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順,則事不成- 名不正 - 今天頭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他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名不正,就是名與事實不相符合,言語錯誤,不能順理成章。

名要是不正,辦不了政治。

為什麼?要辦政治當然 ... 首頁 劉余莉開講群書治要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2019-08-29  劉余莉開講群書治要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劉余莉品讀《群書治要》《群書治要360》講座第68集05全文1746字,閱讀需5分鐘【子路曰。

衛君待子而為政。

子將奚先。

子曰。

必也。

正名乎。

名不正。

則言不順。

言不順。

則事不成。

事不成。

則禮樂不興。

禮樂不興。

則刑罰不中。

刑罰不中。

則民無所措手足。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論語》。

這個『衛君』就是指衛靈公的孫子出公輒。

這個話是有一段典故的,在孔子的時候,魯國的南邊就是衛國,也就是在現在的山東、河南一帶。

魯國和衛國挨得很近,兩國來往很便利,所以孔子的很多弟子也都在衛國做官。

衛靈公有兩個兒子,一個叫蒯聵,一位叫郢,南子是衛靈公的夫人。

據《左傳》記載,蒯聵在魯定公十四年,因為羞恥他的母親南子淫亂,涉嫌想殺南子,後來他就出逃奔往宋國。

到了魯哀公二年的春天,衛靈公病重的時候,就想立公子郢為太子,但是郢拒絕接受。

為什麼?因為家有長子,當時蒯聵雖然出外,外出在宋國,但是畢竟他還活著,所以郢就不願意被立為太子。

在這一年的夏天,衛靈公過世了,南子就再次命公子郢繼位,郢又堅決推辭。

為什麼?因為當時還有蒯聵的兒子輒在。

於是輒就被立為衛君,衛國的國君。

同一年的六月份,蒯聵在晉國趙鞅的幫助下返回到衛國的戚邑,從此以後蒯聵一直居住在戚這個地方。

到了魯哀公十五年冬天,蒯聵與渾良夫等人潛入衛家,挾持孔悝,強迫與他結盟,這樣蒯聵就取得了君位,並且立為莊公。

在魯哀公十六年春天,蒯聵的兒子輒出奔,所以也把他稱為出公輒。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在魯哀公六年從楚國返回到衛國,當時衛國,也就是這個衛君輒,就是這個出公輒四年,當時孔子的弟子高柴、子路等等都在衛國做官。

在孔子返回到衛國的第二年,衛君就想請孔子幫他去辦理政治,所以下文就舉,說了這句話,『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這個記載在《孔子世家》里。

子路就問:「衛君等著夫子去輔助他治國,您若到衛國為政,現在的衛國政治混亂,人民也不服,您要去辦理政治,要從哪裡做起?您首先要辦什麼事?」孔子回答說:『必也,正名乎!』也就是說,孔子去還是不去還不一定,他是有條件才去。

「正名」的意思,根據馬融的註解:「正百事之名」,萬物都有名,正名就是要使名實相符。

孔子就說:「先要把衛國的名分定住」。

有一些註解就認為,孔子的意思是說,要從在上的領袖開始正名,也就是說要先確定究竟誰應該為國君。

至於孔子是不是這個意思,我們現在也很難考證了,但是他講的這一番道理卻是可以恆常應用的。

下面就是孔子為子路解釋正名的道理:他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名不正,就是名與事實不相符合,言語錯誤,不能順理成章。

名要是不正,辦不了政治。

為什麼?要辦政治當然要下命令,如果說出來的言語都不能夠按規矩、道理來說,說出來的話也不符合禮,這個事就辦不成,這個事是指普通的事。

所以言不順,則辦事不能成功。

就是辦普通的事都辦不成,更何況推行禮樂教化這麼重要的大事?所以下面說:『事不成,則禮樂不興』。

治國必須是以禮樂來教化。

所以中國從漢代開始一直到清朝,都是以禮治天下。

《孝經》上說:「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這個禮樂是國家的大事,它是關乎全民的安危、國家的安穩。

禮規範人的行為,樂調和人的內心;禮讓人講秩序,而樂給人講和諧。

如果禮樂教育辦得好,不需要司法、刑罰、監獄、警察,都可以路不拾遺。

比如說孔老夫子在做中都宰的時候,他剛接手中都的時候,中都是一幅破敗的景象:遊民多、乞丐多、盜賊多,而且社會風氣也很敗壞,富人驕奢淫逸,女人也都是失節。

孔子擔任中都宰之後,推行禮樂教化,讓大家都學習禮,凡是飲食起居都有禮的要求,所以他還制定了很多養生送死的禮節,讓大家的每一天言行舉止都有禮的要求。

他還對原有的書吏、差役進行教育,還以仁德教民,改善社會風氣。

他還設立鄉校,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道德講堂,鄉間的學校,這個鄉間的學校就是給人以禮義儀、道德的教化,讓他們從少年開始就能夠入鄉校讀書。

此外還提倡節儉,革除奢侈的惡習。

所以這個禮就是從根本上提起一個人的感恩心、同情心、恭敬心、廉恥心。

如果大家都能夠符合禮,這個社會自自然然就會井井有條。

所以禮樂的教化不可思議。

這個禮和法相比有什麼優點?後面我們會講到,它不僅僅規範了一個人的行為,而且還引導人們培養出一定的道德情感,它是潛移默化地的培養了人的恭敬心、感恩心、同情心等等。

文章來源:https://twgreatdaily.com/nsUJfW4BMH2_cNUgZz0T.html 為什麼孩子的記憶力好? 2020-05-04 用什麼人,對事業成敗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020-04-12 能容人之過,才能長養自己的厚德 2020-03-27 為什麼在法治社會,鑽法律空子的人還是很多? 2020-03-13 讀書不是為了談玄說妙,而應該是提高德行、增進修養 2020-02-26 從小就要教孩子穿衣吃飯、行住坐臥都有規矩 2020-02-20 學習古代經典之前,要先做好這些事 2020-02-11 現代社會沒有善惡、美醜的標準,甚至以丑為美、以惡為善 2020-02-02 從完璧歸趙的故事中能學到什麼? 2020-01-23 這就是聖人和凡人的不同之處 2020-01-15 英雄一定能過美人關 2019-12-27 並非實行了高薪,就能養廉,還要有一系列配套措施 2019-12-25 辭退一個人,也要好聚好散,善始善終,不能與人結怨 2019-12-21 沒有十全十美、德行無可挑剔的人,所以不可對人求全責備 2019-12-17 身處高位,要有足夠的定力,位置愈高,定力愈強 2019-12-13 現在的人讀書目的變了,把讀書志在聖賢變成了讀書志在賺錢 2019-12-03 我們這一生都要提醒自己,不要跟任何人結怨 2019-11-17 看一個人說話、做事,還要觀察他這樣做的原因 2019-11-15 鑑別人才的八種方法 2019-11-09 財富有兩種,一種叫吉財,一種叫凶財 2019-11-01 衡量一個人,要看他顯達時,禮遇哪些人? 2019-10-30 怎樣才能招致到真正的人才? 2019-10-22 人性本有仁厚之德,是可以教得好的 2019-10-20 修家譜的好處有哪些? 2019-10-17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