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錢反思》談省錢方法之前必備的4個觀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省錢反思》談省錢方法之前必備的4個觀念 · 1. 抓大放小:影響你支出的不是你有沒有隨手關燈 · 2. 邊際效益:千萬不要省到極限 · 3. 機會成本:省錢有機會成本. Mr.Market市場先生 最後更新:2021-07-26 錢,一定是越省越好嗎? 市場先生以前分享過幾篇省錢方法的文章, 近期在看一些國外對省錢方法的分享,有蠻多感觸。

某些省錢方法看起來也許有用、可以省到錢, 但以我自己的經驗,執行這些省錢方法也許能讓你省下一些錢,但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在執行省錢與儲蓄時,你是否曾經遇過以下這些疑問: 覺得花費很大的力氣在節儉克制消費,實際上卻省不下多少錢? 覺得省錢讓自己生活變得很痛苦? 覺得省錢的過程,好像人生失去了些什麼? 覺得省錢方法聽起來很好,但總是執行不下去? 也許你還在累積儲蓄的人生階段,想了解更多省錢方法, 但以下這篇文章我想談的是:省錢方法也許並不是越多越好。

省錢方法很多,但最終我們能執行的且帶來成效的,其實只有其中一小部分, 那麼該如何抉擇與判斷呢? 你可以看到各種方法都試著執行看看,同樣能得到結論, 而這篇文章市場先生想談談我自己的經驗和價值觀,也許對於你在選擇省錢方法上,可以多出一些思考。

談到對於省錢的價值觀, 我有兩個全然對立的不同觀點: 省錢的正面觀點: 1.適當的節儉是財富與現金流的基石,常態支出越低,達到財務自由的速度越快,面對財務上的意外風險也更有承受能力。

2.省下來的錢拿來投資、未來複利滾出更大的金額。

省錢的反面觀點: 1.為了省錢,我是否付出其他代價?例如損失時間、專注力、生活體驗、健康、友誼、更好的機會與價值? 2.人生只有一次,金錢本來就是拿來花的。

存下一堆錢又帶不走,有意義嗎? 我想這兩面的觀點都正確,兩者可以並存,有衝突時則是做出選擇和取捨, 省錢不是一味的省越多越好,在上述兩個對立的觀點並存的前提下, 我認為這時再來談省錢,才會對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

談省錢方法前必備的4個觀念 以下是市場先生自己對於評估是否省錢的四大標準。

1.抓大放小:影響你支出的不是你有沒有隨手關燈 有些瑣碎的省錢,雖然是好習慣,但不一定能幫你真正省錢。

原因是我們自己並沒有真正去算過這樣會花多少,只是「感覺」有省到錢。

這種感覺的精準度,就跟你感覺買的股票會漲一樣不精確。

這世界上絕大多數事情都有80/20法則,省錢也是一樣, 把20%的事情做好即可得到80%的效益,事半功倍。

影響人生支出的關鍵: 居住成本 三餐及生活費 交通(含買車、養車) 也許有些人是例外, 但對大多數人來說,統計上影響最大的通常是居住成本,包括房租和房貸,其次則是交通(含買車、養車、油錢等等)及三餐生活費。

假設一個月2萬元房租,只要能設法省掉10%就等同加薪2千元,如果你選擇暫時和父母住,那麼等於加薪2萬元。

同樣的,一棟價值2千萬的房子,最終價格只要差1%,可能就抵過你10年努力成千上萬次省小錢的差異。

這不是說省小錢不重要,而是你應該放更多注意力在大金額的決策上, 為此花更多時間深思熟慮、做更多功課和研究。

高金額、高頻次的支出,才是省錢的重點 上述三種成本,對許多人來說甚至可能就佔去5成甚至7成的收入, 換句話說,也許你只需要在這三件事情上下足功夫,可能就已經把能省部分作的差不多了。

剩下其他部分其實也就能在擠出一點而已。

許多人常常會在奇怪的地方費盡心思節省,省下的錢不多,但對真正影響財務的關鍵花費卻往往考慮極少, 原因是我們都只擅長處理自己熟悉的事情,越大金額的事物我們往往越不熟悉, 理解這點以後,才知道自己應該把注意力放哪裡。

這些錢省不下來?想想看一些有創意的方式吧 租房的錢省不下來?已經無法再省下更多了? 有些人會選擇住自己家,也有人租賃整間公寓後再分租出去、自己使用其中一小間,有些人則選擇找遠端工作並住在消費水準低的地方…。

記得:這些都是能幫你省下一大筆錢的方法,所以想必不會太簡單,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方法,也許你欠缺的只是一些創意。

  2.邊際效益:千萬不要省到極限 既然世界上有80/20法則,那必然存在著一些付出80%的努力卻只收穫20%成效、事倍功半的事情。

我經常提省下衛生紙和垃圾袋的例子: 衛生紙和垃圾袋價格並不高, 但你可以想像,如果為了省錢,家裡一包衛生紙和垃圾袋都沒有, 或者為了要不要多用一張衛生紙、一個垃圾袋精打細算,你會有多痛苦? 許多基本的生活用品,省下來只能為你帶來小小的金錢效益, 但沒有它卻會對你帶來巨大的痛苦, 這種錢千萬不要省。

同理也可以衍生到其他地方, 對不同的人來說,總有一些東西它的開銷極小,但沒有它的傷害卻很大, 或者只要小小的開銷,但卻能為你生活帶來極大的滿足。

舉例來說, 如果你早餐多加一個蛋,能讓你一整天心情愉悅、工作效率更佳,那為什麼不加呢? 所謂的邊際效益,就是同樣一單位的金錢,所帶來的效益, 某些花費可能金額很小, 但邊際效益極高,同樣花費1元可以得到10倍甚至更大的好處,或者省下1元卻帶來10倍的傷害, 找到這些金額小但邊際效益極高的小地方, 你就可以用非常小的代價,大幅增加你對生活的滿意度,也可以幫你逐漸釐清哪些是需要、那些只是想要。

絕大多數人想要每月多省下一萬元,困難度並不亞於想要增加一萬元的收入。

甚至你可能還會認為,增加一萬元收入簡單多了。

千萬不要試圖想著省到極限:往極端一點想想看,連衛生紙和垃圾袋都不買,省下這些錢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3.機會成本:省錢有機會成本 無論賺錢或省錢,我們都付出了時間作為機會成本 我們生活中最大的機會成本就是:時間。

付出時間可以換到金錢,工作的薪資收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付出金錢的確可以幫我們省時間,但金錢卻永遠買不回已經過去的時間。

而省錢的同時,則是可能付出時間或其他代價。

最直觀的就是交通, 台北到高雄,搭高鐵也許比台鐵或客運多花約700~1000元,但卻可以多省下1~3小時甚至更多時間,這就是購買時間的價格。

時間也有它類似的形式,例如我們的生產力,就是來自於你付出一段專注的時間。

換句話說,花錢如果能讓自己擁有更多專注力,也同樣是幫你換來時間和金錢, 反之某些省錢方式,看似不花時間,但如果付出了專注力作為代價, 比方說,如果付出一杯咖啡的代價,能讓你專注的工作一小時, 可能產出的結果會比你無法專注的工作3小時還要多, 你也許不是非要喝咖啡不可,那麼咖啡錢到底要不要省呢?這就很值得思考。

機會成本會隨著你的條件逐漸改變 一個人財務能力的提升,通常也伴隨著他單位時薪的提升。

有些人的時薪是200元、500元,但也有些人的時薪是1萬元、5萬元。

當你時薪300元的時候,也許你會覺得多花1小時但省下500元很划算。

但隨著你時薪的機會成本提升,例如提升到1000元的時候,這時與其多花1小時省500元,你寧可省下那1小時、多花500元。

看到這裡你可以進一步想像,如果你時薪1萬元時,你生活中的決策會如何改變? 省錢都有代價,也就是機會成本, 也許是時間、也許是精力專注力,也許是感情或心情等等其他你認為有價值的事物, 你只是當下選擇把這些事物優先換成金錢。

但要記得,這只是一種選擇,並不是絕對的標準答案。

人生或者財務上最終的目的, 仍是擁有你自己支配的時間,而不是擁有一堆錢卻沒時間。

從這個觀念中我們也可以知道, 提高自己的時薪,也就是單位時間價值,其實變相的就是幫自己賺到時間資源,也等於在幫自己省錢省時間, 此外我們也可以理解到被動收入為什麼吸引人?因為它在時間的代價上相對低非常多。

也許累積財富的階段,我們一定得付出時間換取金錢, 但是隨著你收入與儲蓄增加,最終省下時間、甚至付出金錢換取時間是更有價值的。

  4.可執行性:讓省錢變成全自動執行的背景程式 省錢方法再多,做不到都沒有意義, 真正能長期制執行下去的,只有自己價值觀認同,且養成習慣長期做下去的事。

價值觀刻在潛意識裡,如果你打從心裡不認同某一個方法,那最終你也很難確實執行。

反之如果你原本就是這樣想,那麼不需要付出特別努力也會自動做出決策。

這也是為什麼別人的省錢方法不一定適合你,你得先了解自己的價值觀。

省錢很好,但我們的意志力是有限資源 當你需要刻意付出意志力來省錢時,其實會侵蝕你的意志力資源, 讓你在其他地方無法省下錢,甚至影響其他的事情。

舉例來說,有個人決心省錢,想改掉自己每天喝飲料的習慣。

但這讓他很不習慣,於是月底他犒賞了自己一頓大餐,心想:我已經努力省了這麼多飲料錢,犒賞自己很合理吧? 是不是在很多地方你都聽過類似的例子呢? 例如減肥、健身,其實也都容易遇到類似的問題。

只要是需要高度消耗意志力的事情,就很難長期進行下去。

讓省錢變成習慣:改變環境、訂下標準 好的省錢方法到最後都會變成一種習慣, 關鍵是持續重複執行,直到它做起來完全不費力,變成一個自動運行的背景程式。

對此我覺得有兩個關鍵: 1.環境很重要:絕大多數人的花錢習慣都是受環境影響,家庭、同事、同儕,影響最深。

曾經聽一個剛出社會的醫生說到, 他的同事醫生們,每個人都住豪宅、開名車、夫人都背名牌包,這讓他不知不覺也拉高的自己的日常生活水準, 雖然他薪水也不低,也預期未來收入會高於大多數一般水平,但這種花費仍讓他當下幾乎存不下錢。

想改變這種情況有兩種方式: 一是改變環境,最好能讓身邊圍繞著和自己一樣,都是更加重視財務的朋友。

二是改變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財務目標,並且不要在意他人的評價和眼光。

畢竟我們的財務結果最終都是自己要承受,無論別人怎麼評價,也不會對我們財務改變有實質幫助。

2.訂下標準:擁有一套標準,可以避免自己決策疲勞。

記帳、列預算,其實都是幫自己訂標準、定期審視的一種方式, 如果每一筆花錢都要計算、斤斤計較,除了決策疲勞以外,你也會很難把專注力放在創造價值。

創造價值才是改變財務的關鍵,省錢節儉則是和呼吸一樣的習慣。

無論個人或是企業都是如此。

關於記帳可閱讀: 1.記帳三大迷思 2.免費EXCEL記帳工具下載 關於花錢省錢標準的例子, 可閱讀:給自己一個《花錢許可證》 真正的好習慣不是省錢,而是隨時「思考價值」 前面提到了要注意省錢要抓大放小、留意機會成本和邊際效益,也提到了省錢應該要讓它變成習慣,雖然都是省錢的注意事項,但也許仍有些衝突的觀念, 例如:隨手關燈,我認為雖然不能幫你省多少錢,邊際效益很低, 但也許它是一個能幫你未來省更多錢的好習慣嗎? 畢竟隨手的動作,也可能影響到你其他的習慣? 我認為有時候是,但有時候不是, 我舉個例子: 在辦公室或營業場所如果午休或短暫外出就隨手關燈,那對營業是否會付出甚麼代價? 家裡隨手關燈或者不開太亮,也許不影響生活,但陰暗的環境是否會讓人較沒有活力?自己或小孩是否會比較不想要活動或閱讀?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些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下都不一定適用: 穿舊衣服、少買新衣服能省錢?也許有些時候可以,但如果你的工作需要時常面見客戶呢? 洗冷水澡可以省電或省瓦斯,但身體著涼了怎麼辦? 走路或騎U-Bike代替開車和大眾運輸,但萬一遲到了、多花數十分鐘,或者滿頭大汗面見朋友和客戶,這是你要的嗎? 去圖書館借書很好,但如果那本書對你很重要,但半年後才能借到,你人生有幾個半年? 喝飲料的錢可以省,但如果你久違的跟朋友聚會,大家喝飲料聊聊天,你會選擇不點飲料省下這些錢嗎? 我想說的是:養成好習慣很重要,但沒有一個方法是絕對一體適用所有人和所有情況的。

該不該省沒有標準答案,不存在一定要省、一定該花的二分法結論, 有些省錢方法雖然很好,但也存在它該花的時機, 雖然有些錢該花,但有些時候這些理由也可能變成讓自己亂花錢的藉口, 保持思考自己花錢帶來的價值是什麼,並在思考時保持現實與客觀,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真正的好習慣不是省錢,而是隨時「思考價值」 - 市場先生   學會正確的花錢,也可以幫助你省錢 最後我想談一個觀念,也許和省錢有點衝突, 但如果說這10多年來理財上我最大的改變,應該就是從省錢到花錢的這段想法。

實際上花錢永遠比省錢重要。

而好的花錢,效益也遠遠比省錢來的更大。

在省錢上我們經常會用金額來衡量成果,但很容易會忽略掉「時間」、「價值」等其他尺度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 很多人覺得投資是存錢,但我認為投資其實是花錢,花費現在的金錢,試圖在未來換取更大的報酬。

許多企業,每年有都有大額的資本支出,這難道是亂花錢嗎? 並不是,而是這些錢在未來可以換回更多營收與競爭力,讓未來創造更多收益、減少在競爭付出的代價。

企業如果為了省錢,晚數年才開發產品或招聘需要的人員,那也許早就失去了競爭力。

在生活上舉例, 一件品質好的衣服可以多穿幾年,或者在更多正式場合使用,也許它更昂貴,但比起買更多不好的衣服更省。

一張好的床鋪可以有更好的睡眠品質,讓自己睡醒後更有生產力,也可以用得更久。

有品質的三餐飲食與有品質的食材,可以在未來換來更多健康,往極端點說也可以省下自己的醫療費用。

當然, 也許我們當下所處的階段仍必須把累積金錢放在第一位,甚至沒有錢可以規劃怎麼花,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判斷這些取捨背後的價值, 你並不會一輩子都待在只能勉強存活的階段,到某些時刻你依然需要儲蓄,但支出上已經開始有些彈性, 這時候如果能讓金錢合理的發揮價值,那實際上是變相讓未來省下更多錢。

如果能意識到換取金錢背後更多的價值,我們也許更能評估自己為了省錢所付出的代價是否合理。

可閱讀:賺錢、存錢、花錢,哪個最重要? 市場先生提示:花錢可以省錢這個觀點,要謹慎使用 好的花錢方式,能讓你在不影響財務目標的前提下,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或金錢效益, 但如果你不能正確衡量事物的價值、衡量自己的支付能力,那麼依然可能只是在找個理由亂花錢而已,這會讓你遠離財務目標。

  快速總結:省錢方法並不一定越多越好 省錢方法很多,但不是方法使用越多越好, 從中挑選適合你的、真正對財務有影響、付出代價相對小的、可長期執行的,才是真正能有效省下錢的方法。

本文談到幾個觀點: 抓大放小:抓住影響你80%支出的20%項目,通常是居住、交通及生活費,用點創意去減少它們吧。

邊際效益:找到那些金額小但影響大的項目,也記得千萬不要省到極限。

機會成本:思考省錢的代價,時間其實永遠比金錢有價值,提高你的時間價值 可執行性: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透過改變環境和建立標準,讓它自然而然全自動執行。

真正的好習慣不是省錢,而是隨時「思考價值」 學會正確的花錢,也可以幫助你省錢 省錢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篇寫完我也發現自己寫了快六千字。

看完這篇省錢的前提觀念以後, 接下去再了解更多的省錢方法,我想你會更容易從中判斷哪些方法適合自己。

關於省錢方法,我也持續在研究與整理,未來有整理完會再陸續寫成文章放上來。

市場先生2021.07 更多省錢教學可閱讀:省錢技巧懶人包》幫你每月多省下5%生活費 最近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1100位同學上課。

線上課程》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線上課程連結 加入市場先生FB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解決投資的煩惱!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上一篇文章 被動收入方法有哪些?43種創造被動收入的方法 下一篇文章 如何用永豐銀行DAWHO數位帳戶來投資股票?美股複委託與台股投資流程詳解 同分類上一篇海外電匯手續費優惠》4種匯款至國外節省匯費的優惠技巧分享(美股投資、匯款)同分類下一篇省錢懶人包:住房費篇》15招省下住房成本節省租金/貸款/水電瓦斯費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取消回覆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留言*顯示名稱* 電子郵件地址* 個人網站網址 這個網站採用GooglereCAPTCHA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Google隱私權政策及服務條款。

Δ 近期文章 股票長期投資報酬比較高,所以都投資股票嗎?湯姆和傑利的小故事 ETF新手入門教學–市場先生帶你買進第一支ETF 美股手續費要多少?最完整的複委託vs.海外券商交易成本比較指南 零股新手入門教學懶人包-市場先生帶你買進第一支零股 所得稅信用卡用哪張?銀行所得稅優惠/超商/行動支付/分期指南 文章分類展開全部|收合全部 精選文章   Mr.Market市場先生 Mr.Market市場先生 Facebook Email RS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