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評網[高二下][歷史][第二次段考]複習錦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第一次世界大戰
高二下
歷史
重點回顧
新帝國主義的形成與非洲的瓜分
列強在亞洲的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間期的國際局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分鐘準備段考
文句史料題永遠是考題大宗,常考原因、結果、影響等
要能掌握歷史因果關係,多運用歸納比較
上課重點要能自己摘錄,地圖要能看懂
利用名師學院系列產品,反覆觀看、補強弱點
新帝國主義的形成與非洲的瓜分
一、新帝國主義與瓜分非洲
歐美各國受民族主義影響,並與工業資本主義結合形成新帝國主義,憑藉先進的工業技術及強大國力向外擴張,非洲大陸的瓜分即是最好的例證。
二、奴隸貿易
1.奴隸貿易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常態,並非黑人特有。
2.近代的黑奴貿易可分為3階段:
初期:西元15世紀中葉~西元17世紀中葉,以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為主,目的在填補美洲大量死亡的人力空缺。
高峰期:西元17世紀中葉~西元18世紀下半葉,歐洲各國皆加入販奴活動,以英、法最盛,因三角貿易可大量獲利而成為最賺錢的行業。
沒落期:西元18世紀末~西元19世紀末,歐洲廢奴運動勃興,各國陸續立法禁止販奴行為,黑奴貿易趨向衰弱,但走私活動持續到西元20世紀初才完全停止。
3.販奴者:外來者以阿拉伯人與葡萄牙人為主,非洲本土則是部落酋長,他們以販賣奴隸來換取歐洲的酒與槍炮。
4.影響:非洲部落酋長喪失正當經濟活動的動力,長時間的黑奴貿易也改變了美洲大陸的人種分布。
三、經濟殖民與文化邊緣化
1.西歐國家在殖民各地的過程中,完成殖民經濟體系。
2.殖民母國以工業實力與優勢文化侵略殖民地,強迫殖民地納入母國的經濟體系,並使各地的傳統社會與文化趨於瓦解。
列強在亞洲的侵略
一、中國海疆的威脅
1.不對等的中英關係:中國對外貿易限制極多,英國積極尋求突破的方法,遂派遣使節訪華以解決通商問題。
但中國昧於國際現實,仍以天朝自居,使得中英兩國貿易歧見日益加深,終致爆發鴉片戰爭。
2.鴉片戰爭後的中西關係:鴉片戰爭後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被迫面對新的國際體系。
中國無法跟上時代變遷的潮流,使得國家利權在無形中迅速喪失。
二、中國陸疆的威脅
1.俄國的侵略:俄國覬覦中國的東北及北方甚久,在蠶食鯨吞的策略及趁火打劫的作法下,俄國得以占領大片的中國東北及北方領土。
2.回變與外力入侵:滿清政府的高壓統治政策常使得邊疆回民地區發生民變,英、俄勢力的介入,使得民變問題更為複雜。
3.南方藩屬的喪失:西元1885年,中法戰爭後,越南成為法國屬地;英國趁中法《天津條約》簽訂之際兼併緬甸,西元1886年,清廷承認英併緬甸。
三、外力衝擊下的臺灣
1.開港通商:英法聯軍前,臺灣主要貿易對象為中國;英法聯軍後,臺灣開港通商,外國洋行成為經濟主力。
茶葉成為臺灣出口大宗,也改變了臺灣南重北輕的現象。
2.臺灣建省到割讓日本:牡丹社事件後清廷積極經營臺灣,中法戰爭後臺灣建省,劉銘傳為巡撫。
甲午戰後,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臺灣成為日本第一個殖民地。
四、中國的應變之道
1.西方引進新思潮:中國被迫進入國際體系後,西方思潮也跟著進入中國,基督教教士的傳教也使中國許多知識分子吸收到西方的新知識。
2.器物改革到制度改革:中國受到戰敗刺激後,開始尋求改革,但因認知有限又與現實妥協,使改革僅及於器物層面,成效有限。
最後滿清終被革命勢力推翻,中國進入新的時代。
五、日本明治維新
1.鎖國與蘭學:西元1653年,江戶幕府實行鎖國政策,僅准許中國與荷蘭通商,荷蘭陸續傳入的歐洲新知則被稱為「蘭學」。
2.門戶開放與幕末動盪:
西元1854年,美國艦隊強迫日本開港通商,結束鎖國。
西元1858年起,日本與西方列強陸續簽訂不平等條約,日本諸侯遂發起「尊王攘夷」,最終演變成「倒幕」運動。
西元1867年,在內外相逼下,德川慶喜被迫取消幕府,將政權交還給明治天皇,史稱「大政奉還」,又可稱為「王政復古」。
3.明治維新:明治天皇親政後,推行維新運動,使日本在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層面都脫胎換骨,在甲午戰爭後還成為中國仿效的對象。
4.帝國主義的發展:日本在國力增強的同時,也發展帝國主義,從西元1874年開始,每隔10年出兵海外,歷經甲午、日俄兩大戰爭,成為歐美列強認可的世界強國。
六、殖民時期東南亞的現代化
馬來半島、印尼、越南、緬甸、菲律賓、暹羅等國,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均因應西力,而有相當大的轉變。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歐洲霸權沒落與新的轉變
歐洲內部歷經物質文明的巔峰而出現精神文明的失衡,外部則因新帝國主義擴張導致兩次世界大戰而衰落,海外殖民地更因「民族自決」概念而尋求獨立與自治,最終獨立。
二、世紀末的迷亂與反思
1.世紀末的心態:西元188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面臨經濟困境,左派思潮和政團陸續成立,多數西方人士不再迷戀科學主義和實證主義,這種心態便稱為「世紀末」。
2.社會菁英對現況的反思:知識分子開始追求社會公義,譴責膚淺的文化內涵;文學家揭露社會黑暗面,使人類重新體認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三、第一次世界大戰
1.戰前外交:奧國於西元1879年與德國簽訂軍事同盟,義大利於西元1882年加入,形成三國同盟。
俄國在西元1894年與法國締結軍事協定,英國也在西元1904年與法國簽訂協約,西元1907年再與俄國締約,形成三國協約。
2.導火線──塞城事件:西元1914年6月,奧國皇儲斐迪南夫婦在塞拉耶佛被暗殺。
在德國支持下,奧國在7月向塞國宣戰,其他結盟國家紛紛加入。
3.前期戰爭經過:德國在西線,與英、法形成持久壕溝戰;義大利在西元1915年參戰,牽制南線奧國軍隊;東線因西元1917年俄國發生革命,退出戰場;美國因德國採無限制潛艇政策,於西元1917年宣布加入戰局。
4.戰局轉變:美國正式參戰後,協約國戰力大增,西元1918年大戰結束。
5.戰後會議──巴黎和會:西元1919年1月,巴黎和會召開,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原則」,希望建立世界的持久和平,最終各國於西元1919年6月簽訂《凡爾賽和約》。
四、俄國革命與共產政權的建立
1.帝俄的興衰:日俄戰敗使俄國國力受損,國內掀起改革呼聲。
亞歷山大二世力圖改革,卻遭到暗殺。
繼位者採專制保守政策,加深沙皇與百姓的對峙。
2.革命的爆發:西元1917年「二月革命」爆發,沙皇退位。
流亡在外的列寧返回俄國,發動「十月革命」,建立蘇維埃政府。
3.共產黨的極權統治:十月革命後,共產黨成為蘇俄境內唯一的政黨。
列寧推動世界革命,成立「第三國際」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
共產政權建立後發生內戰,俄共勝利後經濟卻陷入崩潰,列寧於是放棄戰時共產主義,改行「新經濟政策」。
4.史達林的崛起與五年經濟計畫實施:史達林以暴力手段對付異己,於西元1927年奠定獨裁地位。
西元1928年,開始實施「五年計畫」,在片面發展重工業的前提下,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處於落後狀態。
戰間期的國際局勢
一、國際聯盟與大戰影響
1.國際聯盟成立:由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倡,西元1920年1月10日在瑞士日內瓦成立。
但美國因孤立主義並未加入,而英、法經濟衰退,無力維護世界秩序,導致國聯失敗。
2.大戰影響:戰勝國未能重整國際秩序,反而讓德國吹起狂熱民族主義;且大戰
摧毀歐洲各國經濟,使美國成為世界債權國,造成歐洲與美國經濟地位翻轉,
其後爆發世界性經濟大恐慌,全球皆受波及。
二、法西斯主義的興起
戰後各國普遍面臨許多政經難題無法解決,因而造成法西斯極權政體形成。
1.義大利:西元1922年,墨索里尼以非法手段取得義大利政權,實行獨裁統治。
2.德國:西元1929年,經濟大恐慌爆發,促成日後納粹黨成為德國第一大黨。
西元1933年,希特勒擔任總理,建立專制的納粹帝國。
3.其他地區:部分東歐國家及西班牙、中南美洲都陸續成為法西斯國家,亞洲的日本也是法西斯主義的代表。
三、歐美民主國家的發展
1.英國:國內經濟問題嚴重,為專注經濟改革,因而對外採取姑息政策,放任德國侵略。
2.法國:戰後經濟尚稱穩定,但政治不安,混亂無能的政府導致二次大戰爆發後,法國迅速淪陷。
3.美國:戰後成為世界上最大債權國,但外交回歸孤立主義,為保護本國經濟,採行高關稅政策,造成經濟大恐慌。
西元1932年,小羅斯福推行「新政」,緩和經濟局勢。
四、反傳統的文化思想
一次大戰使知識分子普遍產生對西方文明的深刻反省,出現「反傳統運動」。
藝術偏重情感和主觀的表露,文學以象徵式手法揭示社會黑暗面。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提出「潛意識」概念,使人們更重視非理性的作用。
五、蛻變中的中國
1.日本的侵略與中國民族主義的興起:日俄戰後,日本勢力進入中國東北。
西元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條要求」,侵害中國主權。
巴黎和會的決議在中國釀成強烈反帝國主義風潮,引發「五四學生運動」。
2.中國社會的救亡圖存:五四運動結合新文化運動,成為關鍵的改革力量。
西元1920年代,中國思想文化百花齊放,影響較大的是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
3.北伐統一後的局勢發展:政府採取「安內攘外」政策,一面剿共,一面推動訓政建設。
日本此時積極侵華,在民族主義驅使下,發生西安事變,再度促成國、共兩黨合作抗日。
六、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與朝鮮
1.反殖民統治運動:日本統治臺灣和朝鮮的初期均設置總督府,採取高壓的殖民手段
朝鮮:西元1919年發生「三一運動」,之後日本改採懷柔政策。
西元1929年,爆發「光州學生運動」,日本最後仍是以強制手段進行鎮壓。
臺灣:西元1921年1月發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並成立「臺灣文化協會」,鼓吹臺人的民族意識。
2.皇民化運動: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在臺灣和朝鮮同時展開皇民化運動。
企圖以國家神道教取代殖民地原有宗教。
大力推行日語,要求殖民地人民改姓日本姓,實施志願兵制,但朝鮮推行的方式較臺灣嚴厲。
七、土耳其民族復興運動
西元19世紀末,土耳其為歐洲列強侵略目標,一次大戰後成為戰敗國。
凱末爾有鑑於國家危難,率軍與西方國家作戰,爭取土耳其權益,主導多項改革,使土耳其逐步邁向現代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戰前軸心國的侵略
1.走向戰爭之路:日本、義大利與德國以戰爭解決國內經濟問題。
日本於西元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占領中國東北。
義大利於西元1935年侵略衣索比亞,隔年併吞。
德國於西元1935年撕毀《凡爾賽和約》,重整軍備,隔年進兵萊因河東岸不設防區。
德、義、日3國於西元1940年簽訂《德義日三國同盟條約》,正式形成「三國軸心」。
2.軸心國擴張的前奏
西元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開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戰場。
西元1938年3月,希特勒透過奧國納粹黨政變,達成德奧合併。
各國因經濟問題,國際間彌漫姑息主義。
西元1938年9月,英、法、德、義等4國在慕尼黑召開會議,強迫捷克割讓蘇臺德區給德國。
西元1939年3月,德國併吞捷克。
8月,德國與蘇聯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歐洲戰場從此展開。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
1.前期歐洲戰場
德、蘇兩國在西元1939年9月,共同瓜分波蘭。
西元1940年4~6月,德國發動閃電戰,迅速征服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
8月,德國展開為期9個月的「英倫大轟炸」,英國堅不投降。
西元1941年3月,美國通過《租借法案》,大批軍火援助英國,戰
局為之改觀。
德國久攻英國不下,於西元1941年6月轉攻蘇聯,德蘇戰爭爆發。
2.歐亞戰場合流
西元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美軍珍珠港基地,造成歐亞戰場合流。
西元1942年上半年,軸心國攻勢猛烈。
下半年開始,同盟國轉守為攻。
3.同盟國邁向勝利:
西元1943年9月,義大利投降。
西元1944年6月6日,英、美聯軍進行諾曼第登陸;西元1945年,德國與日本相繼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三、戰時國際會議
1.西元1943年,陸續召開卡薩布蘭加會議、莫斯科會議、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等等,主要討論進攻軸心國的戰略問題,其中開羅會議決議日本必須放棄臺灣、澎湖、朝鮮、中國東北等地。
2.西元1944年,中、美、英、蘇4國於華盛頓會議擬訂《聯合國憲章草案》。
3.西元1945年,陸續召開雅爾達會議、舊金山會議、波茨坦會議等等,雅爾達會議出賣中國的主權,並造成戰後民主與共產集團的對抗;舊金山會議確立了聯合國的設立;波茨坦會議力勸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置之不理,美國決定使用原子彈。
四、聯合國的成立
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倡導下,聯合國於西元1945年於美國舊金山成立,永久會址設於紐約。
聯合國秉持維持世界和平的原則,弭平國際糾紛,並在社會、經濟、教育、衛生等領域幫助許多弱勢國家,有助於國際間的整合。
但安理會中的否決權濫用,以及聯合國無法阻止大國侵略等問題,仍有待解決。
五、戰後和平條約
1.戰爭責任:同盟國達成追究戰爭責任的共識,並以重建戰後世界為焦點,但因美、蘇對抗局面的形成,導致同盟國對處置戰敗國意見產生分歧。
2.《五國和約》:對象為義大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芬蘭等協助希特勒作戰的5個國家,內容主要為軍備限制與領土變更。
3.德奧問題:德國因美、蘇對立而分裂成東、西德,簽訂對德和約遙遙無期;各國在西元1955年與奧國臨時政府簽訂《奧國條約》,使奧國正式獨立。
4.日本問題:美國直至韓戰爆發後才加速處理和約問題,於西元1951年簽訂《舊金山和約》,中華民國因主權問題敏感,隔年單獨簽訂《中日和約》。
延伸文章資訊
- 1命題教師:楊雯因
開放給任何一個先到達的「文明人士的新天地」,因此引發了十九世紀末新帝國主義在這個 ... (B)根據壕溝戰及轟炸方式,可以判斷這是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敘述(C)壕溝戰在 ...
- 2新帝国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帝國主義的殖民地爭奪會引致列強彼此間有所衝突,如1880年波耳戰爭、1881年的突尼西亞、1898年法紹達事件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兩次摩洛哥危機,都引致列強關係的僵局, ...
- 3新帝國主義與兩次世界大戰-知識百科-三民輔考
一、新帝國主義在亞非兩洲的侵略. ... 比較項目 舊帝國主義 新帝國主義背景 新航路及新大陸之發現 工業革命的衝擊時間 16世紀至18世紀 19世紀 ... 三、第一次世界大戰.
- 4<國三歷史> 新帝國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 - Clearnote
年級: 國中所有年級, Keyword: 國三歷史,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新帝國主義.
- 5歐洲3-1-7 新帝國主義的發展與世界大戰的爆發(上) - 學習吧
【影片簡介】 西方新帝國主義的發展,使得世界其他地區的人民受西方列強影響甚鉅;而列強之間對於資源的 ... 本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