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使用心得 - 简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这里所说的“得到”指的是罗辑思维的得到APP,此文所讲述的就是我个人使用此APP的一点点心得与感悟。

得到APP是在2016年5月正式上线的,具体哪一天不 ... “得到”使用心得    这里所说的“得到”指的是罗辑思维的得到APP,此文所讲述的就是我个人使用此APP的一点点心得与感悟。

    得到APP是在2016年5月正式上线的,具体哪一天不记得了,我开始使用的日期是在距今1810天之前(因为我的电子学生证上面记录了“加入得到1810天”)。

在这接近2K的日子里,从一开始罗胖老师的每天60秒语音,到“罗辑思维、李翔商业内参、罗胖精选”,再到现在的“罗辑思维启发俱乐部、邵恒头条”等等,光是听这些免费的音频,就可以让自己的思维得到极大的拓展;    除了听免费音频,我在得到上面也购买了众多的管理类课程,也知道了很多牛人(认识谈不上,充其量算是知道),例如宁向东老师的清华管理学课、刘润老师的五分钟商学院(包括实战篇)、卓克科学思维课、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刘澜老师的北大领导力30讲、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跟增长思维30讲、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跟华杉学品牌营销等等,当然还有樊登速读(个人觉得得到后面的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就是受到樊登读书会的启发才做出来的),这些统共加起来费用也有小几千,这还不算在得到上购买的实体书跟电子书,可以说单从消费数额上就可以看出,我是个“重度使用者”,这五个字也体现在我自己求职简历的个人介绍一栏中(目前来看,这点点成绩并不是很亮眼的,面试我的HR竟然还有不知道得到是啥:-()。

    如果你对某一个领域比较感兴趣,或者说想快速的去了解某个领域的大概,亦或者想快速的了解一本书,在得到APP找找无疑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

单单从专业度来说,得到系还是有很多知名的老师,他们给到的很多理论或者案例个人觉得还是很系统化的,而且那些老师会把晦涩的内容讲述的简单清晰,很容易被自己吸收并转述。

因为我是做餐饮培训,在收集培训资料的时候从中也吸取了不少内容来丰富课件,收益颇多。

    不过在知识学习方面,自己也曾陷入过迷茫与恐慌,因为越听越会觉得自己怎么什么都不知道(知识焦虑),什么都想去知道,APP上面那么多课程,每一个都感觉自己应该去看看、去了解,就像一只松鼠一样不断的去收集再收集。

买了好几门课程,把各种碎片时间都利用上,听、看、记,几个月下来把自己搞的精疲力尽,课程的内容也没变成自己的东西,它还是它、我还是我。

很长一段时间,每当戴上耳机打开得到APP,大脑便陷入沉睡状态,音频的内容完全是从耳朵的一边进另一边出,活生生的把得到变成了一个助眠工具。

    庆幸的是,这种状态没有持续太久(几个月的时间是有了),某一日突然感悟到,干脆找一门跟自己工作最相关的课程把它学透,使之变成自己知识框架里面的一个模块,这样专注的只做自己擅长的,不就不会焦虑了吗?得到系的老师们各个也都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输出内容,没有哪一个是通才。

所以,现在我对得到的使用,更多的是聚焦在个人工作相关领域,其它内容不会花费太多时间,最多是浅尝辄止而已。

    其实,不单单是得到这个知识付费平台可以用来作为终身学习的工具,樊登读书会、喜马拉雅都可以让我们自己去认知了解很多东西,哪怕是抖音都可以用来学习,比如想知道某个函数公式如何使用,就可以在抖音上搜索一下,答案立马呈现,高效便捷。

以上内容,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希望通过简书,可以结识更多的“重度使用者”,分享所学,共同成长。

抽奖2赞3赞赞赏更多好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