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重大意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不管是成功之處,還是失敗之處,都是辛亥革命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這場革命不僅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舊有的統治秩序再也無法 ...
理論中國網 |
"黨的文獻"公眾號
"黃城根下"公眾號
"黨的歷史"公眾號
(微博)黨史網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專家學者>>研究系列>>金沖及
辛亥革命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重大意義
作者:金沖及
發布時間:2013年05月31日
辛亥革命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重大意義
——訪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常務副主任金沖及
王農媛
近代中國,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急遽激化,中國社會處於劇烈的動蕩和變化中。
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為日后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發展開辟了道路。
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本刊記者特地採訪了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常務副主任金沖及,請他對辛亥革命作一概略評價。
辛亥革命——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巨變
記者:金主任,非常感謝您接受本刊的採訪。
中華民族在20世紀走過了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辛亥革命是這段發展進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節點。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您認為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深刻認識辛亥革命這一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巨變?
金沖及:20世紀,是決定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歷史轉折時期,中國在前進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巨大變化,辛亥革命是其中的第一次。
它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
從這個意義上,也可以把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看做辛亥革命的繼承和發展,看做它最終結出的碩果。
記者:中華民族創造過燦爛的古代文明,在近代卻落后了。
當時中國面臨的“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的歷史狀況,驅使每一個對祖國懷有深厚感情的中國人苦心焦慮地尋求拯救祖國的道路。
是否可以說,辛亥革命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以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為出發點的?
金沖及:20世紀到來的時候,中國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道路上走過整整60年,列強在中國強行劃分勢力范圍,攫取種種特權。
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都以清朝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而告終,日俄戰爭竟是兩個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大地上的相互厮殺,人民慘遭屠戮,廬舍化為灰燼。
長夜漫漫,中國人痛切地感到國家已面臨被瓜分和滅亡的直接威脅。
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寫道:“嘗中夜起而大哭。
嗟乎!誰其知之!”
在極端深重的民族危機面前,誰能領導人民抵抗外來侵略、把祖國從危難中拯救出來,誰就能得到人民發自內心的信任和支持﹔否則,就會被人民所拋棄。
這時,統治著中國的清朝政府處在怎樣的狀態呢?人們期望有一個能保衛國家和民族利益的政府,而清朝政府恰恰相反,寧肯大量出賣國家的權益,以換取帝國主義列強的支持,維護它在國內早已搖搖欲墜的統治。
1901年2月,當武裝佔領中國首都北京的列強提出議和大綱時,流亡在西安的清朝政府發出皇皇上諭,竟宣布政府今后的對外方針是“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清朝政府對外屈辱到如此地步,對內拒絕任何根本改革,而其竭澤而漁的橫征暴斂更使人民無法生存下去。
這就使原來裝扮成“神聖不可侵犯”的清王朝終於在人們心目中喪盡尊嚴,被看成只是洋人用來統治中國的工具。
人們越來越憤怒,感到不把這個賣國的、專制的、極端腐敗的清朝政府推翻,中國是一點希望也沒有了。
離開這個大背景,就不可能理解辛亥革命。
記者: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被迫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
但中國人民的反抗從來沒有停止過,清朝政府也自上而下地進行過一些枝節的改革。
可是,救亡與圖存問題不僅沒有解決,而且中國的狀況在一天天壞下去。
辛亥革命的目的正是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
您認為,是否可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開創了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金沖及:在近代,中國人面對的問題成千上萬,許多人常不知該從何下手。
孫中山從千頭萬緒中提綱挈領地提出民族獨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這三個目標,並且堅決主張用革命的手段來實現它。
這就指明了一個新的方向,集中地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和人民的願望。
為什麼當時會有那麼多人奮不顧身地奔集到孫中山高舉的旗幟下,原因就在這裡。
盡管孫中山並沒有找到實現這些目標的具體道路,但這些目標的提出畢竟激勵著不止一代的中國人不斷地為之奮斗。
孫中山在興中會章程中痛心地寫道:“中國積弱,非一日矣。
”他悲憤地呼喚:“有心人不禁大聲疾呼,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
”興中會名稱中的“興中”兩字,也表明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拯救民族危亡的強烈意願。
“振興中華”這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響亮口號,就是孫中山在檀香山興中會成立時率先喊出來的。
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活動,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起民主共和的旗幟,這是一件有著破天荒意義的大事。
民主共和,是同君主專制相對立的。
中國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幾千年實行的都是君主專制制度。
要從如此沉重的傳統束縛下擺脫出來,提出以另一種政治制度來代替君主專制制度,其難度可想而知。
也正因此,辛亥革命的歷史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胡錦濤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具有重大意義。
這個評價是深刻的,完全符合實際的。
記者:辛亥革命為中國走向獨立和解放的道路掃除了君主專制制度這個巨大的障礙物。
此后,無論是袁世凱稱帝還是張勛復辟,都隻能曇花一現,立刻遭到全國人民的普遍反對,很快歸於失敗。
這是否說明,歷史的發展畢竟無法倒轉回去了?
金沖及: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民主共和制度。
誠然,民主共和制度在當時的中國只是徒具形式,但這個形式在人們觀念上引起的深刻變革決不能小看。
中國人歷來講究要“名正言順”。
孫中山說:“在南京所訂民國約法,內中隻有‘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一條是兄弟主張的。
”有了這一條,民主共和便成了“正統”,人們不再把自己看做皇上的“子民”,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
在這種情況下,各種政黨、社會團體和報章雜志像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政治生活空前活躍,民主精神普遍高漲,為中國的繼續前進創造了重要條件。
即便南京臨時政府很快就結束,袁世凱又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統治,但已經發生了的變化是誰也無法全部抹掉的。
把辛亥革命稱為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大變化,它是當之無愧的。
記者: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在思想上幾乎都受過辛亥革命風暴的洗禮和激勵,辛亥革命成為他們投身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起點﹔隨后,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又從辛亥革命的失敗中接受了教訓,看到它存在的嚴重弱點,認識到在中國的歷史條件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是不可能的,必須尋找新的救國救民的道路。
這也是說辛亥革命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的依據之一?
金沖及: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是一個宏偉而艱巨的目標,決不是靠一兩次革命沖擊就能實現的,也不可能在一兩代人手裡完成。
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來的共和國,照搬了西方國家民主政治的模式。
許多人興高採烈,把事情想得很簡單,以為民主共和國既經成立,人民生活在優良政治之下,進步一定很快,種種根本改革都將順利實現。
可是,事實卻使人大失所望:普選徒具形式﹔多黨制成了拉幫結派,黨同伐異﹔議會裡大多是一些政客在那裡吵吵嚷嚷,爭權奪利﹔國民黨在大選中取得國會議席中的大多數,但對國民黨的實際作用卻很少裨益。
熱切的期望,得到的卻是冰冷的回報。
等到袁世凱做好了准備,突然猛扑過來,就連那些形式上的東西也被拋到九霄雲外。
種瓜得豆,這是創業者始料不及的。
但是,歷史不會在此停步不前。
在依然深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面前,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了新的探索,尋找新的出路。
早期的中國共產黨人大體上有兩種:年長的大多參加過辛亥革命,並且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如董必武、林伯渠、吳玉章、朱德等。
陳獨秀雖然沒有參加同盟會,但同樣積極投身辛亥革命,並且擔任過獨立不久的安徽都督府秘書長﹔年輕一些的大多也受到這次革命的深刻影響,如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
林伯渠這樣描述自己在辛亥革命后的思想歷程:“辛亥革命前覺得隻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經過多少挫折,自己追求的民主還是那樣的遙遠,於是慢慢地從痛苦的經驗中,發現了這路不通,終於走上了共產主義的道路。
這不僅是一個人的經驗,在革命隊伍裡是不缺少這樣的人。
”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走到工人和農民中間去,從中國的實際國情出發,腳踏實地地開始新的斗爭,終於找到了正確的前進方向,找到了足以把祖國從危難中拯救出來、領導中國社會變革的先進社會力量。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經過長期不屈不撓的斗爭,經過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前進,終於領導億萬中國人民取得了輝煌勝利。
辛亥革命的勝利和失敗
記者: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強烈地激動過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離現在已經整整一百年了。
隨著歲月的消逝,當年種種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
可是,對這場革命的功過得失,在國內以至國外一直有著不同的議論。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中突出的一條,就是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您認為,今天我們應該怎樣認識辛亥革命的這一歷史功績?
金沖及:推翻統治了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這在當時確實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我們不能把從君主專制到建立共和國,隻看作無足輕重的政體形式上的變化,甚至隻看作是換湯不換藥的招牌的更換。
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的主張。
孫中山多次旗幟鮮明地指出:“中國數千年來,都是君主專制政體,這種政體,不是平等自由的國民所堪受的。
”“且世界立憲,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稱為真立憲。
同一流血,何不為直截了當之共和,而為此不完不備之立憲乎?”1905年8月成立的中國同盟會明確地把“創立民國”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之一,它在第二年冬頒布的《革命方略》更是響亮地宣告:“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
”“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這在當時確實是石破天驚之論!比一比,從“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到“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這是何等巨大的根本性的變化!資產階級革命派堅忍不拔地通過報刊鼓吹、秘密宣傳,使民主共和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到辛亥革命爆發時,推倒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已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任何反動勢力都已無法把它再扭轉過來了。
辛亥革命果真把“皇帝拉下馬”了,把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推倒了。
它帶來的直接后果,至少有兩條。
第一,使中國的統治者在政治上亂了陣腳。
中國封建社會本來有個頭,那就是皇帝。
他是大權獨攬的絕對權威,是統治秩序賴以保持穩定的重心所在。
辛亥革命突然把這個頭砍掉了,整個統治秩序就亂了套了。
這以后,從袁世凱到蔣介石,像走馬燈似地一個接著一個登場,卻始終建立不起一個統一的穩定的統治秩序來。
不用說人民革命的浪潮一浪接著一浪,就是統治陣營內部也無法再保持統一。
這自然有很多原因,而辛亥革命在這裡所起的巨大作用是無法抹煞的,它為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勝利開辟了道路。
第二,使中國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
皇帝,該算是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麼,還有什麼陳腐的東西不可以懷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禁錮一經打破,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騰向前,不可阻擋了。
記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五四運動,揭開了中國人民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嶄新篇章,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還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備,並使社會主義思想成為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運動的主流。
您在一篇文章中曾這樣說過: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
應如何理解這樣的評價?
金沖及:辛亥革命一度迸射出耀眼的火花,最后留下的仍然是一片令人難熬的黑暗。
於是,許多人重新觀察、思考、探索,尋求新的救國真理。
在這個旅程的盡頭,終於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從此,中國的革命就有了正確的方向。
歷史上常常有一些重大的轉折關頭,這時的社會內部各種矛盾和沖突異常尖銳,局勢瞬息萬變。
勝利和失敗、失望和追求、苦悶和奮起,以快得令人目眩的速度交替出現,留下了發人深思的豐富的歷史遺產。
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便處在這樣的歷史時刻。
新生的共和國,在許多人眼前矗立起一幅虛構的壯麗前景。
人們夢想著:一旦“以一個新的、開明的、進步的政府來代替舊政府”,“一旦我們新中國的偉大目標得以完成,不但在我們的美麗的國家將會出現新紀元的曙光,整個人類也將得以共享更為光明的前景。
”人們深信:過去,中國進步的主要障礙就是那個腐敗、賣國、拒絕一切改革的清朝政府﹔現在,這個障礙既已從前進的道路上掃除掉,一切根本改革當然將次第推行,諸如民主政治的實施、工業交通的建設、國家的富強等等,都指日可待。
人們沉醉在興高採烈中。
可是,透過表面上那派熱烈景象,冷靜地觀察一下,不難看到它背后存在的嚴重危機。
領導這次革命的中國資產階級有革命的要求,但並沒有徹底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決心和勇氣。
武昌起義的成功和中華民國的迅速成立,沖昏了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的頭腦。
革命的精神廢弛了,妥協的聲浪壓倒一切,成為南方政府不和諧的合奏中的基調。
而當帝國主義直接出面干預、開始所謂南北議和后,他們竟爭先恐后地主張對帝國主義和袁世凱妥協,從內部施加壓力,逼迫南京臨時政府將政權交給袁世凱。
孫中山是比較堅定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在當時革命形勢的鼓舞下,他曾要求繼續把革命推向前進,反對向袁世凱妥協。
可是,這種微弱的呼聲很快便為巨大的妥協聲浪所淹沒。
這樣,軟弱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終於將政權移交給大地主大買辦階級的政治代表袁世凱。
轟轟烈烈的一場大革命,雖然趕走了皇帝,挂起了一塊“中華民國”的招牌,但年代久遠的、壓在人民頭上的封建軍閥官僚政治機構,除換了名稱以外,幾乎沒有任何變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更沒有受到絲毫的觸動。
這時,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的經濟地位和實際興趣也在起著變化。
他們中許多人渴望得到一個“寧靜”的政治環境,來保障他們既得的政治權益,保障他們自由地從事實業的發展。
同時,他們也很怕自己在本階級(即資產階級)眼目中成為“不安寧狀態”的罪人。
於是,就積極地支持袁世凱,盡力鼓吹“南北統一”和“新舊調和”,希冀用放下武器來換得袁世凱的諒解和信任。
而結果適得其反,換來的只是鼓勵並便利了袁世凱進一步扑滅南方的革命力量。
一年多前曾經鼓動起全國規模的革命大風暴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曾幾何時,已處於分崩離析和完全孤立的境地。
環顧四周,找不到多少支持和援救的力量。
於是,南方各省一度進行的獨立和抵抗很快就煙消雲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理想,還在無產階級對它從理論上進行批判以前,已經由實踐對它進行了有力的批判。
中國人民付出了痛苦的代價,才從連續不斷的失敗中取得教訓,逐步認識到資產階級的政治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是行不通的。
許多愛國者不能不嚴肅地重新思考國家社會的許多根本問題,尋求新的出路。
也就是說,正是辛亥革命為五四運動的興起,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准備了不可缺少的條件。
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沒有1911年的辛亥革命,就不會有1919年的五四運動。
記者:辛亥革命並沒有達到它預期的目標,沒有能從根本上改變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對中國的統治,沒有真正實現民族獨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
辛亥革命后,西方列強在中國的支配地位沒有削弱,中國近代社會的基本矛盾沒有解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沒有改觀。
是什麼原因導致辛亥革命沒能結束中國近代以來的貧窮、落后、分裂、混亂局面?
金沖及:導致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除客觀的力量對比懸殊以外,這場革命的領導者所代表的社會力量還很薄弱,政治上不成熟,確實存在嚴重的弱點。
第一,他們沒有提出一個明確的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制度的政治綱領,許多人在推翻清朝政府以后便以為大功已經告成,失去了繼續前進的明確方向。
第二,他們沒有發動並依靠佔中國人口最大多數的下層勞動人民,因而在強大的舊勢力面前便覺得自己孤立無援,找不到把革命進行到底的力量。
第三,他們沒有形成由一大批有著共同理想和嚴格紀律的先進分子組成的黨,作為革命隊伍的核心力量,因而難以在極端復雜的環境中頑強地進行堅忍不拔的斗爭。
在當時還不成熟的中國社會歷史條件下要解決這些問題是做不到的。
辛亥革命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
記者:近代以來,為了拯救祖國,為了建立一個獨立、富強、民主、進步的新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令人窒息的黑暗中堅持探索,進行了無數次可歌可泣的斗爭。
在20世紀初寫下的最早的光輝篇章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
那麼,您認為辛亥革命留給我們了哪些精神財富?
金沖及:辛亥革命充分顯示出中華民族是一個有智慧、有骨氣、蘊藏著巨大潛力的民族,當許多人認定這個古老的民族已經瀕臨滅亡的時候,它卻出人意料地掀起了一場巨大的革命風暴,為民族的重新振興開拓了道路。
中國近代的民族民主革命是由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經過一個多世紀前仆后繼的頑強努力,才取得勝利的。
辛亥革命雖然沒有完成民族民主革命這個歷史任務,但它在近代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的長期歷史中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佔有重要的地位,這是無可質疑的。
不管是成功之處,還是失敗之處,都是辛亥革命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這場革命不僅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舊有的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而且使民族覺醒和民主精神在全國普遍地高漲起來。
這就把歷史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成為走向新中國的歷史進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階梯。
這不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嗎?可是,這次革命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對中國的統治,中國近代社會的基本矛盾一個也沒有得到解決,中國依然是一個貧窮、落后、分裂、混亂的國家。
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場革命不又是失敗了嗎?但一次革命的價值不能單從它的短期效果來衡量。
如果從長遠的歷史眼光看,它對中華民族解放運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是不可磨滅的。
辛亥革命是我們的前輩一百年前在中國這塊國土上進行的一次偉大實踐。
那些在黑暗年代裡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社會進步而斗爭的先驅者的業績,是不應該被忘卻的。
今天,我們深思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敗,能夠更具體地了解中國近代的國情,了解中國近代的歷史道路是怎樣走過來的。
這對增強我們民族的自尊、自信和凝聚力量,萬眾一心地為實現中華民族的新的騰飛而努力,將永遠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力量。
記者:再次感謝您接受本刊的採訪。
(來源:《紅旗文稿》2011年第19期)
專家學者
研究
編輯
翻譯
C
曹前發
陳 晉
崔友平
陳雪蓮
D
戴隆斌
丁開杰
F
樊 銳
馮 俊
馮 雷
傅 頤
G
高永中 郭偉偉
高長武
H
胡長栓
黃一兵
J
賈高建
金沖及
靳呈偉
L
冷 溶
李 穎
李 珍
李忠杰
龍新民
魯 路
林小波
呂增奎
劉仁勝
李姿姿
劉敏茹
劉 強
M
馬京波
毛 勝
O
歐陽淞
P
潘敬國
Q
曲青山
S
沈傳寶
石建國 史全偉 孫麗萍
孫艷玲
T
譚幼萍
湯 濤
陶永祥
W
王 駿
王 旸
王叢標
王均偉
王樹林
王學東
王玉強 魏海生
吳德剛
武市紅
汪裕堯
X
郗衛東
邢和明
熊亮華
徐向梅
許寶友
許先春
Y
楊明偉
楊雪冬
楊志強 俞曉秋
姚 穎
Z
張 鵬
張 曙
張愛茹
張賀福
張神根
張士義
張樹軍
張文紅
張曉彤
張秀娟
章百家
趙士剛
朱昔群
朱艷聖
卓鬆盛
張軍鋒
朱 薇
C
陳 理
F
費虹寰
G
高遠戎
H
黃文前
黃曉武
J
紀曉華
姜淑萍
蔣永清
L
李 楠
李 琦
李紅喜
李樹泉
劉 敏
劉 英
劉榮剛
盧 潔
P
彭萍萍
Q
喬 君
S
孫東升
T
唐筱菊
唐 斫
W
王 瑾
王林育
王香平
王 穎
X
徐 洋
Y
閆月梅
苑 潔
Z
張 紅
張宏志
張明杰
章 林
鄭 錦
C
柴方國
D
杜雪峰
G
郭 勰
H
侯靜娜
霍 娜
J
賈毓玲
蔣明煒
L
李朝暉
李鐵軍
劉 冰
劉 亮
Q
卿學民
S
沈紅文
W
韋建樺
王麗麗
王曉妮
X
夏 靜
邢艷琦
徐燕霞
肖德強
謝海靜
Y
楊世均
尹汾海
Z
趙晶旸
朱 毅
朱艷輝
張琳娜
延伸文章資訊
- 1辛亥革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始自西元前221年秦朝時期共2132年的帝制,開啟民主共和新紀元,傳播了民主共和觀念,不僅結束此前立憲派實行君主立憲的努力,而且對此後 ...
- 2辛亥革命的多重偉大意義:一場帶有遺憾的民族革命與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是現代第一次思想啓蒙運動(革命宣傳和漢人民族意識的興起)的直接成果,也為第二次思想啓蒙運動(新文化運動)奠定基礎。革命的成功與建國 ...
- 3辛亥革命110週年:習近平稱分裂國家必遭「歷史審判」 - BBC
陸委會也批評稱,中共一貫藉由高舉孫中山先生,卻又否定辛亥革命成功與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來凸顯其法統繼承的正當性,這是片面扭曲歷史事實,強調 ...
- 4辛亥革命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重大意義
不管是成功之處,還是失敗之處,都是辛亥革命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這場革命不僅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舊有的統治秩序再也無法 ...
- 5辛亥革命_百度百科
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紀末(有的學者認為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算起,有的説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