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年代‧流金歲月(Belle Époque)---欲望與時尚的19世紀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無論從思想的解放,或經濟的繁榮來說,19世紀都可說是歐洲的黃金年代。

當時的歐洲,仍以巴黎為世界時尚之都(這種領導歐洲時尚的潮流,是從17世紀法王路易十四興建 ... joyce蓮想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706231149美好年代‧流金歲月(BelleÉpoque)---欲望與時尚的19世紀?未分類 無論從思想的解放,或經濟的繁榮來說,19世紀都可說是歐洲的黃金年代。

當時的歐洲,仍以巴黎為世界時尚之都(這種領導歐洲時尚的潮流,是從17世紀法王路易十四興建凡爾賽宮便已成形)。

而19世紀經過法國大革命後,雖然民主思潮興起,封建王朝的貴族已不能獨霸一方,無法完全掌管資本社會的權利與資源,但王朝貴族數百年來所引領的《上流階層時尚》品味,卻具有提昇社會地位的實際作用。

在這個美好年代,逐漸落沒的王公貴族仍具有時尚的影響力。

《19世紀---建構現代時尚生活/消費模式》 在這輝煌的年代中,因資本主義興起,工商業帶動經濟空前的繁榮,創造了人類不曾有過的龐大的、富裕的消費族群---《布爾喬亞》階級(Burgensis)---即所謂《城市中新興中產階級》,他們追隨《上流階層時尚》品味,一方面展示財富,一方面彰顯他們的地位。

於是,開啟了影響至今的現代經濟消費模式。

當我們從21世紀回顧,會發現,原來我們今天視為進步,具有現代文明象徵的許多消費形式、物質文明的便利、思想觀念的啟發,早在19世紀就已經建構了現代日常生活模式的雛形。

例如:百貨公司的消費方式,對運動旅行的注重,流行時尚雜誌的普及,以及對更精緻生活的追求:如香水、時尚服飾等。

雖然我們今天的生活,比19世紀更為進步且有更多樣化的選擇,但事實上我們仍然活在19世紀所開創出來的,充滿慾望與時尚的消費模式與生活型態之中。

  《19世紀法國歷史背景》 *法國—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法國的政治陷入動盪不安的局面,《絕對君主制》與《君主立憲制》的轉換多達四次。

*法國革命分兩個階段: <1789-1791>引入《君主立憲制》國王失去誠信,未能尊重民主憲政體制,於是,廢除君主,建立第一次嘗試性的共和國 <1792-1799>出現第一次共和國的成立,嘗試建立一個民主政治制度的國家。

但改革未確實執行,社會多年騷動不安,共和體制終告失敗,於是引發第二次革命。

‧1789《法國大革命》法王路易十六上斷頭台 ‧1792-1799《第一共和國》成立 ‧1804《拿破崙一世稱帝》稱為:《第一帝國》(帝國風格) ‧1815《王朝復辟時代》波旁王朝路易十八     《查理十世》繼任的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都市之王》 當時的巴黎是歐洲政治、文化、藝術活動的中心。

‧1848《第二共和國》成立  *1852《第二帝國》拿破崙三世稱帝:進行巴黎大改造,公園、綠地、劇院舉目可見,放射式的大馬路更適宜逛街購物。

《19世紀巴黎名流時尚》 《巴黎名流》指一概括性的社會群體,包含舊的世襲貴族與新興資本家,他們以「優雅的生活」作為生活態度,結合輕浮奢華和古板的訴求,事實上這群人常身兼作者與贊助人,是工業化革命後典型富豪,為了掩蓋自身卑微,故大量舉辦社交活動,以提升社會地位、經驗。

在當時,這群全巴黎名流社群成員,幾乎是當時美學品味指標。

舞會、歌劇院與沙龍文化是19世紀歐洲上流社會時尚生活的主軸 *《文學與繪畫創作》上有許多的經典代表如古斯塔夫·福樓拜,法國寫實主義作家代表作品”包法利夫人”及巴爾扎克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人間喜劇”系列作品。

而在藝術繪畫範疇裡,則有著名的印象派畫家莫內、雷諾瓦、梵谷、塞尚等代表。

其中以雷諾瓦擅長人物肖像畫為主,以自然寫實的筆調烘托出畫中人、物與空間氛圍,使畫面有著似夢幻般卻又強烈感人的效果,他有些作品是將19世紀上流社會的人物、生活情景據實描繪及呈現。

  《明天是舞會》日本作家鹿島茂所著 以巴爾扎克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人間喜劇”系列作品中和福樓拜名著為模擬探討深入介紹19世紀前葉的文化背景 敘述上流社會少女的『出世儀式』進而追求標示金錢與地位的婚姻。

作者則運用許多色彩豐富及精美的時尚插畫,來詳細闡述19世紀時期法國女性的時尚生活及當時所流行的時尚服裝及配件等。

《文學藝術沙龍》以固定地點舉辦談話性的文學沙龍。

沙龍聚會以女性居多,聚會裡也多以藝術為主,不管談話、閱讀、藝術品..等。

著名沙龍女主人---往往有引領時尚及帶動美學品味的指標。

  沙龍聚會是巴黎女人最高目標,社交聚會通常會一直延續到凌晨4~5點,在當時名流社交人士都認為晚上還待在家裡是很丟臉的事。

《杜樂麗公園》在19世紀社交活動裡有非常重要地位《豪華馬車/時尚貴婦》   貴婦常在下午2點後聚集在公園裡,除了社交也在享受「被看」的慾望和樂趣,也是彼此炫耀,展示自己品味。

名流人士身上的服裝,也成為服裝的流行指標。

《豪華馬車》(LuxuryCoach)19世紀中葉女性開始由家裡走向戶外 作為交通工具的馬車,突顯階級地位的差異,一般民眾出門時搭公共馬車,上流貴婦負責乘坐豪華馬車,並有紳士接送。

(呼應現代人對名車的欲望) 《巴黎歌劇院》每天都是在辦舞會供給名流人士用,在舞會休息中,所有男性都需站立,只有女性可以坐,在舞會中的餐點也是重點,由於用餐須站著取餐點,於是演變成現今buffet。

在當時參加聚會,女性最重要的配件是扇子,扇子上寫滿曾約會的對象與心儀男子的姓名,是當時女性最珍貴的回憶與紀錄。

19世紀晚期,舞會開始走向庶民,歌劇院的包廂式讓名流為了「被看」而設置的,通常靠近舞台左右兩側。

1837年開始歌劇院開始新改革,2月7日油脂星期二舉行慕薩德大舞會,從這天開始,不論誰只要給5法郎,都可以參加歌劇院舞會,跳的舞也從優美的華爾滋變成康康舞。

  《油脂星期二》是指狂歡節的最後一天紀念聖徒「馬蒂.格拉斯」之日,這一天是傳統上享受美食的最後一天,之後就進入4旬的齋節,所以有了充分藉口可以徹夜狂歡,19世紀後半葉,巴黎歌劇院狂歡舞會是每年的焦點。

    19世紀後期,巴黎郊區新開發的蒙馬特區成為了新興娛樂區,巴黎歌劇院開始退流行,轉由蒙馬特紅磨坊興起,蒙馬特興起也是波希米亞的興起。

  《時尚雜誌》《時尚畫卡》 時尚雜誌中的插圖,一直是女性吸收流行資訊的來源,從19世紀到現在,始終如此。

巴黎領引時尚潮流,服飾產業與女性雜誌緊密結合。

雜誌初期以版畫為插圖,照相機問世後,更帶動雜誌的新風貌。

  雜誌內容除了時尚資訊,還會教導不同場合的服飾規範。

並且探討女性美德、愛情、婚姻、日常生活點滴,還有連載的小說。

《開啟各式現代消費娛樂生活》 *百貨公司‧商店街---逛街‧購物 *旅行---火車‧自行車    《19世紀歐洲時尚珠寶》 時尚文化與珠寶首飾是息息相關的,尤其在那19世紀時期的名流社會中,貴婦名媛及紳士必須經常參加各式的舞會、宴會及上歌劇院欣賞歌劇及音樂表演等。

因此其服裝的穿著、珠寶首飾的配戴等也是講究所謂的時尚品味,也藉此社交活動的場合來張顯其身份地位的權力象徵。

工業革命造就了機械大量生產,同時期也造就了許多新興的資本家想要晉升於上流社會,因而流行時尚文化則藉由報紙及時尚雜誌的刊載報導及大量印刷,而普及於當時各社會階層。

  19世紀歐洲的珠寶首飾,約略可分為三個階段的設計發展: EmpireJewelry皇室珠寶   帝國風格出現在1800年的法國。

當拿破崙最終成為法國皇帝,他在1804年恢復珠寶和時裝作為一個壯麗的新宮廷和誇耀華麗的風氣逐步形成。

    珠寶首飾套件式組合為當時皇室所喜好的風格形式,如鑽石皇冠,鑽石耳環,鑽石戒指,鑽石胸針和鑽石項鍊等的組合設計。

而由貝殼、瑪瑙等所刻的浮雕設計造型也運用於皇室皇冠的裝飾造型中。

  VictorianJewelry維多利亞珠寶   維多利亞女王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AlexandrinaVictoria),是英國迄今爲止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

她在位的64年期間,是英國最強盛的所謂「日不落帝國」時期,她在位期間直到她去世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1914年,英國都稱為「維多利亞時代」。

*維多利亞時期的早期(EarlyVictorian1837-1860)也稱為浪漫主義時期。

新皇后年輕,朝氣蓬勃,充滿生機和她的配偶,阿爾貝。

因此維多利亞女皇崇拜大量珠寶和經常穿戴著。

    舞會、晚宴等的社交場合所穿著的晚禮服以黃金、珠寶等華麗首飾的搭配為主流,而白天則是不太昂貴的象牙、龜甲、珍珠等材質來搭配服裝,其中以珊瑚是最佳的選擇。

  維多利亞女皇自己喜歡蛇序,認為這是一個象徵忠誠和熱愛。

因此蛇圖案也流行在維多利亞首飾中作為裝飾主題,象徵智慧和永恆。

當時時尚服裝的設計以高領和帽子涵蓋了耳朵,因此,項鍊和耳環是較不經常穿戴。

反倒是胸針造型是非常大的流行,白天佩戴於頸部,而晚禮服往往是胸針與鮮花一起搭配配戴。

而普遍使用的寶石首飾為玫瑰切割鑽石,紫水晶、黄玉、綠松石、玉髓、珊瑚、石榴石、紅寶石,珍珠和母貝。

    *維多利亞時期的中期(MiddleVictorian1860-1885),Lockets的設計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尚配飾,可以將所摯愛的人的照片或頭髮放置於秘密的小盒中,並將之配戴於胸前可隨時記憶及思念。

    *維多利亞時期的後期(LateVictorian1885-1901),此時期珠寶首飾以Mourningjewelry即哀悼式珠寶為一流行。

在維多利亞女王經常身穿戴著墨玉珠寶在阿爾貝親王去世後,由於增加了悼念儀式,哀悼珠寶已發展成為一種當時時尚配件項目。

    ArtNouveaujewelry新藝術珠寶  新藝術運動時期始於大約1890年至1915年左右結束。

此期間,代表世紀之交換和即將到來的“ModernAge”20世紀新時代。

  新藝術風格的珠寶包括許多獨特功能,包括把重點放在女性形式,強調顏色、曲線,最常見的是運用琺瑯上釉彩的技術。

  珠寶設計的主題經常是以大自然的自然生態景物為主,蝴蝶、蜻蜓、蛇、罌粟花、蘭花、天鵝、孔雀、菖蒲和睡蓮等希臘神話中的動、植物和女性輪廓普遍存在於珠寶首飾的造型中。

    《19世紀歐洲時尚服飾》 *19世紀初期: 延續18世紀最後10年至19世紀最初的短暫時期。

因法國大革命徹底摒棄法國宮廷奢靡浮誇風潮,再加上民主思潮興起,希臘考古文物出土,一種『回歸自然、尚古風潮』開始流行,也就是回歸古代希臘時期的簡單樸實樣式的服飾,又稱為。

白色領導著女性時尚,因為白色被認為是純潔的顏色,人們也錯誤認為上古時期的服裝都是白色,所以白色成為渴望回歸自然的一種體現。

 白色平紋細布(muslin)或印花棉布 襯衫式連身裙(robesenchemise) 樸實無華 高腰低胸袖子變緊服裝上不准有口袋這種連身裙不用搭配束腹馬甲或襯裙,讓衣裙自然垂覆住身體,並在胸部下方做腰線加以聚攏。

手套手拿小包包鞋子(小巧精緻尖頭平底或無跟) 最初—白色世紀轉換之際—顏色開始豐富:天空藍、玫瑰紅、甚至黑色都有人採用。

法國貴族時尚逐漸式微,人們轉而喜歡簡約的鄉村風格。

並非英國的鄉村風時尚就是從農夫、村姑獲取靈感,而是有錢階級或仕紳,基於舒適理由採用較儉約的風格。

  儉樸布料、線條、色彩自然的頭髮小巧的貝雷帽和有邊帽 馬褲(休閒及平常)取代及膝褲(正式場合)背心變短圓帽取代三角帽   *19世紀前至中葉 1830年左右,新風格的女裝開始定型。

1830年代發展到最寬大的的程度—稱為『羊腿袖』(mutton-legsleeves)   最受歡迎的款式:袖子頂端從肩膀滑下,讓女人的脖子向天鵝般延伸到手臂。

當時流行略為柔弱的女性,看起來細緻嬌弱,甚至有點白皙、病厭厭的美感。

(Corset)加上多層裡裙和馬毛櫬墊,使身體呈沙漏形狀。

     日間保持高領款式;夜間服從胸部位置直切,裸露整各肩膀。

最受歡迎的是耳上或額頭上的捲髮,並以羽毛、花卉裝飾。

後來演變平滑的往後梳並別起來,至多允許一小撮捲髮垂落在臉頰兩旁。

不再依靠假髮,使用自己的真髮,並以花朵和蕾絲做裝飾。

寬簷貝雷帽稱為(Capote)像一鼎柔軟的花冠,框住女人整個頭部,並以寬絲帶繫於下巴。

帽子本身有繁複的裝飾,舉凡花卉、絲帶,及各種裝飾配件。

  再度流行。

男士服飾自18世紀便走向簡約樸實,整體服裝發展較少變化。

女性時尚在此時,卻朝相反方向發展,拒絕樸實簡約,大力擁抱奢華和裝飾,從此大部分的時尚即指--女性的時尚。

*19世紀中葉之後(1850年代左右) 流行寬大的群圍,須以群襯環撐起。

(pagodasleeves)這種袖子在手肘處縮緊,然後向下開展呈角錐狀,穿在白色裡袖外面,並用銅環加以固定,穿上這種服裝很像洋娃娃,有點不自然。

    (HauteCouture)之起源 1858年時尚設計先驅沃斯(CharlesFrederickWorth)開設巴黎第一家服裝店。

  身為財富新貴且具社會影響力的中產階級,在當時人眼中並不向貴族具有正確無誤的高尚品味,一方面尋找自己的風格,一方面也不忘與達官貴人競爭。

於是,催生時尚事宜由專門人士打理。

這些專門人員(女裝設計師)具有原創的想法,從此時尚有了各種不同的風貌,這正是今日時尚的起源。

      1860-1890時尚款式   《時尚的欲望》 消費、浪費和消遣—社會地位‧權力‧財富的展示  1899年經濟學家騷斯坦因·韋伯倫在其著作《有閒階層論》中分析了人們是如何利用衣服樹立自己的社會地位的。

他的分析在當時產生了重要影響。

他提出「僅僅擁有財富和權力還不夠」,必須要展現擁有的財富和權力。

為此他總結了幾條規則。

*「誇耀性消費」,或者是積聚貴重物品時的排場。

貴重物品是指稀少的、難以得到的或是需要花費其他人數小時的技術性工作生產出的物品。

1558年,當25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登上王位時,她身被白鼬毛、錦緞、絲綢,戴著許多珍珠。

   證明某人生活得悠閒、安逸還有另外一種方法:穿那些需要精心保養的衣服。

亞麻布就是一個好例子,它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它一上身就會起褶。

17世紀的法國貴族穿著用緞子做的繡花鞋,這表明這些大家閨秀們從不在泥地上走路。

*「誇耀性浪費」標榜社會地位。

「誇耀性浪費」的基本含義是指由於某人總有足夠的物資供應,因此他不怕過分消費。

中層階級擔心自己被認為「沒有品味」,看上去醜陋庸俗,所以他們緊緊追隨時尚。

連最保守的人也會被潮流帶著,穿上一件時髦款式的衣服,僅僅是因為這種款式太流行了,人人都穿以致於不穿就是不識時務。

上層階級害怕被人當成倣傚他們的中層階級,這就是為什麼中層階級一採納某種時尚,他們就會立刻放棄的原因。

*「誇耀性出格」只有那些處於上層社會的人才有時間和精力在不令人愉悅的事情上找到樂趣。

這些衣服倒更像「演戲的道具」,設計的目的「不是為了舒適而是為了激發觀者的想像力」。

要解釋誇耀性消費、誇耀性浪費「誇耀性出格」和悠閒安逸,沒有什麼比17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凡爾賽王宮更好的例子了。

    《今日的時尚顯學》 近年來,時尚在歷史上擄獲了前所未有的公眾關注力。

它不再只是特權階級掛在嘴邊的話題,抑或是女人消磨時間的購物探險。

今日,時尚已變成非常重要的文化因素。

  我們的日常生活無法脫離時尚。

甚至連那些自認拒絕服膺時尚潮流的人們,也透過他們的拒絕行徑投入其中。

反時尚潮流為了要和時尚有所區別,總是會指涉到相對應的時尚,因此它們只不過是一種呼應正面的反面罷了。

今日時尚並非受到單一來源的支配,所以沒有所謂的統一潮流 時尚經濟學:今日的時尚具有龐大的經濟商機,時尚已成為金融商品   時尚潮流指的是每個服裝季所展現出來的風格,然而現在卻被幾個同時存在的不同流行趨勢所取代。

你至少要能呈現這些潮流當中的一種,否則就和二十年前無法跟上主要潮流是一樣的意思。

時尚的矛盾性:性今日的時尚也比1960和1970年代—遑論再前面的幾個世紀—展現出更寬廣的可能性。

服裝規定愈來愈罕見,時尚愈來愈服膺於一種規則。

時尚也是當代藝術的一種表現 *掌握個人的時尚品味 ,才能不為瞬息萬變的時尚潮流左右,而是享受時尚,擁有自我風格。

 joyce/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joyce0626joyce062097's新文章美好年代‧流金歲月(BelleÉpoque)---欲望與時尚的19世紀以塞尚之眼看見另一個世界---PaulCézanne屬於高更的原始芳香-----PaulGauguin透視卡蜜兒---她的藝術‧情感‧瘋狂(CamilleCaudel)探索梵谷的傳奇神話---VincentWillemVanGogh維納斯變奏曲---Venus前進未來飆革命---未來主義(Futurism)世紀末的象徵主義---Symbolism凝結的時光記憶---AboutPhotos瞧!畢卡索畫的女人---Picasso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joyce0626joyce062097'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心情記事joyce蓮的心靈花園 梵谷特展 Friend從旅行愛上藝術史阿光的藝文抱抱Ivy-空空學習筆記本嗆辣詩人-徐大咖啡狼的烘豆坊 樣式樣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