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青年實踐版》為什麼要先找到快樂,再追求成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焦慮世代最需要的自我成長指南,我的讀後心得和四個收穫。

《斜槓青年實踐版》鼓勵你在心態上選擇快樂、嘗試多樣性、主動定義自己,無關任何頭銜, ... Skiptocontent 所謂的成功是什麼?你滿意現在的人生嗎?你的工作是值得投注一生的理想事業嗎?隨著近年來「斜槓青年」這個名詞廣為流傳,越來越多人對於傳統單一的職涯路徑提出許多挑戰和討論。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之前我在財商雜誌讀到「斜槓青年」這個名詞的時候,有一個觀點特別讓我感到啟發,我總結成這一句話:「如果你把自己當成是個勞力商品,企業就是用薪水購買你的勞力。

如果你以企業思維把自己打造成產品,你產生的就是價值。

然而,市場給予的報酬,通常遠高於企業。

」 如果能以這個思維打造自己的職涯,一個人的收入不是和他的勞動的「時間」成正比,而是和他勞動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因此,斜槓青年提倡的嘗試多元興趣,擁有多重的職涯身分,就讓我感到很有興趣。

究竟,斜槓青年只是一個噱頭,或者是值得追尋的人生方向? 這本書在說什麼? 《斜槓青年實踐版》這本書的作者是SusanKuang,她的前一本作品是《斜槓青年》,也是將「斜槓青年」概念導入中國的第一人。

她曾以一篇文章〈「多重職業」成為全球新趨勢〉在各大媒體之間發燒轉載。

提到斜槓青年,很難不聯想到她。

她在這本書裡面談的是成為斜槓青年的實踐方法,也就是最終都需要回歸到自己身上,成為一個「內控者」。

而所謂的內控者,指的就是懂得去除分心源、關注長期目標、專注而且投入的實踐者。

她認為任何有價值的事情,都是需要投入心力的。

不會被別人快速取代的能力,才是斜槓青年脫穎而出的地方。

她在這本書裡分享的各種心路歷程,顯現了「她擅長全心投入一件事情,做出一定的成果。

透過成果,刺激自己的思考,再邁向下一段旅程。

」也就是說,她雖然朝著多元興趣發展,但是並不是分心,而是有計畫性、有目標性的去執行、實踐。

這本書裡談的就是她彙整多年來的經驗與方法。

整本書的寫作循著一定的邏輯和脈絡,我覺得讀起來很流暢。

作者在各章節先點出問題,再引用其他書籍的理論和故事,最後得出結論和建議。

內容涉及心理學、成功學、自我實現、與目標管理。

如果你對這些領域還不熟悉,可以看作者用說故事的方式,帶你一次網羅各種領域的精華。

PhotobySauloMohanaonUnsplash 斜槓青年到底在追求什麼? 現代社會對於「成功」的定義,往往在於物質(好車、好房)和地位(公司的長字輩)。

傳統的職涯建議會告訴我們,努力工作十幾二十年,達成這樣的目標,你就算成功了。

但是,在這段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的路上,總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我們現在還不成功,而且很不快樂」。

我們以為只要再咬牙撐下去,總會取得所謂的成功,然後才會快樂。

但是,真的嗎? 作者試著挑戰這種單向道的規劃方式,她在前一本書裡認為斜槓青年應該追求「生命」的質量,而非「生存」的質量。

斜槓青年會嘗試不同職業身分當作手段,在人生和職涯的光譜裡面,找出自己最發光發熱的那個組合,展現自己的生命質量,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

如同尼采的名言:「人只要參透為何而活,即能承受任何煎熬。

」當你率先定義了自己的「人生意義」,你就能夠在每一個當下,將所有的痛苦、困頓、不舒適視為必經之路,對於迎來的挑戰甘之如飴。

你能夠體驗「正在」實現人生意義的快樂,而非望著「未來」的成功遲遲不肯到來的痛苦。

因此,作者認為人生意義的核心作用在於:「為我們的精神世界提供一種秩序,有了這種秩序,我們就能實現內心的和諧,無需再把精神能量浪費在猶豫、懷疑、後悔、擔憂及恐懼上面,而是可以把精力聚焦和投入在有益的方面。

」在這本書裡,她將這層思考的方式,寫成可以實踐的各種行動指南和建議。

1.追求成功之前,先成為內控者 我認為這本書的副標,精確地說明了作者要傳達的核心精神「成為內控者,建立幸福人生的正向迴圈」,也就是說,當你成為了內控者,會更容易朝向成功的正向循環邁進。

作者引用了知名心理學理論「自我決定論」裡的「自主、能力、關係」,只有當這三個需要被滿足時,內心才會有幸福感和自我滿足感。

這三件事情的白話文如下: 自主,自己感興趣的:做這件事情的動力來自於自己,出自於內在驅動力,而不是外部壓力。

能力,有實質成就的:在自己有興趣、認為重要的事情上,有能夠體現自身能力的實質成果。

關係,他人和社會認同的:這些成果對他人有幫助、有價值,且能夠轉換為經濟收益。

所謂的內控者就是懂得分辨「控制你能控制的」與「你無法控制的」兩者的人。

因為,你唯一能夠控制的就是「你自己」。

作者在書中分享了如何克服「你無法控制的」:恐懼、懷疑、擔憂。

也分享了「控制你能控制的」的四個方法:回歸本質、重塑信念、打造習慣、控制精力。

2.要追求更少、而不是更多 作者分享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教皇曾經問過米開朗基羅,關於他成為天才的奧秘、以及如何雕刻出大衛雕像。

米開朗基羅的回答很簡單:「我只是剔除了所有不屬於大衛的部分。

」在我們的內心有了答案之後,就要勇敢放棄和淘汰,然後專注於真正值得做的事情上面。

我回顧自己的經驗,自從大幅降低社群媒體的使用時間,接著在今年做過一次數位斷捨離的練習之後,更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精簡手邊在做的事情,無論是工作規劃或是部落格經營,都必須朝向更簡潔、精緻化的方向發展。

如同作者所說:「自我探索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擁有隨心所欲的自由,而是為了能夠自我約束,不是為了更多,而是為了更少。

」唯有自律才會帶來自由。

真正的幸福往往來自於更少,專注和投入才是幸福的關鍵。

PhotobyLUM3NonUnsplash 3.先追求成品、再追求成果 作者建議我們要從創作一個作品的角度來思考:如何將自己所做的事情「作品化」,變成可以對外展示和分享的作品。

當我們為一件事情設定了某種具體的作品形式之後,這件事情就會變得更加有意義,動力也會更強。

我們會更加認真和投入,也能從中收穫更多的成長和樂趣。

我曾經在小學就讀美術班,跟作者曾經熱愛畫畫的經驗很雷同,我們真正愛的是「創作」,也就是「最享受的,是把腦中想法付諸實現的過程。

」回顧經營閱讀前哨站的這一年多來,我能夠用部落格和Podcast發表自己的作品,正好是讓我發揮「創造力」的形式。

不知不覺之中,回到自己最喜歡,也最具有天賦的那條路,成為一名「創作者」。

我也很認同作者說的:「作品不是用來證明自己,而是用來促進學習和自我進化的。

」這些創作的成品,都是成長路上重要的環節。

只有當你開始創作、開始寫了、開始嘗試了,更多的想法會蜂擁而至。

在每一個成品的累積之下,透過不斷的改善和調整,成果會隨之而來。

擁抱作品思維,在這條路上陪伴你的就會是許多樂趣。

4.先追求廣度、再追求深度 作者提到斜槓青年有一個常見的盲點,許多人現在就急著定義自己「一生的熱愛」,然後亂無章法地拼湊,想從別人身上的影子,東剪西湊拼貼到自己的身上。

我們連追求「廣度」都在趕時間,更遑論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的「深度」。

斜槓青年即使要追求廣度,也必須投入時間與精力,專注地追尋。

書中的這段話讓我有所啟發:「任何一件可以速成的事情都是不值得投入的,因為你可以速成,別人也可以速成,所以他不可能成為你的優勢。

」在追求跨領域的廣度時,真正捲起袖子弄髒雙手,實際花時間去執行和實踐,才能讓你真正有所收穫。

耐心,是這個時代越來越少見的特質。

真正從廣度進到深度的人們,是長期探索和實踐後的綜合結果,她評論道:「那些找到人生方向的,擁有自己熱愛事業的人,並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他們都是在有了足夠的經驗和能力累積之後,再加上合適的機遇,才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

」看似三分鐘熱度的斜槓青年,其實反而是最需要耐心的一個族群。

PhotobyIanSchneideronUnsplash 後記:痛苦無法避免,但快樂可以選擇 雖然《斜槓青年實踐版》書中許多的觀念,我以前曾在其他書裡讀過,但是從Susan的視角再回顧一次,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尤其是她提到「先找到快樂,再追求成功」的說法,也讓我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引述她在部落格文章分享過的一段話(非常推薦閱讀原文): 只有先擺脫了恐懼,才會有精力思考什麼讓自己快樂。

只有先解決了情緒問題,才有所謂的高效能。

只有先學會坦然面對失敗,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只有先接受一個不完美的自己,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她接著說:「在追求成功之前,不如先去尋找快樂——先學會如何接納和愛一個此時並不完美的自己,學會如何積極地面對失敗,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自得其樂。

」斜槓青年的思維鼓勵你在心態上選擇快樂、嘗試多樣性、主動定義自己,它不只攸關斜槓頭銜的多寡,而是一個值得實踐的人生觀。

真正可怕的其實不是死亡,而是當死亡來臨,我們才發現,竟然從未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活過。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黑馬思維》讀書心得:尋找熱情前必問自己這6個問題《原子習慣》幫我戒掉社群網站成癮,小改變帶來大成就《深度數位大掃除》擺脫手機網路成癮,30天實踐心得範例《活出意義來》讀後心得:集中營倖存者教我的3件事《跨能致勝》讀後心得:專業化的世界裡,通才如何勝出? 若喜歡《斜槓青年【實踐版】:成為內控者,建立幸福人生的正向迴圈》這本書可透過此連結購買,你不會有任何損失。

本站獲得的回饋金,全額捐款給家扶助學金,詳見本站公益計劃。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33,000+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二和五準時收到:1篇閱讀筆記和有聲說書、2則好書金句、1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瀏覽歷年電子報→ Δ免費訂閱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這篇文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用行動支持我持續創作 請我喝一杯咖啡 Waki瓦基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Podcast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是一位嗜書成癡的愛書人,時常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賞析,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當中。

Facebook Instagram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

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前往課程頁面 加入超過3700位學員一起學習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登入 通知我: 其他人的最新留言 回覆給我的留言 Label {} [+] Name* Email* Website Δ Label {} [+] Name* Email* Website Δ 0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 載入更多留言 最新一集 Podcast說書 下一本讀什麼?👋你好,我是瓦基,歡迎收聽Podcast頻道「下一本讀什麼?」我會回答這個愛書人都曾經問過自己的問題。

我也會和你分享關於閱讀的大小事,還有許多書籍的心得和評論。

更重要的是,我如何運用從書裡面學到的東西,開拓自己的視野,改變自己的生活。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ShowMenuPodcastSubscriptionMenu ApplePodcastsListenOnApplePodcastsSpotifyPodcastsListenOnSpotifyGooglePodcastsListenOnGooglePodcastsYouTubeListenOnYouTubeKKBoxMixerBoxSoundOnFistoryCastboxListenOnCastboxHimalayaStitcherListenOnSTITCHERPocketCastsListenOnPocketCastsEP.195《創造對話》讀後心得:進行重要對話的三個方法by閱讀前哨站瓦基 Episodeplayicon EP.195《創造對話》讀後心得:進行重要對話的三個方法 Episodeplayicon EP.194《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讀後心得和金句摘錄 Episodeplayicon EP.193《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讀後重點整理 Episodeplayicon EP.192《子彈思考整理術》子彈筆記不只是工具,更像是一種生活哲學 Episodeplayicon EP.191《成長勢能》讀後心得:個體崛起時代的必殺技 Episodeplayicon EP.190《斜槓青年實踐版》為什麼要先找到快樂,再追求成功? Episodeplayicon EP.189《瘋狂忙碌拯救法》讀後心得:擺脫忙碌的深淵 Episodeplayicon EP.188《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駕馭財務自由的5種勇氣 Episodeplayicon EP.187《統合心智》讀後心得:21世紀最重要的心智模型 Episodeplayicon EP.186《哈佛商業評論最有影響力的30篇文章》推薦心得 SearchResultsplaceholderPreviousEpisodeShowEpisodesListNextEpisodeShowPodcastInformation 最新的閱讀筆記文章 所有閱讀筆記→ 書單推薦和回顧 更多選書推薦→ 前往書單領取25元券→ 業配優惠清單一網打盡→ 訂閱電子報,好書來報到 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加入33,000+愛書人的首選,每週收到最新閱讀筆記、好書金句、激發思考的問題。

瀏覽歷年電子報→ Δ免費訂閱 用聽的30分鐘認識一本書,超過3000位聽眾五星好評。

前往收聽Podcast說書→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DiscordLinkedInApplePodcasts wpDiscuzInsert Scrolltotop Scrolltotop Account 登入 搜尋關鍵字: Search ApplePodcasts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kedin Discord ToggleMenuClose 搜尋關鍵字: Search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