帮助 创建条目 随便看看 INFP《極簡學習法》INTJ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成吉思汗鈍感力個別訪談法ISTP(人格特質理論)通貨膨脹歐洲空中客車股份公司 奶頭樂理論蘑菇管理定律猴子管理法則情緒ABC理論100個最流行的管理辭彙垃圾人定律21天效應破窗效應SWOT分析模型墨菲定律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最後更改14:53,2017年12月19日. 智库首页- 百科首页- 关于百科- 客户端- 人才招聘- 广告合作- 权利通知-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2022MBAlib.com,Allrightsreserved.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707号 问题分类 类型 反馈内容 添加图片(选填)0/9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提交成功 反馈结果请前往MBA智库App查看(我的>帮助与反馈>我的反馈) 知道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