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故居 - 求真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殷海光故居位於溫州街十八巷十六弄內,西元1945年所建,此區日據時代為台大教授的 ... 開放給所有民眾參觀,不定時提供學校校外教學,讓大家有了解歷史懷古的機會。
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目錄
1殷海光生平簡介
2故鄉與家世
3書生論政
4立身處世
5殷海光故居洋溢濃厚學術氣息
6紀念殷海光闡揚自由民主制度
7地址
8門票
9開放時間
10交通資訊
11視頻
11.1《台灣名人故居》殷海光故居——自由者的斗室
11.25.2自由主義巨擘:殷海光
12外部連結
13參考資料
繁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
206.189.149.24
登入
工具
閱讀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殷海光故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 搜尋
殷海光故居照片來自tripmoment.com
殷海光故居位於溫州街十八巷十六弄內,西元1945年所建,此區日據時代為台大教授的宿舍群,植物濃綠青翠,充滿濃厚的文藝學術氣息。
殷海光先生1949年從中國大陸遷居來台,一方面在台北帝國大學(現台灣大學)哲學系授課,另一方面為《自由中國》撰寫政論文章,秉持『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以文筆對抗言論思想禁制,勇於對抗威權、批評時政,是中國自由主義重要傳承人物,對台灣後來的民主政治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
此棟屋舍為一層樓之日式木造房屋,基地呈現一三角形,與周遭其他宿舍相連。
臺北市政府於2003年5月正式指定此故居為市定古蹟,內保存了殷海光先生重要的文化資產。
台灣大學近年來開放殷海光故居供學校做校外教學之用,並於2008年11月委任財團法人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經營管理。
[1]
已故台大教授殷海光,是台灣自由主義的代表性人物,勇於批評時政,對抗威權,他過世後,位在台北市溫州街的房舍,屬於市定古蹟,開放給所有民眾參觀,不定時提供學校校外教學,讓大家有了解歷史懷古的機會。
位在台北市溫州街的巷子裡,殷海光教授的房舍,顯得特別安靜,建於民國45年的宿舍,不同於一般的日式老建築,反而比較接近眷村風格,簡單的設計,加上滿庭院的綠意盎然,殷海光教授的故居,現在一般民眾也可以進來參觀。
殷海光1949年從中國大陸來台,在台大擔任哲學系教授,同時也經常為"自由中國"撰寫政論文章,對於批評時政對抗威權,是台灣早期自由主義的重要人物,殷海光晚年被迫離開台大,反而專心照料這裡的花園,親手挖了小溪,蓋了池塘,堆疊小山,種滿花草樹木,現在殷海光故居成了市定古蹟,民眾有空可以來這裡參觀,細細品味老台灣的懷舊時光。
[2]
目錄
1殷海光生平簡介
2故鄉與家世
3書生論政
4立身處世
5殷海光故居洋溢濃厚學術氣息
6紀念殷海光闡揚自由民主制度
7地址
8門票
9開放時間
10交通資訊
11視頻
11.1《台灣名人故居》殷海光故居——自由者的斗室
11.25.2自由主義巨擘:殷海光
12外部連結
13參考資料
殷海光生平簡介
台灣自由主義的開山大師。
早年求學於西南聯大哲學系、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1949年赴台。
曾任《中央日報》、《自由中國》主筆,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殷海光事1950-1960年代台灣最有影響力的知識份子,他深受羅素、海耶克、波柏等哲學大師的影響,極力宣揚反抗權威、追求自由思想,因而被倫敦《中國季刊》推崇為「台灣自由思想的領袖」。
殷海光著作極豐,他的著述以深刻的思想、縝密的邏輯,以及充滿激情的文字,影響海外的知識界與民眾,代表著作有《海耶克和他的思想》、《思想與方法》、《邏輯新引》、《怎麼判別是非》、《中國文化的展望》等。
故鄉與家世
殷海光本名「殷福生」,湖北省黃岡縣迴龍山鎮人,出生在一個農村傳教士的家庭。
迴龍山鎮地處東經114°54』至115°06』,北緯30°34』至30°40』,位於黃岡縣東南部。
該地東西橫寬98公里,南北縱長11.2公里,區域共達面積64.78平方公里。
迴龍山鎮現在領轄共有25個村,一個居委會,人口約34萬餘。
這裏緊臨長江,屬於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雨量相當充沛,而且光照充足,是農作物生長的多宜地區。
殷先生於7歲時入學受教育,有關他的小學、中學兩階段,分別是在家鄉和武昌完成。
雖然「家住長江頭」,但據殷先生晚年稱述,大家庭內生活彼此猜忌、自私、死要面子、虛偽下所呈現的貌合神離樣態,使得他對傳統中國文化產生厭惡和洞悉無遺。
書生論政
抗戰結束初期,殷先生開始在重慶謀職,由於以言詞激烈的反共著作,深獲國民黨內高層所注意,結果經徐復觀的引薦,曾一度蒙蔣介石召見。
1946年,國府復員南京,殷先生亦追隨東下,進入《中央日報]]》。
由於工作表現良好,很快地便升任為該報主筆,經歷過短暫的賣文生涯。
不久,國共內戰爆發,情勢對國民政府逐漸不利,故1949年3月,殷先生被委以重任,率報社中部分的編撰人員撤退至臺灣,出版了臺版《中央日報》。
立身處世
殷海光先生一生自律奉勞甚嚴,經常砥礪自我為人之道。
以下他的一條隨筆可以說明:
1)GiftedwithCharismaticcharacter(M,weber)
2)在眾生迷茫中指示出一條光明大道
3)有絕不動搖的意志;有絕不放棄的理想
4)給人□信賴感,和安全感
5)不自己逞能,但能使人呈能;不自我表現重要,但能使接近的人自覺重要
6)能夠自律: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做的不做
7)危難關頭當先;名利關頭退後
8)猛勇如獅,狡滑如狐;負重如駝,迅捷如鳥
9)目光遠大而不流於空疏;處事縝密而不泥於瑣細
10)有識人的智慧,有容人的氣量[3]
殷海光故居洋溢濃厚學術氣息
殷海光先生的故居位於溫洲街的巷弄內,為台北市市定古蹟,院內植物濃綠蒼翠,洋溢著濃厚的學術氣息。
殷海光先生的故居具有重要的保存價值,它見證了50年代知識份子參與民主運動的歷史痕跡,週邊整體的環境脈落,亦展現當年知識份子批判時政所處的環境氛圍。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鼓吹政治民主,殷海光先生是1949後台灣具有典範意義的知識份子、更是中國自由主義的重要傳承人物。
他秉持『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勇於對抗威權、批評時政,啟迪學術與社會良知。
殷海光先生逝世後,故居與他的文件資料散落各地,近幾年來紀念基金會努力蒐集與整理他的史料與檔案,保存了殷海光先生重要的文化性資產。
紀念殷海光闡揚自由民主制度
故居保存的意義,在發揚殷海光先生學說的意涵、同時促進閒置空間的再利用,以自由主義與當時社會環境為背景,調查、蒐集與殷海光先生有關的文化資產,讓自由主義與歷史氛圍有機會呈現當代社會發展的脈絡,並促成歷史空間的使用與分享。
[4]
地址
詳細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18巷16弄1-1號
服務專線02-2364-5310
官方網站http://www.yin.org.tw/
門票
自由參觀
開放時間
週二、四、六:11:00-17:00
週三、五:13:00-17:00
交通資訊
【公車】
1.搭乘15、18、74、235、237、254、278、295、662、663、907、和平幹線在溫州街口站下車
2.搭乘0南、109、207、253右、280中山線、280承德線、284、284直行、284副、290、290區間、311藍線、505、52、642、668、907、松江-新生幹線、敦化幹線,於龍安國小下車。
殷海光先生[1]
殷海光故居[2]
殷海光故居[3]
殷海光故居[4]
殷海光故居[5]
殷海光先生早年照片和當年書信手稿的玻璃[6]
殷海光先生親手挖掘的愚公河和為女兒建造的小游泳池[7]
山丘上的殷夫子讀書臺,簡單卻實用的造型[8]
毫不怕人的松鼠[9]
視頻
《台灣名人故居》殷海光故居——自由者的斗室
5.2自由主義巨擘:殷海光
外部連結
殷海光故居|臺北旅遊網
參觀資訊-殷海光基金會|YINHAI-KUANGGOUNDATION
殷海光故居旅遊指南|熱門景點資訊、交通地圖|ezTravel易遊網
參考資料
↑殷海光故居-台北旅遊網
↑訪殷海光故居小巷古蹟輕旅行
↑殷海光生平簡介
↑殷海光故居-公民新聞
Category:730亞洲史地總論
Category:733臺灣
Category:990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取自"https://www.factpedia.org/index.php?title=殷海光故居&oldid=1296511"
此頁面最後編輯於2020年4月21日(週二)01:22。
個監視中的使用者
隱私政策
關於求真百科
免責聲明
服務條款
手機版檢視
延伸文章資訊
- 1【走讀城鄉】 殷海光故居 - 人間福報
〈人生的意義〉是台大哲學教授殷海光一九六六年赴政大演講的題目, ... 人物相關之保存價值,見證一九六○年代知識分子參與民主運動之歷史痕跡,周邊 ...
- 2殷海光故居 - 求真百科
殷海光故居位於溫州街十八巷十六弄內,西元1945年所建,此區日據時代為台大教授的 ... 開放給所有民眾參觀,不定時提供學校校外教學,讓大家有了解歷史懷古的機會。
- 3殷海光故居@ 記憶‧台北 - 隨意窩
殷海光先生從1956年住進這棟宿舍,一直到1969年過世為止,在此居住長達十三年。居住期間他親手鑿挖「愚公河」,堆建「孤鳳山」,種樹蒔花改造花園,喜歡與學生 ...
- 4殷海光故居 - 臺北旅遊網
殷海光故居位於溫州街十八巷十六弄內,西元1945年所建,此區日據時代為台大教授的宿舍群,植物濃綠青翠,充滿濃厚的文藝學術氣息。殷海光先生1949年從中國大陸遷居來台 ...
- 5文化部iCulture-文化空間殷海光故居
殷海光先生秉持「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勇於對抗威權、批評時政,啟迪學術與 ... 建物具有與重要人物相關之保存價值,見證五0年代知識份子參與民主運動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