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中國:資本主義的敵人如何成為消費主義的信徒 - 博客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書名:消費中國:資本主義的敵人如何成為消費主義的信徒,原文名稱:Unending Capitalism: How Consumerism Negated China's Communist Revolution,語言:繁體中文 ... 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博客來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0結帳 您好 ( 登出 )     登入     加入會員 購物金 購物金 0 儲值金 0 E-Coupon 0 張 單品折價券 0 張 OP點數兌換 會員專區 電子書櫃 線上客服 繁體 關閉廣告 展開廣告 回博客來首頁 客服公告:反詐騙!提醒您「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資料」詳情 移動滑鼠展開全站分類 :::全站分類 全站分類 :::網站搜尋 全部 展開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百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搜尋 熱門關鍵字 白銀市場爭奪戰 走過愛的蠻荒 神明便利商店 青春期初經寶典 中文書 新書 預購 排行榜 選書 即將出版 特價書 香港出版 讀者書評 出版社專區 分類總覽 博客來中文書人文社科中國/亞洲研究民生/經濟/內政商品介紹 看大圖 !上頁 下頁 主題活動 試閱 消費中國:資本主義的敵人如何成為消費主義的信徒 UnendingCapitalism:HowConsumerismNegatedChina’sCommunistRevolution 已追蹤作者:[ 修改 ] 確定 取消 作者:葛凱   新功能介紹原文作者:KarlGerth譯者:陳雅馨,莊勝雄出版社:臺灣商務   新功能介紹出版日期:2021/07/30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550元 優惠價:75折413元優惠期限:2022年10月31日止 使用購物金最高可抵100% 詳情 1點OPENPOINT可兌換1點購物金,1點購物金可抵1元,實際點數依您帳戶為準。

如何獲得OPENPOINT點數?如何兌換購物金?詳見OPENPOINT說明 查詢我的購物金?登入會員專區 運送方式:臺灣與離島海外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可配送點:全球可取貨點: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 載入中... 我要寫評鑑 分享 上頁下頁   OKAPI推薦 毛澤東時期的中國為何狂熱消費?最火熱的商品是毛澤東像章?──讀《消費中國:資本主義的敵人如何成為消費主義的信徒》 文/許菁芳,|,臺灣商務2021年09月29日 若說中國是消費主義興盛的國家,現在的我們未必會感到違和。

畢竟,21世紀之交,中國茁壯成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全世界都趨之若鶩;隨著中國經濟實力成長,中國品牌的銷售與傳播也是台灣人熟悉的過程。

簡言之,中國不僅很會買,也很會賣。

但是,如果說消費主義在毛澤東時期的中國也同樣盛行,我們可 more   內容簡介 量產無罪.消費有理 這就是具中國特色的國家資本主義!   一場體制內的資本主義試驗 由國家主導的集體消費欲望 跳脫冷戰二元對立迷思 對共產黨政治經濟學的全新解釋   ★★★★★ 全面解密毛澤東時代的資本主義 ★★★★★   當代中國消費研究第一人 葛凱KarlGerth 消費三部曲集大成之作     是什麼力量塑造了二十世紀的世界?人們通常的看法是,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在冷戰時期彼此殊死較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的目標即是終結資本主義。

然而研究近代中國消費主義演變脈絡的葛凱認為,儘管階級鬥爭和平等主義的社會主義論調不絕於耳,但實際上共產黨的政策反而催生了各式各樣的資本主義,和更大規模的消費主義。

其不僅否定共產主義革命的目標,更貫穿整個毛澤東時代(1949-1976)並一直延續至今。

    透過探討中國官方一系列的嘗試,特別是管控人們渴望的事物──手錶、腳踏車、縫紉機、電影和時尚、休閒旅遊及毛澤東像章──葛凱挑戰了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和那些被貼上社會主義標籤的國家最根本的設想。

在回應當代中國龐大消費力對全世界的影響,以及展現人們對量產消費品的渴望背後,本書將關注那股巨大力量如何重塑二十、二十一世紀的世界,並再造人們的生活。

    ★三大件:毛時代中國三大明星商品     1.手錶   近代化及工業化的重要象徵。

戴手錶象徵著一種時間的轉型、標準化及內化。

為了掌握這種較高技術勞力與科技的產品,中國將國產手錶視為一大目標,開始投入成本研發國貨,此外也透過嚴格管制手錶購買者資格,優先分配給可以擁有手錶的特殊社會成員。

由國家控管的手錶生產及分配,讓手錶成為特殊身分地位(尤以貪汙幹部為甚)的象徵。

因此,共產黨公開將工業化的優勢凌駕於消滅階級差異之上,從而擴大了與工業資本主義相關的社會不平等。

    2.腳踏車   因應都市化及運輸需求的先進移動科技。

直到二十世紀九零年代被汽車取代為止,腳踏車一直是重要的地位象徵。

中國透過大量國產及品牌打造,助長了國內人民的「拜物化」,讓各地人民學會去渴望單一品牌的物品。

另外,腳踏車與艱苦勞動的工人屬性,以及等同於男子氣概的正面社會主義屬性結合。

學會騎腳踏車成為男性的必備技能。

而國家刻意的控管消費數量,也讓腳踏車在都市普及化勝過農村,深化城鄉不平等現象。

    3.縫紉機   腳踏式縫紉機大幅增加婦女與女孩的生產力,再生產了紡織品生產的性別分工現象,造就女性是主要的使用者。

縫紉機同時滿足中國引進國外優越科技產品與創造草根需求的目的,每個經濟底層的人民都可擁有縫紉機修補破舊、增加生產。

因縫紉機而增加的產量和額外收入更引發另一輪自我擴張的消費主義。

此外,縫紉機與理想女性氣質的連結,也透過大眾媒體宣傳進一步強化;做為女子理想嫁妝的縫紉機,更成為一種文化資本的象徵。

    ★共產黨統治下的消費文化現象     ▶廣告→從大力抵制到宣傳「國家消費主義」   原先馬克思主義指責廣告創造出不實需求,並助長對盲目崇拜商品的社會現象,因此共產黨控制所有廣告公司及出版商,打算壓抑這種資本主義的手法。

然而,國家並未消除廣告,而是將其用來改造成「具社會主義色彩的」廣告形式,由上而下塑造並引導人民的物質需求,創造資本積累。

此外,由黨管控的廣告也特別強調社會主義的正面形象及價值觀。

    ▶殺價→對政府宣稱「不二價」的不信任   討價還價給人們一種控制感,共產黨很難透過禁令來改變這種長期的做法。

由於顧客不相信有合理價格的存在,致使黨中央推行不二價政策時遭遇很大阻礙,只好妥協。

即使黨努力消除市場慣例,其政策還是只能取得有限的成功,因為它沒有提供一種夠吸引人的社會主義替代方案。

    ▶排隊→社會主義成功的標誌   長時間排隊購物被認為是損害黨政策的信心,以及浪費潛在的工作時間,因此被國家認定為反革命運動。

然而解放後的資源匱乏,日常用品隨時都可能售罄的恐慌,讓人們看到什麼就排隊購買。

無法根除此現象的黨中央,開始透過媒體宣傳排隊是積極行為;排隊是因為人民有更多的錢可以花,排隊更展現了社會主義群眾的紀律跟美德。

    ▶毛澤東像章→男女老少都得戴,物質欲望浪潮的終極體現   文革十年初期用來表明革命身分的強大圖騰。

其創造出來的毛澤東個人崇拜與共產黨社會價值象徵,很快地激起了一股物質欲望的浪潮,推動幾十億枚像章在中國及全球各地生產、銷售和收藏。

對毛像章的狂熱現象反映了工業消費主義的三大核心特徵:大量生產、無止盡地交換討論、以及透過持有來表達自己的身分及社會地位。

促進這種消費主義的同時,也否定了共產主義革命的精神。

  專文引介     巫仁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聯名推薦     汪 浩(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   萬毓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顏擇雅(出版人)     本書試圖論證消費主義在現代中國從未銷聲匿跡。

毛時代的「共產中國」亦然。

雖然早有人將毛時代的中國界定為一種「國家資本主義」,但本書從消費與物質文化的角度切入,為這個議題提供了新的資料與研究視角。

本書的出版絕對有助於更全面地理解、定位與評價「共產中國」。

──萬毓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關於中國大陸在五○與六○年代的歷史,一般人的印象往往集中於政治整風、紅衛兵暴力、經濟實驗、政策災難及大規模饑荒等等,消費主義幾乎是完全無法想像也無法理解的。

因為在一般認知裡,力圖實現共產主義的國家,不太可能出現資本主義色彩濃厚的消費文化。

葛凱教授的這本新書,正是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詮釋這段歷史,也提醒我們思考歷史時,應該重視與大時代相悖的各種現象。

──巫仁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各界讚譽     本書試圖論證消費主義在現代中國從未銷聲匿跡。

毛時代的「共產中國」亦然。

雖然早有人將毛時代的中國界定為一種「國家資本主義」,但本書從消費與物質文化的角度切入,為這個議題提供了新的資料與研究視角。

本書的出版絕對有助於更全面地理解、定位與評價「共產中國」。

──萬毓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對毛澤東時代的消費主義做了出色的研究分析,忠實呈現了早期共產中國清規意識形態下的消費衝動跟行為。

要理解毛澤東時代的社會、經濟與政治歷史,以及共產黨國家資本主義造成的緊繃與悲劇,本書至關重要。

──JuliaLovell,authorofMaoism:AGlobalHistory     這本出眾的著作要求我們從頭到尾重新審視、評估整個時期。

葛凱考察了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並提出如何以消費主義的驅動來重新解讀這一時期。

這是一個巨大的課題。

如果你想討論中國消費主義,想理解中國消費者為何會有如此行為,理解他們所經歷過的獨特歷史連續性,你勢必得研讀葛凱的學術成果。

本書是無庸置疑的典範之作。

──RanaMitter,authorofChina'sGoodWar:HowMemoryoftheWorldWarIIPastisShapingaNationalistFuture     葛凱將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研究從眾多學術研究的冷戰迷思中解放出來,它超越了過往扭曲我們理解二十世紀中國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二元對立概念,將政治經濟學帶回辯論的中心。

──OscarSanchez-Sibony,UniversityofHongKong     這本極具挑戰與啟發性的研究,闡明了物質財富與欲望對毛澤東的中國有多麼重要。

對於任何試圖了解消費何以變得如此強大的人來說,本書必不可少。

──FrankTrentmann,authorofEmpireofThings:HowWeBecameaWorldofConsumers,fromtheFifteenthCenturytotheTwenty-First     本書橫跨了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領域的研究討論……強力推薦。

──M.G.Roskin,Choice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葛凱(KarlGerth)     在哈佛大學專研中國消費歷史,師承著名漢學大師費正清(JohnK.Fairbank)一脈,受孔復禮(PhilipKuhn)與柯偉林(WilliamKirby)指導,於2000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先後任教於南卡羅來納大學與牛津大學,現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歷史學系教授、Hwei-ChihandJuliaHsiu中國研究基金會首席講座教授。

    1986年時大學三年級的葛凱首次訪問中國,從此他也踏上了日後三十餘年中國研究的漫漫長路。

探討中國消費及資本主義問題的他,致力於建立近代中國消費主義的歷史演進脈絡,亦即「中國消費主義三部曲」。

本書為三部曲的最後一部,補足了消費脈絡最後、最不為人知但最為重要的一塊,亦即毛澤東時期的消費文化概念。

另外兩部分別為:     《製造中國:消費文化與民族國家的創建》(ChinaMade:ConsumerCultureandtheCreationoftheNation)(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探討二十世紀前半的中國。

    《中國好,世界就好?一個牛津大學教授對中國消費的25年深度觀察》(AsChinaGoes,SoGoestheWorld:HowChineseConsumersAreTransformingEverything)(高寶出版,2011),探討改革開放後的中國。

  譯者簡介   陳雅馨(引言至第三章)     臺大社會所畢,清大社會所博士班修業,自由譯者,專譯有《REPLAY重播》、《聖經的教養智慧》、《意識究竟從何而來》、《液態現代性》、《正義與差異政治》、《認識至聖者》等書。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莊勝雄(第四至七章)     臺灣屏東縣人,中國文化大學英文系畢業。

資深編譯,曾在《台灣時報》、《美國遠東時報》、《聯合報》和《聯合晚報》從事國際新聞與編譯工作,也是資深文字工作者。

    著有:《突擊摩加迪休》,《我愛鳥.零距離》(太雅出版社)。

    主要譯作有:《時間萬歲》(天下文化)、《2052:下一個40年的全球生態、經濟與人類生活總預測》(商周)、《裝甲騎兵團之旅》(星光)、合譯《特戰綠扁帽》1、2、3(商周)、《西貢淪陷:美國在越南的最後時刻》(八旗)。

  目錄 推薦序消費改變了共產中國巫仁恕 臺灣版作者序葛凱 謝詞 引言消費主義與資本主義 1自我擴張和強制性消費主義 2跨越四九年:持續建設國家資本主義 3蘇聯對國家消費主義的影響 4廣告、海報和電影裡的國家消費主義 5服務業的國家消費主義 6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消費主義 7消費狂熱的毛像章現象 後記 註釋 書目 看更多   序 引言   消費主義與資本主義     隨著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共產黨便以終結資本主義為宗旨。

然而三十載悠悠經過,資本主義似乎在共產主義革命中倖存下來,甚至戰勝了共產主義,成為中國經濟與社會的驅動力。

本書是第一本書寫中國共產主義革命(以下或簡稱共產革命)後最初幾十年消費主義發展情況的歷史論述,它對共產主義在中國看似失敗的下場提供了一個新的解釋。

正如本書所表明的,消費主義的三大核心過程──消費產品的大量生產、在大眾媒體散布有關產品的話語,以及運用這些產品來創造並傳達身分認同──不僅在革命期間就已出現,實際上更透過中國共產黨(以下或簡稱中共)的政策得到擴展。

本書超越了僅僅將消費主義整合進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或簡稱中國)早期歷史的作法,主張中共自我認定的社會主義國家並非資本主義的對立面,而是一個對工業資本主義實施控制的「國家─私人」光譜上不斷移動的點。

因此,黨的政策總是否定其自身的革命目標。

    本書嘗試將消費主義整合進毛時代(此處定義為一九四九至一九七六年間)的歷史,這完整了我先前對二十世紀中國消費主義史的各種探索。

我的第一本書《中國製造》(ChinaMade,2003)考察了二十世紀初中國民族主義的誕生、大規模生產商品的傳播和相關消費文化的發展。

後來《中國好,世界就好》(AsChinaGoes,SoGoestheWorld,2010)則探討了後毛時代消費主義的歷史,這段時期消費主義在中國威力無窮,包括創造出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國際及中國品牌藉由廣告及大眾零售業傳播,以及各種市場(從失竊嬰兒、瀕危物種到二奶)的再次復甦,都再再說明了消費主義的影響力。

這些對於一九四九年前中國消費主義的誕生及其於七○年代末復甦的論述,引領我提出本書欲解決的核心問題:「消費主義在中間這段毛澤東時代究竟發生了什麼」,以及核心爭論:「按理來說此時中國應當朝著共產主義邁進才是」。

    毛時代的消費主義史始終是個謎,極少有學者認為在那個貧窮的社會主義國家,會有什麼消費主義好研究。

基於早期的研究,我最初以為新中國成立前已發展出的消費主義的諸多層面,包括廣告、品牌打造、時尚以及透過消費大量製造產品而產生的社會分化其實並未消失,而是悄然地持續存在著。

確實,隨著研究的深入,我也發掘出大量的證據,表明儘管「共產中國」有著反消費主義的修辭,但它卻也發展出許多被其稱為社會主義版本的消費時尚、商業活動、品牌打造和廣告,以及市場資本主義國家(marketcapitalistcountries)都很熟悉的各種消費主義面向。

在這些消費主義屬性的傳播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渴望諸如腳踏車、縫紉機及手錶等量產商品,最終獲取這些商品,並因此打造出新的身分認同。

以下章節中收錄的大量消費主義證據及事例,向我們揭露了與既往對此一時代的認知截然不同的一段歷史;以往對這個時代的論述往往是紅衛兵集會、經濟實驗、政策災難、大饑荒,以及最重要的——毛澤東一人獨攬的大權。

    一開始我沿用中共自身的政策術語和學術慣例,將我的研究發現貼上一個「社會主義」的標籤。

由於我所探究的消費主義是發生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因此我一度認為它是「社會主義的消費主義」(socialistconsumerism)。

然而隨著累積更多的例證,我開始思忖,在一個由共產主義政黨控制之下的國家居然發現了如此之多的消費主義,而這個政黨宣稱的目標又是透過消滅資本主義的屬性(包括其消費主義的表現形式)來「建設社會主義」,這之間意味著什麼。

中國共產黨聲稱要將中國改造成一個更平等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個勞動人民的共和國,然而我所發現的例外如此之多,情況似乎表明了:首先,黨所作的這些努力非但沒有削弱反而創造了更多的消費主義;其次,這種消費主義事實上是國家社會和經濟政策的結構性後果。

儘管根據中共的預測,資本主義的表徵會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消失殆盡,但我卻看到一種位於「國家─私人」光譜上的工業資本主義形式逐漸發展;誠意和成功程度不一的中國領導人則企圖透過社會主義修辭,推行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政策來證明它的正當性,或讓它變得更容易為人所接受。

      一九四九年後,整整三十年的中國消費主義歷史迄今為止從未被仔細審視過,這點絲毫不令人意外。

整個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一直都是個貧窮的國家。

只有少部分人能接觸到消費品,更只有一小撮人能圍繞著這些商品打造出一種消費文化。

相應地,以往對這個時代的歷史研究一直都關注於共產主義革命餘波的其他面向,包括中共為了建設新國家展開鬥爭、形成地緣政治聯盟、重組農村勞動力、徵收城市資本家財富、實現經濟工業化、進行社會工程實驗,以及發起群眾運動以爭取支持。

然而,正如以下章節所展示的,消費主義的傳播既是這些轉變的先鋒,同時也與它們密切相關。

透過消費主義的視角來詮釋毛時代,為我們理解中國在一九四九年後政治與經濟的全面重組過程提供了一個嶄新框架。

    消費主義的發展向來與工業化息息相關,它也向來是促成大規模生產的整個社會重組過程的一部分。

傳統觀點認為,中共建立了一個反資本主義、超平等主義及反消費主義的社會主義方案來取代工業資本主義,而毛時代就是中共對此作出的最大膽嘗試。

然而若拋開中共的修辭去檢驗其政策及結果,我們就會看見毛時代的消費主義絕不是自革命前的舊中國苟延殘喘的遺留物,也不是國家政策導致的意外後果。

消費主義在整個毛時代的擴張是一個可預見的結果,它持續否定了革命本身的核心目標。

中共並沒有終結資本主義,而是斷斷續續地將中國從工業資本主義的「國家─私人」光譜上推向國家的那一側。

無論具體的制度安排如何變化,中共始終是在發展著某種工業資本主義的變體。

    因此,這本書的目的不僅是要闡明毛澤東過世後中國消費主義復興的起源,還意在拓寬一個長期存在的評論,亦即是否應該以消費和消費主義為分析視角,將中國(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視作是某種資本主義國家的變體。

本書主張應將毛時代的政治經濟體理解為既往學者所描述的國家資本主義(statecapitalism),而非社會主義。

也就是說,它是工業資本主義的一個變體,由國家權力透過中央計畫機構及國有制主導了資本的積累及分配。

黨的主要目標是利用資本主義的做法將國家工業化,實現那些短程或長程的經濟、軍事及政治目標。

一些共產主義領導人,如蘇聯的史達林,願意接受由此而產生的社會不平等,並視其為實現共產主義目標所必經的社會主義發展階段。

相形之下,毛澤東和其他中共領導人一方面追隨蘇維埃的領導,也認知到社會主義的過渡階段做在通往共產主義的道路上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他們也常痛苦地意識到自己聲稱的目標及施政結果總是相互矛盾,並擔心這些差異會摧毀他們的革命目標。

然而為了進一步擴大資本,黨領導人仍持續選擇在體制內進行不同試驗,朝向更大地利用市場、私有財產和物質動機,而所有這些安排都導致了消費主義的擴張。

      毛澤東經常警告,這些現象和其他的資本主義表現,將會否定中國、蘇聯及其他地方的共產主義革命。

在他的聲明中,「否定」(negation)一詞意味著啟動辯證歷史唯物主義的過程,在這之中,一種生產方式被另一種生產方式否定(譬如封建主義被資本主義否定,資本主義則被共產主義否定)。

儘管有這些憂慮,但相較於實現共產主義國家的長期目標,包括創造公平共享的經濟、民主化工人對生產過程的控制等等,黨的優先任務是實現工業化的首要目標,以及相應的資本積累需求。

簡言之,黨所許諾的共產主義目標,正當化了它所採取的資本主義手段。

    與此同時,消費及剩餘分配(也就是生產出來的東西發生了什麼)也是我關注的賺點,這為理解此一時代的歷史及政治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

不同於過去側重生產和積累的傳統研究,我在本書要表明的是,國家對工業化施加的控制越多,對消費的控制就必須越多。

國家一再決定將快速工業化的優先性置於其社會主義目標,亦即轉變社會生產關係(即由資本所控制的生產轉變為勞動所控制的生產)之上,這在消費層面引發了一個必然結果。

在一個貧窮、資本匱乏且急需資源的國度,國家不得不壓制個人的消費欲望,或引導這些欲望遠離所謂的「資產階級」(bourgeois)消費主義,並朝向對國家更為有利的方向。

這包括了毛澤東所稱的集體財(collectivegoods)的社會消費(socialconsumption),如武器、基礎設施以及用來改善人力資本的社會計畫。

中共之所以最終未能終結資本主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選擇採取工業資本主義及消費主義的做法,來實現更遠大或更立即的國家目標。

可以肯定的是,其工業資本主義的制度安排和那些「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都有所不同。

然而非市場分配機制的出現(譬如配給券和城市工作單位),以及黨有關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的修辭疲勞轟炸,掩蓋了貫穿毛時代前後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發展的潛在連續性。

誠然,相較於消費量產商品,人們或許可以從工作單位和其他與中國社會主義相關的制度安排中獲得更多建構及傳達身分認同的機會。

然而,若用消費主義的概念加以檢視這些制度安排,它們似乎更像是為了促進工業化快速發展而用來限制消費的額外手段,並因此助長了消費主義中的結構性不均。

      簡言之,這個時代中國的許多資本主義表現形式,並不像中共經常對內及對外宣稱的那樣,只是國家正在消滅的「舊社會」殘餘。

它們反映了國家導向和市場導向的兩種資本主義形式以多樣的面貌共存於同一個「國家─私人」的光譜上,並會隨著經濟及政治的迫切需要而即時轉變。

一個理論上被認為具有「計畫」和「社會主義」特徵的經濟不僅表現出消費主義的特質,更擁有許多與「資本主義」相同的制度安排,包括私人企業、地下市場和公開市場、商品價格、薪資勞動,以及公司間的競爭。

在本書各章中展示的資本主義實踐例證,並不是像學者們經常提及的那樣,只是去創造出一種「國家的」或是一個「確實存在的」社會主義變體,進而挑戰社會主義的內涵或使其複雜化。

相反地,這類例證反映出工業資本主義在這個時期的靈活性,這種靈活性體現在資本主義光譜上的周期性體制轉變,目的是要更加利用私人資本主義的制度安排(尤其是市場和私有制)來協助國家資本主義的積累。

    自然地,中共也試圖控制或限制過此類私人資本主義做法對經濟的影響。

我創造了「國家消費主義」(stateconsumerism)一詞來具體指稱中國國家資本主義形式為各方面的需求所作出的廣泛管控──從推廣、界定、甚至散播對某些物品的消費,到排除、貶低、或邊緣化對資源分配的私人偏好。

這些管控包括了消費主義的全部三個定義面向,也就是量產消費品的生產及分配、有關這類商品話語的擴散,以及透過消費這些商品來傳達身分認同。

國家消費主義的修辭通常只會在表面上論及社會主義和平等主義,我稱這些修辭為「帶社會主義色彩的」(socialistic)。

中共承諾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將會否定工業消費主義的屬性,包括黨所說的「三大差別」(threemajorinequalities),也就是根據居住地為城市還是農村、工作為勞心還是勞力性質,以及工作場所為工廠還是農場而產生的三種不平等。

然而黨的政策卻有意無意地加劇了這些不平等。

      以往對國家資本主義的分析總是聚焦於由國家主導的積累,然而本書所使用的國家消費主義概念納入了國家對物質欲望的管控,有助於擴展研究聚焦範圍。

在國家資本主義下,國家不僅是資本的主要挪用者,也是主要配置者,從而產生出與之對應的國家消費主義,去抑制試圖將剩餘挪作他用的其他競爭需求。

實際上,黨不僅決定了誰會得到什麼,更抑制或阻止了具社會主義性質的資本運用方式,包括滿足工人對更高薪資、額外住房,或更公平分配稀缺消費品的欲望。

在國家消費主義下,個體的選擇被認為至關重要,重要到不能交給「資產階級的」或「封建的」個人來決定,甚至連城市或農村工人所組成的「群眾」也不例外。

    然而正如我的主張,國家消費主義不過是那個時代消費主義的一個面向而已,它無法取得對整個國家物質欲望的全面控制,更不用說是對消費的全面控制了。

在中國和在其他地區一樣,國家是不可能支配個體欲望的;事實證明,企圖用全面國家控制來取代以個體為中心的「資產階級」消費主義,不過是個不切實際的嘗試。

中國人民對這類消費的歷史,並不是一部拒絕黨所設立目標的歷史,而是一部拒絕給予黨壟斷權力、任其將社會主義等同於國家宣揚的「艱苦樸素」精神的歷史。

這本書闡釋了否定中國共產主義革命的多種方式,這些否定「每日、每小時、自動自發並大規模地」發生,不僅被列寧曾預測的小規模生產否定,更被黨所害怕的消費主義否定;畢竟無論在工業資本主義光譜上的哪一點,消費主義皆是不可或缺。

      透過消費主義及資本主義發展的連續性這一觀察視角,就更容易理解中國在一九七八年後看似突然放棄其所謂革命性的社會主義遺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與其說鄧小平及後繼的中國領導人終結了社會主義,不如說他們重塑了(或者用他們的話來說,改革了)資本主義的一種變體,將國家推向更靠近私人資本主義及私人消費主義的光譜那端。

因此,重新回顧毛澤東時代的歷史,將有助於解釋中國近幾十年來在私人企業、市場資本主義和不受約束的消費主義的復興。

這段歷史顯示,毛澤東之後中共內部接班的「改革派」並未推翻黨內過往終結資本主義的努力;毋寧說,他們不過是調整了體制,持續加速資本主義的擴張而已。

看更多   詳細資料 ISBN:9789570533422叢書系列:歷史.中國史規格:平裝/528頁/14.8x21x2.35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社科>中國/亞洲研究>民生/經濟/內政   內容連載 第一章 自我擴張性和強制性消費主義(摘錄) 對量產商品的物質欲望在毛澤東時代迅速蔓延。

越來越多人開始認識新商品,渴望新商品,並想方設法得到它們。

在城市、國有工廠和行政機關等受惠於共產黨工業政策的地方尤其明顯。

這個有關物欲蔓延的故事早在一九四九年前即已出現,它有助於我們理解國家是如何在有意無意間促成消費主義建立,同時也否定了共產主義革命。

 在以下分析中扮演要角的是消費主義的兩個面向──自我擴張性及強制性。

消費主義會導致更多的消費主義;也就是說,無論在中國還是其他地方,消費主義一如資本主義,都表現出自我擴張的本質。

產品是新舊社會活動的先決條件。

舉例來說,無論是找份好工作或是找個好的結婚對象,人們都會覺得自己必須要有一輛腳踏車、一件時髦的衣服,或其他大量生產的商品。

資本主義與消費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過程確實遭遇過無數障礙,其中包括節儉這個固有文化價值觀,以及人們對於透過商品來彰顯身分認同的反感。

自然也有些人欣然擁抱了黨在此一時期提倡的「艱苦樸素」精神,他們會這樣不僅是受大眾媒體的灌輸所致,也是因為這樣的精神由來已久。

毛時代的消費主義克服了重重障礙(其中也包括黨所設置的那些),並持續擴展。

看完整內容連載 會員評鑑 TOP 會員評鑑等級 ,共 1 位評分。

我要寫評鑑 感謝您為本商品發表您的看法,這是專屬於博客來會員的發表園地。

看更多書評請前往【讀者書評】專區 全部(1) 良好(0) 普通(1) 極差(0) 無評鑑(0)   主題活動 2022開學書展|百萬大學生按讚推薦,暢銷5折起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

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同類商品新上架 1. 新編六法參照法令判解全書(93版) 2. 尋隱日本:美學評論家與世外隱村的一期一會 3. 戰爭的年代:西方國際關係之歷史與理論爭辯 4. 反叛詩雄拜倫:愛恨交織的生活以詩祭奠,義勇無雙的人格以亡身鑄就 5. 詩劇聖手歌德:沉醉詩歌創作,挑戰權威作家,譜寫傳世名著,發表愛情絕唱,終獲崇高榮譽 本類新品熱銷 1. 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 2. 半導體地緣政治學 3. 物見:四十八位物件的閱讀者,與他們所見的世界 4. 無煙硝的戰場:從威權到民主轉折的國安手記 5.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0):宋遼金夏篇【萌貓漫畫學歷史】 本類暢銷榜 1. 美國第二:美國菁英如何助長中國取得世界霸權 2. 2049百年馬拉松 3. 邊際危城:資本、帝國與抵抗視野下的香港 4. 南洋讀本:文學、海洋、島嶼 5. 中共攻台大解密:1000個轟炸目標、14個登陸的戰場、一年兩度的時機,以及台灣人民何去何從 訂閱電子報 想獲得最新商品資訊,請訂閱免費電子報 關於我們 關於博客來 關於PCSC 隱私權政策 服務條款 人才募集 利害關係人專區 會員服務 加入會員 新手上路 會員分級 訂閱電子報 24小時隔日取貨 行動博客來 切換行動版 合作提案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加入供應商 AP策略聯盟 異業合作 客服中心 查詢帳號密碼 客服信箱 客服中心Q&A 線上客服 好站連結 OKAPI 閱讀生活誌 青春博客來 售票網 博客來Youtube 博客來粉絲團 得獎認證 天下雜誌2017金牌服務大賞 2016新世代最嚮往企業 SSL憑證服務 數位時代2012年台灣網站100強 電子發票推廣標章 dpmark資料隱私保護標章 數位時代2011台灣電子商務TOP50強 行政院環保署B2C網購包裝減量標章。

包裝減量。

環保材質。

循環包材。

客戶服務專線:02-26535588傳真:02-27885008服務時間:週一~五8:00~19:00,週六~日、例假日9:00~18:00,365天全年無休 博客來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96922355  地址:臺灣115台北市南港區八德路四段768巷1弄18號B1之1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96922355-00000-9 Copyright©since1995books.com.twAllRights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