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疇專文:台灣是誰、在哪裡、去哪裡、怎麼去? - 風傳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多年來,眼見著台灣一次又一次的、大事小事的,主動放棄了建立健康的主體性的機會。

偶有苗頭,卻又被藍綠陣營中的執意享用台灣資源的「建制派」給搞得 ... VVIP會員 會員專區 支持我們 新聞 新聞總覽 VIP專文 政治 國際 軍事 國內 中港澳 重磅專訪 專題 歷史 調查 風數據 運動 風民調 地方新聞 風影音 公民運動 立院直播 評論 評論總覽 風評 專欄 投書 風書房 文化 財經 財經總覽 商業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風編輯導讀 科技 國際財經 財經專欄 生活 風生活 職場 旅遊 美食 健康 品味生活 時事話題 娛樂 居家 汽車 下班經濟學 下班經濟學總覽 下班經濟學影音 證券投資 理財 房地產 期貨 支持我們 電動車論壇 VIP專區 Search» 國民黨 網美 科技 歷史 林飛帆 台積電 特斯拉 中國 牛肉麵 旅遊 立即登入 帳號維護 會員資料 會籍管理 序號兌換 咖啡贊助 贊助紀錄 作者專區 支持我們 登出 會員中心 會籍管理 序號兌換 咖啡贊助 贊助紀錄 WSJ訂閱 支持我們 現正熱映中 熱門新聞 更多新聞 熱門分享 確立台灣主體性的前提是要找到台灣社會的最大公約數。

圖為台灣國辦公室舉行的「以台灣之名與世界做朋友的時候到了!」記者會。

(顏麟宇攝) 以上統稱為「台灣四問」,近十年來所出版的七本書、近千篇文章,無一不是圍繞著這四個問題展開。

多年來,眼見著台灣一次又一次的、大事小事的,主動放棄了建立健康的主體性的機會。

偶有苗頭,卻又被藍綠陣營中的執意享用台灣資源的「建制派」給搞得烏煙瘴氣,彷彿不見人民抓狂不甘心。

前世今生的「建制派」不分藍綠,他們在潛意識中都認為自己對台灣有功,因此對台灣的資源享有某種「主權」。

台灣雖小,但對於目光如豆的人,卻還是一桌滿漢全席,爭食吃相著實難看,飢者不擇食,權者以合法掩護非法吞大餐,最終吃飽了還想打包。

[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什麼是「主體性」? 台灣至今沒有一個健康的主體性。

「主體性」這個概念沒有什麼神秘的,它不過就是一個堂堂正正做自己、不以他人為座標的格調及氣勢。

主體性是必須被尊重的,任何想「統一」他方主體性者,本身就是還沒找到主體性的一方。

這道理適用於國家對國家、社會對社會、團體對團體、個人對個人。

簡單的說,如果一個國家想用自己的主體性去「統一」另個國家的主體性,一個社會中的某一個群體想用自己認同的主體性去「統一」或「消滅」另一個群體的主體性,或一個人(如家長、老師)想把自己的主體性強加於另一個人(如兒女、學生),這些都是邪惡的。

健康的主體性,一定是自發自生的,並且貫穿潛意識、表層意識、行為的。

否則,虛偽、假面、人欺負人的邪惡必然產生。

以下,就是扣緊「主體性」這個概念,對於「台灣四問」-是誰?在哪裡?去哪裡?怎麼去?-的扼要結論。

倘若讀者對這些結論心生疑惑,而想進一步知道這些結論從何而來、論證及分析,可以前往「台灣四問」的影音演講(長達兩個半小時,慎入)。

若還要更深入,恐怕就得進入筆者的七本書以及近千篇文章了。

台灣是誰? 台灣的本質,就是一個海洋地緣的產物。

沒看清這點,就看不清台灣的前世、今生、未來。

近代史前,台灣地表的人類活動以及和周邊海域的連結,就是海洋地緣性的。

四百年來的近代史,發生在台灣的一切大事,更是與海洋地緣性相關的。

因此,理解台灣的前世、今生、未來,以及你我的認同傾向、自我主體性的定位,若不從海洋地緣的架構出發,不可能有清晰客觀的結論。

今天存在於台灣的情緒糾結、政治紛爭也不可能有解,台灣人未來方向的最大公約數也無從建立。

歐洲、美國、日本,乃至韓國、東南亞,其政治家、知識人、人民,都了解及承認自己是所屬地緣的產物,只有使用漢字的中國人和台灣人對各自的地緣概念懵懵懂懂。

缺乏地緣的歷史、知識、意識,就是今天台灣和中國走不出「統獨」思維怪圈的核心因素。

台灣在哪裡? 分為「外患」和「內憂」看這問題。

先由外患談起。

外患:中國威脅 台灣現在看似混亂,很多人甚至用「無救」評價台灣。

但是其實,隨著五年一個世代的翻轉,只要再給台灣二十年的安全,在新世代逐步取代老世代之下,台灣必然內生出一個很不錯的、適合其尺寸體量、主體性固實的社會。

關鍵是:有沒有這安全的二十年?現在手擁實質權力、口啣話語權的互鬥老世代,允不允許台灣擁有安全二十年?即使允許,他們懂不懂得如何替台灣爭取二十年? 導致台灣得不到這安全二十年的根本因素,就是來自中國的「統一」威脅。

中國是否會對台灣採取所謂「統一」的行動,主導權不在台灣,而在於中國和美國之間的競爭態勢變化。

個人認為,美中之間的全球競爭態勢格局,將在2020-2022年之間定局。

一旦定局,台灣的命運範圍,不論好壞,也就被限定了。

因此,屬於台灣可以自主影響自己未來命運的時間,也就落在短短四年之間。

台灣社會能否在這短短四年之間達到大共識,找到屬於台灣自己的最大公約數,很令人存疑,然不能不試。

中國這外患,在《與習近平聊聊台灣和中國》一書中有比較詳細的描述,另外也有散見各媒體的百篇文章,盡收錄在個人臉書頁面中。

台灣必須理解,中共不等於中國。

就像國民黨或民進黨都不等於台灣。

(取自作者臉書) 內憂:「超載」帶來零和遊戲 台灣的許多惡劣現象,與中國這項外患有著直接的關係,但是,今日存在台灣內部的許多惡劣現象,卻是與中國無關的。

這部份,可以稱之為台灣的「內憂」。

台灣內憂的根源,多數人歸結於「藍綠、統獨」這個慣性思維的框架下,但我認為,雖然那個框架有其強大的歷史和心理背景,但是那是一個沒有出路的慣性思維框架。

看台灣的內憂,必須從更底層、更幽微的結構性因素下手。

短文無法盡其細部,此處僅僅歸約為一個核心概念-「超載」:面積僅僅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可用土地僅僅一萬兩千平方公里的台灣,已經老早超載了,不但物理上超載,心理上也超載。

此超載現象不改善,台灣不會好。

超載現象涵蓋台灣的每一個層面:政治結構超載(大政府)、政客密度超載、選舉制度超載、財政負擔超載、司法體系超載、制式教育超載、不當經濟政策超載、既得利益肉桶超載;最後,是的,連人口結構都超載。

超載,必然帶來「零和遊戲」(Zero-SumGame),因此台灣的權場、利場、輿論場、情緒場,無不陷入零和狀態,並且越來越招招見骨。

人都希望自己看起來高大尚,因此超載的台灣下所發生的種種你死我活遊戲,無不被冠以諸如「藍綠、統獨、正義」等高大尚的帽子,實則可能與獅群、虎群、猴群在超載之下的的行為學無異。

台灣今天的年青世代,不見得理解自己的低薪、無出路、被壓迫的真正原因,其實是這種「超載下的零和遊戲」下的現象。

年青世代的寶貴熱情,往往被那些在超載環境中玩弄零和遊戲的假面高大尚口號,給消耗了、浪費了、耽誤了。

台灣去哪裡? 人若要問:我該去哪裡?那麼眼睛一定是往前看的,世界上哪有眼睛一直往後看才知道自己去哪裡的人? 80%的力氣用在往前看,才可能知道去哪裡。

80%力氣用在往後看的人,不管嘴巴怎麼說,永遠不會知道自己該往哪裡去。

往後看的人,容易產生歷史宿命論或絕對主義,也就是「一定會怎樣、必須怎樣」的傾向;在「一定」和「必須」之下,人難以跳出盒子思考。

而往前看的人,容易產生演化的世界觀,腦子不容易固化,經常會問自己「WhyNot?」。

由於有主要外患中國的存在,使得台灣人習慣往後看,不習慣往前看。

往後看的結果就是宿命論:一定統,或是絕對主義:必須獨。

認為一定統的人,明顯的以中國為坐標在思考自己的主體性,然而,認為必須獨的人卻沒意識到自己也是以中國為座標在思考自己的主體性,否則,從「哪兒」獨立出去啊? 台灣在國際間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圖為聯合國協進會召開「推動台灣入聯宣達團國際記者會」。

(顏麟宇攝) 統獨–紅藍綠三方的陽謀 統和獨,都脫離不了以中國為座標!若細細品味,人們當可發現,「統」和「獨」是共產黨、國民黨、民進黨三黨,或紅藍綠三方,所多年來培育出來的三方共同陽謀,目的都是為了保政權。

台灣人民應該要有看穿這陽謀的能力和智慧,才能找到自發自生的主體性。

「無印良國」的現狀 台灣擁有「實質主權」(defactosovereignty),缺少的是源自1648年西發利亞協定(WestphalianTreaty)下的「法理主權」(dejuresovereignty);今天地球上,若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脅迫,沒有一個政治實體否認台灣的獨立存在。

這個現狀,我稱之為「無印良國」(ANationatLarge)。

無印,也可做良國,就像任何一個存在的人,即使區公所受到脅迫而不給他發身分證,他依然可以做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人一樣。

台灣該往哪裡去?就是在演化論的心態下盡量往前看,把「無印良國」越做越好,一直等到那個脅迫區公所的惡人消失或改邪歸正為止。

台灣人得明白,中共不等於中國,道理正如國民黨不等於台灣、民進黨不等於台灣一樣。

由於前述的地緣事實,未來一千年,無論台灣和中國的實質關係和法理關係如何,中國都不會從台灣身邊消失;中國人也必須明白,一個已經具有實質主權的台灣不會從它身邊消失。

因此,台灣需要開發出一套中國人民聽得進去的台灣論述,而中國也需要開發一套台灣人民聽得進去的中國論述。

台灣怎麼去? 前文提到,中美對衝的格局,將在2022年前後定局,而台灣的前途也將在這大格局中定格。

為什麼是2022?其中的變數,不是美國,而是中國。

美國決定遏止中國朝現在的路徑擴張、或遏止中共在中國的集權,已經是共和、民主兩黨甚至整個西方世界的共識,已是板上釘釘,而中共高層尚未完全認知到這情況。

2022是中共二十大的日期,從現在到那時,中共內部的鬥爭將越發激烈,而同時中國內部的經濟、社會高壓鍋將如山一般重。

未來四年,中共的執政會朝法西斯前進,還是統治基礎水土流失甚至走山,無人可以預知,然路徑總不脫上述三個方向,雖然從歷史長河的視野看,三條路徑會不會最終經過折騰而邁向開放法治,同樣是未知數。

中共拐點之前的九字箴言 無論如何,2022前後,中共會進入一種「拐點狀態」,而美國及西方會根據該拐點狀態做出定位,且十年、二十年的大格局就此定局。

要看清這格局,恐怕還需要一年至兩年的時間。

在等待期間,台灣的最佳策略應該是以下的九字箴言:不掉隊、不插隊、除內弊。

不掉隊指的是對美國,不插隊指的是對中國,而除內弊則是無論結局如何,台灣都應該自己做的事。

下文著重談「除內弊」,因為這是完全操之在我的部份;不做,台灣人只能賴自己,不能賴別人。

手術式的除內弊 除什麼內弊?要細談,十張A4紙都列不完,但還是可歸約於前述的一個概念:卸載–對以下領域做出手術式的解構:政治的超載(大政府)、政客密度的超載、選舉制度的超載、財政負擔的超載、法治的超載、制式教育的超載、不當經濟政策的超載、既得利益肉桶的超載;最後,人口結構的超載。

台灣是一個醫選舉超載的國家。

圖為國民黨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宜前往新莊宏泰市場掃街拜票,獲得民眾、攤販熱烈歡迎。

(羅暐智攝) 落實到具體政策,以上領域的解構可以扼要敘述如下。

短短四年的時間,做不到徹底,但做得到打好地基: *有關大政府的解構:合併縮減中央部會;全台行政區域縮編為3-5都;大幅調整財政劃撥比例、落實區域權責自治;從總統制朝內閣制移動;從中央統籌向邦聯精神移動;公務員終身制向約聘/續聘制移動。

*有關政客密度的超載:中央部會由目前的27個縮減至15個以下;行政級別由7級縮減至4級;除了關鍵公共服務、撤銷國營企事業;裁撤至少一半官方、半官方的周邊機構、基金、協會。

*有關選舉制度的超載:消減或撤銷參選保證金;取消政黨補助;取消各種民代補助金;取消行業或特殊身份的補助金(entitlement);取消任何鼓勵兩極化的選區/投票制度。

*有關財政負擔的超載:實施年度預算歸零起算制度;嚴格沒入各級政府、官方/半官方之小金庫。

此範疇的節流,加上前述相關的節約,其金額足以大幅度緩和健保、年金、勞保、軍保以及各種合理弱勢福利的壓力。

*有關司法體制的超載:重新調整法、檢、調之間的公權力結構;縮減累訟、拖訟、纏訟的空間;改良當前如公務員升遷一般的法職升遷制度、注入實務經驗條件;必要時考慮將高階法官、檢察官納入人民選舉機制。

*有關不當經濟政策的超載:啟用具有相關行業實務經驗資深者出任相關職務;以「權責相符、利益/風險對等」原則制定政務決策人之報酬;所有項目徹底實施陽光法條、日出條款以及落日條款。

*有關既得利益肉桶的超載:縮減目前各級、各種花樣的官派職位(據稱高達兩萬個位置)一半以上;立法嚴限官方/半官方機構人員之兼職、多職。

*有關制式教育的超載:降格教育部為教育行政署,僅管行政、法務,將教學內容、方法、品質權力下放至一線單位(學校)以及教師;開放私立大學、學院,同時取消對私立學校補助;全國公私全科大學數量控制在20家,其餘現在冠「大學」名稱者,改制為「專科、專所」,聚焦進攻高新尖技術或知識;(除非恢復徵兵制)大學修改為五年制,其中一年為出國打工學分,國家提供適當補助,督促大學生的謀生能力。

*有關人口結構的超載:諸多原因如老齡化、低薪造成台灣短期及長期的勞動人口結構問題;短期的缺工問題急需引入年輕勞動力,而長期需要謹慎補充新生代以調整結構,因此解決方案也得分長短。

目前台灣實施的本勞外勞一體化、齊頭式的政策,本質上並未區分短期需要和長期目標,台灣的未來將為此短視付出無可逆轉的高昂代價。

超載不去,台灣不會好 從反面來看超載現象,就是不足;超載如同身體上的肥肉,肥肉過多,必吃掉肌肉的養份、消耗肌肉的支撐能量。

因為超載,台灣被吃掉的肌肉包括: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內資外資的投資意願,人們看問題時的理性空間,政府決策的效力和效率,資源使用的合理成本,人民自我選擇的餘地。

總結 2018-2022關鍵四年中,在充分理解台灣的海洋地緣事實下,找到社會的最大公約數,在最大公約數的基礎上建立台灣的主體性,以不掉隊、不插隊原則應變外患,以手術式的魄力及決心打下堅實的除內弊基礎。

*作者為政治評論者,專欄作家。

著有《與中國無關:第二季襲來!!三十年後的三種台灣》、《與中國無關》、《中國是誰的?從台北看北京》、《台灣是誰的?》等書。

分頁閱讀 范疇 最近三則報導 范疇專文:港幣前方熊出沒!金融險可避,政治險避無可避 范疇專文:中共五年內武力解決台灣? 范疇專文:「反併吞」應該定為台灣國策 看更多 本篇文章共 3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請范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請我喝一杯咖啡 來自贊助者的話 顯示更多 相關報導 劉性仁觀點:台灣應客觀看待大陸給予台胞居住證 烏凌翔觀點:誰讓85度C沸騰了?  謝英士觀點:台灣問題是國內法、還是國際法問題? 風評:反制不是自裁,當官的拜託也動動腦! 郭正亮觀點:兩岸「維持現狀」岌岌可危 蘇南觀點:盤點台美中的籌碼,看我國的對策! 孫慶餘專欄:如何尋求兩岸關係「轉機」? 包淳亮觀點:台灣主體意識的根源沒有六個理由,只有一個! 關鍵字: 兩岸關係 中國 台灣 范疇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email protected] 今日精選 無處不在的塑膠,我們到底應該愛你還是恨你? 印度獨立建國75年之後,聖雄甘地為何不再是人民心中的英雄? 阿富汗變天周年》CNN獨家專訪「落跑總統」賈尼:不想給神學士羞辱的機會,我和烏克蘭總統不一樣 以鐵路連結東南亞7個國家、近3億人口!讓中國無比期待的「泛亞鐵路網」 民意對北京反感、擔心經濟競爭挑戰 「中國威脅」成為西方國家選戰焦點 讓世界看到!台灣文學作品靠翻譯登陸德國 《魔鬼詩篇》魯西迪:被神權國家、極端組織懸賞百萬美金追殺的小說家 【國際廣角鏡】漫漫重建路:春天再臨摩蘇爾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 本週 7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555 汪志雄觀點:國安局長的一流馬屁,二流編劇,三流人品 汪志雄 2022-08-0506:30 這年頭不要臉的最大。

我看過不要臉的,但還沒看過這麼不要臉的,台灣民進黨的官,果然從來不會讓我失望。

... 本週 5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430 夏珍專欄:林智堅坑了陳明通,賀力行麻煩更大 夏珍 2022-08-1206:10 林智堅論文抄襲風暴愈演愈烈,沒有因為台大學倫審定委員會決議撤銷其學位而稍緩,相反的,因為蔡英文中執會要全黨團結力挺,再次炸鍋;... 本週 3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240 林庭瑤專欄:蔡英文的挺堅運動,何以夭折? 林庭瑤 2022-08-1306:10 林智堅論文抄襲案吵嚷了一個多月,最終抄跑翻車。

細讀其退選聲明,嗅不出絲毫悔意,拒不承認抄襲,只說是「瑕疵」;還不忘評價桃園選情,已成「... 本週 2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400 幕後》點火那刻就知道了!中國軍演最高機密:蔡英文聯手美國緊盯東風導彈 楊舒媚 2022-08-1110:08 中國為報復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Pelosi)訪台,進行封鎖台灣的大規模軍事演習,其中,雙方最關鍵的對峙,... 本週 2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285 吳典蓉專欄:認錯何時成為超凡美德? 吳典蓉 2022-08-0406:20 認錯道歉很難是什麼了不起的美德,因為一定先有過(不管有心無心),才會有道歉之舉,所以道歉充其量只能彌補,即使如此,... 觀看更多贊助文章排行榜 評論 政治 中港澳 財經 風評 風評:「中國台灣」標籤,一場無聊又冤冤相報的遊戲 主筆室 2022-08-1507:20 對岸針對裴洛西訪台祭出的經濟報復手段日前再增一項:開始嚴格要求台灣出口貨品產地須標記「中國台灣」或「中華台北」,否則不放行,... 評論 中港澳 財經 專欄 劉大年觀點:2022年中國大陸經濟情勢 劉大年 奔騰思潮 2022-08-1507:10 中國大陸2022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率為0.4%,遠不及第一季的4.8%,使得2022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僅有2.5%。

要達到全年5.5%... 評論 國際 政治 財經 專欄 海中雄觀點:蒙古會倒債破產嗎? 海中雄 2022-08-1507:00 2022年7月6日,當斯里蘭卡宣布破產後,媒體皆指向接下來的會是寮國和蒙古。

令人不解的是,蒙古人口只有330萬,且地大物博,... 評論 政治 中港澳 專欄 VIP 名家專欄 孫慶餘專欄:不能讓民主台灣被消滅! 孫慶餘 2022-08-1506:50 中共在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進行圍台軍演及發射導彈報復,引起國際抗議及為台灣仗義執言。

八月十日,中共解放軍東部戰區終於宣告:... 評論 政治 專欄 林進嘉觀點:換堅未反省,民進黨更令人厭惡! 林進嘉 2022-08-1506:40 蔡英文、民進黨的操作,一切都是為了選舉。

說來慚愧,這是我三年前才發現的事。

因論文抄襲案,撐了38天的林智堅,終於在12日下午「...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楊志良觀點:遲遲不漲的健康捐,是否捐掉了癌友的一線生機? 楊志良 2022-08-1506:30 我國建立完整的健保制度,就是為了要保障全民治療疾病的權利,但並非所有病友能及時獲得新藥的治療。

癌症惡化速度之快,...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人物 VIP 名家專欄 李忠謙專欄:吞不下博士論文被抄襲的那口氣,他化身震撼德語世界的「抄襲獵人」 李忠謙 2022-08-1506:10 史蒂芬‧韋伯(StefanWeber)是一位在維也納大學任教的傳播學者,他的博士論文光看題目就讓人腦袋發熱:《建構主義、... 評論 中港澳 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台海衝突,中國真的準備好了嗎? 郭映儀 2022-08-1506:10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Pelosi)於台灣時間3日與總統蔡英文會面,共同討論民主治理、和平安全、新冠疫情等議題。

長期以來主張「... 評論 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重用核能,拒絕中國霸凌、捍衛台灣國格! 林琬寧 2022-08-1506:00 隨著裴洛西訪台,對亞太局勢造成一股政治與軍事風暴,中國除了禁止多項台灣產品的進口外,還在六處周邊海空域執行實彈軍事演習,...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班班有冷氣,是禮物還是不定時炸彈? 諄筆群 2022-08-1505:50 2020年7月初,行政院長蘇貞昌在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要求兌現總統蔡英文競選連任時的承諾下,針對原預估須時3年半的「班班有冷氣」政策,作出...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王建煊專文:有愛可以不貪污、不怕死 王建煊 2022-08-1505:40 南宋名將岳飛,有次被問到天下何時可以太平?岳飛說:「文官不貪財,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矣!」人沒有不愛財的,所以貪污是世界性的,... 評論 政治 投書 觀點投書:堅下鵬上,本質相同! 黃映溓 2022-08-1505:40 歷經連日來論文爭議風暴,林智堅退選桃園市長。

「誠實是最好的政策」(HonestyistheBestPolicy.),... 評論 政治 中港澳 投書 觀點投書:解碼兩岸關係之盲點與誤區—台灣前途由「人民」決定?! 約博 2022-08-1505:30 台灣前途決定論之具體內涵為何,這是一個大哉問的議題。

中國大陸認為應由其決定,其主張「一國兩制、台灣方案」;... 評論 風書房 商業 為什麼OKR會失敗?:《OKR最重要的一堂課》選摘(3) 時報出版 2022-08-1505:10 當團隊第一次嘗試OKR,會犯一些常見的錯誤,我條列如下,希望你們可以避免重蹈覆轍。

一、設定後忘記 當人們無法達到他們的O時,... 評論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抗戰時到底有沒有國共合作? 許劍虹 2022-08-1407:20 裴洛西訪台後,兩岸關係高度緊張,大家都對爆發新的台海戰爭深感憂慮。

筆者認為兩岸開打的機會雖然不是完全等同於0,但是現階段開打的機會仍舊不高... 評論 政治 中港澳 專欄 姜保真觀點:同名異物的國號論述─中華民國被北京繼承? 姜保真 2022-08-1407:10 在台北的中華民國國史館邀請獨派的許慶雄教授演講,於網頁發文摘要敘述講者所說:「為什麼中華民國憲法體制在台灣實施,...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專欄 俞劍鴻觀點:​從國家安全工作的幾個特質─檢驗張榮豐 俞劍鴻 2022-08-1407:00 今年7月,張榮豐的專書《​​無煙硝的戰場:從威權到民主轉折的國安手記》出版了。

​​國家安全會前秘書長、...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謝錦芳專欄:來自以色列的虎之霸蛋糕,敢吃嗎? 謝錦芳 2022-08-1406:40 中國解放軍在台灣海峽軍演期間,一群小朋友來到鶯歌陶瓷博物館,聚精會神看著一個奶油糖霜蛋糕,這是由以色列藝術家創作的雕塑,走近仔細一看,... 評論 國內 專欄 楊岡儒觀點:評「Fuckyou無罪」及法院洩密彈劾案—隱藏在司法光明下的黑暗面 楊岡儒 2022-08-1406:40 「在臉書公然留言Fuckyou,雄院判無罪?」請點閱雄院111年度易字第130號判決(下簡稱該案),可明察法官如何判決無罪,...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周月清觀點:「去機構化」不應該被簡約解釋為「關掉機構」 張芯瑜 周月清 鄭佩淳 2022-08-1406:30 「去機構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的運動,自1960年代就開始,主張障礙者也是人 (... 更多文章 追蹤優質文章,給個讚! 不再顯示 您已經閒置超過20分鐘了,看看最新的新聞吧? 熱門新聞 ECFA台灣占盡便宜?兩岸減免關稅竟差10倍中國喊停「2類業者」最慘 幕後》國民黨為何堅持訪中?朱立倫不能明說的理由曝光:再晚就來不及了 論文門》「余正煌這份草稿是關鍵證物!」媒體人斷言:林智堅不可能逆轉 台海開戰,台灣撐得住嗎?盤點國軍戰略、軍備 驚見海空軍最大罩門 今日精選 無處不在的塑膠,我們到底應該愛你還是恨你? 印度獨立建國75年之後,聖雄甘地為何不再是人民心中的英雄? 阿富汗變天周年》CNN獨家專訪「落跑總統」賈尼:不想給神學士羞辱的機會,我和烏克蘭總統不一樣 以鐵路連結東南亞7個國家、近3億人口!讓中國無比期待的「泛亞鐵路網」 風傳媒 風生活 享受更好的閱讀體驗與服務 你唯一需要的新聞APP 打開 歷史 台積電 科技 網美 特斯拉 旅遊 中國 蔡英文 夏珍專欄 韓國 新聞 新聞總覽 VIP專文 政治 國際 軍事 國內 中港澳 重磅專訪 專題 歷史 調查 風數據 運動 風民調 地方新聞 風影音 公民運動 立院直播 評論 評論總覽 風評 專欄 投書 風書房 文化 財經 財經總覽 商業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風編輯導讀 科技 國際財經 財經專欄 生活 風生活 職場 旅遊 美食 健康 品味生活 時事話題 娛樂 居家 汽車 下班經濟學 下班經濟學總覽 下班經濟學影音 證券投資 理財 房地產 期貨 支持我們 追蹤我們 關於 新聞頻道 新新聞 新聞 評論 財經 生活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訂閱 VIP訂閱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意見回饋 支持我們 我要投稿 作者專區 人才招募 隱私權政策 會員服務條款 社群平台 廣告服務 品牌聯名合作 廣告刊登 合作提案 合作夥伴 更多粉絲團 風傳媒 風生活 風運動 下班經濟學 風傳媒看世界 風傳媒觀點 新新聞周刊 學長姐說 更多社群 風傳媒 風生活 風運動 新新聞 風傳媒 下班經濟學 風傳媒 下班經濟學 風傳媒 新新聞 下班經濟學 社群平台 地址:11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13巷37號4樓 電子郵件地址:[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2021StormMediaGroupAllRightsReserved.◎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Loading... 系統錯誤 第二行 確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