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戰區 - 華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937年10月26日,增設第七戰區,以劉湘為司令長官,下轄第八、十五、二十三集團軍,在長江下遊沿岸布防。
1938年2月,軍事委員會重新劃分戰區。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為程潛, ...
抗日戰爭戰區抗日戰爭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所規劃的戰區劃分。
以國民革命軍為主體所劃分的此戰區,最初所轄範圍為長城以南,以山西,河北、山東、江蘇為主,後來視戰爭實際情況及日軍占領區域,分別於1938年、1939年與1944年做過三次相當大規模的更動。
一般來說,此作戰區劃分是以陸軍作戰為主。
中文名稱抗日戰爭戰區1937年盧溝橋事變主體國民革命軍重心第三戰區簡介就戰略與兵力言,1937年戰區劃分,是以第三戰區為重心,保衛京滬杭,期間也發生長達三個月的淞滬會戰。
1938年戰區劃分,則以華中地區的第四、第五、第六戰區為主,整編主要是為了"持久抗戰,鞏固武漢核心",戰略目的則在于"東保津浦,西守道清"。
另一方面,位于武漢的國民政府,以修正《軍事委員會組織大綱》方式,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定為戰時政府之實質統治機構,也將統率國軍的委員長取代了國民政府主席成為中國實際領導人。
1938年11月中旬,中國軍隊于臨時首都武漢組織武漢保衛戰失利,加上華南戰場重要據點廣州亦極為危險,至此,中華民國政府再度遷都至重慶。
為了此戰略異動變數,加上兵士折損眾多,戰區同年年底至翌年年初予以大幅度更動。
而跟隨戰區,中日戰爭第一期之第二及三階段亦告正式結束,而中國也正式邁入以重慶為根據地的第二期抗日戰爭。
1939年-1943年,隨戰爭型態趨于固定,戰區除了小更動之外,並無太大變化。
1944年則因為中國陸軍總司令部成立,戰區再度予以更新。
除了將中國戰區涵蓋緬甸與越南之外,更增加第一方面軍、第二方面軍及第三方面軍。
1945年中日戰爭末期,為了反攻及9月之後的勝利受降準備,戰區擴充為十二戰區並維持方面軍設定。
值得一提的是,以接受日軍投降及遣返日俘為主的最後一次戰區劃分,因受蘇聯紅軍進軍東北等因素影響,受降區或戰區並未涵蓋長城以北。
沿革"戰區"的編製原為軍事委員會為抗日所作的軍事作戰部署,抗戰前夕為五個戰區,至1945年增至十二個戰區。
這些戰區分別受到各地行營指導作戰。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為最高統帥部,以蔣介石為陸海空軍大元帥,統一指揮全國陸、海、空軍。
行政院所屬的軍政部、海軍部,歸軍事委員會兼管。
1945年後,各戰區陸續取消或改製。
1937年8月20日,軍事委員會頒布戰區及戰鬥序列,成立五個戰區:第一戰區為河北及魯北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下轄第一、二、十四集團軍;第二戰區為晉察綏地區,司令長官為閻錫山,下轄第六、七、十八集團軍(八路軍);第三戰區為京滬杭地區,司令長官為馮玉祥(後改由蔣介石兼),下轄第八、九、十、十五、十九集團軍;第四戰區為閩粵地區,司令長官為何應欽,下轄第四、十二集團軍;第五戰區為魯南及蘇北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後改為李宗仁),下轄第三、五集團軍;另將西南各省部隊編為一、二、三、四四個預備軍,隨時聽候調遣。
1937年9月17日,軍事委員會劃津浦路北段為第六戰區,以馮玉祥為司令長官。
1937年10月26日,增設第七戰區,以劉湘為司令長官,下轄第八、十五、二十三集團軍,在長江下遊沿岸布防。
1938年2月,軍事委員會重新劃分戰區。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為程潛,在平漢路作戰;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為閻錫山,在山西作戰;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為顧祝同,在蘇浙作戰;第四戰區,司令長官為何應欽,在粵桂作戰;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為李宗仁,在津浦路作戰;第六、第七戰區復原,增設第八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守備甘寧青地區。
1938年6月14日,增設第九戰區,以陳誠為司令長官,組織武漢保衛戰。
1938年11月軍令部在南岳召集軍事會議。
會議決定復原廣州、重慶、西安行營,增設直屬于軍事委員會的戰地黨政委員會,並根據戰局變化對戰區進行了調整。
第一戰區,轄河南及安徽一部,司令長官為衛立煌(1947年3月改編為西安綏靖公署);第二戰區,轄山西及陝西一部,司令長官為閻錫山(1948年改製為太原綏靖公署);第三戰區,轄蘇南、皖南及浙閩兩省,司令長官為顧祝同;第四戰區,轄廣東、廣西兩省,司令長官為張發奎;第五戰區,轄皖西、鄂北及豫南,司令長官為李宗仁;第八戰區,轄甘寧青及綏遠一部,司令長官為朱紹良(後改製為西北軍政長官公署);第九戰區,轄鄂南及湘贛兩省,司令長官為陳誠(由薛岳代理);第十戰區,轄陝西省,司令長官為蔣鼎文;另設魯蘇戰區、冀察戰區兩個遊擊戰區,分別以于學忠、鹿鍾麟為總司令。
因南北戰區相距數千裏,難于統一指揮,1938年12月,軍事委員會設立桂林行營、天水行營,分任西南、西北各戰區的作戰指揮。
桂林行營統轄第三、四、九戰區,天水行營統轄第一、二、五、八、十戰區及魯蘇、冀察戰區。
1939年2月,復原重慶行營,改在成都及西昌分別設立成都行轅和西昌行轅。
10月,恢復設定第六戰區,以陳誠為司令長官。
12月,增設昆明行營。
1940年4月,復原桂林行營、天水行營。
5月15日,復原第十戰區。
1945年1月,軍事委員會再次調整戰區及戰鬥序列,復原第四戰區、魯蘇戰區,恢復設定第十戰區(1945年10月改為衢州綏靖公署,1949年1月18日改為福州綏靖公署),增設漢中行營(即後來的華北剿總)、贛州行轅。
抗日戰爭勝利前後,重慶國民政府在軍事上採取了一系列緊急措施,主要是為了接收日本佔領區與對抗中國共產黨做好準備。
1945年6月26日,增設第十一戰區(後來的保定綏靖公署)、第十二戰區(後來的張垣綏靖公署),分別以孫連仲、傅作義為司令長官,準備接收華北。
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9日,蔣介石劃中國戰區為15個受降區,由中國國民黨所屬部隊分別接收侵華日軍128萬餘人投降。
其中,第十一戰區接收平津和冀魯,第十二戰區接收熱河、綏遠和察哈爾。
軍事委員會于1945年9月設立北平行營(也就是後來的華北剿總)、東北行營(後來的東北剿總)。
10月,復原昆明行營。
12月,設立武漢行營(後來的華中剿總)。
1946年3月,設立西北行營(後來的西北軍政長官公署)。
4月,復原成都行轅,改設重慶行營。
戰區列表戰區所轄地區(1937年8月底)司令長官(1937年8月底)所轄地區(1938年初)司令長官(1938年初)所轄地區(1945年2月)司令長官(1945年2月)第一戰區河北北部、山東北部蔣介石(9月改為程潛)河南、安徽北部衛立煌陝西南部胡宗南第二戰區山西、察哈爾、綏遠閻錫山山西、陝西北部閻錫山閻錫山第三戰區江蘇、浙江馮玉祥(後由蔣介石兼)浙江、福建、江蘇及安徽南部顧祝同顧祝同第四戰區廣東、福建何應欽廣東、廣西何應欽----第五戰區山東南部、江蘇北部蔣介石(後由李宗仁任)安徽、湖北北部及河南南部李宗仁劉峙第六戰區湖北西部孫連仲第七戰區廣東餘漢謀第八戰區綏遠、寧夏、甘肅、青海蔣介石(兼)朱紹良第九戰區湖北南部、湖南、江西陳誠(薛岳代理)薛岳第十戰區陝西蔣鼎文安徽李品仙第十一戰區北平、天津、華北孫連仲第十二戰區傅作義其它詞條GTX670下水道的美人魚余家俊和平島濱海公園多良車站如果可能實習醫生格蕾第七季推己及人摩凡陀新年祝福澎湖列島甩手功男人樹百度知道盜賊同盟線簾罰款膝關節置換術蝙蝠俠:黑暗騎士諾基亞Lumia520抗日戰爭戰區@華人百科抗日戰爭戰區
延伸文章資訊
- 1抗日戰爭戰區 - 華人百科
1937年10月26日,增設第七戰區,以劉湘為司令長官,下轄第八、十五、二十三集團軍,在長江下遊沿岸布防。1938年2月,軍事委員會重新劃分戰區。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為程潛, ...
- 2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任內資料 - 國家文化記憶庫
檢索條件:. 查詢模式:一字不差(精確搜尋); 清除全部.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任內資料.
- 3全宗系列(已細部整編部分) - 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
卷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任內資料. » 入藏登錄號 008000000702A. » 本卷日期1944/08/08 ~ 1944/10/27. » 密等/解密記錄普通. » 提供方式/地點 不提供申...
- 4抗日戰爭第一戰區_百度百科
抗日戰爭第一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劃分,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最初第一戰區所轄範圍為河北北部及山東 ...
- 5抗战期间,中国有多少战区?又是如何划分的? - 手机搜狐
1937年8月20日,军事委员会颁布战区及战斗序列,成立五个战区:. 第一战区为河北及鲁北地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下辖第一、二、十四集团军。 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