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知識的本質? - 劇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知識的本質其實就是人類對客觀事實的模仿與應用,我們所有的知識最初都是來源於自然的,透過對自然的模仿和學習,便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新知識。

首頁>Club>2021-03-0517:18 什麼是知識的本質? 6 回覆列表 1#充電進行時 什麼叫知識?知識其實準確講就是人類的經驗。

我 們的祖先在探索自然界物質世界獲得的經驗叫做自 然科學,由於這些經驗太龐雜,我們只能分門別 類,這樣的話以便往下一代傳,那麼我們把探討物 理變化的經驗,起名叫做物理學。

探討物質生成與 毀滅的這個學科叫化學。

探索天文,星體執行,叫天文學。

探索數與形中抽象出來,數與形之間的關係我們稱為數學。

探索人類社會和人類心靈方面的經驗叫做人文科學。

祖先為了讓下一代能夠學到先人探索的經驗,所以發明了文字。

透過文字把前人探索的經驗記錄下來,這樣的話我們下一代人透過這個文字元號的記載,就繼承了祖先的智慧。

比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當年探索這個引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跟物體之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就是如此。

2#林三土 什麼是知識?這是哲學中“認識論”領域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也是迄今爭論不休的問題之一。

爭論何在?舉個例子,從柏拉圖以來,許多哲學家都採用這樣的定義: “知識就是獲得辯護的真信念(knowledgeisjustifiedtruebelief)” 這個定義裡包含四點:1.知識是信念的一種;2.知識是真的;3.知識是獲得辯護的;4.一個信念只要是真的,又是獲得辯護的,就是知識。

我們暫且拋開“知識是信念的一種”這條不談(這條也有一些哲學家反對,不過說來話長)。

知識要是“真的”,這個要求好理解:如果我們相信的一件事情,其實並沒有發生,我們不會說我們“知道”這件事情。

知識要是“獲得辯護的”,這個也好理解:如果我們的一個真信念是碰運氣猜對的,比如我打賭明天要下雨,結果明天真的下雨的,我們不會說我提前一天就“知道”要下雨。

但是這樣就夠了嗎?美國當代哲學家EdmundGettier,在六十年代發表了一篇很短的論文,顛覆了人們長期以來的看法。

他對傳統“知識”定義提出的挑戰,統稱為theGettierProblem。

舉個例子: (1)老林跟老趙是好基友。

老趙是個貓奴。

老林昨天白天才去老趙家玩,還逗了會兒他家那隻黃貓。

——顯然,至少在昨天逗貓的時候,老林是知道老趙家有隻貓的。

(2)老林今天又有事得上老趙家一趟。

老林走在路上,百無聊賴地想著:“老趙家有隻貓。

我一會兒就會見到老趙養的貓。

” (3)但老林沒有意識到,昨天晚上,老趙的黃貓意外去世了,老趙痛不欲生夜不能寐。

(4)老林同樣沒有意識到,今天一大早,有隻迷路的黑貓闖進了老趙家,已經被貓儘可奴的老趙收養。

——所以老趙家現在確實有只貓,老林一會兒也確實會見到老趙養的貓。

(5)那麼問題來了:老林這會兒走在去老趙家路上的時候,究竟真的知道(trulyknow)老趙家有隻貓呢,抑或其實並不知道、只不過是相信(merelybelieve)老趙家有隻貓? 如果按照傳統上對知識的定義,老林在路上時的信念,既是真的(老趙現在確實有一隻貓),又是獲得辯護的(昨天親眼見到老趙有隻貓),那麼老林就是“真的知道”老趙有隻貓。

但是調查顯示,絕大多數人都不認為這時候老林“確實知道”老趙現在有隻貓,而只是“碰巧相信”而已。

3#洪一下 知識的本質其實就是人類對客觀事實的模仿與應用,我們所有的知識最初都是來源於自然的,透過對自然的模仿和學習,便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新知識。

而後,我們在原有知識的基上透過不斷的綜合和創造發展又形成新的知識,如此反覆迴圈,最終便形成了我們如今繁雜多樣的知識體系。

可以說,我們的知識原於自然,但又高於自然,但最終又是應用於自然。

透過知識的不斷積累,我們製造出了各種工具和裝置,建造了大量建築,而且還創造出了很多科學理論。

但無一例外的,這些所有的知識都離不開自然。

其實我們人類的發展就是在不斷的對自然的探索,模仿與應用中不斷進步著。

對自然瞭解越多,應用越多,我們的進步便越快,而我們學習知識最終的目的也是徹底的瞭解自然,模仿自然,和應用自然。





4#廠主說事兒 知道後並能夠再次識別查詢到的東西。

也就是透過各種各樣的發現,探索,考究,得出的結論或者是能夠長時間固定不變的語言形容。

就是知識。

5#孫洪鶴 知識的本質:就是利用所學的賺錢,不以賺錢為目的學習知識,就是浪費,而且也學而無成,學以致用的關鍵就是:能不能轉化成人民幣。

面對當今的網際網路全新的商業社會,生活的巨大費用和壓力,普通人很難“有一張安靜的書桌,主人可以淡然一切地安然地坐在書房裡練字、學習、研究古典”。

學習一定是強者的遊戲:學習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不僅包括了精力、時間、還包括金錢,不以賺錢為目的知識就是浪費,對於沒錢的人而言,就是敗家。

給予大眾的思考時間和機會越來越少,各種全新的理論和新的商業模式,不斷的衝擊大眾:比如,實體店還沒有搞明白怎麼網際網路、要不要轉型時,社群化運營、社交化商業模式、族群理論、可能都成為了常識,而不是知識了,新零售、智慧化、共享經濟才來,馬上就社會化+共享經濟+區塊鏈……知識,只是有錢人的“消耗品”:而對於創業者而言,就是要“邊學邊賺-賺了再學”,因為知識不賺錢,就不是價值,知識再多,也可能馬上成為常識。

不是我們放棄了修行,而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越富的越富,越成功的越容易成功,反而大眾不加快“務實+目的性強”的腳步,就會越來越劣勢,然而,“每晚呼呼大睡的卻是大眾,而精英們卻通宵思考”。

對於未成功和貧窮者而言,再多的心智教育都是虛的,最簡單有效的就是“賺錢-乾貨-賺錢的技巧”這就是它們眼中的“多些實戰,要不看不懂,說的都太虛了,有沒有實的呀?”所以,大眾眼中的知識就是人民幣-能賺錢的乾貨-賺錢成功的分享:沒有幾個喜歡研究思維的,更多的人喜歡聽成功學-激勵學 6#古之善 人類所認識的物理化學數學規律、生物生理規律、萬物及人類倫理的知識,原於自然的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或道德理性(宇宙萬物客觀存在的行為理性),但人類透過知識的應用在改造世界過程中又高於自然,然而人類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最終又要回歸於“自然的目的”之中,即遵循服從於“道德理性”的“天人合一”之目的之中。

否則,人類不遵循服從於“自然的價值取向客觀行為規律”改造世界的能力越強,人類將走向滅亡。

7#認知框架 一本書裡邊,資訊比較多、相應的知識比較少 去蕪【資訊】存菁【知識】, 一本書讀到最後就只剩下一些關聯的【知識】,可能就幾頁紙那麼厚。

知識的面目常常是無趣的、冰冷的。

因此就需要多餘的資訊, 而這多餘的資訊純粹是為了調情讀者,讓讀書有滋味、趣味,愉悅感官耳目。

從資訊中捕捉知識什麼是知識呢? 談一下個人的視角,知識是一種正確的表述。

什麼是正確? 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內成立。

可以透過自洽它洽續洽的檢驗。

知識的相對正確是能被否證的。

每一次對知識的否證,就生成了新的知識。

要區分知識與資訊 知識揚起的灰煙就是資訊,資訊往往談不上正確,也上升不到知識的視角, 資訊時代,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淹沒在資訊的海洋之中,而不是知識的海洋之中。

知識自身的密度很大,舉個例子,系統思維是一種知識,系統思維一定是要透過語言、符號表述出來。

這種知識密度很大,也很抽象,知識並不能被輕易的掌握。

但利用系統思維來闡述一些東西的時候,就會產生無邊無際無量的資訊,但背後只對應著一個知識,因此每個人都要能正確的區分知識與資訊。

關鍵字【系統思維】,你會搜尋到可以把自己淹沒的那麼多的資訊。

因此,不要迷失在資訊之中,而是要從資訊之中抽身進入到知識之中。

網際網路的好處就是資訊連結正確的使用網際網路,自己要做到資訊與知識的轉化。

網際網路可以幫助自己構建更復雜的知識網路。

傳遞資訊容易,因為資訊可以調情讀者。

傳遞知識難,因為知識很難愉悅讀者。

在網際網路大都是調情讀者的資訊,我們要練就一雙火眼星星,從資訊中挖掘知識,去掉調情的成分,找到冰冷的知識,用它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這樣建立起來的知識體系,維度會更多,結構會更密,知識的跨界會更大,這是利用網際網路建立知識體系的優點。

發揮它的優點【資訊範圍跨界很大】,去掉它的缺點【資訊水分比較多】。

結論: 個人的視角,知識是一種正確的表述。

資訊不是知識,資訊大都是為了調情讀者, 因為知識比較無趣、冰冷、嚴謹。

資訊傳遞背後的知識是比較隱蔽的, 要擠掉資訊的水分,留下知識【去蕪存菁】 8#尚老師數學 掌握知識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學校教育中智育的核心任務,如何根據學生學習心理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教學,使學生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廣大教育者共同關心的問題。

以下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闡述下什麼是知識及知識的定義? 一、知識既是哲學概念,又是教育心理學的概念。

從哲學認識論的角度看,知識是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是對事物屬性與聯絡的認識,它有時表現為主體對事物的感性知覺或表象,屬於感性知識;有時表現為關於事物的概念或規律,屬於理性知識。

從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意義上看,知識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的知識是指個體透過與其環境相互作用後獲得的一切資訊及其組織;狹義的知識僅指貯存在語言文字元號或言語活動中的資訊或意義。

無論是廣義知識還是狹義知識,其實質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特徵與聯絡的反映,是客觀事物的主觀表徵。

二、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 根據反映活動的不同深度進行分類,知識可以分為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

感性知識是對外表特徵和外部聯絡的反映,它包括感知和表象兩種水平。

而理性知識是對活動的本質特徵與內在聯絡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和命題兩種形式。

三、陳述性知識和程式性知識 根據反映活動的不同側面進行分類,知識可以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式性知識。

陳述性知識是個人具備有意識的提取線索因而能直接陳述的知識。

這類知識主要用來描述“是什麼”、“怎麼樣”等問題,可以用來區別和辨別事物。

目前學校教學傳授的主要是這類知識。

這類知識一般透過記憶獲得,所以也稱為記憶性知識。

程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指個人缺乏有意識的提取線索,只能藉助於某種作業形式間接推測其存在的知識。

它是用來解決“怎麼辦”、“做什麼”等問題。

程式性知識實質上是一套關於辦事的操作步驟和過程,所以也稱步驟性知識或過程性知識。

由此看來,廣義的知識包括陳述性知識和程式性知識兩大類,其中,陳述性知識是知識的狹義應用;而程式性知識則是作為廣義知識包括技能知識(也就是心智技能)和策略性知識(也就是認知策略)。

參考文獻: 【1】陳中永,楊伊生.教育心理學【M】.呼和浩特市:遠方出版社,2006年版. 9#陳武魁 聖經是人類非常奧妙的知識。

於是西方從事聖經的研究和深入開發的發展中,而成就了整個系統的,完整的思想體系,而且走出理性和現實性的圈子而開闢了無與倫比的神的智慧,而且達到科學認識的頂峰。

這正是西方唯心主義思想體系和黑格爾客觀唯心主義的辯證法。

於是西方哲學所開發神的智慧的方法,同時也促進西方自然科學的迅速發展。

正如最初的歸納法促使西方自然科學的分門別類。

正如辯證法在近代黑格爾的學生馬克思主義把辯證法證實在自然科學各個領域。

而且近代的工業革命從蒸汽到電力火化到近代資訊時代的推進。

於是聖經真正是人類認識神的真理和存在的依據。

而且區別東方各民族多神教,因為這種宗教始終是人性所產生階級階梯人的智慧,而真正不出於真神的智慧。

於是不過人性化身的神。

所以這種知識依然是有限的,而且依然成不了現代理性所遵循的道德和方法。

而且也不能為現代科學所遵循的方法。

於是依然成不了氣候。

10#晴之黎明 知識是人類偉大的財富,正是全人類的知識才成就了今天的人類文明。

知識對人類如此重要,以至於沿著他的階梯我們才能發展前進。

可知識本身又是什麼?我們就來嘗試性的做一次探索。

有一種哲學的觀點認為,知識的本身是一種分類。

按照不同的方法分類即能形成不同的知識。

我是表示認同的,如果沒有分類,那麼萬物只是一種混沌而沒有分界。

而生物之與自然就在於有其分界,生物以其身體內外為界來從事活動。

就連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也有內外之界別。

若無此界則生物與自然混同而無可方名了。

而人也是動物界,所以生物最原始的感知,即來自於身內與身外之界別。

無論高等低等生物,若不能界別則無自存之可能。

所以這界別就形成了廣義的知識。

而人之高明之處就是,對於自然界的認識極為深邃,區別日精,乃至從感性區別更深入於抽象。

即在感性界別後的知識之上,抽象而取精,以其所取之精而再細分之。

遂在此基礎上似階梯之遞進上升。

這使便得知識得以積累。

所以知識是建立在分類和抽象的基礎之上的。

如果說動物只能夠分類的話,那人類之不同就是可以抽象,把感性的分類抽象而後儲存,已備後用——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談論的知識本身。

而高等動物也存在微弱的抽象能力,比方說一定利用經驗和學習的能力。

只是無法像人類這般脫離本能之遠,而讓知識如此之大進。

可見人類今日知識成就之取得,與其能極大脫離本能而探索的心有莫大關係。

所以知識本質上看就是分類。

後在人類的抽象之下而取得大成。

其實我們的感官就無時不刻在對外界進行分類,正如你看見其前不見其後,並不能看全體。

只能夠取全體碎片中的一小塊,同樣道理,聽,嗅,味,觸,想也同樣不能取全體,而只能取全體中的一小片碎片。

這種“取”,也是分類,只是更加無意識罷了。

其實若無知識,世界一片混沌,也可以說一片天然,世界就無法被認識。

因而知識就需要固定,讓它脫離混沌,固定出來。

所以我們看語言文字,就是把自然萬物抽象固定出來的一個過程。

而固定出來的知識就會產生關聯(因為自然本身就是連續的),產生關聯就會形成體系,而體系化的知識就謂之科學。

那麼讓這關聯更容易被發現的前提就是分好類。

有句成語叫做——格物致知,也是儒家的名言。

當然現在意義還是有些眾說紛紜。

但是關於這個格物致知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小故事,王陽明為了致知而格竹子的故事:有一天,他和一位同樣精鑽朱熹理學的朋友在竹林前探索學問。

王陽明突然說:“咱們把竹子的道理格出來如何?”這位學友吃了一驚:“竹子能有什麼道理?”王陽明回答:“朱熹說,一草一木都有它自己的道理,你不格你怎麼知道它有什麼道理?” 因為在當時朱熹認為:天下萬物,要格物致知,並非窮盡天下每一個事物,而是積習既久之後才會有“知”的獲取。

所以這兩位朋友就死盯著竹子,三天後朋友暈倒了,什麼知也沒得到。

王陽明繼續格,結果六天後也暈倒了,還是沒有格出知識來,我們不得不佩服王陽明的實踐和毅力。

所以後來王陽明就開始質疑朱熹的所講的格物致知,而由此質疑卻成為了王陽明後來開出了《心學》的發端之處。

那麼到現,在這個“格物致知”好像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我的老師對這個問題的解釋說:格物就是分類的意思,就好比中藥店裡把中藥放在一個個不同的格子裡一樣,所以格物是這個意思。

而分類為什麼能致知呢?就像我們前面分析的,讓關聯更容易被發現的前提就是分好類。

這關聯就是新知。

因此我是非常認可老師的說法的。

所以致知在格物,想要致知就先把知識作好分類吧。

然而世界本身是變化的,連續的,和整體的。

而知識只是人或者生物的,必然會存在一種認識上的微弱斷裂,可以說知識只是對自然界的模仿,可以無限接近真實卻不是真實。

然而這也難不倒人類,人的偉大和通靈之處,就在於不但能夠創造知識而且還能夠超越知識來領會種動態的世界。

也許大家對佛家的三法印還不太瞭解,簡要的說這個就是佛家對世界的客觀看法,滿足三法印的稱為佛法,不滿足的非是佛法。

佛法三法印是這麼講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什麼意思呢: 諸行無常,就是說世界是在不停在變的。

是變化性的。

諸法無我,這世界的變化是連續不斷的,所以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不同的,因此是找不到一個不變的我的,也可以說在這像流水一樣的變化之中無法分割出一個絕對的東西出來。

這就是連續性的。

涅槃寂靜,前面的都是生滅的,涅槃是不生不滅。

有生滅就有不生不滅,怎麼能不生不滅呢?渾然一個整體就沒有生滅了。

所以這是整體性。

而我們中國的哲學對於世界的認識,直接是從整體開出來的,就是一個太極符號。

一個圓就是整體,你想認識更多就分陰陽出來,你想再瞭解再分四象,八卦,64卦。

想認識就可以繼續分下去。

當然到了64卦的符號系統已經完全精煉而實用了,也就沒必要再開發了。

沒想到在知識的問題之後又發揮了不少,也希望帶給大家一些參考和借鑑。

11#充電進行時 什麼叫知識?知識其實準確講就是人類的經驗。

我 們的祖先在探索自然界物質世界獲得的經驗叫做自 然科學,由於這些經驗太龐雜,我們只能分門別 類,這樣的話以便往下一代傳,那麼我們把探討物 理變化的經驗,起名叫做物理學。

探討物質生成與 毀滅的這個學科叫化學。

探索天文,星體執行,叫天文學。

探索數與形中抽象出來,數與形之間的關係我們稱為數學。

探索人類社會和人類心靈方面的經驗叫做人文科學。

祖先為了讓下一代能夠學到先人探索的經驗,所以發明了文字。

透過文字把前人探索的經驗記錄下來,這樣的話我們下一代人透過這個文字元號的記載,就繼承了祖先的智慧。

比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當年探索這個引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跟物體之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就是如此。

12#林三土 什麼是知識?這是哲學中“認識論”領域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也是迄今爭論不休的問題之一。

爭論何在?舉個例子,從柏拉圖以來,許多哲學家都採用這樣的定義: “知識就是獲得辯護的真信念(knowledgeisjustifiedtruebelief)” 這個定義裡包含四點:1.知識是信念的一種;2.知識是真的;3.知識是獲得辯護的;4.一個信念只要是真的,又是獲得辯護的,就是知識。

我們暫且拋開“知識是信念的一種”這條不談(這條也有一些哲學家反對,不過說來話長)。

知識要是“真的”,這個要求好理解:如果我們相信的一件事情,其實並沒有發生,我們不會說我們“知道”這件事情。

知識要是“獲得辯護的”,這個也好理解:如果我們的一個真信念是碰運氣猜對的,比如我打賭明天要下雨,結果明天真的下雨的,我們不會說我提前一天就“知道”要下雨。

但是這樣就夠了嗎?美國當代哲學家EdmundGettier,在六十年代發表了一篇很短的論文,顛覆了人們長期以來的看法。

他對傳統“知識”定義提出的挑戰,統稱為theGettierProblem。

舉個例子: (1)老林跟老趙是好基友。

老趙是個貓奴。

老林昨天白天才去老趙家玩,還逗了會兒他家那隻黃貓。

——顯然,至少在昨天逗貓的時候,老林是知道老趙家有隻貓的。

(2)老林今天又有事得上老趙家一趟。

老林走在路上,百無聊賴地想著:“老趙家有隻貓。

我一會兒就會見到老趙養的貓。

” (3)但老林沒有意識到,昨天晚上,老趙的黃貓意外去世了,老趙痛不欲生夜不能寐。

(4)老林同樣沒有意識到,今天一大早,有隻迷路的黑貓闖進了老趙家,已經被貓儘可奴的老趙收養。

——所以老趙家現在確實有只貓,老林一會兒也確實會見到老趙養的貓。

(5)那麼問題來了:老林這會兒走在去老趙家路上的時候,究竟真的知道(trulyknow)老趙家有隻貓呢,抑或其實並不知道、只不過是相信(merelybelieve)老趙家有隻貓? 如果按照傳統上對知識的定義,老林在路上時的信念,既是真的(老趙現在確實有一隻貓),又是獲得辯護的(昨天親眼見到老趙有隻貓),那麼老林就是“真的知道”老趙有隻貓。

但是調查顯示,絕大多數人都不認為這時候老林“確實知道”老趙現在有隻貓,而只是“碰巧相信”而已。

13#洪一下 知識的本質其實就是人類對客觀事實的模仿與應用,我們所有的知識最初都是來源於自然的,透過對自然的模仿和學習,便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新知識。

而後,我們在原有知識的基上透過不斷的綜合和創造發展又形成新的知識,如此反覆迴圈,最終便形成了我們如今繁雜多樣的知識體系。

可以說,我們的知識原於自然,但又高於自然,但最終又是應用於自然。

透過知識的不斷積累,我們製造出了各種工具和裝置,建造了大量建築,而且還創造出了很多科學理論。

但無一例外的,這些所有的知識都離不開自然。

其實我們人類的發展就是在不斷的對自然的探索,模仿與應用中不斷進步著。

對自然瞭解越多,應用越多,我們的進步便越快,而我們學習知識最終的目的也是徹底的瞭解自然,模仿自然,和應用自然。





14#廠主說事兒 知道後並能夠再次識別查詢到的東西。

也就是透過各種各樣的發現,探索,考究,得出的結論或者是能夠長時間固定不變的語言形容。

就是知識。

15#孫洪鶴 知識的本質:就是利用所學的賺錢,不以賺錢為目的學習知識,就是浪費,而且也學而無成,學以致用的關鍵就是:能不能轉化成人民幣。

面對當今的網際網路全新的商業社會,生活的巨大費用和壓力,普通人很難“有一張安靜的書桌,主人可以淡然一切地安然地坐在書房裡練字、學習、研究古典”。

學習一定是強者的遊戲:學習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不僅包括了精力、時間、還包括金錢,不以賺錢為目的知識就是浪費,對於沒錢的人而言,就是敗家。

給予大眾的思考時間和機會越來越少,各種全新的理論和新的商業模式,不斷的衝擊大眾:比如,實體店還沒有搞明白怎麼網際網路、要不要轉型時,社群化運營、社交化商業模式、族群理論、可能都成為了常識,而不是知識了,新零售、智慧化、共享經濟才來,馬上就社會化+共享經濟+區塊鏈……知識,只是有錢人的“消耗品”:而對於創業者而言,就是要“邊學邊賺-賺了再學”,因為知識不賺錢,就不是價值,知識再多,也可能馬上成為常識。

不是我們放棄了修行,而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越富的越富,越成功的越容易成功,反而大眾不加快“務實+目的性強”的腳步,就會越來越劣勢,然而,“每晚呼呼大睡的卻是大眾,而精英們卻通宵思考”。

對於未成功和貧窮者而言,再多的心智教育都是虛的,最簡單有效的就是“賺錢-乾貨-賺錢的技巧”這就是它們眼中的“多些實戰,要不看不懂,說的都太虛了,有沒有實的呀?”所以,大眾眼中的知識就是人民幣-能賺錢的乾貨-賺錢成功的分享:沒有幾個喜歡研究思維的,更多的人喜歡聽成功學-激勵學 16#古之善 人類所認識的物理化學數學規律、生物生理規律、萬物及人類倫理的知識,原於自然的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或道德理性(宇宙萬物客觀存在的行為理性),但人類透過知識的應用在改造世界過程中又高於自然,然而人類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最終又要回歸於“自然的目的”之中,即遵循服從於“道德理性”的“天人合一”之目的之中。

否則,人類不遵循服從於“自然的價值取向客觀行為規律”改造世界的能力越強,人類將走向滅亡。

17#認知框架 一本書裡邊,資訊比較多、相應的知識比較少 去蕪【資訊】存菁【知識】, 一本書讀到最後就只剩下一些關聯的【知識】,可能就幾頁紙那麼厚。

知識的面目常常是無趣的、冰冷的。

因此就需要多餘的資訊, 而這多餘的資訊純粹是為了調情讀者,讓讀書有滋味、趣味,愉悅感官耳目。

從資訊中捕捉知識什麼是知識呢? 談一下個人的視角,知識是一種正確的表述。

什麼是正確? 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內成立。

可以透過自洽它洽續洽的檢驗。

知識的相對正確是能被否證的。

每一次對知識的否證,就生成了新的知識。

要區分知識與資訊 知識揚起的灰煙就是資訊,資訊往往談不上正確,也上升不到知識的視角, 資訊時代,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淹沒在資訊的海洋之中,而不是知識的海洋之中。

知識自身的密度很大,舉個例子,系統思維是一種知識,系統思維一定是要透過語言、符號表述出來。

這種知識密度很大,也很抽象,知識並不能被輕易的掌握。

但利用系統思維來闡述一些東西的時候,就會產生無邊無際無量的資訊,但背後只對應著一個知識,因此每個人都要能正確的區分知識與資訊。

關鍵字【系統思維】,你會搜尋到可以把自己淹沒的那麼多的資訊。

因此,不要迷失在資訊之中,而是要從資訊之中抽身進入到知識之中。

網際網路的好處就是資訊連結正確的使用網際網路,自己要做到資訊與知識的轉化。

網際網路可以幫助自己構建更復雜的知識網路。

傳遞資訊容易,因為資訊可以調情讀者。

傳遞知識難,因為知識很難愉悅讀者。

在網際網路大都是調情讀者的資訊,我們要練就一雙火眼星星,從資訊中挖掘知識,去掉調情的成分,找到冰冷的知識,用它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這樣建立起來的知識體系,維度會更多,結構會更密,知識的跨界會更大,這是利用網際網路建立知識體系的優點。

發揮它的優點【資訊範圍跨界很大】,去掉它的缺點【資訊水分比較多】。

結論: 個人的視角,知識是一種正確的表述。

資訊不是知識,資訊大都是為了調情讀者, 因為知識比較無趣、冰冷、嚴謹。

資訊傳遞背後的知識是比較隱蔽的, 要擠掉資訊的水分,留下知識【去蕪存菁】 18#尚老師數學 掌握知識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學校教育中智育的核心任務,如何根據學生學習心理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教學,使學生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廣大教育者共同關心的問題。

以下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闡述下什麼是知識及知識的定義? 一、知識既是哲學概念,又是教育心理學的概念。

從哲學認識論的角度看,知識是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是對事物屬性與聯絡的認識,它有時表現為主體對事物的感性知覺或表象,屬於感性知識;有時表現為關於事物的概念或規律,屬於理性知識。

從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意義上看,知識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的知識是指個體透過與其環境相互作用後獲得的一切資訊及其組織;狹義的知識僅指貯存在語言文字元號或言語活動中的資訊或意義。

無論是廣義知識還是狹義知識,其實質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特徵與聯絡的反映,是客觀事物的主觀表徵。

二、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 根據反映活動的不同深度進行分類,知識可以分為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

感性知識是對外表特徵和外部聯絡的反映,它包括感知和表象兩種水平。

而理性知識是對活動的本質特徵與內在聯絡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和命題兩種形式。

三、陳述性知識和程式性知識 根據反映活動的不同側面進行分類,知識可以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式性知識。

陳述性知識是個人具備有意識的提取線索因而能直接陳述的知識。

這類知識主要用來描述“是什麼”、“怎麼樣”等問題,可以用來區別和辨別事物。

目前學校教學傳授的主要是這類知識。

這類知識一般透過記憶獲得,所以也稱為記憶性知識。

程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指個人缺乏有意識的提取線索,只能藉助於某種作業形式間接推測其存在的知識。

它是用來解決“怎麼辦”、“做什麼”等問題。

程式性知識實質上是一套關於辦事的操作步驟和過程,所以也稱步驟性知識或過程性知識。

由此看來,廣義的知識包括陳述性知識和程式性知識兩大類,其中,陳述性知識是知識的狹義應用;而程式性知識則是作為廣義知識包括技能知識(也就是心智技能)和策略性知識(也就是認知策略)。

參考文獻: 【1】陳中永,楊伊生.教育心理學【M】.呼和浩特市:遠方出版社,2006年版. 19#陳武魁 聖經是人類非常奧妙的知識。

於是西方從事聖經的研究和深入開發的發展中,而成就了整個系統的,完整的思想體系,而且走出理性和現實性的圈子而開闢了無與倫比的神的智慧,而且達到科學認識的頂峰。

這正是西方唯心主義思想體系和黑格爾客觀唯心主義的辯證法。

於是西方哲學所開發神的智慧的方法,同時也促進西方自然科學的迅速發展。

正如最初的歸納法促使西方自然科學的分門別類。

正如辯證法在近代黑格爾的學生馬克思主義把辯證法證實在自然科學各個領域。

而且近代的工業革命從蒸汽到電力火化到近代資訊時代的推進。

於是聖經真正是人類認識神的真理和存在的依據。

而且區別東方各民族多神教,因為這種宗教始終是人性所產生階級階梯人的智慧,而真正不出於真神的智慧。

於是不過人性化身的神。

所以這種知識依然是有限的,而且依然成不了現代理性所遵循的道德和方法。

而且也不能為現代科學所遵循的方法。

於是依然成不了氣候。

20#晴之黎明 知識是人類偉大的財富,正是全人類的知識才成就了今天的人類文明。

知識對人類如此重要,以至於沿著他的階梯我們才能發展前進。

可知識本身又是什麼?我們就來嘗試性的做一次探索。

有一種哲學的觀點認為,知識的本身是一種分類。

按照不同的方法分類即能形成不同的知識。

我是表示認同的,如果沒有分類,那麼萬物只是一種混沌而沒有分界。

而生物之與自然就在於有其分界,生物以其身體內外為界來從事活動。

就連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也有內外之界別。

若無此界則生物與自然混同而無可方名了。

而人也是動物界,所以生物最原始的感知,即來自於身內與身外之界別。

無論高等低等生物,若不能界別則無自存之可能。

所以這界別就形成了廣義的知識。

而人之高明之處就是,對於自然界的認識極為深邃,區別日精,乃至從感性區別更深入於抽象。

即在感性界別後的知識之上,抽象而取精,以其所取之精而再細分之。

遂在此基礎上似階梯之遞進上升。

這使便得知識得以積累。

所以知識是建立在分類和抽象的基礎之上的。

如果說動物只能夠分類的話,那人類之不同就是可以抽象,把感性的分類抽象而後儲存,已備後用——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談論的知識本身。

而高等動物也存在微弱的抽象能力,比方說一定利用經驗和學習的能力。

只是無法像人類這般脫離本能之遠,而讓知識如此之大進。

可見人類今日知識成就之取得,與其能極大脫離本能而探索的心有莫大關係。

所以知識本質上看就是分類。

後在人類的抽象之下而取得大成。

其實我們的感官就無時不刻在對外界進行分類,正如你看見其前不見其後,並不能看全體。

只能夠取全體碎片中的一小塊,同樣道理,聽,嗅,味,觸,想也同樣不能取全體,而只能取全體中的一小片碎片。

這種“取”,也是分類,只是更加無意識罷了。

其實若無知識,世界一片混沌,也可以說一片天然,世界就無法被認識。

因而知識就需要固定,讓它脫離混沌,固定出來。

所以我們看語言文字,就是把自然萬物抽象固定出來的一個過程。

而固定出來的知識就會產生關聯(因為自然本身就是連續的),產生關聯就會形成體系,而體系化的知識就謂之科學。

那麼讓這關聯更容易被發現的前提就是分好類。

有句成語叫做——格物致知,也是儒家的名言。

當然現在意義還是有些眾說紛紜。

但是關於這個格物致知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小故事,王陽明為了致知而格竹子的故事:有一天,他和一位同樣精鑽朱熹理學的朋友在竹林前探索學問。

王陽明突然說:“咱們把竹子的道理格出來如何?”這位學友吃了一驚:“竹子能有什麼道理?”王陽明回答:“朱熹說,一草一木都有它自己的道理,你不格你怎麼知道它有什麼道理?” 因為在當時朱熹認為:天下萬物,要格物致知,並非窮盡天下每一個事物,而是積習既久之後才會有“知”的獲取。

所以這兩位朋友就死盯著竹子,三天後朋友暈倒了,什麼知也沒得到。

王陽明繼續格,結果六天後也暈倒了,還是沒有格出知識來,我們不得不佩服王陽明的實踐和毅力。

所以後來王陽明就開始質疑朱熹的所講的格物致知,而由此質疑卻成為了王陽明後來開出了《心學》的發端之處。

那麼到現,在這個“格物致知”好像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我的老師對這個問題的解釋說:格物就是分類的意思,就好比中藥店裡把中藥放在一個個不同的格子裡一樣,所以格物是這個意思。

而分類為什麼能致知呢?就像我們前面分析的,讓關聯更容易被發現的前提就是分好類。

這關聯就是新知。

因此我是非常認可老師的說法的。

所以致知在格物,想要致知就先把知識作好分類吧。

然而世界本身是變化的,連續的,和整體的。

而知識只是人或者生物的,必然會存在一種認識上的微弱斷裂,可以說知識只是對自然界的模仿,可以無限接近真實卻不是真實。

然而這也難不倒人類,人的偉大和通靈之處,就在於不但能夠創造知識而且還能夠超越知識來領會種動態的世界。

也許大家對佛家的三法印還不太瞭解,簡要的說這個就是佛家對世界的客觀看法,滿足三法印的稱為佛法,不滿足的非是佛法。

佛法三法印是這麼講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什麼意思呢: 諸行無常,就是說世界是在不停在變的。

是變化性的。

諸法無我,這世界的變化是連續不斷的,所以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不同的,因此是找不到一個不變的我的,也可以說在這像流水一樣的變化之中無法分割出一個絕對的東西出來。

這就是連續性的。

涅槃寂靜,前面的都是生滅的,涅槃是不生不滅。

有生滅就有不生不滅,怎麼能不生不滅呢?渾然一個整體就沒有生滅了。

所以這是整體性。

而我們中國的哲學對於世界的認識,直接是從整體開出來的,就是一個太極符號。

一個圓就是整體,你想認識更多就分陰陽出來,你想再瞭解再分四象,八卦,64卦。

想認識就可以繼續分下去。

當然到了64卦的符號系統已經完全精煉而實用了,也就沒必要再開發了。

沒想到在知識的問題之後又發揮了不少,也希望帶給大家一些參考和借鑑。

發表回復 相關內容知識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櫥櫃設計都需要掌握哪方面知識? ∧男女雙方父母頭一次見面有什麼講究,如果頭次登門只是聊聊,不提親算什麼?∨俄羅斯圖160戰略轟炸機部署到委內瑞拉,這是想幹什麼?美國將如何應對? 熱門排行 美國的亞裔如果去參軍,會不會在部隊受到很嚴重的牴觸?如何在windows下安裝原版mac系統?媽媽去世了,以前媽媽有個好友欠的有20萬,我能不能起訴她?中學生必讀名著?試用期內離職可以不辦離職手續嗎?如果秦始皇的玉璽和永樂大典一起拍賣,那麼誰會更勝一籌?鼻子內生白毛真生病了嗎?如何從飲水裝置行業中脫穎而出?新購新能源汽車充電問題?陸游生平典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