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天賦自由(第3版) | 誠品線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 肯.羅賓森/ 盧.亞若尼卡. 出版社,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讓天賦自由(第3版):每一個人,在任何時候,只要願意,都可以活出自己! 誠品線上 中文出版 親子教養 教育 讓天賦自由(第3版) TheElement:HowFindingYourPassionChangesEverything 作者 肯.羅賓森/盧.亞若尼卡 出版社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讓天賦自由(第3版):每一個人,在任何時候,只要願意,都可以活出自己!四個關鍵問題,決定你是否活出自己天資/什麼是你真正的力量所在?熱情/哪件事讓你永遠充滿活力? 相關類別 生命教育 生命故事 親子教育 親子教養 人生故事 遠見天下文化 文化教育 親子故事 文化故事 教育故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每一個人,在任何時候,只要願意,都可以活出自己!四個關鍵問題,決定你是否活出自己天資/什麼是你真正的力量所在?熱情/哪件事讓你永遠充滿活力?態度/你讓際遇左右生命,還是用態度創造運氣?機會/如何為你的熱情找到實踐的管道?你是否在用自己的人生,實現別人的夢想?你是否受限於社會制約,妥協地活著,而非全然地實現自己的天命?你是否以自己的期望,限制了孩子的道路?……本書將使你再也無法迴避內心的疑問。

書中59個最真實的生命故事,每個人都過著挑戰重重的生活。

他們的人生絕非坦途,歷經低潮與阻礙,沒有人擁有「完美」的生命,但卻曾在某些時刻,體驗到近乎「完美」的境界。

這些故事的重點不在於他們的成功,而在於――你,如何回應內心的呼喚。

找到你的熱情所在,一切都會改觀!歸屬天命,有跡可循,最明顯的就是自由與踏實的感受。

當你從事自己熱愛又擅長的工作,才可能覺得活出了真實的自我,成為你理想中的自己。

你覺得自己做著天生該做的事,也成為你天生該成為的人,這就是歸屬於天命的狀態。

--肯‧羅賓森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肯‧羅賓森(KenRobinson)國際知名創新、創造力與人力資源專家。

合作對象遍及歐洲、亞洲、美國政府,以及國際機構、世界500強企業、非營利組織和世界頂尖文化組織。

他的演說充滿熱情,鼓舞人心,善於以幽默勵志的方式傳遞深奧的知識,廣受歡迎。

他告訴全世界讀者,在全球經濟新形勢下,商業、教育與組織的需求應如何變化。

二〇〇三年,因為對文化藝術的卓越貢獻,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爵士。

二〇〇五年,他被《時代雜誌》、《財富》與CNN聯合評為「主流之音」。

著有《讓創意自由》、《讓天賦發光》、《發現天賦之旅》、《讓孩子飛》等書。

盧‧亞若尼卡(LouAronica)曾創作兩本小說,並與他人合著非文學類作品,包括與拉派爾(ClotairRapaille)合著的暢銷書《情感行銷的符碼》(TheCultureCode,天下文化)。

現與妻子凱莉及四名子女居住於美國康乃迪克州。

■譯者簡介謝凱蒂美國蒙特瑞國際學院口譯暨筆譯研究所碩士,具多年口筆譯工作經驗,於天下文化出版之譯作包括《和尚賣了法拉利》、《發掘你的太陽魔力》、《拍照前先學會看》、《看到什麼都會畫》、《賈伯斯傳》(合譯)。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推薦序你就是自己最偉大、最精采的作品嚴長壽引言生命的歸屬chapter1找出天賦與熱情chapter2一定有屬於你的才華chapter3誰都能飛chapter4忘我的境界chapter5尋找讓你看見自己的伙伴chapter6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chapter7幸運來自你的態度chapter8辨認生命中的良師chapter9人生永遠不嫌遲chapter10當興趣不能餬口時chapter11學校的好成績不等於人生的好成績後記全體人類都必須活出天命謝辭頒發「特殊服務獎」注釋 商品規格 書名/ 讓天賦自由(第3版) 作者/ 肯.羅賓森盧.亞若尼卡 簡介/ 讓天賦自由(第3版):每一個人,在任何時候,只要願意,都可以活出自己!四個關鍵問題,決定你是否活出自己天資/什麼是你真正的力量所在?熱情/哪件事讓你永遠充滿活力? 出版社/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9789864795000 ISBN10/ 9864795007 EAN/ 9789864795000 誠品26碼/ 2681599629001 開數/ 25K 級別/ 無 語言/ 中文繁體 頁數/ 344 裝訂/ 平裝 試閱文字 內文:Chapter1找出天賦與熱情吉莉安才八歲,前途已經出現危機。

她的功課一塌糊塗,起碼在學校老師的眼中是如此。

她老是遲交作業,筆跡潦草,考試成績也差。

不僅如此,她還經常影響課堂的進行,不是動來動去發出噪音,就是猛盯著窗外看,老師得被迫暫停教課,把吉莉安的注意力拉回來,但她卻又開始干擾身邊的小朋友。

吉莉安自己倒是一點也不在意,她早習慣被大人糾正,也絲毫不認為自己是問題兒童,但校方卻十分憂心。

等到學校發函給家長的時候,事態才開始顯得嚴重。

學校認為吉莉安有某種學習障礙,也許比較適合轉往特殊教育學校。

當時還是一九三○年代,若是現在,吉莉安可能會被判斷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讓她服用利他能(Ritalin)或其他治療過動症的藥物。

不過在當時,尚未得知過動症是一種疾病,沒有現成的治療方式,患者也不知道可以用藥物協助治療。

吉莉安的父母收到學校信函,擔憂之際也立刻採取行動。

媽媽幫吉莉安穿上漂亮衣服和鞋子,綁個馬尾辮子,然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帶她去讓心理醫師診斷。

必須舞動身體才能思考吉莉安告訴我,記憶中,她被帶進一個橡木牆板的大房間,書架上排著皮革裝訂的書,站在大書桌旁邊的是一個身穿毛呢外套、相貌莊嚴的男子。

他把吉莉安帶到房間另一端,請她坐在寬大的皮沙發上。

吉莉安雙腳幾乎懸空,周遭環境讓她有些害怕。

她擔心給人不好的印象,所以把雙手壓在身下坐著,免得自己亂動。

心理醫師走回書桌,大約花了二十分鐘詢問媽媽,了解吉莉安在學校的問題,以及學校認為她造成哪些困擾。

醫生並非對著吉莉安發問,但一直都注意看著吉莉安,因此讓她感到極度不安與困惑。

即便當時年紀還小,吉莉安也了解這個人對她的生命有重大的影響力。

吉莉安知道「特殊教育」是什麼意思,她可不想沾上任何一點邊,而且她真的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問題。

可是其他人似乎都認為她不對勁,聽著媽媽回答問題的方式,大概連媽媽都這麼想吧!或許我真的有問題⋯⋯,吉莉安這樣想著。

當醫生和媽媽終於談完,醫生從書桌邊起身,走向沙發,坐在小女孩身邊。

他說:「吉莉安,妳剛才都很乖,謝謝妳。

不過妳還得再乖乖待一會兒,現在我要跟妳媽媽單獨講話,我們要出去幾分鐘。

別擔心,我們很快就回來。

」吉莉安有些惶惑地點點頭,兩個大人便讓她獨自坐在那兒。

醫生走出房間的時候,傾身把書桌後面的收音機打開。

他們一走到外面的走廊,醫生就對吉莉安的媽媽說:「請在這裡站一會兒,觀察她做些什麼。

」那兒有扇窗可以看進房間,但吉莉安看不到他們這一邊。

幾乎就在同時,吉莉安已經起身,隨著音樂在房間四處遊走。

兩個大人靜靜站著觀察了幾分鐘,小女孩的優雅身段讓他們屏氣凝神。

任何人都看得出來,吉莉安的動作具有某種渾然天成、甚至可說是原始的成分,而她臉上那樣純然愉悅的神情也再明顯不過。

最後,醫生轉頭對媽媽說:「妳知道了吧?林恩太太,吉莉安沒有病,她只是有跳舞的天分,帶她去上舞蹈課吧!」我問吉莉安後來的發展如何。

她說媽媽完全按照醫生的建議去做了,她告訴我:「我無法形容那有多棒,我走進那間教室,裡面滿滿都是跟我一樣的人,坐不住、必須舞動身體才能思考。

」她開始每週上舞蹈課,每天在家裡練舞。

後來,到倫敦的皇家芭蕾學校考試,獲得入學許可。

接著進入皇家芭蕾舞團,晉升為獨舞者,到世界各地巡迴表演。

這個階段的生涯告一段落之後,她又成立自己的音樂劇場,製作一系列成功的表演,在倫敦與紐約上演。

最後,她結識了韋伯(AndrewLloydWebber),並和他合力創造了幾齣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包括「貓」與「歌劇魅影」。

前途曾經充滿危機的小女孩吉莉安,最後成為享譽全球的吉莉安.林恩(GillianLynne)。

她是極負盛名的當代編舞家,曾為無數人帶來歡樂,也為自己累積了財富。

這都是因為某個人看進了她的心靈深處,某個人曾經見過跟她一樣的孩子,並且懂得解讀其中的意義。

如果換成其他人,或許會讓她吃藥,要求她不要亂動。

但吉莉安根本不是問題兒童,也不需要轉到特殊教育學校。

她只是需要展現真正的自我。

一輩子都要畫漫畫麥特跟吉莉安有所不同。

他在學校向來表現良好,平時成績可圈可點,也都能通過重要考試。

問題是,他實在沉悶無聊到了極點。

為了娛樂自己,他開始在課堂上畫畫。

他告訴我說:「我不停地畫,而且愈來愈厲害,即使不看畫紙也能畫,好讓老師以為我有專心上課。

」對他而言,美術課就是盡情揮灑繪畫熱情的機會。

「我們在著色本上面著色。

我當時想,我沒辦法在線條之內著色,我不要,我無法忍受這種限制!」等到他進了高中,事情突地進展到另一個層次:我們有美術課,同學都呆呆坐著,老師也很無聊,畫具也只是晾在那兒,沒有人去用。

所以我就使盡全力畫畫,一堂課畫三十張作品,畫完再一一觀賞,看看像什麼,然後加上標題。

〈海草中的海豚〉,好,下一張!我記得自己畫了數不清的作品,最後他們發現我用掉太多畫紙,還出面制止我。

這種無中生有的創作讓人相當興奮,隨著技巧逐漸提升,我很高興可以跟自己說:「嗯!這看起來⋯⋯有一點⋯⋯像它應該有的模樣⋯⋯」但我逐漸發現,繪畫技巧進步的速度開始降低了,所以我把注意力轉而放在情節和笑料上面,我想這樣比較有趣。

麥特.葛洛寧(MattGroening)就是全球知名卡通「辛普森家庭」的原創人。

他從其他畫家的作品中獲得真實的啟發,這些人不見得精通繪畫技術,卻善於將獨特的個人藝術風格與天馬行空的情節融合在一起:我得到很大的鼓勵,因為我看到畫不好的人卻以此維生,例如詹姆司.桑伯(JamesThurber)。

給我重要啟發的還有約翰.藍儂。

在他的書《藍儂說法》(InHisOwnWrite)和《害群之西班牙馬》(ASpaniardintheWorks)裡,都充滿了他樸拙的圖畫,並配上了幽默的文字和瘋狂的故事。

有一段時間我都在模仿藍儂。

此外,勞伯.柯倫(RobertCrumb,美國著名的地下漫畫大師)也對我有很大的影響。

麥特的老師與父母都鼓勵他做其他的生涯規畫,建議他上大學,,找個更實在的工作,即便是他身為漫畫家與製片人的父親也是如此。

事實上,直到他進入大學(那是一所既不給成績單、也沒有必修課的非傳統學府),僅僅只有一位老師曾經對他有所啟發:一年級的老師保存了我在課堂上的畫作,她真的保存了好多年。

我很感動,你知道,學生人數如此之多。

她的名字是伊莉莎白.胡佛,「辛普森家庭」裡的一個角色就是以她命名。

雖然長輩不認同,他卻不氣餒,因為麥特心中十分清楚自己的創造力與熱情所在。

小時候一邊玩耍,一邊用恐龍之類的小公仔編故事,那時我就知道自己一輩子都要做這個。

我看到大人提著公事包走進辦公大樓,心裡就想:「我沒辦法像他們那樣,我想做的就只有這個。

」我身邊的小孩原本都有一樣的想法,長大後卻逐漸改頭換面,嚴肅了起來。

至於我呢,我活著就只為了玩耍和說故事。

我知道什麼叫做正途,上高中、上大學、拿到證書,然後出社會找個好工作。

我也知道這對我來說行不通,我一輩子都要畫漫畫。

我在學校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經常混在一起,也把漫畫作品帶到學校,彼此交換欣賞。

隨著年紀漸長,我們野心也變大,開始做電影。

真的很棒!這也有一部分是補償作用,因為我們不善於人際社交。

我們週末不是待在家裡,而是出門做電影。

星期五晚上也不看足球賽,而是去附近的大學看非主流電影。

我下定決心要靠幽默為生。

不過,當時並不認為這樣行得通,以為我會做個爛工作、討人厭的差事。

在想像的畫面中,我在輪胎批發店工作,不知道當時為什麼覺得是輪胎批發,但我就是看到自己滾著輪胎到處走,到了休息時間才畫漫畫。

事情的實際發展與他的想像相去甚遠。

麥特移居洛杉磯,終究有機會在《洛杉磯週報》發表連環漫畫《地獄生活》(LifeinHell),並開始闖出名號。

他因而獲得福斯電視網的委託,請他在綜藝節目「崔希烏曼秀」(TheTraceyUllmanShow)中創作卡通短片。

他向福斯自我推銷的時候,當場捏造出「辛普森家庭」。

誰也不相信,他在走進福斯之前,根本完全沒概念。

「辛普森家庭」發展成半小時的節目,每週日在福斯電視網播映。

直到本書出版之際,已持續十九年之久,還衍生出電影版、漫畫書、玩具,以及不計其數的相關商品。

也就是說,「辛普森家庭」已自成一個流行文化帝國。

當初麥特如果聽話,去找個「正經」工作,這一切就不可能發生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