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窮人思維」? - GetIt0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什麼是「富人思維」? - 人生感謝邀請。

「窮人思維」其實是一個成功學創造出來的概念,它本身是不存在的。

絕大多數回答提到的「窮人思維」,基本可以分為兩種... 標籤:思維模式成功學生活經歷窮人財富 什麼是「窮人思維」? 11-16 什麼是「富人思維」?-人生 感謝邀請。

「窮人思維」其實是一個成功學創造出來的概念,它本身是不存在的。

絕大多數回答提到的「窮人思維」,基本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模式是這樣的,所以他們只能是窮人」;二是「因為他們是窮人,所以他們的思維模式只能是這樣」。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有點似是而非。

是思維模式造就的貧窮嗎?不是的。

造就貧窮的,更多的情況是外界的影響和社會因素。

比如城鄉差異,比如交通不暢,比如家庭負擔太重。

絕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人如果貧窮,只是因為他走不出上一代人對他的束縛而已。

這並不是他「思維模式」的錯。

同理,如果說因為一個人是窮人,他的思維模式就是「窮人思維」,那就有點因果倒置了。

比如,很多朋友說窮人不具備「用金錢換取時間」和「進行長期自我投資」的意識,可是,窮人的確就是缺少金錢而非時間,眼看著下個月就揭不開鍋了,還能如何要求他進行長遠的投資和規劃? 那麼,窮人和富人(不那麼窮的人)相比之下,在思維層面上,最大的區別在哪裡呢?我覺得,是一種信息不對稱。

作為窮人來說,他們的局限性,比如遠離大城市、不懂互聯網、不了解業界趨勢,等等,導致他們的信息極其匱乏。

而反過來,這種信息的極度匱乏,又讓他們的思維變得僵化、狹隘、瞻前顧後,導致他們一輩子保持這樣的生活狀態,難以走出來,擺脫貧窮的狀態。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窮人具備的一些共性,比如過於急功近利、迷信人際、盲目衝動,等等,其實本質上,都是出於兩種心態的共同作用:一是對現狀的「不安全感」,二是對於未來期望的「不確定感」。

這兩者共同作用,導致窮人過於重視當下的、可獲得的收益,而對長遠的、抽象的、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收益心懷警惕。

而本質上,這兩種感覺來源於哪裡呢?其實都來源於信息不對稱。

對於現狀的不安全感,是你不滿足於現狀,卻又不知道如何去改變;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感,是你期望改變,卻又不知道風險有多大,怎樣才能成功。

我也經歷過一段「窮」的階段,現在回想起來,對於那段時光,最大的體會就是「不安定」,像一個被困在枯井中的孩子,惶惶不可終日。

你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努力,拿著很低的工資也不敢跳槽,因為不了解其他行業,不知道會不會有坑,不知道該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

而這一切,其實都源自於「無知」。

正是因為無知,使你始終缺乏信心,無法向前邁步,只能困守在自己的舒適區里。

更可怕的是,因為無知,你不知道該如何脫離這種狀態,甚至,你都不知道「你還有機會脫離這種狀態」。

當然,這並不是說,你獲取到了足夠的信息,就能脫貧致富。

不是的。

這是一個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但是至少,你可以避免P2P、傳銷、炒股、期貨、詐騙、兼職……一系列的陷阱和障礙。

你可以更好地規劃自己的未來,開始樹立起目標,開始對周圍的一切建立信心。

然後,才是第一步的開始。

2016.5.18更新:關於第七點結尾提到的電視劇《大宅門》白家如何拉低藥材市場價格的方法,在第一部的12集結尾和第13集。

~~~~~~~~~~~~~~~~~~~~~~~~這篇文章有六千六百多字,並非刻意寫這麼多,而是敲到一半就收不住了。

估計全讀完起碼得20分鐘,如果你時間有限,可以先收藏。

這篇回答主要是寫給年輕人的,商場經驗深厚和人生閱歷豐富的人可能幫助不大。

謝謝。

~~~~~~~~~~~~~~~~~~我接觸過的富人都是青年人和中年人,目前還沒有接觸過年紀超過50歲的富人。

這其中靠家庭背景和資源成為富人的,比例大約佔百分之七十左右,但這只是我的粗略計算,不知道目前有沒有這方面的科學統計數據。

我下面的回答主要來源於對普通家庭出身的幾乎靠白手起家的那百分之三十富人的判斷和思考,如涉及到依靠家庭背景因素的百分之七十的富人,我會提示出來。

其實我想寫兩篇回答,一篇主要寫這些年輕富人,過幾天再寫中年篇。

但因為中年篇可能找不到合適的問題,所以會發在我的專欄里。

首先,我特別特別特別不喜歡關於窮人富人的人品決定論。

窮人和富人中都有噁心人,這跟財富多寡沒有必然聯繫。

窮人里有很多雖然窮但有骨氣的人,富人之中也有很多錢很多但做人做事很操蛋的人。

其次,只要是人,就一定有思維上的局限和短板,就一定有行為上的不足和缺陷。

所以不存在所謂「窮人思維」,只有不熟悉不了解相關行業以及商業社會運行規律的思維和行為。

再次,看待窮人和富人窮富的原因要避免「原因很簡單,其實他只是靠……」的思維方式,每個富人的成功不是靠單一或幾個原因,同樣一個人窮困潦倒也往往不是單一或幾個原因導致的。

幾乎每個行業都會產生富人,即使不都是大富翁,也會有不少有小錢的,每個人發家的秘訣都各不相同。

有很多人說自己的成功是運氣因素的原因,這裡面有謙虛的因素,但實際情況常常也的確如此,確實很少有人能完全說出自己成功的所有原因,大多數的經驗都是在成功之後所總結出來的「自我合理化」。

更重要的是很少有成功的人會說出自己成功的真正原因,從與富人交往的經歷看,當有困難或急事向他求助,得到幫助基本沒問題,找他做公益只要不是很轟動似的都能如願,但你如果你問他這麼多錢怎麼是掙的,通常的回應要麼是閉口不談或轉移話題或笑眯眯地委婉拒絕。

反正我身邊沒一個富人會對別人吐露這些,這與早年間看過的很多書里寫的什麼有錢人一談起自己的發家史都會熱情洋溢、如數家珍是完全不同的。

打交道這麼多年,富人最多是遇到有商業機會時,帶上你或告訴你,這就是「個人隱私」、「商業秘密」與「出手相助」、「樂善好施」的本質區別。

像很多人熱衷於鑽營混各種高端圈子但卻勞而無功,關鍵的問題就出在這兒。

混圈子的目的往往是:1,想多結交高價值的富人;2,想知道更多的商業信息;3,想知道對方在哪行發財;4,想知道對方怎麼發的財;5,對方會不會帶著自己發財;6,自己有沒有機會能靠對方發財?7,其他。

結果混了好久除了混個臉熟,別的啥價值都沒有,當然,也有最後混成二奶甚至上位成正宮,但這個跟本題無關,而且人各有志,就不說了。

所以,我覺得關於這個問題,更準確地說法應該是:什麼樣的思維讓你變成窮人?人是會成長的,環境也是會變化的,何況每個人的起點和擁有的條件都是不一樣,確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機會成為富人的。

吐槽完畢,以下結合以往與身邊富人交往的體會來說說我的看法:1,對社會結構認知模糊,看不清社會的運行規律,不了解什麼是重要資源。

這或許是窮人面對的最難逾越的障礙,而且窮人往往從兒童階段開始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

大多數普通家庭都不太懂這個,所以基本都只能靠教育來改變自己孩子和家族的命運。

但學校所傳授的知識往往與真正的商業知識有很大差距,所以孩子畢業之後絕大部分都只能走打工之路,區別僅僅在於單位的規模和薪資的高低。

但很多富人家的孩子通過從小耳濡目染或有針對性的教育,往往在這方面比窮人孩子了解得更透徹,而且很多學到的東西都是壓箱底絕密的東西,所以一旦將來進入社會面對就業和競爭的時候,常會出現窮人家的孩子雖然通過努力在知識和技能方面有可能超越富人家的孩子,但在思維方式、格局、人性、商業和社會的認識依然比不過富人家的孩子,因為閱歷和見識僅通過學校教育是得不到的。

而很多窮人後來之所以能白手起家成為富人的秘密就在於克服了這個障礙,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歷的豐富,人會逐漸看清這個社會運行規律和社會結構,就會明白自身條件和以前的經歷存在哪些不足和如何進行彌補。

說絕對一點,人什麼時候能懂得這一條,什麼時候才有可能成為有錢人。

這個社會是圍繞著什麼運行的?哪些領域和環節會存在著商業機會?哪些領域的競爭者會少?目前社會處於哪個發展階段?未來幾年那些領域和行業會機會更多?什麼是社會的稀缺資源?什麼樣的人才是稀缺的?關於這些,如果家長有這方面的見識,那對子女的成長會有強大的推動和指導作用。

只憑這一點,就能卡掉至少一多半的普通人成為富人的可能。

不提現在最熱的互聯網行業,說個傳統行業的例子:大約七八年前,我有一朋友的親戚家小孩面臨中考,因為學習很差(基本上屬於什麼學校都考不上那種),家裡都不抱指望了,按他媽的話說,能考上個汽車修理的職業學校將來能找個汽修廠有個班上就行了,但他爸卻堅決不讓孩子學汽修,非得讓孩子學個有前景的專業。

我當時見過這小孩,長的白凈,就是不愛學習。

好在帝都的中專錄取分數線很低,而且還給報考中專的郊區學生每年好像2000-3000元的補助,所以他家就把目標瞄準了中專,後來我跟我朋友陪著這小孩他爸一起去考察了好幾所中專,什麼地鐵系統的公交系統的都有,最後發現有個中專有珠寶鑒定專業,而且因為中專的生源稀缺,所以錄取分數居然屬於只要報了就要的水平,學校條件也不錯(真心羨慕帝都的教育投入),結果當時他爸就給孩子現場報了名,後來這小孩中考完就直接去了這個中專學了珠寶鑒定專業,後來好像又考取了林業大學的珠寶鑒定專業(專科還是本科有點記不清了)。

就這樣,一個當年學習成績末等的初中生,最終成為帝都珠寶鑒定行業的專業人才。

現在這小孩已在某著名珠寶品牌公司工作,在行業內,因為他屬於科班出身,是公司重點培養對象,年薪多少大家可以搜索珠寶鑒定師的薪資水平,人生有時候真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但前提是家長真得有這方面的見識。

2,遇事不首先強調主觀因素,而是總強調客觀原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實際困難,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甚至都有自己的傷口,但現實並不會因為這些就優待這樣的人。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這世界在遴選每個人的價值時,都會把人看成一樣的,雖然對弱勢群體會有各種福利和扶持,但確實現實是不公平的,因此我才更尊敬那些自身和家庭有實際困難但最後取得成就的人,他們在取得成就的路上確實要比常人付出的代價更多。

而這也告訴我們一個經驗,凡事首先找主觀原因,也許這對你不公平,但這世界就是這樣現實。

窮人往往會為了自尊和面子,習慣性的以客觀原因來當借口和託詞,但這世界卻不會因為這樣的做法,給予窮人更多的幫助和理解。

如果可能,大多數人都希望被理解,被關懷,被照顧,但這種待遇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基本取決於運氣,而且客觀條件往往是不以個人主觀意志為轉移的,關懷、理解和照顧多了,人也容易形成依賴性。

能在經濟生活中滿足自己物質生活需要,並且能掌控自己命運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

有一做設計的朋友,學歷不太高,但自學能力很強,水平還算不錯,一直給別人干,收入也很穩定。

我曾建議他自己干做個小工作室,並且在網上開個博客什麼的,寫點專業文章,建立影響力,結果拖了5年也沒做。

每次提單幹,他的回應是「哥們而,我這上有老下有小的,哪有時間啊」,但奇怪的是基本逢酒局必到,跟他說有時間寫點博客啥的,回應:「哥們兒,不瞞你說,咱這肚子里也沒貨啊」,但每次聊天的時候,對業內的評價滔滔不絕,一次我忍不住跟他說:你把你每次聊的東西錄下來,回家敲到電腦上不就行了「,但他說」哥們兒,網上能人那麼多,我這兩下子寫完不得讓人笑話嗎「。

春節前,他打工的設計公司不幹了,他開始找工作,每個月背4000塊的房貸,而孩子還不到兩周歲3,缺少營銷思維,缺乏商業知識。

賺錢是一種能力,但如何更多地賺錢卻是一門知識。

基本上窮人家的收入來源都是以體力勞動和自己的時間去換得生活所需的收入,我沒有任何鄙視體力勞動者的意思。

所以他們對孩子的期望就是多讀書,從而將來不用像自己從事辛苦的體力勞動,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安全的工作環境和不錯的薪水就夠了。

但現在的時代跟過去有很大不同,人比過去有更多的生活需要去滿足,而社會對人的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每個人都有更多選擇自己職業和生存方式的自由,同時各種物質生活的消費標準也越來越高。

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商業是獲得財富最快的方法,在帝都為例,哪怕是你去新發地菜市場低價進點新鮮蔬菜,換個地方賣出去,增加收入的速度也要比很多上班族快。

其實商業知識,在我國從古到今都是被商賈階層所掌握的,所以才會有」商道「之稱,在微觀層面上確實有很多外人不得而知的奧秘,很多手法因不為外人所知,被普通大眾醜化,其實商業在古代一直被排在」士農工商「四民之末,是嚴重的誤讀,其實管仲的」四民分業「並沒有先後尊卑之分,但普通人缺乏商業知識確實是受「重農抑商」的思想的影響。

掙錢方法千千萬,但窮人總是更習慣走給人打工的路,因為自己不用擔風險,也不用操那麼多心,只要有所需的專業技能,就能找到公司上班,就能有一份貌似穩定的收入。

這種思維的窄化,消滅了無數的人才,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被培養成零件,就只能被安裝到機器上才能發揮自己的價值,而如果你具有組裝和運行機器的能力,你的價值才會更大。

商業知識和營銷知識方面的常識類書籍有很多,而且也並沒有太高的門檻,日常就應該多讀,多培養自己的商業思維。

確實有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想單幹,但學好商業知識總是沒壞處的,即使不改變世界,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對個人來說也是有意義的事。

4,缺乏信息來源渠道,對信息敏感性不足,行動速度不夠快。

其實自從有互聯網出現之後,缺乏信息來源渠道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至少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要比以往更多更快捷。

現在人更重要的是對信息的分析和判斷能力,而在信息獲取方面基本上都是平等的,這一點在現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在普通人群中是最容易把握的。

我曾說過有個親戚賣醬牛肉賣得巨火,味道超級好,他的配方就是在網上找的,當然也經過了實踐和改良,但如果沒有互聯網,如果不是看到做醬牛肉的方法,當他下崗後在選擇做什麼買賣解決生存問題的時候,可能就不太會想到賣醬牛肉,並且也不會行動速度那麼快,實踐成功了就馬上開賣。

如果以傳統獲取信息的渠道,他除了買菜譜和向人求教之外,估計很難再有別的信息來源渠道。

在現在的大城市裡,也有這樣的例子存在,可能有些人群還遠不算富人,但其實已經體現出這一點的威力了,比如月入過萬的手機貼膜從業者,雙12在超市門口幫大爺大媽刷支付寶日賺千元的刷單哥。

這些思路謹供各位參考,像這種例子生活中還有很多,如果你是窮人,就更得重視這一點,這是超越別人的最有力武器。

5,習慣於長期處於心理舒適區。

普通人普遍都喜歡過安穩日子,但合法的財富積累就是抓機會搶市場打磨產品提高專業精神,這些靠安穩日子能實現得了嗎?可以問問身邊白手起家的有錢人,有幾個是每天只工作8小時按時準點下班,節假日能消消停停享受生活的。

沒辦法,這就是代價。

我一朋友剛過35,體檢脂肪肝,頭髮也白了好些,很多東西真不是懂得重視身體健康和養生能解決的。

但按這哥們的話說:我從來不喊累,因為汗也沒用,沒人逼我做這行,這是我自己選的,誰讓我選它了「,去年他公司效益不好,春節前借錢(他倒不是沒錢,是現金都壓在別的方面了)把一百多員工的工資發了,過節費每個人單給了五百,就這樣還被嫌少罵得跟孫子似的。

有些東西,甘苦自知,誰讓他自己選擇當老闆了。

他倒是也想在舒適區待著,可每天一睜眼就是各種成本,稅收費用,何況還上有老下有小的。

前兩天看了本國外創業者寫的《舉步維艱》,看完就想起了身邊的好幾個朋友,確實都挺不易。

所以有時候看朋友圈裡曬的今兒個度假、明兒個旅遊、後天潛水的,真不知道有幾個是自己靠打拚的,每個人有權選擇自己的生存方式,但我不喜歡看這些,可能是我的朋友都是苦逼吧。

沒有任何渲染苦難的意思,我只是想提醒你:大多數人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有人說掙錢的模式不一樣,會說有人是靠錢生錢,這話沒錯,但靠錢生錢之前,如果不是富二代官二代,那他的錢是哪來的呢?如果合法渠道的話。

6,不夠勤奮。

這一點屬於老生常談了。

之所以沒說懶惰,是因為有些窮人確實很勤奮,但他們的勤奮並沒有放在能帶來最大回報的地方,而且很多人的勤奮其實是被生存所驅使而不得不採取的勤奮。

對於窮人來說,如果腦袋不太靈光,視野和眼界也有限的話,唯一能改變命運的受自己控制的因素就基本只有勤奮了。

對於白手起家的富人,大多數人在奮鬥過程所經歷的艱辛要遠遠超過普通人。

我認識一個圓通快遞的某站的負責人,他兩年前就是個快遞小哥,三年之後他把快遞站承包了,現在在帝都某遠郊區有房有車,他是純河北農村來帝都打拚的,他說自己沒學歷沒本事也沒熟人,靠的就是一半頭腦一半勤奮。

很多人也都知道快遞小哥一到雙十一、春節等重大節假日收入就會很輕鬆過萬,但那份風裡來雨里去的辛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7,無法理清利益點,並對商業環節認識模糊,缺乏策劃能力。

窮人賺錢往往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方式,或者富人賺錢往往都是分幾步的,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那麼簡單,這都需要理清利益點,而製造消費、需求推廣一個產品往往是需要有策劃能力和分步驟的。

打個比方,古時候如果一個藥店想賣外敷藥或清涼油啥地,並不會直接打什麼促銷的廣告,而是會找一個水果販子或土特產販子,揚言高價收購一種當地出產的但只有在深山老林里才有的果子,這樣就很多人就會去山上采果子,在采果子的過程中難免被樹枝刮傷,被蚊子叮,甚至被野獸攻擊,那外敷藥清涼油的銷量自然就會大量增加。

我只是舉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讓你更容易了解有錢人的思維,而且有錢人在理清利益點時,對每個環節的認知都更清晰,在實施方面也比一般人更分得清每個環節的主次和先後順序,這個確實是富人才有的優勢。

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有錢人很精明很算計,他們的這種算計跟普通人的塊八毛的算計完全不一樣,他們的這種算計是出於成本和效果的考慮,也就是錢得花在刀刃上。

點到為止吧,如果我告訴你很多有錢人都是這種思維,你覺不覺得跟他們有差距呢?而且富人之所以有這種思維從小就培養出來的。

在這方面,電視劇《大宅門》里,有段經典的白家如何拉低藥材市場價格的方法,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

8,對待工作和人重視不足,看問題只看表面,不夠透徹。

工作方面的認真精神欠缺是普遍現象,這個不能苛責窮人,畢竟大多數人都是在打工。

只要不是自己家的生意,只要不出意外工資都會按月發放,只要不出現強力的競爭者或裁員壓力,只要目前職位對人技能的要求沒有提高,人的行為就基本都處於穩定狀態。

所以這是通病,你想在財富上有飛躍,在不創業的情況下,一般只有提高技能和兼職兩種途徑,而且提高技能時還要讓自己越來越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填補市場空白的意識。

我重點要提一下「識人『有一朋友,在帝都打拚了快十年,雖然前幾年攢了很多錢,但從去年開始被一空手套白狼的騙子騙了一半,被自家親戚又蒙走了剩下一半的二分之一,基本現在他的經濟狀況只比上班族好點。

他這個人性格很開朗,對朋友很仗義,而且屬於海交,我和其他幾個朋友都提醒過他:你現在雖然有錢但還屬於剛富起來,現在是摸到了賺錢的路和門檻,但你只知道錢能生錢和錢越多賺錢越快的道理,但還沒體會到什麼叫「創業容易守業難」,什麼叫「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但他都沒真留心,沒相信有些人居然有那麼壞。

很多人錢之所以來得也快,去得也快,就是你不明白怎麼守業,而守業的第一項就是要防人。

即使是普通上班族也會在這方面做糊塗事。

朋友親戚家有個孩子,前幾年當兵複員後家裡花錢進了某煤氣公司當抄表員,手腳挺勤快,每到過年過節就挨個領導家走動送個禮啥地,在單位口碑都還不錯,他結婚時各領導也都來參加了,但工作多年口碑雖好但就是一到升遷的時候不上去,他自己一直搞不清楚問題出在哪兒。

後來因為他爸的戰友與煤氣公司領導是同學才搞清楚問題所在,是因為這小孩雖然勤快,但領導們都搞不清楚他到底是誰的人,這孩子滿以為自己為人處世各方都考慮周全,小心謹慎,而且哪個領導都不想得罪,都想搞好關係,但最後哪個領導也不拿他當自己人,至多是日常跟他保持友好的關係而已。

關於識人,在我以前的文章里寫過,但不是很詳細,因為有些東西只能點到為止,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

先寫這些吧,有點像裹腳布,但把想寫的差不多都寫出來了。

水平有限,觀點難免片面、偏頗,謹供各位參考。

推薦一篇文章:80後少帥敗光山西最大民企,一經典的接班失敗案例 更新:1.我通篇都沒有說股票不好。

我只是說反對盲炒。

指責我之前請認真看答案。

2.我從來沒有說「窮人思維」就是窮人才有。

富人也能有。

我只是在批評這種思維,而不是嘲諷「窮人」。

————————————————————原文:1.短視。

因為站在一個較低的位置,較高處的風景對於他所處之地是一個盲區,所以他並沒有身處於高處的開闊的眼界。

我小學升初中的時候,考了第一名,市區的私立學校邀請我免費入學,不過沒有獎學金。

縣裡的公立學校可以提供一些額外的獎學金。

我父母的考慮有兩點:一是我年齡尚幼,擔心我自理能力;二是覺得學習靠個人,跟學校無關。

何況還有額外獎學金。

後來我進了初中,不好的學校。

一路在縣城求學。

我並不是天才,所以我只能考到能力範圍內最好的學校,清華北大對我這種並非智商卓越的人來說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

但我想,若是我去了市區念書,那麼按我的努力程度,清北還是有希望的吧。

去年暑假我在北京跟一個朋友見面,他是北大的。

他跟我說,為了求學,母親放棄自身理想工作跟他去北京接受最好教育,之後回到海南考試。

他告訴我,若不是這樣,他也不可能考上北大。

聽完我是羨慕。

但我不怪父母。

因為他們並沒有此類人生經驗,他們不懂。

讀名校有什麼好處,名校的人才能體會到。

站在高處有什麼風景,高處的人才看得到。

因為他們沒有見過高處的風景啊,我怎麼忍心怪他們? 2.盲目。

有些「窮人」很有意思,他們一輩子都在鑽研投機,想找到那些發大財的偏門方法。

比如買彩票,比如股票投機,比如銀行呆賬。

我不懂,為什麼一些人對自己的血汗錢能如此盲目的投入自己完全不懂的領域?我也懂,因為貪婪和迷信他人,他們太好被說服。

什麼是投資?我周圍有一些有「窮人心態」的小朋友,他們熱衷於攢人生的第一筆一萬塊。

攢到之後,捨不得用,就那麼存著,最多買個p2p,天天鑽研如何捋羊毛。

其實年輕時候賺的錢不過是未來賺錢的一個零頭,為什麼不拿這個錢投資自己呢?可是指數倍的回報。

我跟一個人說,你這筆錢,以後還能賺很多,存在銀行利率還抵不過通貨膨脹。

你覺得自己丑呢,就去整容;你覺得自己專業不好呢,就去讀雙學位;你覺得自己學歷不好呢,就去鍍個金。

總之,你別攢著,一個包就沒了。

她睜著驚恐的大眼睛看著我:我不要,雙學位/留學好貴。

然後她把她的錢去買了股票希望發財。

她們對自己一無所知的領域抱著驚人的樂觀態度,對於能夠有超高回報率的長期投資畏手畏腳,不敢投入。

我不懂。

3.不自信小學的時候我讀魯迅,魯迅說「勇敢的少年往往成為無知的怨府」。

我奉為圭臬,從不直接給人意見和建議,害怕承擔責任。

但後來我知道,如果你有錢,就會有些自信,對自己充滿自信,而不會害怕被人追隨。

果斷,敢做決定,甚至敢接受付費做諮詢,給別人建議,這是「富人」。

猶豫,延宕,畏手畏腳,永遠假裝很虛心的在聽從別人,這是「窮人」。

你見過的,是不是這樣?(^_^) 4.迷信人際「窮人」很多都是玻璃心。

這世界是現實的,他們其實比富人更能感受到。

但是他們比誰都迷戀溫情脈脈的虛假禮儀。

比誰都渴望建立虛假的關係。

因為這樣給他們安全感。

所以他們不直接,很委婉。

這樣的不直白,浪費時間,浪費成本。

一旦有些人直白了一些,單刀直入的跟他們談利益,他們就受傷了:你怎麼能這樣?他們不能接受世界上有一些人,優秀並且人品不好。

因為他們需要道德來保障他們的安全。

他們是弱肉強食世界裡的獵物。

誰給他們展示了鮮血淋漓的世界,他們就會害怕和逃離。

其實人品和學歷沒有關係,朋友很多都是在交換利益。

但他們不信,還是津津樂道的去建立危如累卵的「圈子」。

然後被看透他們心理的人利用他們不敢拒絕的心理,利用和消耗。

5.迷信標籤正如農村的一無所成的老男人特別喜歡在女人面前樹立自己的男性尊嚴,「窮人」特別喜歡迷信一些標籤。

比如年齡、輩分。

我有這種感覺,他們特別喜歡給人貼標籤。

讀個大學在他們面前就是「高材生」,年齡小點說話就不可信,女人就是不如男人的第二性。

富人就是王八蛋。

他們特別迷戀年齡、輩分帶來的威嚴。

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誤以為人生是靠年齡和經驗帶來上升的單一模式。

他們也特別喜歡建立壁壘,喜歡沉溺於偏見。

這種心態,可不可憐? 6.錢vs時間大學的時候,大家都沒錢。

去另一個城市,先要做的就是按價格對車票排序。

然後選那個最便宜的,晃晃悠悠一整夜在烏煙瘴氣的車廂里熬過,第二天下車的時候已經面無血色。

覺得很開心,我又省了幾百塊錢。

但是「富人」更多以時間和舒適度為導向,不一定要商務或者一等座,至少自己不能太難受吧,時間越短越好。

人只有心理上對錢不那麼緊繃,才能學著對自己好。

才能冷靜下來,冷靜的考慮錢和時間誰更重要。

7.誤解勞動這一點我要說具體一些。

「窮人」思維並不限定是收入很低的人。

某些小富的人也有「窮人思維」,這也註定了他們不會財務自由。

我有個朋友對我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我之所以過著還體面的生活,是因為我沒有偷過懶。

很多人和他一樣,兢兢業業,不敢偷懶。

他們總是行跡匆匆,因為他們認為一旦享受了生活,揮霍了時間,就會墮入貧窮。

其實他們誤解了勞動。

正如那些整天靠發傳單、做家教兼職的學生不會賺到大錢一樣,真正賺到很多錢的人,做的事情都是可替代性低的、有信息壁壘的。

他們之所以這樣擔驚受怕又賺不到錢,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去琢磨過信息和槓桿,他們總是花費和榨乾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去做那些可替代性高的工作。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前面說了,他們不捨得去投資自己,所以既他們自身沒有不可替代性,也接觸不到較高的圈子,不能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所以他們總把賺錢想像的很難,把做任何事情都想像的很難。

8.線性思維你問一個平庸的大學生,大學有什麼可以賺錢的方法,他會回答:發傳單、當家教。

與時俱進一些的可能回答:開網店,當微商。

還是這些人,大學畢業的時候,他們考研是因為別人也考研,當公務員是因為他媽讓他當公務員,工作只是因為考不上研又沒錢出國。

他們人云亦云,因為需要迎合主流帶來的安全感。

這就是「窮人」思維的受限之處,從他們大學時代就開始了。

他們以為人生總是順著循規蹈矩的路,文科就只能當公務員、理科就只能搞科研、工科出來就只能做自己的專業。

他們不敢去嘗試,文科為什麼不能轉工科?如果輔導員不同意,我要怎麼軟磨硬泡,解決問題?他們也不會跳出圈子,跳出圈子,大學生就會發現自己的專業技能是多麼值錢。

可是他們固步自封,把自己的才能困住了、浪費了。

怎麼樣跳出線性的道路,這個因人而異。

有沒有想過多重職業?如果你是文科生,有沒有想過怎麼培養自己的專業技能?有沒有想過怎麼樣混進金融機構實習?我舉一個例子,我認識一個財務自由的人,和一個小富的人。

我比較了他們的人生軌跡,發現他們的差距是開始於他們賺到60萬的時候。

那個小富的人,在二線城市買了房,後來通過努力工作、賺錢炒房,過上了小富即安、羨慕別人的生活。

那個財務自由的人,利用自己的人脈和獲取的信息,把60萬承債式收購企業、賣出地皮的投機投資,用60萬賺到了很多很多錢。

當然,其中的槓桿是他特有的人脈和信息。

信息和人脈怎麼來?你還是得自身優秀,平庸的人可能有朋友、一定沒人脈。

所以,去投資自己。

僅僅一個知乎,就給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作為一個大學生,我不用擔心工作,也跳出了自己的圈子。

如果你去到更高的平台,機會可想而知。

(完) 認真讀書,拿好成績,上好大學,找好工作,去大公司。

努力在公司奮鬥30年,費儘力氣往上爬,不亂花銷,攢錢買房子,做投資。

等到退休了,就是有錢人了。

相信這個,並且為之付出200%的努力的,就是窮人思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0/2014更新:我對題主的問題的理解是,怎樣的思維方式,會使人走向貧窮?或者只是平庸?很遺憾,這個答案會非常長,並不是我啰嗦,而是想要把我的看法準確的表達和分析出來,需要大量的篇幅。

在真正進入主題之前,我想要澄清三點:1.按照「窮人思維」去操作,不代表這個人現在或者將來一定會是窮人,任何事情總有例外(我下面會解釋這些例外)2.有位朋友私信問我,也有朋友評論說,我的答案不就是社會最主流的做法么?我的回答是:是的,這是社會主流的看法和做法,但是這個社會的主流都是些不那麼有錢的人。

如果主流的人照主流的做法努力了那麼多,最後還只是窮的話,為什麼你要跟隨這些主流的做法呢?3.我對貧窮的定義是,總資產少於2000萬,沒有財務自由。

(如果你覺得一年賺二三十萬就是土豪、有錢人,請你不要接著往下看,我們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下面開始更新:如果我們把財務自由當做我們人生旅途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地的話,我們有三條路徑有可能可以到達目的地。

(如果你的追求裡頭不含財務自由的話,請不要接著往下看,我們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第一條是人行道,第二條是慢車道,第三條是快車道。

要分析這三條路徑,我們需要考察以下幾個方面對債務的看法對時間的看法對教育的看法對金錢的看法主要收入來源主要財富增長來源對財富的看法財富的公式責任與控制對人生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先說第一條路徑:人行道很遺憾,走這條道的人,永遠都到不了目的地。

打個比方,如果我今天住在成都(我現在家裡赤貧),我想要去北京(實現財務自由,我不要再當窮人),然而我選擇的方法是步行(最愚蠢的辦法),而且我不願意改變我的路徑(我不願更新我的想法,思路和自身)。

那麼我一定到不了目的地(實現財務自由),無論我走的多快(哪怕看起來賺了不少錢),走路姿勢多麼炫酷(哪怕看起來過的也很炫酷)。

上面的比方聽起來很好笑,但是卻是這個社會超過50%的人對財富的追求方式。

對債務的看法債務是他們唯一用來即刻兌現幸福的手段對時間的看法時間是不值錢的,明天我說不定就會死,所以我今天就要把錢花完對教育的看法我畢業了,再也不用接受教育了!對金錢的看法每一分錢我都要花掉,活在當下!主要收入來源任何工作,只要付我錢主要財富增長來源無對財富的看法我買的每一樣東西,都是我財富的代表財富的公式財富=收入+債務責任與控制不承擔任何責任,我總是受害者。

沒有任何相應的控制對人生的看法我只活一次,我只年輕一次,要即時行樂走人行道的人最主要的一個思維,就是要即時兌現幸福,哪怕自己還並沒有這個兌現的能力。

簡單說,就是,我喜歡這個車,哪怕貸款還不起也要買,我喜歡這條裙子,哪怕兜里只有8塊,我一定要借錢買。

走人行道的人,並不一定是收入很低,但卻對財富沒有基本的正確的觀念。

有些體育明星,還在打球的時候一年賺幾千萬美金,退役沒幾年就破產了。

報紙上報道一些中了幾個億美金的人,沒有過五年就家財散盡,流落街頭。

歸根結底,是他們的支出總要超過他們的收入,因此他們一直要負債生活。

而當某天,意外發生的時候,他們失去還債能力,只能破產收場。

走人行道的人,距離破產,往往只差,一張工資單,一次失業,一場大病,一次金融海嘯,或者一次意外。

走人行道的人們,總認為財富是一個單獨的事件,你需要很幸運才能擁有財富(有個好爹,中彩票,別人送錢給他)。

他們最大的誤區,就是對財富沒有控制,也不願意承擔責任和風險。

他們信奉的及時行樂,會如同重力一樣把他們拉向不可避免的深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裡再說第二條道路,也就是我最開始回答中提到的那條主流的道路,讓我們重點分析下。

這些開慢車道的人,相信,如果努力工作40年,節儉生活,以正確的方式投資,並不停的往上爬,到他退休的時候就能成為有錢人了。

同樣是那個比方,如果我今天住在成都(我現在家裡赤貧),我想要去北京(實現財務自由,我不要再當窮人),然而我選擇的方法是上慢車道(最高時速10公里),而且我不願意改變我的路徑(我不願更新我的想法,思路和自身)。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加速踩到底(不斷的提升我的內在價值,讓我的車速達到最高時速),那麼這個過程可能要花40年(如果我不提前死掉的話)。

對債務的看法債務是邪惡的,要用一切辦法避免對時間的看法時間是用來換取金錢的對教育的看法教育的作用是可以提升內在價值,幫助我獲得更高的薪水對金錢的看法每一分錢都要節省,都是血汗錢,絕對不能亂花主要收入來源工作主要財富增長來源投資性收入對財富的看法工作,存錢,投資財富的公式財富=工作收入+投資收入責任與控制有責任去養家糊口,但對自己的財富幾乎沒有任何控制對人生的看法我願意現在過的苦逼,我要盡量避免風險,以後有一天,我會賺到足夠的錢的走慢行道的人,信奉延遲的幸福。

如果他喜歡一部車,會覺得,暫時不要買,要忍著。

喜歡一條裙子,明明手裡有一萬,也要忍著,因為要拿這個錢去投資。

往往這些人,沒有過上夢想中的生活,還自我標榜非常節省,以此自豪。

問題是,如果這麼節省,又以2000萬為目標,開慢車道,要多久才能抵達目的地呢?假如,我今年25歲,年收入20萬,除去繳稅,房租,吃飯,送禮,養家,泡妞,贍養父母,我可以省下5萬一年(25%)。

假設我的年收入每年以3%的速度增長,每年的存款能獲取8%的年華收益。



假如這四十年,我工作不停息,我能一直在我的行業裡頭保持足夠的競爭力,不跳槽,不買房,不生病,不被炒魷魚,不娶老婆,我不養孩子,不發生意外,我會在65歲時,擁有1846萬(數學公式我就省略了)哦,不過我忘了說,因為通脹,我65歲的時候,那些錢可能只有現在400萬的購買力。

各位看官,請問,你覺得這個前景很吸引你么?請問,你現在有20萬一年么?請問,你能保證你能存下你25%的收入么?持續40年如一日么?請問,你能保證你薪資每年穩定增長么?請問,你能保證你不被炒魷魚,並一直在你的行業裡頭保持足夠的競爭力么?請問,你能保證年化收益率8%么?請問,你能保證隔幾年來一回的金融海嘯不傷害你幾十年的積蓄么?請問,你能保證不買房,不發生意外,沒有額外的大花銷么?請問,你能不娶老婆,不養孩子么?請問,你能保證,你不生病,能無痛無患一定活到65歲么?就算你對以上所有的問題說是,再請問,在65歲,擁有將近2000萬的巨款,你已經垂垂老矣,連半夜上洗手間都可能摔得骨折,你準備怎麼揮霍你的勞動果實呢?對於開慢車道的人,有一個最最重要的公式:工作收入=每小時時薪*工作時長然而,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時薪,因為那個是由市場決定的。

你再怎麼需要錢,你也不能跟老闆說,來,今年給我200%的漲薪。

同時,你也不能用槓桿調節自己的工作時長,你一天就只有24小時。

你既沒有控制,也不能利用槓桿,那麼你的收入就是有限的。

當你的收入有限時,你所能存下來的錢就有限,那麼你能拿去投資的錢就更為有限。

而且,投資收入=投資資本*(1+收益率)Again,你不能控制你投資的收益。

你再怎麼需要錢,你也不能跟市場說,來,今年給我200%的收益率。

當然,你也不能利用槓桿來調節你的投資資本。

你敢跟市場說,請給我100倍的槓桿撬動我的資金么?(專業期貨交易員就別跟我抬杠了啊,1000個做有槓桿交易的,可能只有2個能穩定盈利)如果你的工作收入和投資收入都是有限的,那你的財富的增長的速度就是有限的。

慢車道的局限就是有限速,你再怎麼踩油門,你都不能用槓桿調節你每天的工作時長到超過24小時,不能用槓桿調節你的投資資本到原有的100倍。

你也不能控制自己的薪水,或者是投資的收益。

然而慢車道,有幾種例外。

第一,名氣,當你的名氣到了一定的程度,你被百萬人需要的時候,你就打破了慢車道的規矩。

例子就是影星,歌星,比如范爺,雖然她賺的也還是時薪,但是她的槓桿和控制都是無限的。

第二,技能,當你的技能到了行人止步的程度,你就可以獲得非常可觀的時薪,雖然你沒有對槓桿的控制。

例子就是運動員,梅西,字母羅,詹姆斯,科比,他們的運動技巧是常人不能比擬的,所以雖然他們的槓桿有限,他們的時薪是可以自己控制的。

第三,就是人們常說的,當上CEO或者公司管理層。

但是往上爬所要花費的艱辛和努力,實在是太苦了。

很多ceo,爬到那個位置,怎麼樣都要花個20幾年,那本質上和慢車道也沒啥區別了。

————————————————————————————下面說第三種,快車道哦,不好意思,各位,從一開始,我就沒準備寫第三種,(不是我不願意寫,而是題目就僅僅問了窮人思維,而且實在有點長去讀讀MJDeMacro的&,作者比我說的好一萬倍。

要是說的不對,還請多指教。

——————————————————————————————————2/9/2015更新:哎,謝謝很多朋友的反饋和私信,和大家交流我也能學會很多。

有的朋友真的是一點就透。

跟大家著重說一下這本書吧,《themillionairefastlane》這本書主要側重的是對思維方式的培養,這本書傳達的是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式。

一個正確的思維是你正確做法的基礎指導,但是不等於,今天我告訴你正確的思維,你明天就能暴富。

就好像,我告訴你,你要好好學習,你就能讀好大學。

道理很簡單,大家都懂,但是你能不能付出努力,能不能為之奮鬥,是你自己的事情。

送大家一句話:上士聞道,勤能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如果有些朋友願意跟我交流,願意跟我成為朋友,那就太好了。

如果我的文章,我推薦的書,能給大家一點點的啟發,那更是再好不過了。

很多朋友沒有看書已經能迅速推理出來快車道是什麼了,你們都說的很對,唯一能讓你兼備控制和槓桿的道路,就是創業了。

有些朋友已經告訴我書看完了,還有沒有別的書推薦,我會在這裡放一個書單,不定期更新:TheLeanStartupZerotoOneTheE-myth(第一次知道原來收藏是可以比贊多的) 看到一些回答我實在是看不下去啊,所以也才湊熱鬧什麼是窮人思維?我無法回答,不過我在這個題目下面看到的回答很多都是將窮人刻畫為自私,小氣,敏感,不勞而獲,憤世嫉俗,仇富。

首先不說這種觀點對不對,我們周圍有富人也有窮人,很多窮人很淳樸,淳樸的近似不喑世事那種;很多富人很刻薄,很多窮人神經大條你跟他就算是急眼了打一架過天就忘了,很多富人很敏感,喝酒的時候你只要說錯一句話可能就會以後給你穿小鞋;窮人敏感是由於窮人是弱勢群體,面對強勢群體不得不敏感,估計就算是一個局長面對廳長也不能不敏感吧,還有一點是窮人敏感很容易看出來,富人往往善於隱藏善於表演所以在你看來很豁達;窮人時間廉價不是導致貧窮的原因,是貧窮的結果,正是由於不能賺錢才導致時間無效所以廉價。

窮人愛佔小便宜,因為你所謂的小便宜對其來說就是大便宜,富人愛佔大便宜,貪官就喜歡受賄,這沒有本質區別的,甚至那些佔大便宜的更可恨,更卑鄙,但是很多人就會揪住窮人這一點認為其沒出息。

明星跪舔富商,富商跪舔當權者,很多時候比你想像的要卑賤,但是大家如果看到一個富商將當權者伺候的舒舒服服的時候,大家會覺得這個富商有本事,所以是富商;如果窮人也巴結,大家就會覺得噁心,大家就會認為:你看看,就是這麼沒骨氣所以才窮。

看到沒有,這就是窮人做什麼都是錯的。

我覺得貧窮不僅是個人問題,還有很大的社會問題,其中一點就是這個社會對窮人的一種歧視,我再這個答案下面就看到了各種歧視,這也是導致貧富進一步加大的重要原因。

因為我們覺得窮人是自私,貪小便宜,無理想的,所以很多人會歧視窮人,這也符合很多人的優越感,但是這會進一步加大這個社會的矛盾,其實各種仇富也會應運而生。

窮富有個人問題,但是很多人將窮人貼上了很多標籤,窮富說到底無非是個賺錢的能力。

這個社會究其根底就是一個以實力說話的社會,貧窮在很多人看來不是僅僅代表賺錢能力,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一種比較合理的結果,很多人的邏輯就是:就是因為你不思進取才會貧窮,就是因為你的種種原因才會貧窮。

但是忘記了一個條件,很多人的起點是不一樣的,很多人的運氣是不一樣的,窮人有自身的因素,但是社會因素也會佔據太大的部分(在我國大家也更深有體會)。

給窮人貼上任何標籤都是不合適的,這些標籤適用於每一個人群,不僅是窮人,這就跟給富人貼各種標籤是一樣的。

屁股決定腦袋很正常,沒有人能脫離階層看問題,但是最起碼要做到不能將一些偏見合理化,白人普遍歧視黑人,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將這種偏見廣而告之併合理化啊!這才是最恐怖的啊,這是將偏見作為主流並推廣啊!還有有人說窮人思維只是說窮人中普遍存在的思維,我只想說,凡是窮人中普遍存在的思維就是人中普遍存在的思維,之所以窮人表現出那種特點,不是思維的緣故,是現實的緣故。

這跟思維無關,舉例來說。

現在如果討論什麼是「中國人思維」,如果有人說:中國人都怕政府,做什麼事情都要考慮領導的意見,這是中國人的思維特點。

這能算思維特點嗎?也算是吧,但是這只是一種赤裸裸的現實下面不得不採取的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這根中國人無關,而是跟社會環境有關係。

這種思維特點背後其實是「趨利避害」啊,這不是人人都會這樣么。

只是中美環境不同表現不同罷了。

區分思維的時候我們可以說有邏輯的思維,無邏輯的思維,超前思維,創新思維。

但是不能說窮人思維,因為並沒有所謂的固定的「窮人思維」。

當我們討論上層人士的時候,我們總是認為他們是由於有各種見不得光的手段才能致富,我們總是會疾呼正義,當然更多的時候一些人天天疾呼的公平打著為窮人的旗號,其實也只是希望自己分到一杯羹,他們只是仇富,他們卻不憐憫窮人。

當我們討論窮人的時候,我們就會認為他們是活該,我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其實細細的想一下,那些富人大概也是這麼看待大家的吧!由此看來,每個階級都在鄙視著次等階級,並且將其合理化。

窮人處於鄙視鏈條的底端,當權者鄙視有錢人,有錢人鄙視中產,中產鄙視窮人,窮人,額,所以么看來只能選擇極端的方式了。

心態好的也罷,心態不好的,出現各類瓜子哥也是很正常的啊。

很多評論說窮人思維是使人導致貧窮的思維,我真不知道什麼思維能使人導致貧窮。

不負責任算不算?A不負責任,經濟危機來了,然後趕緊轉移財產,導致很多工人不能發工資,A沒有破產,還是富人;B很負責,將所有財產都用來挽救公司,後來破產了。

請問負責算是窮人思維還是富人思維。

再說了,為什麼將很多思維歸為「窮人思維」呢?這本身就是對窮人的歧視。

還有大家在印證的時候肯定會將窮人和思維聯繫起來。

有人說窮人思維不一定導致貧窮,只是說一種思維,我現在一直在說沒有這種思維,現在假如我出了一本書叫做「中彩票秘籍」,你買了按照方法實踐結果沒中,然後我告訴你,這本書只是告訴你一種秘籍,但是按照這種秘籍不一定會中彩票,你是不是想拍死我?還有人批判我其他的,我承認「敏感,時間廉價」這些思維是錯誤的,但是你可以說這些是錯誤的,是不是你將其歸為「窮人思維」本身就是不對的呢,為什麼敏感不能歸為「富人思維」,不能歸為「文學家思維」,我從沒說這些思維是對的,但是我只是說這些思維跟貧富無關,所以反駁我之前要找好切入點。

1、我有一位開路虎住別墅每年賺上千萬的富一代基友,我們共同的愛好之一是一起去吃羊肉面。

羊肉面有20塊,40塊和60塊三個檔次,區別就在於羊肉的多寡。

而同時加30塊錢還可以加一份肉。

我基本上每次都會選擇40塊錢的中檔,而基友會選擇20塊錢的低檔加一份肉,肉就會比我稍多一點,甚至有時會接近60塊錢的高檔分量;2、我有另一位開賓士住曲江的富二代基友,我們共同的愛好是一起看完球之後擼串,如果讓我選的話,我會選先去個酒吧看球,然後出門擼串。

而這位基友卻總能找到有電視放球賽的串店,可以邊看球邊擼串,兩不誤;3、我還有一位低調的富二代基友,每天最繁重的活是要穿越整個西安城去盤他家那幾家飯店的營業款,因此他急需要一輛車。

我倆一起去看了半個月車,按照我的想法,要麼就跟上面兩位一樣買個賓士寶馬之類的SUV,符合他的身份,要麼就買個AO級的小車,畢竟他要每天在市區各個繁華路段竄來竄去。

但是富二代的思考角度跟我完全不同,他最後幾經考慮買了輛尚酷,因為他覺得好看。

看出來了么?所謂「富人思維」,就是富人的思維。

你是富人,你的思維就是富人思維。

同樣,你是窮人,你的思維就是「窮人思維」。

兩個人之間的思維永遠沒有一致的,窮人是這樣,富人也是一樣。

不是你有了「富人思維」你就會變成富人而是你變成富人之後,自然就會有「富人思維」。

我就是窮人,說說我的思維,第一,保守,不敢冒險,瞻前顧後。

第二,平時有自信,遇到大事卻沒有主見。

第三,小錢節約,但不願意多花錢提高自己。

第四,想法多,執行力差。

第五,死要面子。

更新分割線~~最近太窮了,家裡出了大事,我的支付寶賬號:[email protected],歡迎打賞 在我看來,窮人思維就是過分的自以為是加上索取型人格。

先說下自以為是。

現在和一些人聊天,只要問問他對於問題的思考方式,看待事情的角度,大概就能判斷出這個人未來的發展好不好,或者情不自禁的感嘆他能坐到這個位置不是沒有原因的。

有些人即使現在沒有起色,但當風口一開,必定能夠飛起來,這些都和銀行存款無關,只和思維方式有關。

而有些人,混成現在這個樣子,就是思維方式註定的,而且註定了他將來也不會有太大的起色。

曾經遇到過一個網友給我發郵件求助,他工作還算穩定,但薪資不高,覺得很迷茫,就想改變現狀賺更多的錢。

但是幾句話聊下來就發現,他恐怕是難成大器,因為他是那種,沒有去過地方都算遠,不知道的事情就認為是沒有,對於新鮮事物持反對態度,並且找了一堆論據一定要說服你他是對的。

對於這樣的思維方式,我認為是典型的窮人思維。

拿現在的直播平台舉例,有許多沒有嘗試過直播平台的人對直播的定義還是「女網紅,太俗太低端了」殊不知未來的直播將會出現不同領域的網紅,也一定會更加專業化,大眾化。

但你不了解,就直接否定了它,相當於你也直接否定了自己未來的參與度和可能性,這樣你就永遠生活在了過去。

而富人的思維方式是怎樣的呢?對於新鮮事物和陌生領域從來都是親自體驗,但抱著小心且樂觀的態度。

和這些人在一起,就會逐漸培養自己這樣的思維方式:對待一個全新的事物,不要用自己的傳統觀念去質疑,而是抱著存在即合理的心態,對新生事物去了解去發現,進而嘗試比其他人更早一步找到風口,早一步獲得利潤。

你看羅振宇,在大家都說16年是知識付費的風口時,羅振宇已經在15年就開始推出知識服務類App了。

當大家還在質疑直播平台野蠻生長的時候,他已經在幾家不同領域的直播平台露臉,但就映客一個平台就收穫了26萬粉絲和40多萬映票,收入暫且不說,現在也是不折不扣的行業領軍人物吧。

當新生事物和大腦原有的思維方式產生衝突的時候,人們會本能的偏向否定,因為大腦不想走出舒適區,更希望走習慣的路,如果試圖去說服自己,就會挑戰之前的認知模式。

所以對新事物的否定,本質上源於一種因為知道自己弱而造成的自我麻痹,因為弱,所以就要想辦法去說服別人,想辦法去捍衛自己。

所以這樣的窮人思維,註定了他們一輩子難成大器,並不是因為沒有機會,沒有風口,而是因為缺少對未來判斷的眼光和包容別人的格局。

再來說說索取型人格。

表現為,希望不花任何代價或者只花一點代價就得到很多好東西,殊不知這背後會貪小便宜吃大虧。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常見,有人貪圖便宜報個低價的旅行團,去了以後發現是購物團,有人為了免費發放的東西排隊幾個小時最後還要忍受推銷員一次又一次的電話,貪便宜確實能夠省錢,但犧牲了更大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背後也許會有很大的坑在等著你,這其實是不划算的。

我自己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早期健身的時候並不清楚近一千元一節的私教課價值在哪裡,自己隨便照著視頻練練就好,後來因為發力姿勢不對,造成了一些肌肉損傷。

兩年前開始請了位私教,他很明確的指出了我的問題,並且告訴我有些動作因為我骨骼的問題是絕對不能做的,並且做了詳細的健身計劃。

這兩年來我也越來越相信,好的東西一定不是免費的,而且一定不便宜,有些東西通過互聯網降低了成本,但它並不是沒有成本。

在窮人思維中,這種索取型人格表現的更加明顯,因為擁有的少,所以害怕失去,希望得到更多,而富人思維因為知道自己格局的寬廣,精神的富有,因此更願意給予,甚至更願意嘗試創造新的東西給別人。

我們不能絕對的說擁有給予型人格的人一定會成功,但因為給予所以大家更願意幫助他成功,以至於到最後,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所以別總是把時間花在尋找省錢的捷徑上,也別總是找一堆論據去急於否定未知的,新奇的東西,停止抱怨,否則即使風口一直呼呼的吹向你,也會被自己的思維方式擋住,與其羨慕別人的富有,不如先從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開始。

看了這個問題下的回答後,我覺得最嚴重的窮人思維是認為只要自己改變幾個思維方式就能變成富人。

有這種想法的人通常炒股會炒成接盤俠,放貸會放到別人跑路的p2p上,創業會虧光爸媽的家底,去外地找工作會被騙去做傳銷。

世界上根本沒有窮人思維這種事好嗎?01年的時候我瞎胡鬧參加過一個民間扶貧組織,去雲南一個小鄉村支教,小鄉村去離最近的縣城要做5個小時的車,村裡實在留不住老師,只有非常業餘的目的詭異的支教愛好者過去瞎胡鬧,你告訴我他們窮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窮人確實有一些思維方式的共性,但是已經有很客觀的詞描述這種共性了,叫做「階級的局限性」,除此之外還有歷史的局限性,環境的局限性等等,一個正常人本來就不會相信他沒見過的事,不會想到他從來沒聽過的思路,但是這不是他本人的錯。

一般我們正常人聽到別人說「窮人思維」這個詞的時候,首先要警惕別人想騙你做傳銷,其次要警惕別人是微商要你買他的產品,現在還需要提防別人喜歡清晨的陽光,你以為清晨的陽光不要錢啊,tooyoungtoosimple! -看人努力拚博,跌跌撞撞,腦中自然浮出兩字「傻逼」「LOW逼」。

看人矜持自守,想法設法維繫一件美好事物時,他又會罵人「裝逼」「秀逼格」。

人不跟他同道,素無瓜葛,他仍會表示輕蔑,隨口就罵「二逼」「逗逼」。

當然,看到有錢人開跑車,拎名包,香噴噴從他面前走過,他一定會羨慕不已地輕呼「牛逼」。

是的,像我一樣指出他的毛病,好生跟他講道理,只會換他一句:「你媽逼」。

世上窮人千千萬,各有各的窮法。

我覺得大多只是一時一地的不順遂罷了。

但我見過最不濟的那些傢伙,一輩子沒有出路的,爹爹不疼,佬佬不愛的,叫人想踢兩腳的。

甚至是書讀不錯,人生起點還可以,但一路走下坡,直到窮神上身不去。

老實話,幾乎都是「逼」字愛用者。

真它X窮的啥都沒有,就剩個逼字了。

- 由於我所在的行業和工作特點,會接觸不少富人,這裡談談我自己的一些觀點。

窮人思維:靠自己的勞動賺錢(每天加班,升職加薪)富人思維:靠別人的錢賺錢(資本運作,金融槓桿,估值溢價)窮人思維:主要收入靠工資,多存款少貸款富人思維:主要收入靠投資,多貸款少存款窮人思維:所謂成本就是財務成本富人思維:有時候時間精力成本,身體健康成本,特別是機會成本,會比財務成本更加昂貴窮人思維:更關注於自己在現有的蛋糕中能分到多大一塊富人思維:更關注於把現有的蛋糕做大,哪怕讓利一些給別人,自己分到的比例更少,但總體而言,實現共贏窮人思維:有夢想但總能找到各種借口不走出第一步,喜歡安逸穩定的生活富人思維:有夢想並努力實踐,從現在就開始行動,永遠不安於現狀窮人思維:對蠅頭小利比較在乎,比如哪家超市什麼東西比哪家超市便宜幾塊錢,對於重大利益問題,如行業選擇、職業規劃、資產配置等,卻重視程度不夠富人思維:忽略一些小錢上的細節處理,集中時間精力辦重要的事,這也給人造成很多富人往往人傻錢多,富人錢好賺的印象,實際上那只是別人不願意在這些小錢上花費太多時間精力罷了,但人家把時間精力用在更重要的地方,能賺更多窮人思維:要麼只看收益,盲目賭博;要麼只看風險,錯失機會富人思維:更看重收益風險比,一般來說冒著虧1塊錢的風險可以去搏賺3塊錢的收益,就可以干,所以富人表面上看更傾向於冒險,但實際上富人的風險管理比窮人好得多窮人思維:認為銀行理財產品,餘額寶等4%左右的收益是不錯的正收益富人思維:能充分認識到通貨膨脹對於財富的巨大侵蝕作用,通脹稅其實才是中國頭號稅種,富人理財的基本目標就是跑贏通貨膨脹窮人思維:總是幻想一夜暴富,認為財富靠的是運氣富人思維:充分理解複利的威力,認為財富靠得是積累窮人思維:戰術上勤奮,戰略上懶惰,只懂埋頭幹事,每天很辛苦,但生活沒啥改變富人思維:戰術上勤奮,戰略上更勤奮,勤于思考和學習,每天也很辛苦,但生活在不斷變好窮人思維:我怎樣才能進入好的公司,怎樣才能成為老闆看重的人富人思維:我怎樣才能把公司做好,怎樣才能找到並留住有能力的人為公司工作窮人思維:大多數富人都是陰險狡詐的,依靠違法犯罪,偷稅漏稅,剝削壓榨他人來獲利富人思維:大多數富人都是勤奮努力的,依靠艱難創業,苦心經營,才勉強攢得一點家業窮人思維:提倡節流,總是想辦法壓抑自己的消費需求富人思維:提倡開源,總是想辦法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窮人思維:那樣東西雖然好,但太貴了,我買不起,是商家為了坑富二代而準備的富人思維:那樣東西太好了,但我現在買不起,我得想辦法多掙點錢,早日把它買到手窮人思維:關注衣食住行,關注張家長李家短,關注八卦緋聞,並時刻關注著打折促銷的機會富人思維:關注全球經濟形勢,關注各行業發展,關注新興產業,並時刻關注著各類投資機會 一、思維絕大多數回答都上升不到「思維」的高度。

「思維」是一套完整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所謂「窮人思維」,就是窮人用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

「窮人」用這套思維,就會永遠沉陷在貧困的泥潭中無法自拔;「富人」用這套思維,早晚會坐吃山空千金散盡重歸貧困。

思維,不是總結「窮人的劣性」我們常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可是,那些所謂的上層人士,難道就沒有劣性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客觀的說,富人也有富人的「劣性」,但是,富人不因其劣性而成為富人,窮人亦不因其劣性而成為窮人富人是先富而後有富人的劣性,窮人亦是先窮而後有窮人的劣性即便窮人根除了自身的劣性,那也只是個沒有劣性的窮人思維,也不是對比窮人和富人在觀念上的差異。

窮人不具備富人的消費觀念、時間觀念、投資觀念、教育觀念、醫療觀念、職業觀念、社會觀念、家庭觀念等等。

這些都沒錯,但是,觀念與思維比起來要低一個層次。

觀念是後天習得的,你沒見過,你沒聽過,你沒經歷過,沒人教你,你自己不學習,你就永遠沒有這些觀念。

思維不同,只要你說話,只要你做事,只要你思考,你就有一套思維,不論你是不是意識到它的存在。

觀念是具體的、細緻的、是針對特定事物的,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觀念。

思維不同,思維要達到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高度,它是用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它具有普遍性。

好的思維,能擦亮你的眼睛,指引你的航向,幫你建立新觀念,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先進觀念,拋棄舊觀念。

因此,思維是高於觀念的。

二、什麼是「窮人」?沒有錢,那不是窮,那是貧「窮」 一個人,弓著身子,窩在狹窄的洞穴里,是窮,窮途末路的窮,不管你兜里有沒有錢,有多少錢,你都沒有出路不思進取的人是窮人;眼高手低的人是窮人;無法自新的人是窮人;活在父親陰影下,自暴自棄的二代,也是窮人;莊子,衣大布而補之,貧也,非窮也!三、窮人的特性人,既有社會屬性,又有生物屬性。

成為窮人,有其內因,也有外因。

我們談窮人思維,就是談成為窮人的內因,而外因固然重要,但是它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之內。

我還要強調一點,我不認為在人性當中存在某一種特性,是富人有而窮人沒有的。

富人所具有的一切人類潛能,窮人同樣具備。

同樣是健全的人,即便在社會意義上達不到平等,在生物學意義上也是平等的。

窮人的特性,不在於有還是沒有,而在於程度的掌控比如說貪婪,人人都有,但窮人往往把握不好貪婪的度貪小便宜,吃大虧,是窮人的寫照可是,富人也貪婪,資本家剝削勞動者的剩餘價值,就是富人的貪婪我接下來列舉的窮人的特性,是窮人最根本的特性,而貪婪僅是劣性的一種,它對人窮富的影響十分有限,故不在所列。

1、自我評價過低自我評價在絕大多數時候都可以等同於自信,但是也有例外。

自我評價強調從內心反觀自我,是內觀。

自信,是自己的在外表現,是給別人的感覺,是外觀。

自信可以偽裝,自我評價不行。

舉個例子《世說新語》中有個故事,邊文禮去拜見袁奉高。

邊文禮是民,袁奉高是官,都說邊文禮才俊辯逸,是個人才。

可是呢,邊文禮一見到袁奉高就失了次序,手足無措。

袁奉高新官到任,原本還有些拘束,後來卻哈哈大笑,心中暗想,真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於是便問了一句「先生何為顛倒衣裳?」你怎麼連衣服都穿顛倒了?邊文禮回了一句很經典的話「明府初臨,堯德未彰,是以賤民顛倒衣裳耳。

」袁奉高以為邊文禮不自信。

邊文禮卻告訴他,你初來乍到,我還不清楚你的底細,我的不自信是裝給你看的。

邊文禮可以裝出一副不自信的樣子,但他對自己的自我評價絕不會低。

自我評價源於一個人的過往經歷。

自我評價不等同於一個人的真實能力,經歷越豐富的人,其自我評價越接近其真實能力,未經世事的年輕人容易有過高或過低的自我評價。

過高的自我評價會驅動個體去尋求挑戰。

挑戰成功,會繼續提高自我評價,進而尋求更高的挑戰,直到無法獲得成功的極限為止,從而停止提高自我評價,達到平衡。

過低的自我評價使人畏懼挑戰。

2、自我期望過高自我期望是個體的理想和目標。

過高的自我期望使人逃避挑戰。

一個人是否願意接受新挑戰,可以用,自我評價/自我期望,這個公式來衡量,有更高的自我評價和更低的自我期望的人更容易嘗試新的挑戰。

自負的人,自我評價過高,容易盲目和衝動,會接受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比如紙上談兵的趙括。

眼高手低的人,平時也會侃侃而談,但是臨事退縮,他平時談的其實是自我期望,遇事時自我評價又不高,因而退縮。

有的人一直在努力的自我提升,為什麼還是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因為他們在自我提升的過程中,學習的獲得感會讓他們提高自我評價,但是學習的榜樣也給他們樹立了更高的目標,提高了他們的自我期望。

所以綜合起來,他們的自我評價/自我期望仍然不高。

3、成功體驗不足成功體驗包含兩部分,一部分,來自於外界,是社會的認可,一部分,來自於內心,是自我期望的滿足。

最強烈的成功體驗是社會認可與自我期望的和諧統一。

如《摔跤吧!爸爸》中吉塔獲得國際冠軍,登上領獎台,就是自我期望的滿足。

但是,她站在領獎台上,卻始終在用眼睛尋找本應在觀席上的父親。

當她父親終於出現,摟著吉塔的肩膀,說出那句「你是我的驕傲!」時,全部的情感才終於爆發。

獲得成功體驗會提高自我評價。

為滿足父母的期望,而放棄愛好,考上名牌大學的學生,會有一定的成功體驗,會提高自我評價。

不顧家人反對,放棄學業,創業成功的年輕人也會有成功體驗。

強行追求社會認同與自我期望的統一,就是強行提高自我期望。

成功體驗越多的人,越嚮往成功體驗,越容易獲得成功體驗,越缺乏成功體驗的人,越難以獲得成功體驗。

4、消極歸因過度失敗了,會總結原因。

投籃沒進「哎呦,今天風有點大啊!」跟喜歡的女孩子搭訕不成「胸大無腦,古人誠不欺我!」不擅長當眾講話「我是內向性格,內向的人大都這樣。

」垓下一敗,霸王項羽,面對滾滾烏江「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消極歸因,是迴避失敗中的自我原因。

其深層的原因在於人的心理防禦機制,消極歸因能有效的避免自我否定,從而維持良好的自我評價。

但是過度的消極歸因,就相當於把自身置於失敗之外,認為自身是完美的,這樣就失去了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為了避免自身完美的這個美夢被打破,他們往往習慣於逃避現實。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是他們的座右銘。

四、負性思維與正性思維多數人的思維都是結果導向的。

由於缺乏成功體驗,他們在做一件事之前,習慣於從避免失敗的角度來思考,也就是說,只有當他們找不出任何否定因素,或者當他們認為有能力解決所有障礙的情況下,他們才會採取行動,當他們不能確定時,他們傾向於否定這件事,並採取拖延或迴避的策略。

他們很少從如何走向成功的角度去尋找事情的可行性,然後積極地採取行動,促使事情向著成功的方向發展。

前一種思維即負性思維,後一種即正性思維。

負性思維是隨著成功體驗的減少而逐漸形成並趨於穩定的。

年輕時敢打敢拼的熱血青年,也會成熟,也會變得「想的更多」,這種「想的更多」實際上就是負性思維的體現。

一方面是現實的挫折,另一方面,在於成家之後,成功體驗的獲得,從以滿足自我期待為主的方式轉移到了社會認可上。

五、克服負性思維成功體驗的不足,帶來過度的負性思維,使人變得保守和缺乏活力。

進而迴避新的挑戰,躲避在自己的心理舒適區之中,無法自拔。

過低的自我評價,與過高的自我期待,又磨滅了他們面對新挑戰的勇氣。

面對失敗,過度的消極歸因,又斷絕了他們自我提升的可能。

因而,掉進一個惡性循環中,無法脫身。

想要改變首先,要用正性思維代替負性思維,知道一千種避免失敗的方法,不如身體力行一種成功的方法。

其次,降低自我期望,去嘗試新挑戰,獲得成功體驗,提高自我評價。

再次,減少消極歸因,努力提升自我。

最後,持之以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舉個例子如果你是那種朋友聚會,要你點菜,你卻經常說「隨便」的人你想一想,你為什麼要說「隨便」你是真的無所謂,還是心裡有想吃的菜,但是,由於害怕什麼而不敢說出口呢?即便你是真的無所謂,你也是時候替別人做一次主了,哪怕只是點菜這件小事。

動動你的腦子,換一種思維,我不隨便,我今天就要吃拍黃瓜加尖椒肥腸,我要讓他們都心甘情願的跟我吃拍黃瓜加尖椒肥腸。

六、負性思維之利負性思維可以有效的避免失敗所帶來不愉快的經歷,是一種自我保護策略負性思維佔主導的人,很少做出草率的決定公務員群體,多為負性思維主導。

在一個污點,就有可能前途盡毀的條件下,負性思維就可以是一種優勢策略。

公務員會更愛惜自己的羽毛。

他們做事情的出發點普遍是從避免責任和失敗開始,無法避免責任和失敗的事,即便看上去再好,也傾向於不做。

因而,公務員群體顯得思想保守,缺乏創新精神。

七、思維不是成功的全部窮人思維在於過度的負性思維,但是,改變思維並不是成功的全部。

思維只能給你指引一個方向,它不能決定你走多快,走多遠,甚至它都不能保證你不走偏。

意識到負性思維的存在,並且在需要的時候有意識地去克服它,是你改變自己的第一步。

—----------------------------------—各位知友,如果覺得這個回答,對於你有所裨益,就請你為我的回答點一下贊同,作為回報,我會努力寫出更好的回答!感謝! 擁有窮人思維的人,未必都是窮人。

在我看來,窮人思維包含沒錢時的匱乏感和花錢時的內疚感。

1.過去我以為只有很窮的人才會覺得缺錢,因為他們的確沒錢嘛。

可是後來發現,身邊太多人都在說缺錢。

他們有什麼特徵呢?首先,這種人總在談錢。

喲我聽說最近咱班那個傻強都月薪五萬了,真是人不可貌相呢。

哎我說你寫書賺了多少錢?啊才這麼點啊,那你寫個什麼勁?唔我覺得你這身衣服好看呀貴不貴?你這包海淘買的能便宜幾折?明天咱們聚餐去的飯店人均多少?其次,他們的生活狀態都是用錢粗暴升級。

十年前住廉租房,五年前住經濟房,現在買了簡裝房,正在拚命賺錢,爭取買市中心精裝房。

十年前開麵包車,五年前開捷達,現在開的是奧迪,正在拚命賺錢,爭取買跑車。

平時還是喝酒,從廉價的路邊攤,喝到飯店,再喝到酒吧和夜總會。

跟他們接觸,你會發現他在廉租房裡叼著煙跟你扯的東西,跟在星級酒店裡叼著煙跟你扯的東西,是一模一樣的,甚至連二郎腿的翹法都沒變。

他們對所有事物的追求就是:只要最貴的,最貴的就是最好的。

最後,他們永遠都覺得有錢人過得比自己好。

這就是最終的結果。

只要不是首富,他們總會覺得有人比自己有錢,而自己對有錢人來說就是窮人。

住在廉租房裡的時候不開心,因為老家的二狗子都住洋房了;住在市中心的精裝房裡仍然不開心,因為今天一起吃飯那個大老闆住在別墅里呢。

這樣的窮人跟他有多少錢沒關係。

他們是通過矮化自己,才成了窮人。

2.我見過的最讓人佩服的,從來不在乎現在沒錢。

注意,不是他們不在乎錢,而是他們不在乎現在沒錢,因為他們覺得錢不是最重要的事兒。

他們不是因為有匱乏感才去賺錢的。

有個詞兒怎麼說的來著?有格局。

貧賤不移,富貴不淫。

多少人中了彩票就毀了,多少人又因為公司破產就上了天台。

我認識個朋友,大學期間偶然靠比特幣賺了很多錢,都可以算得上財務自由了,想的不是屯起來收利息,而是去搞投資創業準備大幹一場。

可惜時運不濟錢花光了項目也黃了,無所謂,去西部散心,支教、做公益,順便休整自己。

沒錢了,就憑過往學的經濟知識寫份報告,賣個幾十萬夠花。

總之一路過來,有過一天三頓泡麵的生活,也有過一擲千金的日子。

錢對他來說都是實現目的的工具,不是結果。

據說現在在做一個新的創業項目,樂此不疲,拿到了融資。

不誇張地說,我幾十年人生經歷里尊敬的師長前輩,都沒有哪個經常提自己缺錢。

他們說起缺的來,都是還有好多事沒做。

還要抓緊找個女朋友。

還要去環球旅行。

還要開個年入百萬的公司。

還要出本書。

還要把二十四史讀一遍。

還要認真學學量子力學。

他們是先選擇生活方式,再去匹配應該有的錢。

而不是只選擇有錢的生活方式。

相信自己賺錢的能力,不要總覺得缺錢,這是我最近幾年意識到的真諦。

眼光長遠,格局大一些。

尤其對很多應屆生來說,現在覺得缺的那點錢,也許在未來不值一提。

3.花錢時的內疚感是類似的道理,每次花錢都不痛快,總想的是算計沒了多少錢,而不是得到了多少東西。

猶豫半天才買的包,一定不太捨得背,放得舊了,最後就當垃圾丟掉。

吃頓好吃的,每個米粒都得咽下去,最後鬧得肚子痛,難受好幾天。

尤其是,當發現自己買的東西價格偏高時(啊,他居然便宜50塊錢買到了/啊,我剛買完就打折了),會怎麼看它都不爽,覺得不值。

即便對你來說你真的很需要它。

所以有沒有想過,你在用某些東西時,一直在為失去的錢焦慮,而不是為它帶來的價值而開心?有段時間我反思自己,發現就做了很多荒謬的決定。

比如我覺得我最近晚上吃飯花錢太多,就不買書了。

直接影響是這個月的賬跟上個月平了,我很欣慰。

但間接影響是,我可能就失去了讀幾本好書的機會,它們可能會對我工作上成長有很實際的幫助。

只因為我多吃了點東西。

在過去,長輩總教育我們,開源節流一樣重要。

盡量多賺錢,盡量省著花。

不過我現在覺得,開源比節流重要得多。

開源是正面的事。

不管是用業餘時間賺錢,找些能夠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事做,還是努力通過升職加薪來提升收入,大多數情況下是一種鍛煉和成長。

節流是負面的事。

它意味著,你會割捨很多本來想買的東西、想做的事情。

輕則影響心情(比如不去吃頓好的、不去買件玩具),重則影響個人成長(比如不買書、不去買講座門票)。

所以花錢的時候不要有內疚,花出去了,就好好享受它帶來的意義。

能不節流就不節流,因為很多時候你也不知道節流會節掉什麼。

4.在我看來,擺脫窮人思維,就是避免對錢的匱乏感,並且克服花錢的內疚感,把錢看成你生活的介質。

錢可以是你能力的證明、賴以生存的基礎、快樂和幸福的條件、購買知識和成長的前提,但唯獨不是你生活的意義。

就好像他們說的「你是在玩遊戲,還是被遊戲玩?」錢也是如此,在賺錢花錢時的心態,到底是你說了算,還是錢說了算? 如果用於享受的支出超過了平日的均值,會讓精神受到極大的折磨精神上就會受到極大的折磨譬如如果每頓午餐是吃20元錢。

而今天中午吃了398的午餐,哪怕一年只吃一次。

也會倍受折磨。

前提是自己付錢。

當然你可以和我抬杠說3980,39800。

為什麼我說398?因為這個價格不是奢侈價格,吃一頓3980,39800就是奢侈,超出了大部分人承受的能力。

而偶爾吃一頓398對於一個月的收入影響是不大的,不會對生活造成負擔,只會對有窮人心理的人造成負擔。

有的人,譬如我姨媽,一年賺大幾十萬的,她捨不得去吃的,她賺多少錢也是沒有享受的命,她的心理已經禁錮在上個世紀那個吃不飽的年代了。

她有那麼多錢可以給自己享受,但是窮人思維導致她永遠不可能在物質上享受。

如果是別人付錢,就夠吹一年的了,精神上又得到了極大的享受。

還有一點就是窮人思維的人,他輸不起,即使最小的事情,哪怕玩個遊戲,失敗一次也會令他暴跳如雷。

就譬如這個視頻裡面這種美國女遊戲主播用中文與大陸玩家對噴,雖然...來自丘比特小魔仙我這算開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把好多人得罪了一下。

所以我趕緊要補充一下,窮人思維不是只物質上窮,您特別有錢特別富有,那種家裡隨便開個柜子金塊都能把腳給砸瘸那種。

(你們看我又黑了一種,死要面子,只要面子你給足了,他吃點虧也可以)不過有個很有趣的事實就是,有的人TA在一個方面是窮人思維,再另一個方面又具有富人思維。

就像人可以有優點也會有缺點一樣的。

我們不應該說看別人一兩方面low,就全盤否定一個人。

這兩年,有個在社交圈中挺火的詞語,叫「窮人思維」。

它好像一種瘟疫,人人避而遠之,無論是真的窮還是隨時可能返貧的人,如中產階層,都唯恐被冠上「窮人思維」的稱號。

窮人思維,本來是富人對窮人的一種歧視性的侮辱,來滿足富人的優越感,沒想到的是,說「窮人思維」最多的是窮人自己。

對,看不起窮人的都是窮人。

老王,不,應該叫他王總,因為他可是個有公司的人。

王總出身於農村家庭,爸媽都是農民,文化不多,安於本命。

但他自命不凡,立志要致富,大學時就喜歡在外闖蕩,掛科無數,傳說賺了不少錢。

他大學剛畢業,也沒去上班,就直接創業了。

「打工是窮人思維。

給別人打工,一輩子都賺不到錢。

」兩年前他跟我如是說。

後來竊格瓦拉火了,他對我說:「你瞅瞅,你這個自詡作家的人,居然連小偷的覺悟都沒有。

」他做的是互聯網+汽車。

之所以做汽車,是因為他有駕照——我是這樣認為的。

15年和16年是中國21世紀以來最不平凡的兩年,創業者和投資人都失去了理智。

創業者失去理智的表現為產生一個又一個像是在吹牛逼的idea,投資人失去理智的表現為餓得太昏了,看到畫的大餅就往裡面投錢。

經過日夜操勞,王總做出了堪比樂視效果的融資PPT,很幸運地拿到了10萬元種子輪投資。

拿到投資後,他就各種折騰。

首先租了個足夠50個人工作的辦公場所,然後列了個長長的辦公用品清單,還花了不少錢裝飾。

「是不是可以只租一兩個辦公室就夠了?這樣太浪費錢了啊。

你現在才幾個人。

」我說。

「你懂什麼,你這是窮人思維,賺不了大錢的。

我現在投入這些,是為了將來減少投入。

」我的確不懂。

而且,從他開公司後,我們好像有代溝了。

每次他見到我,必先損我一番——你真的要改變一下你的思維。

要不你以後會吃虧的呀!他覺得他認識的人都是很牛逼的人,還親眼見過俞敏洪——那真的是最近的距離,他跟俞敏洪只有20米的距離,俞敏洪在演講期間還衝他笑了笑。

而我們都是一群普通人,沒有上進心,沒有強烈的賺錢慾望,「窮人思維」十分嚴重的人。

於是很少跟我們交往了。

終於,他的項目因為資金鏈斷裂破產了。

10萬塊錢根本不經燒,三個月就沒了,準備的天使輪融資也流產了。

我不懂他的項目如何運作不便評論,但我聽說他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常常舉棋不定,又不肯放手給下面的人,以至錯失良機。

他後來回老家上班了。

還認識個女生,是我老鄉,一開始並不了解她。

後來認識了,得知她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做行政。

她每天在朋友圈上傳經過精心修過的生活照。

養貓,養花,去各種高檔餐廳擺拍美食,有時候會故意露出牌子的包包,還有坐在寶馬車裡的照片。

我以為是「歲月靜好」,沒想到配文是,「遠離窮人思維,要過你想過的生活。

」她還喜歡旅遊。

有一次,她發了一張泳裝照,定位是巴厘島,配文是,「生活慢慢變成了我想要的樣子」。

一次老鄉聚會,她也牽著她的哈士奇過來,成為全場的焦點。

她濃妝艷抹,我不懂她穿的衣服和戴的首飾的價格,只記住了一身的香水味。

她全程高調,談吐中給人感覺是個白富美,而且講的話似乎都很有哲理。

我們過得很粗糙,想請教下她如何活得精緻。

她真的就扯到窮人思維了,還拿《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舉例,說富人都在享受生活然後反而會賺很多錢,而窮人都捨不得花錢,一點生活品質也沒有。

總結下來就是窮人也要跟富人學習,會享受生活。

眾人佩服,更是羨慕。

因為她可是白富美,站著說話不腰疼。

她自己一個人住,租了兩室一廳的房子,原因是方便養狗。

在南京河西,整租一套房子起碼3000元起。

她的工資根本不夠她生活的,想必她家庭條件不錯吧。

然而,她的爸爸下崗了,媽媽在老家服裝廠上班。

「除了工資,你有額外收入嗎?」有人問。

她笑而不語,一雙塗了眼影的深色大眼睛在眨巴。

我瞬間彷彿懂了。

這種事,瞎子用屁眼都能看出來。

不過到頭來是我誤會她了。

原來她的體面都是靠刷信用卡艱難度日的。

這本來是個秘密,直到某天我一辦信用卡的朋友聊起她,朋友輕描淡寫地說:「她在我這辦過兩張,還領了個pos機。

」以卡辦卡,套現。

果然,消除窮人思維是要辦信用卡的。

剛才看了一下,她依舊在發著「遠離窮人思維」的朋友圈,通過信用卡來支撐她的不切實際的夢。

朋友他親戚,三十多歲,開了一家飯店十年了。

朋友第一次帶我去他家飯店吃飯,我轉了一圈,這飯店規模還行,大概兩百平米,可以容納五十人聚餐。

這位親戚他好像對於新生事物都了解,比如互聯網+,線上營銷,電商,大眾點評,餓了么。

他問我們想不想做事?我說想啊。

他說年輕就應該多折騰,有好的想法他可以投資。

他說了一句可能讓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話:「今年估計掙到一百萬。

」我頓時感覺他好牛逼啊,實體飯店一年掙一百萬。

「誒,這點錢算什麼。

如果你的眼光只止步到百萬,那你這輩子只能這樣了。

不要窮人思維。

」他說。

回來後,朋友說:「別聽他吹牛逼,他十年前就這樣說的,到現在飯店規模也沒擴大。

要是他真的一年賺一百萬,哪怕只有一半,五十萬,也不會像今天這樣。

」朋友跟我舉例,他是怎麼算賬的:飯店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進賬一萬塊。

除去成本,假設利潤四千,一天四千,一個月十二萬,一年就是一百多萬。

「他今天流水一萬不代表明天也這麼多,明天說不定一個客人都沒有呢。

這都是算空賬。

」朋友說,他親戚年輕時就想干大事,看不起事業單位的人,覺得他們是在坐吃等死,一輩子發不了財。

於是他工作一年後就下海開了這家飯店。

當時他的計劃是,第一年買輛車,第二年開一家分店,第五年開到十家分店。

現在十多年過去了,車去年的確買了,畢竟居民整體收入水平相較於十年前有了質的飛躍,但是分店一家沒有開。

而且,老店翻新的幾萬塊錢都是找朋友家借的。

我覺得,總是把「窮人思維」掛嘴邊的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窮人思維。

而知道並且打心裡起去改變窮人身份的,都在一步一個腳印默默努力著。

一位同學,家境貧寒,讀書卻用功。

考上某985大學後仍然不鬆懈,每日學習,終成一霸,常年學院第一名。

畢業時,因優異成績被某上市公司錄取;兩年後,手裡已有數十萬存款。

這樣的成就在同齡人中是非常顯眼的,幾十萬現金啊,都夠王總破產好多次了,也夠那位姑娘發好多年朋友圈了。

你看你們都混成什麼樣了,還整天看不起同類。

人家安心讀書,踏實上班,拿一份工資,勤儉節約,過得比你好多了。

「家裡條件不好,我就好好讀書,好好工作,攢錢。

古語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總會發生質變的。

」他說。

「我不太認可窮人思維。

我覺得本來我們就是窮人出身,為什麼還要不自量力去模仿富人的生活軌跡?富人他們一開始肯定也是像我們這樣慢慢積攢的。

」他又說。

對的,這叫資本積累。

一個普通甚至貧窮家的孩子,沒有通天本領,沒有富二代那種與生俱來的人脈和資源,不做切合實際的事情,不知道資本的起初積累都是辛辛苦苦攢來的,那才是窮人思維。

窮人思維真的不是掛在嘴上的。

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真正認清自己。

只要不好高騖遠,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不相信一夜暴富,腳踏實地,慢慢積累,最後依舊可以完成蛻變。

我21歲那年誤入「魔窟」,接觸了一批做安利的朋友,但我至今從未覺得他們是魔鬼,而且因為耳濡目染,我至今都在用安利的洗潔精,洗起盤子來多快好省,連我爸媽都沒廢話說,用了幾天就把洗潔精灌進了他們喜歡的瓶子,但他們不喜歡稀釋,那就用濃縮,少擠一點一樣的,稍微浪費點我又不是負擔不起。

但我今天不是來講產品的,也無意和很多人就蛋白粉的問題爭吵,因為我真沒用過,安利我唯一用過的產品就是洗潔精,一用數年,換了小區以後又找了新的代理繼續用——所以我只想講個故事。

在我初入系統的時候,我是真沒錢,大學生,懂的東西也少,看了不少書,但感覺沒什麼用,此外人際社交也差得要死,感覺就是出了校門就會餓死,這時我以前的一個朋友找到我,問我要不要一起做生意。

做生意誒?很高大上也對學生很有吸引力是不是?很快我就開始和他們一起上課,第一天他們就給我普及了「ESBI」的知識,所謂ESBI就是:E——工作,S——小型生意人,B——企業家,I——投資人。

看過書的人應該知道這是《富爸爸窮爸爸》里的知識,是的,記這本書名字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是「富爸爸」在前面,因為只看書名的話,很多人會以為這是一本講窮人怎麼變富人的書,但其實不是,這本書講了一些關於財務理念。

看過書的人應該知道這是《富爸爸窮爸爸》里的知識,是的,記這本書名字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是「富爸爸」在前面,因為只看書名的話,很多人會以為這是一本講窮人怎麼變富人的書,但其實不是,這本書講了一些關於財務理念。

上面這張圖就是這些財務理念的一部分,這張圖也非常容易理解:E=工作=用時間換錢S=小型生意人=用時間乘以槓桿換錢B=企業家=企業家的定義是當企業主離開企業一年以上,企業仍然能正常運轉並且運轉得更好,這個企業的主人才能稱為企業家=利用系統和別人時間(也就是剩餘價值)賺錢I=投資人=用錢生錢安利裡面的老師說,如果你想財務自由,哦,我(老師)指的是既有錢又有時間,那麼你就必須從左半個象限到右半個象限,因為右半個象限是「不需要時間去掙錢的」,所以右半個象限是不是很誘人?顯然是的,非常誘人,如果我這個答案按照這個點擴展下去,肯定能吸引到不少人,但是肯定不會吸引到我,因為我的夢想是做科研或者寫小說,是的,當時我的負責人一直不明白我為什麼不想賺錢,答案就是,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不想賺錢,總之我就是想做科研或者寫小說——不過賺錢聽起來也不錯,我學歷這麼差,做科研不可能了,如果能賺點錢蓋個實驗室我倒是挺樂意的,那就聽一聽吧。

這些理念至今依然非常先進,這不是我隨便說的——是因為某個答案拿了很多贊,但我從來沒有或是很少考慮這些理念,是因為我的夢想就是做科研或者寫小說,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個象限里,於是在一個非常平常的早晨,我找到當時我們那個「家庭」的負責人,我問他B,也就是企業家,是不是相當於在用別人的時間在賺錢,他說是,我說那企業家好賤,他說那你想當企業家嗎,我說想當。

然後他就開始給我普及一些理論,比如麥當勞看上去是賣漢堡的,但其實是一家地產公司——其實他說的這些東西,幾年以後都可以用「互聯網思維」幾個字概括,然後他說在4個象限里,E和S也許都會很有錢,但他們不會有時間,因為他們把時間賣了,而B和I雖然可能沒有E和S賺錢,他們會有很多時間,只有有時間才是真正財務自由,(下面就開始忽悠我入坑了)但是I象限要求你有很強的投資實力,而B象限……我:但我炒股沒虧過錢(確實沒有)……他:你閉嘴……這之後當然就是安利那一套,什麼建立系統,成長計劃之類的,其實很多東西我並不反感,因為我覺得很新鮮所以很好奇,他們一定要我買點洗潔精才讓我繼續聽課,所以我就買了一點,然而非常好用,完全物超所值,所以我從來不覺得安利是什麼騙子公司傳銷團伙,但我要強調我沒用過其他的產品。

當時我被推薦了很多書,所謂提高財商,這些書都是必看的,吃花的松鼠的高票答案里的書我全部看過,我還看過:《秘密》《人性的弱點》《管道的故事》《富爸爸商學院》《問題背後的問題》《問題就是答案》等等這些都是安利系統里推薦的所謂成功學的書,我曾經為此無比熱忱而且真的開闊了我的視野,我倒沒有對這些書嗤之以鼻,然而看到一向討厭成功學的知乎氛圍居然送上了一萬多個贊仍然有些不解,其實我一直覺得很多知乎用戶有一種洋洋自得的愚蠢和雙重標準的生存之道……我其實還算同意吃花的松鼠的觀點,因為那些確實是窮人的思維,我看不慣的其實是很多人雙重標準,那麼我來說一下我的標準是什麼——是的,很俗的東西,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圖直接從百科拿的。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needs)、安全需求(Safetyneeds)、愛和歸屬感(Loveand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五類。

我的結論也很簡單,如果一個人的需求是自我實現,那他就是富人思維,如果是安全和生理需求,那就是窮人思維,中間的我也不知道怎麼形容,當然,這並不是我的核心觀點。

之所以這麼說,我是想說一個人富裕之後還有很廣闊的世界,羅伯特·T·清崎一年能賺幾百萬美金,看過他寫的《富爸爸窮爸爸》之後的讀者都很喜歡他(只是形容,也有少數),然而當我知道這個人不喜歡物理,我就不喜歡他了……沒準他也不懂數學……沒準還沒寫代碼的賺得多……沒準我以後寫劇本會比他賺得還多……之前安利的前輩也和我說,想要創業的話,安利是最容易起步的平台,他說如果我們想成為企業家,想要到達「財務自由」的目的地,我們可以跑,可以走,可以坐船,可以坐飛機,然而我們一無所有,你真的想要到目的地,就要走過去,安利可能只是一雙鞋而已——而上述觀點和某個答案很像不是嗎?但安利的前輩教會我一點很重要的思維就是——人要能試著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

是的,其實這就是我最核心的思維,那就是在你能滿足生理需求的時候,試著去滿足安全需求,再試著去獲得愛和歸屬感,獲得尊重,實現自我。

一個人只要敢於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那本身就是一種富人的思維,哪怕是富二代想去搬磚,也許對他的事業毫無幫助,但他也是在挑戰自己的心理舒適,老人常說的吃點苦沒壞處曾經被知乎上的用戶噴得一無是處,但很抱歉,我恰恰覺得敢於吃苦和挑戰自己是非常偉大的品質,有些人挑戰錯方向只是蠢,但談不上是懦夫,而懦夫不管多有錢都永遠是窮人,因為他們出不了自己的心理舒適區,也拒絕改變。

所以我覺得吃花的松鼠說得倒也不完全是錯的,只是很多人並不一定有資格點贊,你們先去解決生理需求好不好,難道都有女朋友了嗎?(逃 「中國人搶走了我們的飯碗」一棍子打死一船人有點武斷,但根據個人觀察,在美國,宣揚這種論調的,大部分是社會底層民眾。

有本事的人,想的是如何把蛋糕做大,創造更多的機遇,而不是戰戰兢兢捂著自己的小飯碗,唯恐給別人搶了。

窮人只在乎一件事,請告訴我哪裡有好工作?他們眼中的好工作或許是錢多活少離家近,或許是錢多活重離家遠,但是重點基本都是「錢多」。

要求工作薪水高不對嗎?且聽下文分解。

1.暫時收入期,只有工作才有收入,不工作就沒有收入。

如果有天被開除或者公司倒閉,直接收入清零,對於有些還貸的人,有可能還是負數。

2.睡後收入期,所謂「睡後」,就是即使自己不工作,也有收入。

原因就是建立了自己的系統,比如自己的公司,或者當上了房東,前期工作後期不工作也能有收入,有時候收入還在增長。

3.投資收入期,簡單來說就是錢生錢,用掙來的錢不斷投資給不錯的項目或者用理財手段放大槓桿,讓自己賺來的錢永續循環下去。

人類的一切投資行為都源自於一個天性——「始終希望不勞而獲」。

所以大部分窮人基本停留在第一階段,對於他們而言,後面的兩個階段就是紙上談兵。

稍微有一些意識的人,就算心裡知道當下狀態並不理想,卻也沒有勇氣跳脫,更糟糕的一種情況是,永遠走不出也不想走出第一階段,沒聽說過有第二階段或者第三階段,甚至覺得那些能讓錢生錢的人不過機會好膽子大而已。

實際上呢?1.窮人懶,他們認為後面的事都「好操心」。

以前我媽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懶得操那個心」「上個班多輕鬆」,直到她意識到90年代的十幾萬在今天貶值到只能在北京買一平米的時候才恍然大悟。

我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就在思考:坐班的人為什麼工資低?中層和高層做的事情少卻工資高?事實上,當老闆就是「勞心」的,而大部分窮人都認為上班等於穩定的生活,上班應該可以發財。

哎,流水線上的工作最勤奮,工廠里的工人接單最多,真正賺錢的卻是二道販子。

辛苦寫作的人沒火,羅輯思維轉述包裝以後能讓書賣脫銷;開發生產口紅的人累成狗,口紅號只用發文營銷立刻讓男朋友們掏腰包。

這樣的例子少見嗎?醒悟吧,少年!我剛進新東方的時候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只能講寫作呢?我英語很好,完全可以講閱讀啊,聽力也可以啊,後來才發現,老闆真是下得一手好棋。

將英語分成聽說讀寫譯,每位老師各司其職,或許老師們教學時間長,更容易在一門課上教出彩,可是現實往往是:那些英語本身綜合能力不錯的人在教學一段時間之後只會自己那一門,如若哪天想出來自己獨立門戶,剩下幾科自己就教不了。

而長期學校幫忙招生,也逐漸讓大家養成一種只會講課不會招生和營銷的習性,「生源從哪來?」很多優秀老師有自立門戶的想法,可是一想到上面兩個問題,也就只能乖乖教書了。

2.窮人一直琢磨的事情是怎麼賺小錢。

滴滴火了,刷單能讓收入上萬,立刻在上班時間開小差出去拉客人,甚至辭職去當司機。

等平颱風口期一過才發現自己被當槍使,沒有補貼只好老實找個單位重新上班去。

心裡琢磨的事情永遠都是怎麼薅羊毛,怎麼讓老闆開心,從來不想建立自己的系統。

看完上面一段估計有人又要站出來反駁:有的是年入百萬的老師,你胡說!拜託你好好看看那些年入百萬的老師,哪個不是早早就建立自己的系統?哪個不是有自己的微博微信公眾號各種流量平台資源?哪個不是著書立說?寫書本身就是「被動收入」不是「暫時收入」啊親!真能寫好一本工具書,每年版稅都有數十萬,肖秀榮和任汝芬之流,你覺得他們需要靠教課掙錢?年輕人,tooyoungtoosimple.我不是鼓吹當個老師就要成網紅賺流量,當老師的重點當然是把學問做好,但是如果想成為有影響力的老師,只賺課時費是根本不夠的。

3.窮人看不到機會,做不出選擇。

機會只有在將起未起之時才有意義,大家都認為是機會的時候,說明這件事已經要進入下半場了。

2015年5月入場買股票的基本都是追漲殺跌,那些賺到錢的人早在2000點的時候就開始布局了。

別誤會,股票這裡只是例子,不是我認為的「機會」。

真正的機會不會這麼短暫,但是也不會太長久,但是富人的財商,對財富的認知度往往比窮人理解得更深刻更早。

而真正的窮人,機會來臨的時候他甚至都察覺不到那是個機會。

中國的超級周期帶來了無數紅利,在過去的20年,無論你是什麼出身,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改變自己的社會階級。

過去20年,無數農村出來的人,通過高考,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獲得了成功。

看看日本,基本上泡沫經濟之後的日本工薪階級很難翻身了。

年輕人通過遊戲和其他東西來精神麻痹自己。

可怕的是,中國的經濟超級周期即將結束,在有些經濟學家的眼中或許已經結束了,在城堡大門即將關閉的現在,一定要做出深刻思考後的選擇。

因為當經濟常態化進入低速增長期之後,整體的投資回報率就會大幅下滑,這個時代依然會給有才華的人予以機會,但這些機會是結構化的,而不再是全體社會化的。

90年代隨便下海經商就能賺錢,現在呢?實體經濟大多數都在維持而已。

昨天還有個姑娘微信問我:我想兼職開美甲店,聽說你開過,能不能給點建議?我說我的建議就是:別開!全職開的人都在虧本,你沒經驗不懂技術基本就是去給房東打工了。

不過真正聰明有才能的人是不會失業的,在任何一家公司工作,想的不僅是這是一份投資,也是技能和思想日益精進的訓練場。

錢會有的,你要想清楚不僅是錢怎麼變多的問題,你更需要想清楚除了錢以外的回報是什麼。

(文章選自本人公眾號:杉杉工作室,轉載請私信) 我是做房屋結構設計的。

很多業主在建自建房的時候,不願意請設計師設計,自己瞎做,做完會出現很多問題。

例如,他們怕房子不安全,於是幾乎所有的鋼筋都用最大的。

不知道梁該怎麼放,於是能放則放。

柱子一般就九根柱子平均分布,完全不按需求排布。

經常做到一半,又覺得不滿意,拆了磚重做。

然後再拆再做。

做完心裡又沒底。

其實,畫份圖就幾千塊,單單鋼筋的材料費都可以省幾萬塊錢,更何況其他因為設計帶來的便利而產生的附加價值。

但是他們想不通,就算我當面說清楚了,還是覺得小房子不需要設計。

放幾張圖吧,算是反例。

看看這個客廳,有三條梁在上面,其實上面也沒什麼特別,但是業主就是覺得怕不安全,就加了。

客廳上面的梁 很多房間一打開房門就看到一根柱子,或者牆了 還有這個,也是房間里有柱子。

很不好用,但是他們那些業主就是不肯請設計師,寧願多花錢,而且很多怎麼說他們都不信。

有一個人點贊我就上張亂七八糟的樁基給大家看看,一根樁要一萬多啊對了為什麼我又會出現是因為他們要補報建圖(比設計更貴)居然有好幾個贊,更新兩張圖。

就算不是專業人士,應該都能看出,這裡是不需要那麼多樁的,上面的是每隔兩米一根樁,已經打好了,簡單地說,若是在做好之前,請我過去看,估計單單基礎可以至少可以幫業主省兩萬塊錢,不包括上面的四層結構。

我比較有把握,整個結構可以幫業主省五萬塊錢材料錢,這棟樓是業主做著做著發現好像有什麼不妥,才叫我過去的,基礎打好後,很多東西沒得改了。

這兩個項目都在農村,業主比較窮,於是他們不肯出錢請設計,所以他們要浪費很多錢,而我在幫一些有錢一點的人設計的時候,因為他們比較信任我,所以方案都定得很好才往後設計,一般可以省很多錢,而且因為設計好了,會更加好用,一些設計了的比沒設計的房子要轉手賣的話,可以多賣十多二十萬塊錢。

總結,同樣的房子,窮人花更多的錢,住更差的環境,房子拆拆補補,浪費非常多心思,消耗精力,建的房子反反不值錢,富人花更少的錢,住更好的房子,非常省心,建的房子比較好用又值錢。

沒有意識到時間的價值。

通俗一點說就是:不把自己的時間當錢,也不把別人的時間當錢。

不把自己的時間當錢,總想找免費的網路資源,為此不惜花上幾十分鐘或者幾小時,也不肯花上十幾塊買一本正版電子書,立刻就能閱讀。

幾個小時以後,花錢買書的同學已經讀完了可以做新的事情,而終於搞到免費資源的同學才剛剛開始閱讀。

日積月累,差距越來越大。

類似的還有:各大公共機構免費開放日,一定要去排隊觀看,可以省掉幾十塊門票錢,為此不惜排上一兩個小時隊,還覺得賺了天大便宜。

支付寶微信做地推的某幾個特定日期,大型超市減免,又是一輪的排隊付款熱潮。

在窮人思維者津津樂道省掉的那幾十塊時,珍惜時間的人已經用時間換取了知識、人脈、資產等等。

不把別人的時間當錢,(以下綜合女朋友們的遭遇)總是想找美女聊騷,覺得美女閑著也是閑著為什麼不跟自己聊一下呢?總是想找人介紹女朋友但是不想付任何代價,無論是介紹費還是對介紹人日常的精神付出。

自己心理出現危機時,找朋友傾訴,一說說半天;朋友心理出現危機了呢?敷衍過去就是。

給網路上不認識的人留言,要求給TA個人推薦書單/公眾號,這些整理起來需要花時間,但是網上的人又不認識你,為什麼要給你花這麼多的時間呢?因為你說了一句好人一生平安?以上兩點本質上是一點——沒有意識到時間的價值。

從前看過一個富商寫過:人活到一定歲數就會明白,錢都是時間給的。

當一個人用窮人思維思考,他看不到時間的價值。

他為自己花時間省掉的錢也沾沾自喜,他為別人竟然需要付費才肯付出勞動感到憤怒。

然後呢?他失去了自己的時間,也失去了從時間演變出來的學識、洞見、財富。

他不尊重別人的時間,也失去了別人的真心對待、有價值信息的透露。

等他人到中年時,他會發現自己沒有人脈,缺乏有影響力的朋友,抱怨社會不公。

窮人思維的持有者,他們過度看重財富的單一外部表現形式「錢」,但是無法理解財富的多樣形態——個人影響力、信息獲取力、人脈,更無法理解一切財富的本源——時間。

推薦閱讀: ※精品酒店的美體現在哪些方面?※你們經歷過什麼差點死亡的事?※你做過最大的努力是什麼?※你最深刻的錯誤認識是什麼?※擁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生活經歷|成功學|財富|窮人|思維模式| 一點新知 GetIt0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