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地仙、人仙:道教的仙人原來有等級之分,八仙是幾等仙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天仙、地仙、人仙:道教的仙人原來有等級之分,八仙是幾等仙呢? 2020-05-25 19:22:21文化. “三十三天天重天,白雲上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

”. 您現在的位置:欣欣網>文化天仙、地仙、人仙:道教的仙人原來有等級之分,八仙是幾等仙呢?2020-05-2519:22:21文化“三十三天天重天,白雲上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

”在民間廣泛流傳的神話傳說中,神仙是重要的構成部分,同時,神仙崇拜也是道教最重要的核心信仰。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

不食五穀,吸風餐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早在南華真人的《逍遙遊》中,就有關於神仙的記載,神仙不食五穀,可以騰雲駕霧,是古人對於長生不老的一種追求。

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神祇和仙真所構成的“神仙”是不同的。

簡單來說“神祇”為道教信仰和崇拜的偶像,主要分為像三清天尊、紫微大帝等先天神祇,以及武財神關聖帝君、門神秦瓊等後天神靈,他們在天庭都有不同的神職;“仙真”則是靠修煉得道而長生不死的人,或是能達到至高神界的人物,他們逍遙自在,沒有任何神職在身。

《太平經》說:“天地之性,萬二千物,人命最重。

”道教重視今生的修行,認為通過服食丹藥、性命雙修、積累功德等方式可以得道成仙。

修道有先後之分、神仙也有品階高下的不同,對於道教的“仙”還是有著等級之分的。

魏晉時期,道學名家葛洪將仙人分為了三等,即天仙、地仙、尸解仙:“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

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

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尸解仙。

”修道成仙最上層的當屬白日飛昇,丹道修行者可以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從而形神俱妙。

身體與神識達到形神合一的境界,從而可以永斷輪迴,超升成道。

“地仙”雖然也可以長生不老,但是卻不能像天仙那樣飛昇到仙界,只能在名山大川之間遨遊。

最下等的仙是“尸解仙”,《雲笈七籤》有云:“夫尸解者,屍形之化也。

本真之煉蛻也,軀質遁變也,五屬之隱適也。

”尸解是人先死了以後就可以如蟬蛻殼一般成仙,屍體留在世間,而元神成仙。

所以尸解仙沒辦法像天仙那樣身體和神識一同成仙。

到了唐宋時期,隨著外丹修行轉為內丹,鍾離權和呂洞賓兩位全真祖師又將仙人的等級細分為了五等,即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

“鬼仙”是品階最低的一種,他們是修行者急於求成而形成的一種仙階,“鬼仙”形如搞木,心若死灰,神識內守,一志不散。

“天仙”是最高階的仙人,他們斷絕三障十惡,徹底剋制慾望,達到清靜自然,超凡脫俗的境界。

道教認為天仙和鬼仙出於兩極的境界,都不是理想的成仙追求,只有神仙、地仙、人仙這三種品階才是修行者期望達到的目標。

“人仙”依然居於人世,是眾生之中的一員,人們通過養生、修煉,能“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而“地仙”則是高於人仙,他們“煉形住世,而得長生不死”雖然可以長生久視,但是地仙卻沒有神力,只能在名山大川之間遊走,還在三界之中。

“神仙”則是“身外有身,脫質昇仙,超凡入聖,謝絕塵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神仙可以變化萬千,如姑射山的神人一般,乘雲駕氣,神遊世外。

唐代的司馬承禎在《天隱子》中將神仙分為五類:人仙、地仙、天仙、水仙、神仙。

隨著全真派的正式創立,全真祖師王重陽又有天仙、神仙、地仙、劍仙、鬼仙的說法。

總之,不管如何劃分仙人的品級,歸根到底還是修行者對於得道成仙的一種追求,不能滿足於眼前取得的一點點道行,豈不知仙外有仙。

八仙即鐵柺李、漢鍾離、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和曹國舅。

他們都是凡人通過修行得道成仙的,不過他們的成仙方式也不盡相同,像張果老和曹國舅屬於尸解成仙,《山堂肆考》記載:“霧豬山,在徐州蕭縣東南以下,有霧豬泉,故名。

宋人曹國舅隱此山,因蟬骨於此。

”鐵柺李、鍾離權、呂洞賓及藍采和這些神仙則是屬於白日飛昇的“天仙”品階。

雖然方式不同,但是他們最終功德圓滿,共同經過西王母和東王公的考校後升入仙界。

揭祕道教:原來神仙也有等級,你知道太上老君是幾等仙嗎?道教女仙之—芙蓉仙子何仙姑道教女仙之—蜀中八仙之妹(李真多)道教女仙之—長壽之仙麻姑原君道教女仙之—碧羅仙姑西遊記有天地神人鬼五仙,天仙之首是玉皇大帝,其他四仙首是誰?《神仙傳》中的諸仙(28)八仙故事之呂洞賓道教女仙之—徐仙姑、戚逍遙悅讀者——《八仙渡之歌》八仙過海今天道教五仙之一的鬼仙,以及符籙派是什么道理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牛郎織女屬於哪八仙?聊齋之柳秀才:神仙指導凡人對付另一個神仙,原來神仙也內訌Copyright©2020欣欣網NO.1jasve.com商務合作:xingwa#jasve.com(傳送郵件請將#替換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