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概要十四講 - 臺中蓮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十四種表,極其簡單,但介紹的事理很多,可以說「教、理、行、果」都說了一個輪廓;有次第,有前後,不能紊亂。
體、相、用,因、緣、果,事與理,解與行, ...
Togglenavigation
:::
回首頁
關於本社
導師
宗旨/社風
大事記要
交通地圖
英文簡介
弘化單位
論語班
念佛班
國學啟蒙班
大專明倫講座
助念團
志工隊
各地聯體機構、佈教所、念佛會
影音區
每週例行講經影音
徐醒民老師儒學影音
徐醒民老師佛學影音
其他師長佛學影音
大專明倫講座影音
梵音集
師長專輯
雪廬老人專輯
雪廬老人研究
彌陀經雪公講註會編
徐醒民老師專輯
論語講記
佛法資源
淨土五經注述
祖師大德專輯
佛法經論
印祖文鈔
佛學基礎六門
雪公佛學問答
明倫月刊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本站消息
佛學概要十四講
管理員-好書介紹|2019-05-15|人氣:4642
李炳南教授編表
吳聰敏(希仁)居士演述
序
內學三藏,浩如煙海,學之不有其方,而欲得其門以入者,莫不戛乎其難也。
業師雪廬老人,昔創大專佛學講座,每逢寒暑假期,集三臺學子於臺中,課業六門,循循講授。
十四表造乎端,唯識心經分窺性相,八大人覺概睹大小二乘,阿彌陀經結歸淨業,普賢行願品示以願王。
博解約行,順序而進。
法門無盡,契入在斯。
而十四表總扼解行通別諸法之要,尤為入道先驅,數十年來,學者研習,日見其盛,惟不屬文以釋,則難溥利群生。
吳子聰敏,師門好學之士也,息焉游焉,不懈於學。
民紀七十二年,明倫月刊擴版,承師之命,以其歷年聽課筆記,依十四表,撰述佛學十四講,都十四篇,一一呈師校正,然後刊行於明倫,自七十二年元月,至翌年十一月,刊畢全文,師甚歡喜。
七十七年十一月,臺大醫院慈光佛學社,曾為輯印成書,以施學者。
今歲夏曆三月初五,逢師歸西七周年紀念日,臺中蓮社乃付梓行,以弘正法,以報師恩。
囑序,不辭譾陋,一識緣起,幸覽之者,知其原也。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癸酉仲春下澣廬江徐醒民敬識
介言 李炳南
中國倫理、印度佛學、歐美科學,為造福世界之三大學派。
我國雖然全有,但科學早就落伍了;倫理也一度受了邪風,遭了摧殘;佛學根本就不普及,流行民間的,多半是宗教儀式而已。
但是現在學校裏,對於科學、倫理,已都排有課程,可望重興;惟有佛學,反成了聽其自然的狀態。
所幸各大專同學,猛發深省,自動起來研究,可憐三藏十二部,浩如煙海,不知何處可入,難以滿他的求知欲,這纔編了這份十四表,說明佛學是什麼,佛學內容是什麼,怎樣學,怎樣行,得什麼結果。
依經教規範,依科學方法,也含有倫理的成分,概不空發議論,使人學一句,得一種法門,省時間,得實用。
佛學究竟說些什麼?要知人的一生,離不開空間時間,這就是宇宙人生觀;但這觀有正確的,有錯誤的。
佛學就是宇宙人生觀的大覺者,覺則支配宇宙,不覺就被宇宙支配;被支配就是不自由,能支配就是大解脫;萬事不依賴,要自己作主。
十四種表,極其簡單,但介紹的事理很多,可以說「教、理、行、果」都說了一個輪廓;有次第,有前後,不能紊亂。
體、相、用,因、緣、果,事與理,解與行,都有清楚的表明。
這譬如是旅行佛界,得了一本行路指南,以後自己看經,便有個入處,行持也有個入處,講說也有個入處,或不致歧路興歎,茫無頭緒。
05-15印光大師遺教兩要...
05-15龍舒淨土文:佛菩薩迅速威神感應108....
Copyright2019by臺中蓮社|臺中市南區民生路23巷14號|TEL:04-22223737 |傳真:22222382
延伸文章資訊
- 1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如莲 - 博客园
雪廬老人編表/徐自民老師主講民國八十五年七月講於台中市佛教蓮社大專佛學講座第一講表(先明佛義) 第二講表(研究佛學須先略知別相) 第三講表(消除幾種 ...
- 2佛學概要十四講表-徐自民老師主講 - 臺中蓮社
第一講表(先明佛義). 十四講表是佛學概要,一共有十四張講表。雖然是只有十四張講表,可是把一部大藏經裏面所講的意思把它濃縮又濃縮,基本的佛法都包含在裏面,所以十 ...
- 3人氣推薦商品與線上折扣優惠| tzuhsuanliu | 蝦皮台灣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述記李炳南教授編表. $1. 已售出42. 臺中市大里區. 印光法師文鈔選讀~~台中蓮社印行. 印光法師文鈔選讀~~台中蓮社印行. $1. 已售出27. 臺中市大里區.
- 4台中蓮社十四講表 :: 非營利組織網
台中蓮社十四講表| 非營利組織網. 台中蓮社十四講 ... 組織名稱:財團法人台中市佛教蓮社統一編號:52799907所在縣市:臺中市異動日期:1080329異動原因:變更負責人(含IDN) ...
- 5佛學十四講表
佛學十四講表. 李炳南老居士著. 台中佛教蓮社資訊組繪製. 第一講 先明佛義. 第二講 研究佛學須先略知別相. 第三講 消除幾種誤會. 第四講 人生當前之所受. 第五講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