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烦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随烦恼(梵语:upakleśa),佛教术语,共有二十种,所以也常称二十随烦恼(梵语:vimśati upakleśa),指的是一忿、二恨、三覆、四恼、五嫉、六悭、七诳、八谄、九㤭、 ...
随烦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佛教
基本教义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蕴
缘起
空性
因果
业
戒律
毗奈耶
尸罗
五戒
禅那
业处
轮回
波罗密
涅槃
真如
佛性
皈依
三宝
三法印
佛教共识宣言
修行成就/果位
佛
菩萨
辟支佛
四向四果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须陀洹
人物(英语:List_of_Buddhists)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马鸣
龙树
提婆
无著
世亲
觉音
鸠摩罗什
慧远
菩提达摩
智𫖮
玄奘
惠能
莲花生
宗喀巴
宗派、国家和地区
部派
大乘
金刚乘
上座部
三乘
大乘
中乘
“小乘”
一佛乘
汉传
藏传
藏传佛教史(英语:HistoryofTibetanBuddhism)
印度
斯里兰卡
缅甸
泰国
中国大陆
台湾
日本
新加坡
马来西亚
蒙古国
欧美
历史
佛教历史
佛教时间线
集结
原始佛教
初期佛教
根本分裂
部派佛教
大众部
上座部
阿育王
南传佛教
北传佛教
于印度衰落(英语:DeclineofBuddhismintheIndiansubcontinent)
法难
佛教现代主义(英语:Buddhistmodernism)
人间佛教
左翼佛教
经籍举要
大藏经
巴利大藏经
汉文大藏经
藏文大藏经
阿含经
南传尼柯耶
法句经
大般若经
心经
金刚经
法华经
解深密经
华严经
维摩经
涅槃经
楞伽经
大悲咒
楞严经
圆觉经
药师经
地藏经
阿弥陀经
坛经
瑜伽论
大智度论
俱舍论
圣地
佛寺
精舍
八圣地
四道场
汉地寺院
佛塔列表
相关主题
艺术
修学制度
组织
人物
佛教模板
佛教主题
上座部佛教
巴利圣典
批评
论诤
大乘非佛说
十方诸佛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ofBuddhism)佛教主题查论编
随烦恼(梵语:upakleśa),佛教术语,共有二十种,所以也常称二十随烦恼(梵语:vimśatiupakleśa),指的是一忿、二恨、三覆、四恼、五嫉、六悭、七诳、八谄、九㤭、十害、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惛沈、十四掉举、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散乱、二十不正知。
这是相对于六个主要的贪、嗔、痴、慢、疑、恶见的根本烦恼来说,因根本烦恼而引起的二十种伴随而生的烦恼。
所以也称作随惑、枝末惑。
但由于随烦恼与根本烦恼同是烦恼的现行,有别于烦恼随眠的没有现行、属于不粗重的、不猛利的、行相细微的性质。
[1]
随眠烦恼比根本烦恼更难觉察。
目录
1概论
2随烦恼的分类
2.1一、小随烦恼
2.2二、中随烦恼
2.3三、大随烦恼
3参考条目
4参考文献
概论[编辑]
随烦恼是指所有的染污行蕴心所,其中包括了随眠[2]。
随烦恼的分类[编辑]
它可分为三大类:[3]
一、小随烦恼[编辑]
即忿、恨、恼、覆、诳;谄、㤭、害、嫉、悭十种
忿
恨
恼
覆
诳
谄
㤭
害
嫉
悭
二、中随烦恼[编辑]
即无惭及无愧二种;
无惭
无愧
三、大随烦恼[编辑]
即不信、懈怠、惛沉、掉举、放逸、失念、散乱、歪知等八种。
不信
懈怠
惛沉
掉举
放逸
失念
散乱
歪知
佛法修行中的解脱道,透过断我见及断我执的方法,灭除所有会导致生死的一切大小、粗细烦恼,达到解脱生死的涅槃境界,而取证阿罗汉果。
[4]
参考条目[编辑]
烦恼
无明
我执
我见
根本烦恼
唯识百法明门:遍行有五。
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别境有五。
一欲二胜解三念四等持五慧。
善有十一。
一信二惭三愧四无贪五无瞋六无痴七精进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烦恼有六。
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见六疑。
随烦恼有二十。
一忿二恨三覆四恼五嫉六悭七诳八谄九㤭十害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惛沈十四掉举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散乱二十不正知。
不定有四: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参考文献[编辑]
^《成唯识论》卷六︰“唯说二十随烦恼者,谓非烦恼,唯染麤故。
”此中,“非烦恼”之义,乃简别随烦恼不同于贪等根本烦恼;“唯染”之义,乃简别随烦恼不同于欲等之通三性;“麤猛”之义,乃简别随烦恼之行相粗猛,不同于随眠之行相微细。
^玄奘译《阿毘达磨品类足论》卷1:“随烦恼云何?谓诸随眠,亦名随烦恼。
有随烦恼不名随眠,谓除随眠,诸馀染污行蕴心所。
”
^《成唯识论》卷6:“论曰。
唯是烦恼分位差别。
等流性故名随烦恼。
此二十种类别有三。
谓忿等十各别起故名小随烦恼。
无惭等二遍不善故名中随烦恼。
掉举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随烦恼。
”(CBETA,T31,no.1585,p.33,b5-8)
^[广超师教跟随烦恼VenGuangChaoTeachesupakleśahttp://freshpick.asuscomm.com/guangchaofayin.html#upaklesa[失效链接]]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隨煩惱&oldid=66875883”
分类:佛教术语隐藏分类:自2017年11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含有梵语的条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简体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可打印版本
其他语言
한국어
编辑链接
延伸文章資訊
- 1十一個善心所及二十六個惡心所 - 儒釋道文化教育
隨煩惱二十: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無慚、無愧、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根本煩惱. 與「隨煩惱」對稱。指諸惑之體可分 ...
- 2故名「隨煩惱」。如世尊說
(一)名一切之煩惱,以一切之煩惱,皆隨逐於心,為惱亂之事,令不離染,令不解脫,令不斷障,故名「隨煩惱」。如世尊說:汝等長夜為貪瞋癡,隨所惱亂,心恆染污。 (二) ...
- 3二十種隨煩惱
據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四十載,二十種隨煩惱即:(一)忿隨煩惱,忿,即暴怒之心。謂對現前一切違情之境, ... (十二)無愧隨煩惱,謂陰為不善,不知愧人以自悔改,惱亂其心。
- 4論煩惱於八識中的分限與配置
《八識規矩頌》根據《唯識三十頌》與《百法明門論》,將煩惱分成六根本煩惱與二十隨煩惱。 ... 大隨煩惱:不信、懈怠、惛沉、掉舉、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等八種。
- 5什麼是「二十種隨煩惱」? - 每日頭條
佛法中說人有六種根本煩惱,二十種隨煩惱。隨煩惱又分為大、中、小三種:小隨煩惱包括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