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國歷史的起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B.有助於對國家的認同,是維繫國家生存的精神基礎→「國可亡而史不可亡」 ... 後裔建立唐、虞、夏、商、周等朝,被尊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 2.考古意義.
第一章 中國歷史的起源
緒 論
一、歷史的意義
1.歷史是人類活動的過程和成就
2.歷史為研究人類以往活動的一項重要學問
二、歷史的價值與功用
1.對個人而言:「垂訓鑑戒」的學科
A.是前人經驗累積的寶庫,能充實知識,訓練思維,培養追求真理的精神
B.提供成功的經驗,避免失敗的教訓 →唐太宗:「以古為鑑,可以知興替」
C.陶冶人文素養
D.選擇在歷史上發生深遠影響與意義的史事加以研討,以吸取歷史經驗,達到
學習的目標
2.對國家而言:「集體記憶」的學科
A.瞭解前人創業維艱和民族文化的遺產,繼往開來
B.有助於對國家的認同,是維繫國家生存的精神基礎
→「國可亡而史不可亡」
3.對人類而言:「鑑往知來」的學科
A.瞭解人類以往活動的演進,有助瞭解現在人類的活動
B.藉助歷史經驗來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
三、中國歷史的特色
1.時間悠久而無間斷
A.世界上其他的文明古國,如埃及、巴比倫和印度,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
B.中國歷史雖有朝代變革,但連續一貫的發展,從未間斷
C.近代考古發掘證明,中國歷史的悠久,遠超過了文獻的記載
2.民族成長持續不衰
A.歷史上的不少古老民族,早已被歷史的洪流淘汰
B.民族歷久不衰:a.由多數民族融合而成,融合的動力是文化而不是征服
b.華夏與夷狄之區別在文化不在血統
3.史學發達舉世無雙
A.史官的設置:《尚書.多士篇》:「惟殷人有冊有典」 →在殷商時代,已
有史官的設置
B.史書的多樣:a.體裁-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等
b.內容-通史、斷代史、文化史等
C.史學的特色:a.史官與歷史學家從事記錄與著作
b.歷代累積的史籍極多 →一部二十五史不知從何說起
c.史官與歷史學家具有正直的性格與批判的精神 →強調是
非褒貶,是中國史學獨具的特色
d.梁啟超說:「史學在世界各國中,唯中國為最發達。
」
四、考察歷史起源的途徑
1.神話傳說:保留了早期歷史記憶
2.考古發掘:提供了地下遺跡遺物
A.舊石器時代初期:猿人
B.舊石器時代晚期:真人
C.新石器時代:農業誕生、陶文出現、村落生活 →邁入文明
的生活(因文字發明)
D.夏、商、週三代:進入歷史時代,從部落到國家,文化高
度發展
第一節 新石器文明的形成與發展
一、中國歷史發展的地理與人文背景
1.四大古文明地區:中國、埃及、西亞和印度(第五古文明區-中南美洲)
2.中國歷史發展的特色
A.整體的統一性:自上古以迄近代,各民族的活動具內向性的特質.
B.局部的獨立性:區域經濟不平衡發展、多元的文化生態、政治割據分裂
3.舊石器人類生活情況
A.特徵:穴居、打製的石器、狩獵與採集的生活
B.早期:北京人(中國猿人)已知用火 →開始了文化生活
C.晚期:山頂洞人(真人)
a.已有審美觀念及縫紉的能力
b.已有初步的社會組織
c.已有安葬儀式與原始宗教的迷信觀念
D.歷史意義:中國人種源於本土
E.中國境內舊石器時代重要人類
名
稱
發
現地址
距
今年代
備
註與意義
初期
巫山人
四川巫山縣
約1800000年
時代最早
元謀人
雲南元謀縣
約1700000年
或估計約70萬年
北京人
北京房山縣周口店
約500000年
或估計約60萬年
藍田人
陝西藍田縣
約800000~600000年
南京人
南京江寧湯山鎮
約350000年
金牛山人
遼寧營口縣金牛山
約280000年
中期
大荔人
陝西大荔
馬壩人
廣東曲江馬壩鄉
約100000年
長陽人
湖北長陽縣趙家堰
丁村人
山西襄汾丁村
約100000年
許家窯人
山西高陽許家窯
約100000年
晚期
柳江人
廣西柳江
河套人
寧夏、內蒙古
山頂洞人
北京房山縣周口店
約18000年
左鎮人
臺南縣左鎮菜寮溪
約20000~30000年
臺灣最早
二、新石器革命:距今約10000年
1.文明的變革的指標:農業(新石器革命的原動力)、村落、家畜、陶
器、磨製石器
2.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地區
名稱
發現地點
距今年代
重要特徵
黃
河
流
域
仰韶
文化
河南澠池仰韶村
5000~3000年
中國最早發現之新石器遺址,因大批陶器塗有彩繪,故又稱彩陶文化
甘肅臨洮馬家窯
5300~4050年
彩陶特別發達,經營旱地農業,飼養豬狗羊等家畜
陝西西安半坡村
6800~5300年
遺址呈現完整之農業村落,有一定之佈局,彩陶為主,有陶文
河南新鄭裴李崗
7500~6900年
出土石磨盤、石磨棒、鋸齒石鐮
龍山
文化
山東章丘龍山鎮
4800~3900年
原屬歷城縣,以蛋殼黑陶聞名
大汶口文化
山東泰安
6300~4500年
紅陶為主,器類多,墓葬品豐富,有陶文
長
江
流
域
大溪
文化
四川巫山
6400~5300年
紅陶繪彩陶,稻作農業
屈家嶺文化
湖北京山
5000~4600年
黑陶、灰陶、稻作、穿孔石鏟、石鐮
河姆渡文化
浙江餘姚
7000~5300年
以製陶、骨耜、干欄式建築為其特色,有大量稻穀遺物,最早栽培稻米
良渚
文化
浙江餘杭
5300~4200年
大量玉器、獸面紋、絲織品、稻作、黑陶,以玉器最著
遼河
流域
紅山
文化
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後
5500年
以出土玉器、女神廟、祭壇、彩陶而聞名
臺
灣
大坌坑文化
臺灣臺北縣市
7000~4700年
粗繩紋陶為主,有缽罐兩種,石器有磨製石斧、石錛、網墜、石簇、石棒等,凱達格蘭族已使用鐵器
圓山
文化
臺灣臺北縣市
4500~2000年
彩色陶器、石器、骨角器、玉器,石器多為農、漁、獵具及工具,另有貝塚,保存大量食後貝殼
芝山巖文化
臺灣臺北市
3600~3000年
黑灰色及紅褐色陶器,農工用具之石器,人工栽培之炭化稻殼
三、新石器時代的村落文明
1.整體而統一性的本土色彩
A.聚落地點:a.近水的高地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
b.古埃及、西亞起源於大河氾濫平原
B.北粟(小米)南稻,屬中國原生植物,非由域外傳入
C.以豬為主的家畜,迥異於塞外及西亞民族畜養的牛羊等草食性動物
2.多元發展與局部獨立性(非中原文化核心區的擴散或東西二元對立-分區
發展)
A.仰韶文化: a.農業-粟稷為主
b.彩陶紋飾-以魚紋最普遍,另有繁複的幾何圖形
c.住屋-穴居 →半穴居 →地面建築
B.河姆渡文化:a.農業-水稻栽培
b.黑陶-低火候,有繩紋和刻紋
c.住屋-巢居 →干欄式建築 →地面建築
3.明顯的社會組織:以仰韶文化的半坡與姜寨為例
A.聚落佈局:由房屋、壕溝、陶窯、墓地所構成
B.具生命共同體的特色
a.以大方屋為中心,其中已隱含某種社會組織的秩序
b.以居住區為核心,周圍挖掘壕溝以隔開陶窯與墓地,兼作防備守禦之用
c.將起居作息、經濟生產、防備守禦、祖先墳墓連結成緊密的一體
4.後世傳統文化的根源
A.仰韶半坡的「前堂後室」建築結構:中國古代「前朝後寢」宮室格局的淵源
B.彩陶器物上刻畫的符號(半坡陶文):中國文字的先驅
C.干欄式建築
a.近年中國西南民族的村落依然存在
b.使用榫卯接合木器的技術,成為中國傳統木造建築的一大特色
第二節 從村落到國家
一、新石器時代晚期國家的形成:以龍山文化為代表
1.氏族村落 →部落聯盟 →城邦國家
2.社會分工與產業技術進步
A.指標:絲織品的出現、輪製陶器的流行、玉器工藝的發展、建築技術的改良
B.結果:生產力普遍提升、社會財富增加
3.城市革命
A.澳大利亞學者柴爾德提出,先決條件之一是具備生產餘糧的能力
B.特徵:a.具備商品交換的行為及控制各種生產資源的機構
b.財富集中和階級分化
C.世界較早發生城市革命之地: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河流域以及中國華北
D.中國的城市革命:專業性分工與社會財富增加 →內部貧富分化與村落間的戰爭 →強而有力的
領導階層
E.表現
a.龍山、良渚文化遺址中,有不少象徵社會地位與政治權力的文物
b.出現氏族聯盟的領袖及協調連絡或發號司令的中心聚落
c.有城牆、政府及軍隊,為兼具統御與防衛的城市
4.城邦國家的先河
A.代表:王城崗(河南登封告城鎮)、平糧臺(河南淮陽)、城子崖(山東歷城龍山鎮)
B.都有夯土城牆,年代比夏代早且位於傳說的夏人發祥地
二、文獻傳述的遠古中國
1.古史傳說:三皇五帝
A.三皇:後人對古代社會的推想,代表遠古社會生活演進的不同階段
B.五帝:《史記》-黃帝、顓頊、嚳、堯、舜
C.黃帝(軒轅氏)的功業:中國歷史文化的源頭
a.擊敗炎帝、擒殺蚩尤、北逐葷粥,被尊為天子,已有初步的立國規模
b.居無定所,僅設左右大監以監察「萬國」
c.重要發明:衣冠、宮室、舟車、文字、指南車等
d.後裔建立唐、虞、夏、商、周等朝,被尊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
2.考古意義
A.當時的氏族社會戰爭不斷,黃帝擔任氏族聯盟領袖
B.國家尚未成形,僅有簡陋的行政機構以監察各村落
C.各種文物的創造,顯示政治社會的結構已趨向複雜,開始醞釀國家的雛形
D.傳說的時代與龍山文化考古年代大致相同,顯示黃帝在中國由村落發展到國家過程中的過渡地位
3.堯舜的禪讓政治
A.禪讓是部落聯盟制下推舉領袖的制度
B.特色:傳賢不傳子,如:堯→舜;舜→禹
C.舜之時,已具備國家的雛形
a.設有總攬百官及庶政的四岳
b.專業分工的行政組織:工程營造-禹;農事生產-棄;人民教化-契;掌理刑罰-皋陶
4.禹子啟繼位後,中國才進入了行政機構漸趨周密的國家時代
三、夏代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1.歷史地位:存疑→肯定
A.民國初年的學者,受疑古學風的影響,大都存而不論
B.轉變:「二里頭類型」文化的出土
a.範圍:山西南部、河南西部等地區,以河南偃師二里頭為代表
b.意義:時代及主要活動範圍,與文獻傳述的夏代大體重疊
2.二里頭文化
A.大型宮殿基址(夏商遞嬗之際)
a.大型夯土建築,座北朝南,佈局嚴整,已具中國宮殿建築雛形
b.顯示當時國家強大的政治權力
B.精美的工藝品
a.玉器:裝飾品、殉葬及表徵身份地位的禮器之用
b.青銅器:多作為國家統治象徵的禮器與兵器之用
(1)禮器:崇神祀祖,權力地位的表徵
(2)兵器:安內攘外,政權穩固的保障
c.顯示已是高度發展的政治實體,而且是軍政融合、政教一體的權力組織
C.藝術成就
a.饕餮紋、夔龍紋等圖案,是商周裝飾藝術的胎源
b.威猛肅重的創作風格,成為中國傳統美術的特色之一
c.陶器刻畫符號,承續仰韶時代以來的文字創造活動,部分已符合殷商甲骨文的筆畫
D.整體看來,二里頭文化所代表的夏代王朝,在國家統治的權力象徵及文化特徵上,與商、周兩代
已極為近似
3.政治轉變
A.傳統共主→權威國王
a.原因:平洪水與征三苗,各聯盟部落須同心協力接受禹的指揮領導,權力遠超過堯舜
b.例證:已具備「天子」的威儀
(1)左傳哀公七年:「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
(2)韓非子飾邪篇:「禹朝諸侯之君會稽之上,防風氏後至,而為禹斬之。
」
B.公天下→家天下
a.原因:禹→(伯益)→啟
(1)禹有德澤於民,子啟很賢能,「諸侯」不擁戴益而擁戴啟,如孟子:「益之相禹也歷年少,
施澤於民未久,而啟賢。
」
(2)古本《竹書紀年》有另一說法:益與啟爭奪王位,被啟所殺
b.結果:禪讓政治結束,君位成為世襲
4.夏代王權的鞏固
A.初期大事:從部落到國家的過程中,王權受到部落勢力的挑戰
a.啟與有扈氏之爭:甘之戰,啟勝而權力更伸張,初建的夏朝進一步的鞏固
b.少康中興:太康失國,有窮氏之君取代夏政權,少康中興恢復,夏朝趨於穩固
B.國祚:禹至履癸(桀),共432年
5.文獻記載:已具國家必備的條件
A.約已有組織嚴密的軍隊、刑法和貢賦制度
B.禹作「天子」時,各諸侯鑄「九鼎」作為國家統治的象徵
延伸文章資訊
- 1第一章:中華民族與早期國家的起源P.4 - P15 - Coggle
第一章:中華民族與早期國家的起源. P.4 - P15. 春秋戰國. 第1節中國多元一體文的起源. 第3節夏、商、周三代的興替. 北京人. 藍田人. 元某人. 仰韶文化. 良渚文化.
- 2【思維導圖】方軍: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導圖+提綱】
【思維導圖】 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一、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和文化遺存A. ... 衝突與矛盾;傳播了周文化,有利於形成統一的文化,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 3中华民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4中一作業第一課中華民族與早期國家的起源- Lee Hoi |Library
- 5找中華民族與早期國家的起源相關社群貼文資訊| 財經貼文懶人包 ...
中华民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朝統治者與以維新派為代表的漢族士大夫之間,取得了透過「變法維新」將王朝轉化為近代國民國家的共識。 立憲運動的「五族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