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漫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今音樂迷口中的大作曲家馬勒,您大概很難想像他在世時,交響曲作品並不被重視, ... 早在1887年萊比錫時期,馬勒就寫了第二號交響曲的第一樂章,當時27歲的他為這首 ... 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上)賴偉峰 當今音樂迷口中的大作曲家馬勒,您大概很難想像他在世時,交響曲作品並不被重視,死後情況更是每下愈況。

這位曾經參加二次「貝多芬作曲大獎」都失利的藝術家,在世時一直以指揮聞名,直到1960年代後也就是差不多美國換上艾森豪總統後,馬勒作品的地位才開始復甦,之後才更進一步成為二十世紀後半音樂的代表象徵。

馬勒早期發展馬勒1860年7月7日生於波希米亞的喀里希特(Kalist, Bohemia),雙親是猶太人,他則在十四個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二。

不過,這個家庭的小孩像是受到詛咒似的,多位都相繼夭折,在馬勒五歲、六歲、十一歲(兩個)、十三歲、十四歲時,都有兄弟死掉,所以他的童年到少年可以說被死亡、葬禮所圍繞,而對生死的思索也成為他交響曲發展的基調。

馬勒十五歲進入維也納音樂院就讀,1878年畢業之後又在維也納旁聽二年的哲學與歷史。

1880年他先在小城哈爾擔任音樂總監,開始了自己的指揮生涯;之後在不同的城市有著豐富的指揮經歷,包括1883-1885年的卡塞爾、1885-1886年的布拉格、1887-1888年的萊比錫、1886-1888年的布達佩斯、1891-1897漢堡時期、1897年之後的維也納歌劇院,以及1908年的紐約大都會歌劇院、1909年的紐約愛樂等。

馬勒1911死於維也納,他被公認是世上最偉大的指揮。

1886年他在萊比錫是先當第二指揮,1887年二月才接替病倒的第一指揮尼基許的位置,這段期間他上演過五十四部歌劇之多。

之後他在布達佩斯皇家歌劇院擔任音樂總監、指揮,此時完成因尚保羅作品產生靈感的第一號交響曲「巨人」。

馬勒指揮的音樂有獨特魅力,當時布拉姆斯、理查史特勞斯、畢羅都聽過他的指揮而讚賞不已(但是畢羅自始至終沒有讚美過馬勒的音樂),也因此他有了後來的漢堡時期指揮生涯。

當時維也納有一股反猶太風氣,出身猶太教家庭的他,為了接任維也納歌劇院指揮,遂於1897年二月改信天主教。

果然,在布拉姆斯支持下,如願接下維也納歌劇院首席指揮職務。

不過,這位史上最偉大的指揮卻一直想靠交響曲名留青史,因此在繁重的指揮行程中,他只能利用空檔時間「業餘地」創作,在當時沒有人看好他的作品,指揮家馬勒的名氣遠遠大過作曲家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創作背景馬勒1890年在漢堡歌劇院擔任指揮時與大指揮家畢羅(Hansvon Bulow)交好,畢羅過世後馬勒曾公開說畢羅對自己而言是一盞明燈,而第二號交響曲的完成與畢羅有密切的關係。

第二號交響曲的創作過程,前後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沉澱醞釀。

早在1887年萊比錫時期,馬勒就寫了第二號交響曲的第一樂章,當時27歲的他為這首曲子取名「葬禮」(Funeral Rites),但是之後就沒有靈感再寫下去,因此以交響詩的名義擱置長達五年之久。

之後在一次慶祝會上,馬勒將其改編成鋼琴作品彈給畢羅聽,結果畢羅竟然用手摀住耳朵嫌惡地說,「如果這是音樂的話,我可能對音樂一點都不懂。

」 位於波希米亞的喀里希特(Kalist,Bohemia)。

指揮中的大作曲家馬勒。

之後他又寫了第二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詼諧曲,旋律源自馬勒自己的歌曲「聖安東尼對魚說教」。

第三樂章完成之後,他才開始寫第二樂章,因為「兒童的魔號」給了他新的靈感,因此用在這個樂章中,而且神速地以一週的短暫時間完成。

第四樂章與第二樂章是同時創作的,但當時他並沒有想到會用在交響曲中。

也就是說,1890-1894年馬勒已經先完成第二號交響曲的前三樂章,第四、五樂章的完成則是因為畢羅過世!馬勒的良師益友畢羅1894年2月12日死於開羅,遺體運回漢堡在聖米海里斯教堂舉行葬禮,在莊嚴的葬禮上合唱了克羅普修特克(Friedrich Gottlieb Klopstock,1724-1803)的詩「復活」(Resurrection)。

正因好友過世心情沉重的馬勒,聽到這個音樂馬上天外飛來靈感,他表示「當時心情想到死亡,剛好與所著手的作品精神一致,耳際傳來克洛普斯托克『復活』的合唱,我像受到電擊般的感動不已。

」多年來音樂的思索,正好一瞬間被當下的情景所引爆,創作因此達到豁然開朗的清明境界,馬勒因而在漢堡完成第二號交響曲「復活」,此曲也隱約透漏早期馬勒作品的厭世觀。

當時在漢堡排練第二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時,馬勒就出現當場大幅修改樂譜的紀錄,他說「把大提琴改為與低音管同度音,拿掉雙簧管換用二支長笛,用長號奏出和絃。

」之後,看過總譜的布拉姆斯,對於音樂呈現的新鮮語法就感到驚訝。

他說,「過去我一直以為理查史特勞斯是革命家的首領,原來馬勒才是革命家之王!」不過,馬勒對布拉姆斯的讚美倒是很感冒,因為當年他參加「貝多芬作曲大獎」時,就是布拉姆斯當評審讓他落敗的。

萊比錫歌劇院。

指揮家畢羅(Hansvon Bulow)馬勒的交響美學馬勒終其一生是個關心「人是什麼」的懷疑論者,他曾經問同樣是指揮家的華爾特說,「我們來自何處?我們的路把我們引向何處?我怎麼會理解仁慈的上帝創造萬物的殘酷和惡意?生命的意義難道最終會由死亡來揭示嗎?」一連串的疑問顯示馬勒的際遇與閱讀思維背景,讓他經常沉溺在哲學問題的思索上,探討生死問題成為他作品基調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華爾特認為馬勒的交響曲,是他不斷苦思人生問題之後所嘗試傳達的解答。

馬勒不只一次強調「一首交響曲就是建構一個世界」,他的交響曲就是能夠包羅世上的聲響。

那麼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復活」,到底想要建構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因為彰顯生存的價值而死去」或許是言簡意駭、發人深省的答案吧!不安、疑慮、洗鍊、國際主義是馬勒的音樂特質,有人說布魯克納的音樂能喚醒聽眾瘋狂的信仰,而馬勒的音樂則創造瘋狂。

他的音樂能刺激人潛意識的滿足感,讓崇拜者心生神秘情感而莫名地想接近崇拜他。

他的交響曲是可以看做大型的交響歌曲,換句話說他的交響與歌曲都有密切關係,在創作上可以說延續貝多芬、舒伯特、華格納等人的精神技法。

另外,馬勒認同暗示性標題、隱藏式標題的交響美學,換句話說他的交響曲都有隱而不宣的內在標題,主要勾勒出作品精神讓欣賞者有概略理解的方向。

精神分析師賴克(Theodor Reik)曾說,馬勒看到貝多芬、舒伯特、布魯克納(他早馬勒十五年過世)等人,都寫九首交響曲後過世,因此對第九號交響曲相當忌諱,算是患有「驅迫性精神衰弱」的患者。

賴克又說,「馬勒追求超越現世的、神秘的形而上真理,探究絕對超越的、超自然的秘密而不覺厭倦,但是他沒想到這樣的境界是根本不存在的。

」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出現超現實的體驗,一種精神狀態的意識流轉,交雜虛無與實證、融合戲謔與沉重,呈現一種前所未有的交響美感。

此外,經驗豐富的指揮活動對馬勒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他精雕細啄的管絃以及新穎充滿實驗的管絃語法,經常是因為他有實際的樂團可以實驗測試後的修正結果,因此往往能經準確實地傳達他的理念。

當時,管絃配器在華格納、布魯克納手上達到頂峰,馬勒當然受到他們的影響,同時更進一步延續並擴張這樣的管絃美感。

從外在的編制上來看,他持續將樂器數量、種類更為增加;從內在上手法來看,在管絃處理上他技術更為提昇、表現更為精緻。

事實上,馬勒與華格納對管絃音色的喜好並不同,華格納偏重濃郁浪漫,強調音色變化的合理性以及溫柔性;而馬勒回歸古典風,音樂的進行往往由不同聲部接手,強調聲部的清晰親暱感,目的在使每個聲部都能歌唱,聽眾都可以不費力地聽得到,因此對位手法鮮明卓越,可以說是情感與編制是絕對的浪漫主義,但是創作手法卻取材古典風格。

馬勒「第二號交響曲」第五樂章手稿。

「復活」樂曲欣賞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一共五個樂章,是馬勒交響曲走向大型化的初始作品,同時也是他「兒童魔號三部曲」交響曲的第一部(另外兩部是第三、四號交響曲)。

為了演奏效果,馬勒在總譜上對演奏細節註明得相當清楚,除了音樂情緒外,還包括樂器指定的位置等。

前三樂章器樂部分於1895年3月4日由馬勒在柏林首演,全曲則是1895年12月13日同樣在柏林由馬勒親自首演。

第一樂章「莊嚴肅穆的快板」,c小調、四四拍子、奏鳴曲式。

馬勒還另外註明,「專心認真,而且要有莊嚴的表現。

」此樂章原來標題就是「葬禮」,馬勒說他將自己第一號交響曲中的英雄Titan埋葬在此。

馬勒在此提出一連串疑問,什麼目的使你在世上活到現在?你為何出生?你為何受苦?如果不免一死,你就要面對這個問題,找出解答,而馬勒則將自己的解答放在最後一個樂章裡。

因此這個樂章可以說是一段大規模的送葬進行曲,格局相當恢弘但卻時刻呈現出死亡陰影感,氣勢磅礡之間有著揮之不去的顧慮。

馬勒自己指示第一樂章接第二樂章之間,至少要休息五分鐘。

不過,此曲實際演出或是錄音,好像都不容易真正做到他的要求,當然也擔心聽眾因休息而鼓起掌來。

馬勒的理由是,因為第一、二兩個樂章情緒上是對立的,是他個人一種刻意矛盾的佈局。

也就是說第二號交響曲「復活」的第一、三、四、五樂章的氣質相近,但是第二樂章則是孤立的。

第二樂章「中庸的行板」,降A大調、三八拍子、間奏曲形式,馬勒另外註明「極為輕鬆地,絕不可躁急。

」是對埋葬在第一樂章的英雄,回憶起往日時光的一種描繪,音樂呈現陽光燦爛的無瑕感,並帶有一股濃濃的追憶風。

因此曲風清澄毫無陰影感,與第一樂章「葬禮」的氣氛形成強烈對比,在聽覺上產生一股特殊的張力。

這個間奏曲風味「A-B-A'-B'-A」段落歌謠形式的第二樂章,就像是夾在二塊法國麵包之間的草莓果醬,將硬冷、莊嚴的氣氛隔出了一絲甜蜜的喘息。

第三樂章「以緩緩流動的動態」,c小調、3/8拍子、三段體的詼諧曲。

馬勒在樂譜上寫道,「第二樂章意猶未盡地從夢中醒來,重新回到生活的喧鬧中,感覺到人生流動,莫名恐懼向你襲來。

人生不自覺的出現在眼前,與令人驚醒的惡夢很像。

」主旋律源自馬勒歌曲「聖安東尼對魚說教」,然後透過一種呈現地獄氣氛的輪旋手法,逐漸營造高潮。

睡夢中醒來回到現實,卻覺得更加恐懼無助,再度呈現馬勒超敏感、懷疑論者的鮮明旗幟。

此樂章還套用舒曼「兒時情景」其中的一段。

第四樂章「極為莊嚴,但簡潔的」,降D大調、四四拍子,馬勒另外註明「傳來單純信仰的豪邁的歌,我變得像神一樣,也許我將回到神的身邊。

」引用「兒童魔號」中的「原光」的歌詞(他的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五樂章,引用「兒童魔號」中的「三個天使在唱歌」;第四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引用「兒童魔號」中的「天上的生活」),因此這個樂章可以說是融合交響曲與民謠的段落。

馬勒首度在交響曲中加入女低音獨唱,歌詞說道,「啊!小小的紅薔薇,人是無比的苦惱啊,因此我想住在天國。

」第五樂章是全曲中管絃編制最大的,可以分成三個部份。

馬勒另外註明,「在荒野中傳來如下的聲音,人生所有的末日業已來臨。

最後的審判日已接近。

無論什麼人都面臨最後的審判。

」第一段「荒野中呼叫的人」、第二段發展部、第三段「偉大的呼聲」,第三段唱道,「墳墓的門打開,所有的人都嚷著,咬著牙被拖出地上,不論貧富貴賤,都排成長長一列前進,準備接受審判。

」這就是取材自克洛普斯托克的聖詩「復活」。

第二號交響曲「復活」,是馬勒生前自己最常演奏的曲子,因此無論可接受度、知名度、完成度都是極高的。

對於這位描述自己是「三重無家可歸的人,一個出生在奧地利的波希米亞人,生活在德國的奧地利人,走遍全世界的猶太人。

」永遠找不到歸屬感、不停止思索生死問題、想成為知名作曲家更甚知名指揮的馬勒來說,榮耀的一生反而成為對真實靈魂的反諷,「復活」就是深深的嘆息。

這樣一闕對任何指揮來說都是挑戰的作品,各大指揮名家的表現如何呢?誰又能真正掌握馬勒音樂中的微言大義呢?■(待續)   第二部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