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學:胡塞爾、海德格、梅洛—龐蒂 - 香港0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海德格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亦是整個歐陸現象學思潮的核心人物。

他生於德國巴登烏騰堡郊區梅斯奇希村的一個天主教家庭,這成長背景使他終其一生 ... 港聞娛樂生活國際即時最Hit科技體育經濟觀點健康好食玩飛女生熱話中國藝文格物影像社區更多服務登入港聞娛樂生活國際即時最Hit科技體育經濟觀點健康好食玩飛女生熱話中國藝文格物影像社區港聞社會新聞突發偵查政情深度香港經濟天氣娛樂即時娛樂電影眾樂迷MIRROR聲夢傳奇高清相片下載生活教煮親子寵物教育職場好生活網購攻略國際即時國際環球趣聞國際分析世界專題紀實影像科技實用教學數碼生活遊戲動漫攝影專區體育即時體育跑步Jumper武備志動感影像經濟財經快訊宏觀解讀地產樓市專題人訪觀點社論01觀點政策評析治政之道國家與香港世界變局論壇健康健康Easy醫師Easy醫美Easy銀髮族好食玩飛食玩買旅遊活動好去處女生知性女生穿搭筆記談情說性美容手帳熱話熱爆話題開罐研數所影像熱話中國即時中國大國小事藝文中國中國觀察台灣新聞藝文格物一物形而藝文哲學第二身扭耳仔攝影界影像紀實動感影像熱話攝影界社區社區專題18區新聞隱形香港紀實影像請先登入享受更多會員獨家優惠及功能!登入新聞總覽港聞娛樂生活國際即時最Hit科技體育經濟觀點健康好食玩飛女生熱話中國藝文格物影像社區其他服務訂閱《香港01》周報藝文格物哲學現象學:胡塞爾、海德格、梅洛—龐蒂撰文:01哲學團隊秦晞輝望萬里出版:2016-11-0520:25更新:2019-04-2714:49無睡意哲學課的第八個課題:現象學,包含了三位哲學家:胡塞爾、海德格及梅洛—龐蒂。

「回到事物本身」,就是現象學一脈相承的關隘,而不同現象學家就對「事物本身」的看法不同:胡塞爾認為是「意識」,海德格認為是存在,而梅洛—龐蒂則認為是「知覺」。

一、胡塞爾:放下理論的偏見-EP62胡塞爾生於奧地利,當時奧地利中產階級對叔本華的悲觀哲學情有獨鍾,如維根斯坦等哲學宗師亦沉浸其中。

然而胡塞爾沒有受這文化氛圍影響,他早年攻讀數學,師從數學家魏爾斯特勞斯(KarlWeierstrass),後來因思考數學基礎的問題,走進了哲學。

胡塞爾的哲學道路深受富有教學魅力的布倫坦諾(FranzBrentano)和邏輯學家布爾扎諾(BernardBolzano)的影響。

布倫坦諾的描述心理學影響了一代的心理學家和邏輯學家,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受其影響,卡納普(RudolfCarnap)亦細緻地討論過布倫坦諾的判斷理論。

布倫坦諾的一個中心思想,是意向性(intentionality)使心靈現象在本質上區別於物理現象。

意向性即意義指向,透過意義關聯於事物,而物理現象自身則沒有這個屬性。

比如說,只有在擁有心靈的我們解讀一本書的符號時,符號才產生意義,但書本作為物理東西自身,是不會有意義指向的。

完整文章:放下理論的偏見-EP62二、胡塞爾:歐洲思想的危機-EP63胡塞爾認為,這會使歷史主義陷入與自然主義相同的問題,也就是取消了理性的可能。

自然主義把理性奠基於盲目的物質運動,使得反思變得無價值;歷史主義對溝通抱持絕望態度,亦使人類社群間彼此變得獨我,取消了反思的價值。

2013年,主張溝通理性的當代德國大哲哈貝馬斯(JürgenHabermas)在到比利時演講時,亦特意拜訪胡塞爾檔案館。

儘管哈貝馬斯對胡塞爾多有微言,但是哈貝馬斯主張跨文化理解的戰略方向,亦與胡塞爾的宣言《哲學作為嚴格科學》立意頗為相近。

完整文章:歐洲思想的危機-EP63三、海德格:存有與此在-EP64海德格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亦是整個歐陸現象學思潮的核心人物。

他生於德國巴登烏騰堡郊區梅斯奇希村的一個天主教家庭,這成長背景使他終其一生都帶著夾雜著宗教意識的鄉土農民氣息,尤其反映在他的後期思想之上。

海德格十八歲時因格約伯神父贈予一本布倫塔諾(FranzBrentano)所著的《論存有對亞里士多德的多種含義》,深受打動,而決志投身哲學。

另一方面,他中學時亦喜愛閱讀德國詩人荷爾德林(FriedrichHölderlin)的作品,為他以後對詩性語言的重視埋下種子。

完整文章:存有與此在-EP64四、海德格:轉向與分期-EP65大概1934年前後,海德格在思考與表述哲學問題上有明顯的轉變,《存有與時間》寫作計劃的失敗,迫使他要以另一條進路以繼續探問存有的問題。

同時,以海德格自身經歷來看,他經歷了跟當時納粹黨合作與決裂,從弗萊堡大學的校長至被禁止教學。

這重大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對他是一種衝擊。

所謂的「轉向」(turn,Kehre)與「分期」一說,實然海德格在一封書信中自己亦承認了「海德格I」與「海德格II」這個說法。

海德格轉向前後的分別,表現在幾方面:首先,在《存有與時間》之後,他捨棄此在分析的進路,沒有再發展下去,作品中少有再提及此在,而直接就講人(man,Mensch)。

即使「此在」這詞間中或有在他的後期作品出現,但在論述中已再無理論地位,不再牽涉到此在分析的架構。

其次,在所用的哲學語言方面,海德格在《人文主義書簡》中說,《存有與時間》的第三分部無法以形上學式的語言寫成,因而轉向了使用詩性語言。

第三,隨著思想的推展,海德格發展出本現(Ereignis)這概念,並一直環繞著本現來思考存有的問題。

完整文章:轉向與分期-EP65五、梅洛—龐蒂:身體圖式-EP66梅洛—龐蒂(MauriceMerleau-Ponty,1908-1961)的名聲或許稍遜於海德格,但他是法國現象學的代表人物。

他最重要的貢獻,在於他是西方思想史上最重視身體在哲學上的位置。

哲學史中尤其在笛卡兒提出主體這觀念之後,哲學家一直視人類心靈與精神為優越於身體與物質。

當然唯物論者提出相反的看法,認為物質方為優先,但在梅洛—龐蒂的眼中看來,唯物論者所設想的仍然是抽象的物質,也沒有給真正有生命的、活動著的身體足夠的理論關注。

梅洛—龐蒂的思想根源有胡塞爾的意識哲學、海德格的存有論與當代心理學與其他自然科學,他承繼現象學的方法,配合最新近的科學研究,發展出一套植根於身體的存有論。

 梅洛—龐蒂於1961年因中風而猝死,享年五十三歲,屬英年早逝。

他正值思想創發達至頂峰的時期,法國失去了一個的哲學家,而他死時正伏案在笛卡兒的書上,正在為一門笛卡兒的課準備。

完整文章:身體圖式-EP66六、梅洛—龐蒂:科學與語言-EP67梅洛—龐蒂的理論中意識的意向性與身體圖式之間的連接,是受胡塞爾影響;而對存有問題的重視,如對藝術作品作為開顯世界的想法,則源自海德格的啟發。

梅洛龐蒂一方面跟隨這兩位現象學的前輩的步伐,另一方面亦極為重視當時自然科學的發展,尤其是心理學與腦神經科學。

 梅洛—龐蒂的分期雖不如海德格明顯,但他後期漸漸對語言投放了更多的關注,同時質疑現代科學與現代哲學。

這可以跟胡塞爾的《歐洲科學的危機與先驗現象學》與海德格的《關於科技的問題》一起思考:胡塞爾批評西方科學因伽利略提倡的「自然的數學化」,即將本來跟人類活生生地接觸的自然世界,化成物理學、幾何學等建基於數學的自然科學,從此人類即將自然視作可計算的客體、對象以把握;海德格將工業革命後的機械技術視為一種世界觀,世界的所有有形或無形的事物,甚至人本身,都變成可被探索、被操縱的資源,這就阻隔了整個西方形上學的發展。

完整文章:科學與語言-EP67現象學海德格胡塞爾梅洛龐蒂無睡意哲學你可能感興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