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絲綢之路是指從長安或洛陽出發,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歐洲,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最初絲綢之路是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為起點,最遠到達西亞諸國 ... 絲綢之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的主題是古代東亞至歐洲之間的陸上貿易通道。

關於絲綢之路的其他意思,請見「絲綢之路(消歧義)」。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1月11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絲綢之路"—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從歐洲經過埃及、索馬利亞、阿拉伯半島、伊朗、阿富汗、中亞、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緬甸、爪哇群島、菲律賓直到中國。

顏色  :陸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 類屬 商貿、文化 地域 歐洲、中亞、東南亞、中國 意義 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文化和商貿交流 絲綢之路(德語:Seidenstraße;英語:SilkRoad),常簡稱為絲路,此詞最早來自於德意志帝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男爵於1877年出版的一套五卷本的地圖集。

[1] 絲綢之路是指從長安或洛陽[2][3]出發,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歐洲,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最初絲綢之路是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為起點,最遠到達西亞諸國的陸上貿易通道,到東漢時班超再次出使西域打通了荒廢已久的絲綢之路,並將路線東端延伸到東漢京師洛陽,西端延伸到歐洲(羅馬),這是目前完整的絲綢之路路線[4]。

這條道路也被稱為「陸路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

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

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但實際上,絲綢之路並非是一條「路」,而是一個穿越山川沙漠且沒有標識的道路網絡,並且絲綢也只是貨物中的一種。

[1]:5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

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約於前5世紀形成的草原絲綢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宋初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

2014年6月22日,在杜哈舉行的第38屆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絲綢之路同京杭大運河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5] 目次 1路線 1.1傳統絲路 1.1.1東段 1.1.2中段 1.1.3西段 2其他絲路 2.1簡表 3歷史發展 3.1遠古時期 3.2最初的發展 3.2.1中國 3.2.2中亞 3.2.3中東 3.3公元前1世紀到7世紀 3.3.1張騫的西行 3.3.2大規模的貿易 3.4從西方到東方 3.5被列為世界遺產 4經濟文化交流 4.1商品交流 4.2文化交流 4.2.1造紙印刷術的西傳 4.2.2宗教思想交流 5參看 6參考文獻 6.1引用 6.2來源 7研究書目 8外部連結 路線[編輯] 傳統絲路[編輯] 玉門關 絲綢之路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

東段:從洛陽到玉門關、陽關。

(西漢時期由張騫開闢。

[6]) 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蔥嶺。

(西漢開闢) 西段:從蔥嶺往西經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

(東漢開闢) 以下為絲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稱,括號內為古地名。

東段[編輯] 東段各線路的選擇,多考慮翻越六盤山以及渡黃河的安全性與便捷性。

三線均從洛陽出發,到武威、張掖匯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北線:從涇川、固原、海原、中衛、靖遠至武威,路線最短,但沿途缺水、補給不易。

南線:從鳳翔、天水、隴西、臨夏、樂都、西寧至張掖,但路途漫長。

中線:從涇川轉往平涼、會寧、蘭州至武威,距離和補給均屬適中。

十世紀末期,北宋為繞開地處河西走廊的西夏的領土,開闢了從天水經青海至塔里木盆地的「青海道」。

成為北宋時期的一條新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商路。

中段[編輯] 交河故城 中段主要是塔里木盆地境內的諸線路,它們隨綠洲、沙漠的變化而時有變遷。

三線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鎮(唐貞觀十四年(640年)設立)多有分岔和支路。

從陽關到樓蘭或者若羌米蘭綠洲,要沿著疏勒河與阿爾金山北麓穿越長達千餘里的庫姆塔格沙漠,歷史上這段路沿途就沒有綠洲文明可以作為旅行的基點。

而在陽關以東或者米蘭、樓蘭以西,沿途的綠洲星羅棋布。

因此,「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名詩句也寫出了陽關以西這千餘里絲路的可怖。

此路線後來為313國道。

南道(又稱于闐道):東起陽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經若羌(鄯善)、和田(于闐)、莎車等至蔥嶺。

中道:起自玉門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經羅布泊(樓蘭)、吐魯番(車師、高昌)、焉耆(尉犁)、庫車(龜茲)、阿克蘇(姑墨)、喀什(疏勒)到費爾干納盆地(大宛)。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走天山北麓,經哈密(伊吾)、吉木薩爾(庭州)、伊寧(伊犁),直到碎葉。

北道是唐朝時才開闢的絲路。

西段[編輯] 敦煌壁畫中,描繪了往返於絲綢之路上的商隊。

自蔥嶺以西直到歐洲的都是絲綢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線分別與中段的三線相接對應。

其中經裏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線是在盛唐時代開闢的。

北線:沿鹹海、裏海、黑海的北岸;經過碎葉、怛羅斯、阿斯特拉罕(伊蒂爾)等地到伊斯坦堡(君士坦丁堡)。

中線:自喀什起,走費爾干納盆地、撒馬爾罕、布哈拉等到馬什哈德(伊朗),與南線匯合。

南線:起自帕米爾山,可由克什米爾進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從白沙瓦、喀布爾、馬什哈德、巴格達、大馬士革等前往歐洲。

其他絲路[編輯] 除傳統絲路外,還有多為歐亞大陸北部之游牧民族使用的草原絲綢之路、主要與南亞交流的南方絲綢之路以及沿海路行進的海上絲綢之路。

簡表[編輯] 東段 中段 西段 光頭: 西安(長安) 須彌山石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 武威(涼州) 張掖(甘州) 酒泉(肅州) 敦煌(沙州):莫高窟、榆林窟 北宋新路: 天水 西寧 伏俟城 索爾庫裏盆地(索爾庫裏) 南道(又稱于闐道): 陽關 若羌(鄯善) 且末 尼雅(精絕),西漢時西域三十六國之一。

和田(于闐) 中道: 玉門關 樓蘭(為鄯善所兼併,現屬新疆若羌縣) 吐魯番(高昌):高昌故城、交河故城、雅爾湖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焉耆(尉犁) 庫車(龜茲):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千佛洞 阿克蘇(姑墨) 喀什(疏勒) 北道: 哈密,水道縱橫盛產哈密瓜 烏魯木齊,蒙古文意思解作美麗的草原 伊寧(伊犁) 碎葉 北線 烏魯木齊 阿拉木圖(今哈薩克斯坦城市) 江布爾城(怛羅斯,今哈薩克斯坦城市) 托克瑪克(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城市) 薩萊(俄羅斯) 薩克爾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今土耳其城市) 中線 喀什或喀什葛爾 白沙瓦:哈拉和林大道 喀布爾 巴米揚:著名的巴米揚大佛在2001年被塔利班摧毀。

南線 馬什哈德(伊朗) 薩卜澤瓦爾 赫卡托姆皮洛斯(番兜,和櫝,可能位於今伊朗的達姆甘和沙赫魯德之間。

) 德黑蘭 哈馬丹 克爾曼沙汗 巴庫拜(伊拉克) 巴格達 阿布哈里卜 費盧傑:沿幼發拉底河至阿列頗。

拉馬迪 阿列頗(敘利亞) 大馬士革 阿達納(土耳其) 科尼亞 安條克 布爾薩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 歷史發展[編輯] 遠古時期[編輯] 大約是後漢晚期的馬塑像。

早在遠古時期,雖然人類面對著難以想像的天然艱險的挑戰,但是歐亞大陸東西之間並非像許多人想像中那樣地隔絕。

在古埃及、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之北的草原上,有著一線由許多不連貫的小規模貿易路線大體銜接而成的草原之路。

這一點已經被沿路諸多的考古發現所證實。

這條路就是最早的絲綢之路的雛形。

西元一世紀的絲綢之路早期的絲綢之路上並不是以絲綢為主要交易物資,在公元前15世紀左右,東亞商人就已經出入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購買產自現新疆地區的和田玉石,同時出售海貝等沿海特產,同中亞地區進行小規模貿易往來。

而良種馬及其他適合長距離運輸的動物也開始不斷被人們所使用,令大規模的貿易文交流成為可能。

比如阿拉伯人的經常使用耐渴、耐旱、耐餓的單峰駱駝,在公元前11世紀便用於商旅運輸。

而分散在亞歐大陸的雅利安人和斯基泰人、薩爾馬提亞人據傳在公元前31世紀左右即開始飼養馬。

雙峰駱駝則在不久後也被運用在商貿旅行中。

另外,歐亞大陸腹地是廣闊的草原和肥沃的山谷,對於游牧民族和商隊運輸的牲畜而言可以隨時隨地安定下來,就近補給水、食物和燃料。

這樣一來一支商隊、旅行隊或軍隊可以在沿線各君主制國家沒有注意到他們的存在或激發敵意的情況下,進行長期,持久而路途遙遠的旅行。

最初的發展[編輯] 中國[編輯] 在商代帝王武丁配偶(婦好)墳塋的考古中人們發現了產自新疆的軟玉。

這說明至少在公元前13世紀,中國就已經開始和西域乃至更遠的地區進行商貿往來。

依照晉人郭璞在《穆天子傳》中的記載,前963年周穆王曾攜帶絲綢、金銀的貴重品西行至裏海沿岸,並將和田玉帶回中國。

雖然這種說法的真實性還沒有定論,但是目前在絲綢之路東段沿線的考古中,確實出土了部分在這一時期的絲綢製品。

[7] 在戰國時期,中原地區已經存在了相當規模的對外經濟交流。

《史記·趙世家》中記錄了蘇厲與趙惠文王的一段對話:「馬、胡犬不東下,崑山之玉不出,此三寶者非王有已。

」[8]蘇厲用趙國通過對外貿易得到的財富威脅趙惠文王一段從側面說明了這一點:因為人們相信,「崑山之玉」即為崑崙下出產的軟玉,而胡犬則是產自中亞、西亞的一個狗的品種。

中亞[編輯] 隨著公元前5世紀左右河西走廊的開闢,帶動了中原對西方的商貿交流,塔里木盆地內印歐人的綠洲城邦國家諸如鄯善、龜茲、樓蘭、疏勒、且末等國家紛紛在這一時期逐漸出現。

而當時的歐洲國家已經出現了賽里斯(Seres源自希臘語絲,從上古漢語絲的音轉化的Ser。

)——對中國的稱呼。

這種小規模的貿易交流説明在張騫以前東西方之間已經有經過直接或間接的各種方式而持續長時間的貿易交流。

青金石是在早期絲綢之路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商品之一,如今也是一種重要的寶石。

不僅僅是絲綢,同時絲綢之路上另一件著名的商品,產自今阿富汗巴達克山的青金石早在公元前13世紀就開始出現在古中國、古印度、古埃及——這意味著中西亞地區的商旅貿易開始的時間要比這一地區部分國家的誕生還要早些。

之後不久,青金石的貿易開始傳入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哈拉帕。

後來成為佛教七寳之一。

中東[編輯] 作為世界上最早出現國家的文明之一,目前很多考古發現證明古埃及人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從事北非、地中海及西亞的貿易。

人們相信,在前14世紀,埃及人已經造出了海船。

在埃及,人們發現了距今5000餘年,產自阿富汗的青金石,説明埃及人已經開始沿著這條被稱為絲綢之路的道路上,展開了一定規模的貿易。

一些人認為是前1070年左右絲綢殘骸的碎片已經被發現,這意味著至少在前1070年埃及可能已經與中國有了間接的貿易往來。

不過此後不久絲綢在埃及的地位一落千丈,並絕跡於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的史冊。

同時,這些前11世紀的絲綢究竟是中國養蠶技術所出現的絲綢,還是一個來自地中海沿岸累范特或者中東的荒野絲,就是一個極有爭議的話題了。

和田出土的山普拉掛毯,畫上織有一名武士與希臘半人馬,人馬的斗篷與武士領子上的圖案是原始希臘圖案在中亞的變體。

推定文物年代為公元前3世紀-4世紀。

在一統古埃及、黎凡特、小亞細亞、大伊朗的中央集權的君主制國家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3—前334年)國王岡比西斯二世(前529年至前522年在位)和大流士一世(前522年至前486年在位)統治下,四處擴張的波斯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包括中、西亞在內的君主制國家。

史料記載這位帝王喜愛愛琴海生產的鮮魚和故鄉波斯的水。

為此大流士一世建立了一條連接這個中央集權君主制國家—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3—前334年)首都蘇薩(位於底格里斯河下游東岸靠近扎格羅斯山脈的一個城市)到小亞細亞以弗所和薩狄斯的全長1600多公里的的「波斯御道」,這條僅由王室使用的皇道在沿線各段設立驛站,藉助每個驛站的好馬和馭手,皇室所需要的一切通過這條道第一時間送至首都,再將國王的指令傳播到波斯全國。

依照皇道的效率,一位向大流士一世進獻快信的人只需9天即可送至首都,而同樣的距離對於普通人而言需要3個月。

一方面這個中央集權君主制國家—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3—前334年)利用這樣一條聯繫小亞細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各地的國道加強了中央政府對各地的統治,另一方面也直接帶動了這一地區的商貿活動。

在巴爾幹半島的君主制國家—馬其頓王國(前356—前312年)的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建立他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馬其頓帝國(有學者認為,這就是中國古籍記載的「犁軒」[9])後,他的繼業者托勒密一世在前323年最終得到了埃及並建立托勒密王朝。

希臘人開始積極促進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黎凡特、埃及、大伊朗、印度之間通過希臘人的港口進行的貿易活動,在陸地上希臘人也一樣在貿易領域非常活躍。

這一時期歐亞之間的繁榮的經貿並不僅是希臘人的成就,地處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人部落—尤其是納巴泰人(前106年為羅馬共和國所征服)為中西亞的貿易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希臘人的第一步就是利用君主制國家—馬其頓帝國(前356—前312年)在中亞河中地區和大呼羅珊乃至更東方的擴張來打通並控制東西方之間的陸上絲綢之路,帝國東部邊境也許已經到達了大宛國(今吉爾吉斯斯坦費爾干納盆地)——如今帕米爾高原的西部境外。

如今人們在這一帶的考古發現了亞歷山大大帝在前329年建立的城市——苦盞(希臘人命其為絕域亞歷山大城,即亞歷山大東征期間的建造的最東方的一個城市)。

經過繼業者戰爭,在接下來的260年間,希臘人保持了塞琉古帝國在亞洲西部的統治。

前250年,塞琉古帝國總督狄奧多特據大夏和粟特獨立,他和他的後繼者德米特里一世向四周斯基泰人和薩爾馬提亞人地區、安息和大宛擴張領土。

繼續沿著馬其頓人過去的道路向西拓展。

在大夏國王歐西德姆斯領導時期(前230-200年)時,大夏控制的最東部國界線不僅推進並超過了苦盞,有證據顯示他們的偵察隊在前200年左右已經到達過疏勒,這是有史以來最早的,有據可考的一次連接中原與西方的活動。

古希臘歷史學家斯特拉波曾這樣評價這次行動:「他們甚至將自己國家的國土拓展至塞里斯(中國)和弗林尼(Phryni)。

」[10] 公元前1世紀到7世紀[編輯] 張騫的西行[編輯] 張騫出西域圖(敦煌壁畫) 前2世紀,中國的西漢王朝經過文景之治後國力日漸強盛。

第七代皇帝漢武帝劉徹為打擊匈奴,計劃策動西域諸國與漢朝聯合,於是派遣張騫前往此前被冒頓單于逐出故土的大月氏。

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帶一百多隨從從長安出發,日夜兼程西行。

[11]張騫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俘虜,遭到長達十餘年的軟禁。

他們逃脫後歷盡艱辛又繼續西行,先後到達大宛、大月氏、大夏。

在大夏市場上,張驀看到了大月氏的毛氈、大秦國的海西布,尤其是西漢蜀郡的鄧竹杖和蜀布。

他由此推知從蜀地有路可通身毒(今印度)、大夏。

前126年張騫幾經周折後返回長安,出發時共一百多人,待到返回時僅剩張騫本人和一名堂邑父了。

[11]史書上把張騫的首次西行譽為「鑿空」即空前的探險。

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中國派往西域的第一個使團。

前119年,張騫時任中郎將,又第二次出使西域,經四年時間他和他的副使先後到達烏孫、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國阿薩息斯王朝、身毒等國。

漢代玉仙人奔馬 自從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各國,向漢武帝報告關於西域的詳細形勢後,漢朝對西域的外交政策由最早的聯合月氏從而鉗擊匈奴,變成了「廣地萬里,重九譯,威德遍於四海」的強烈願望。

並在前104年—前102年的李廣利征大宛之戰最終獲勝之後,塔里木盆地的印歐人的城邦國家紛紛改投門庭接受漢朝廷政府的管轄,因而在烏壘和蔚犁等地屯田和駐軍幾千人,並設置了戍己校尉以對當地的管轄,後為了促進西域與長安的交流,漢武帝招募了大量身份低微的商人,利用朝廷配給的貨物,到西域各國經商。

這些具有冒險精神的商人中大部分成為富商巨賈,從而吸引了更多人從事絲綢之路上的貿易活動,極大地推動了中原與中西亞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同時漢朝在各個關卡的海關稅收方面取得了巨大利潤。

出於對匈奴與漢朝在塔里木盆地的反覆爭奪與絲路上強盜橫行的狀況考慮,加強對西域的控制,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設立了漢朝對西域的直接管轄機構——西域都護府。

以漢朝廷在西域設立官員為標誌,絲綢之路這條東西方交流之路開始進入繁榮的時代。

大規模的貿易[編輯] 酒神的狂女邁那得斯身著絲綢外衣,該壁畫現存於義大利那不勒斯博物館。

當羅馬人在公元前63年征服敘利亞的塞琉古帝國和前30年征服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後,加之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各國後遠東中國傾國力向西拓展的機遇,通過絲路的交流與貿易在印度、東南亞、錫蘭島、中國、中東、非洲和歐洲之間迅速發展。

無數新奇的商品、技術與思想源源不斷的流行於歐亞非三洲的各個國家。

大陸之間的貿易溝通變得規則、有序。

羅馬人很快就加入到這條商道中,從1世紀起羅馬人開始狂熱的迷戀著從阿薩息斯王朝、貴霜帝國和阿克蘇姆帝國手中轉手取得的中國絲綢——即便當時的羅馬人相信絲綢是從樹上摘下來的。

「賽利斯人們(中國人)以從他們的樹林中獲取這種毛織品而聞名於世。

他們將從樹上摘下的絲綢浸泡在水中,再將白色的樹葉一一梳落。

(絲綢的)生産需要如此多的勞役,而它們又來自於地球的彼方,這令羅馬的少女們可以身著半透明的絲衣在大陸街上炫耀。

」(老普林尼,《博物學》) 那時,絲綢成為羅馬人狂熱追求的對象。

古羅馬的市場上絲綢的價格曾上揚至每磅約12兩黃金的天價。

造成羅馬帝國黃金大量外流。

這迫使元老院斷然制定法令禁止人們穿著絲衣,而理由除了黃金外流以外則是絲織品被認為是不道德的「我所看到的絲綢衣服,如果它的材質既不能遮掩人的軀體,又不能令人顯得莊重,這也能叫做衣服?……少女們注意到她們放浪的舉止,以至於成年人們可以透過她身上輕薄的絲衣看到她的身軀,丈夫、親朋好友們對女性身體的了解令他們更親近」(塞內卡,《雄辯集》,第一卷) 史料記載克麗歐佩特拉,這位艷后也是一位絲綢愛好者。

不僅僅是羅馬人對來自東方的神奇玩意兒感興趣。

埃及歷史上著名的艷后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也曾經被記載穿著絲綢外衣接見使節,並酷愛絲綢製品。

97年,東漢將軍班超在重新建立起漢朝在中亞地區的支配地位後,派甘英攜帶大量絲織品到達波斯灣和羅馬的敘利亞行省(可能是今日土耳其的安條克),而當時安條克以南正是羅馬的埃及行省的領域。

因而中國與埃及最早的官方溝通應當就是在這一時期。

而記載中的中國和其他大國的官方溝通似乎不止於此。

《後漢書》記載了公元166年(漢桓帝延熹九年),羅馬帝國派遣出第一批特使抵達漢朝。

這些使者到達漢朝後以羅馬帝國皇帝安敦的名義向漢朝皇帝漢桓帝進獻了禮物。

(由於安敦寧·畢尤死於161年(延熹四年),他死後由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繼承王位,使者們不知道該用哪個國王的名義參拜漢朝皇帝,所以便稱羅馬國王為安敦。

)羅馬的使者從濟南郡以北部的平原郡出海,通過海路,抵達今越南的東京,並在東南亞採購了犀牛角、象牙、玳瑁等奢侈品。

漢朝也從羅馬使者手中得到了有關天文學的書籍。

從西方到東方[編輯] 絲路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共和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後沒落,而西班牙、葡萄牙開始企圖繞過被義大利威尼斯共和國和熱那亞共和國和比薩共和國和鄂圖曼帝國控制的地中海航綫與舊有的絲綢之路,要經由海路接通南亞和東亞,並希望能從中獲得比絲路貿易更大的利潤。

一些國家也希望將本國的所信仰的宗教傳至東方。

1492年,受命於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的資助的熱那亞人哥倫布遠航的一個目標就是最終能到達印度,並開創另一條比絲路更好的貿易要道,但他卻在失望中發現了美洲的巴哈馬群島,在後來的屢次航行中始終認為是發現了印度,並且至死都相信他所到的地方是印度,後來才證實是發現了新大陸美洲。

[12][13][14]於是哥倫布之後的西班牙帝國和葡萄牙帝國的探險家在美洲開啟了新世界的殖民地時代。

17世紀之後,荷蘭與英國也陸續在非洲、美洲、南太平洋擴展他們的勢力。

19世紀初葉,儘管歐洲強權已在海上遍布,中國依然被西方認為是嚮往之地,是最興旺與古老的文明,學者多認為這是絲路在中西交流史上所帶來的精神性影響,也造成西方在近代200年期間,認為與中國交易能獲得巨大利潤的印象。

被列為世界遺產[編輯]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世界遺產陸路絲綢之路的路線圖官方名稱SilkRoads:theRoutesNetworkofChang'an-TianshanCorridor(英文)Routesdelasoie :leréseauderoutesducorridordeChang’an-Tian-shan(法文)位置 中國 哈薩克 吉爾吉斯標準文(ii)(iii)(v)(vi)編號1442登錄年份2014年(第38屆大會)網站UNESCO的記錄(英文) 主條目: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自1998年起便啟動了絲綢之路申請世界遺產的項目。

2006年,中國與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五國達成協議,聯合申遺。

[15]2014年6月22日,在杜哈舉行的第38屆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絲綢之路同京杭大運河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16][17][18] 經濟文化交流[編輯] 商品交流[編輯] 正如「絲綢之路」的名稱,在這條逾7000公里的長路上,絲綢與同樣原產中國的瓷器一樣,成為當時一個東亞強盛文明象徵。

絲綢不僅是絲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費品,也是歷代中原王朝的一種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國的友好使節出使西域乃至更遠的國家時,往往將絲綢作為表示兩國友好的有效手段。

並且絲綢的西傳也少許改變了西方各國對中國的印象,由於西傳至君士坦丁堡的絲綢和瓷器價格奇高,令相當多的人認為中國乃至東亞是一個物產豐盈的富裕地區。

各國元首及貴族曾一度以穿著用腓尼基紅染過的中國絲綢,家中使用瓷器為富有榮耀的象徵。

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隨著商隊的行進不斷流入歐亞各地。

這種遠早於絲綢的貿易品在歐亞大陸的廣泛傳播為帶動歐亞貿易交流做出了貢獻。

這種珍貴的商品曾是兩河流域各國財富的象徵。

當青金石流傳到印度後,被那裡的佛教徒供奉為佛教七寶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遠的宗教色彩。

而葡萄、核桃、胡蘿蔔、胡椒、胡豆、菠菜(又稱為波稜菜,唐代由今尼泊爾傳入)、黃瓜(漢時稱胡瓜)、石榴等的傳播為東亞人的日常飲食增添了更多的選擇。

西域特產的葡萄酒經過歷史的發展融入到中國的傳統酒文化當中。

商隊從中國主要運出鐵器、金器、銀器、鏡子和其他豪華製品。

運往中國的是稀有動物和鳥類、植物、皮貨、藥材、香料、珠寶首飾。

文化交流[編輯] 芮樂偉·韓森教授認為:如果只看貨物貿易的重量與往來的人數,絲綢之路是歷史上交通流量較少的道路之一;絲綢之路之所以改變歷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絲路上穿行的人們把他們各自的文化的沿線傳播。

[1]:247 造紙印刷術的西傳[編輯] 自從公元前1世紀,中國式造紙工藝率先在中國發明和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到八世紀中葉為止,只有當時的東亞及東南亞部分國家才有發達的造紙工業。

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紙製品開始在西域以及更遠的地方出現。

人們已在在樓蘭遺跡的考古發現了2世紀的古紙。

而中亞地區雖然也是用紙,但沒有發現造紙作坊的證據。

很多人認為造紙術的西傳為中亞、西亞及歐洲帶來了一次巨大的變革,而最初這場變革卻是很意外的:751年唐與新興的阿拔斯王朝在中亞的怛羅斯戰役,三萬唐軍失敗,阿拉伯軍隊將唐軍戰俘沿著絲綢之路帶回撒馬爾罕,而這些戰俘中就有長於造紙術的中國工匠。

最終造紙術就這樣傳播到伊斯蘭世界,後來在14世紀傳入義大利的西西裡島和伊比利亞半島,15世紀傳入西歐和中歐。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印刷品:唐代的《金剛經》就發現於敦煌。

西域地區沙漠密布,各國的繁榮與水往往是脫不開關係的。

天山與昆侖山溶化的雪水是西域的主要補給水源之一。

然而收集這些雪水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溶化後積聚在山路的水很短時間就會被蒸發或滲入地下。

自漢宣帝在位時派遣軍隊囤積在西域發展農業時,流傳於山區的坎兒井和井渠技術被同樣需要水源的軍人使用在西域,並逐步流傳至更遠的國家。

早先西域地區坎兒井技術究竟是由中國還是波斯傳入西域一直事件有爭議的問題。

不過井渠技術和穿井法被證實是由中國傳向西方:《太史公書》中記載,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兵攻打大宛,利用斷絕水源的方式圍困城市。

然「宛城中新得漢人知穿井」,令大宛人堅持了很長時間。

古代中國的印刷術也是沿著絲路逐漸西傳的技術之一。

在敦煌、吐魯番等地,已經發現了用於彫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紙製品。

其中唐代的《金剛經》彫版碎片如今仍保存於英國。

這説明印刷術在8世紀至少已傳播至中亞。

13世紀時代,不少歐洲傳教士和使節沿絲綢之路來到元朝的都城拜見蒙古皇帝,並將這種技術帶回歐洲。

1450年,歐洲人古騰堡利用印刷術印出了一部《聖經》。

1466年,第一個印刷廠在義大利佛羅倫薩出現,令這種便於文化傳播的技術很傳遍了整個歐洲。

宗教思想交流[編輯] 在中國甘肅發現的初唐時期(7世紀)的西方傳教士像 前1世紀末葉,佛教自于闐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北側之「絲綢之路」子孔道,全面傳到西域各國。

關於佛教傳入西域地區,目前尚有許多說法。

但是國內外「學術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紀以後,晚在公元前1世紀末已傳入西域了」[來源請求]。

據此,佛教於公元前87年傳入西域于闐(和田)以後,公元前10年左右自佛教聖地于闐向西或北方向傳播到葉城、莎車、塔什庫爾干、喀什、阿克蘇、庫車、焉首等西域之「絲綢之路」北路各地和向東北方向傳播到且末、若羌、米蘭、樓蘭等西域之「絲綢之路」南北路諸地是理所當然之事。

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隨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國,成為很多人的信仰;並沿著絲綢之路的分支,傳播到朝鮮半島、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

拜火教(一名為祆教)是中國人對古伊朗瑣羅亞斯德教(這可能與西域地區與拜火教敵視的伊斯蘭教有關。

)的稱呼,該教於公元前6—前1世紀沿絲路向東方傳播,被認為是最早傳入西域的宗教。

拜火教曾是波斯的國教,在伊斯蘭哈里發興起後被迫東移。

有記載當時西域各國都信仰瑣羅亞斯德教,受到中原王朝朝廷支持,隋唐時期也有許多祆祠以備「胡商祈福」,地方統治者為控制拜火教的發展,設立薩薄一職,試圖將宗教納入國家管理體系中。

但該教於九世紀中葉回紇人西遷塔里木盆地後則基本消失。

景教則是敘利亞基督教聶斯脫里教派的一個分支,史料記載景教在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博得皇帝好感,並准許教徒在長安興建廟寺一所,初稱「波斯寺」,後更名為「羅馬寺」、「大秦寺」;到唐高宗在位時,阿羅本被奉為鎮國大法主,往後教堂亦掛上歷代大唐皇帝像。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景教徒伊斯曾協助郭子儀平亂,後被賜紫衣袈裟。

從635年開始,景教在中原順利發展了2百年,與祆教及摩尼教並稱唐代「三夷教」。

在會昌法難之後,景教走向衰落,但一直延續到16世紀末葉天主教進入中國時仍未絕跡。

參看[編輯] 絲國 絲綢 瓷器 西域 河西走廊 亞洲、非洲、歐洲 中國歷史 絲路基金 張騫 甘英 班超 漢武帝 法顯 玄奘、大唐西域記 忽必烈 馬可·波羅 伊本·白圖泰 青金石 南方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 漢朝和羅馬的關係 蒙古山水地圖 絲路花雨 一帶一路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01.11.2芮樂偉·韓森.丝绸之路新史.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2015-8:8.ISBN 9787550253414(中文(簡體)).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洛阳:承载丝路千年梦.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5年8月16日[2022年3月17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3月23日).  ^丝绸之路起点和终点.新華社.2020年[2022-03-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9).  ^丝绸之路简介.中國華文教育網.[2021-04-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2).  ^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双双成功中国世遗总数47项.[2018-07-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  ^古都洛阳的申遗优势.網易.2014-06-23[2014-06-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9).  ^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http://www.ciis.org.cn/.2015-08-17[2016-09-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8).  ^司馬遷.史记·第三辑.2015-03-17[2016-09-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中文).  ^伯希和:《犁靬為埃及亞歷山大城說》,見馮承鈞譯:《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第二卷)第七編,商務印書館,1995年。

^參見《世紀中國》:古代歐亞的交界地--諸文明的匯聚區和傳播區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05-11-13 ^11.011.1东西文化交流古道:丝绸之路7000公里_科技_腾讯网.tech.qq.com.騰訊網.2010-01-20[2016-09-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1).  ^Hoxie,FredericE.ed.EncyclopediaofNorthAmericanIndiansHoughtonMifflin(March1997)ISBN978-0-395-66921-1p.568 ^Herbst,PhilipTheColorofWords:AnEncyclopaedicDictionaryofEthnicBiasintheUnitedStatesInterculturalPressInc(31December1997)ISBN978-1-877864-97-1p.116([//web.archive.org/web/20141129214903/http://books.google.co.uk/books?id=UiZQH5gHuggC&pg=PA116&dq=columbus+indios+indians+India&hl=en&ei=i0zLS4mwFNijOJrTkaIG&sa=X&oi=book_result&ct=result&resnum=13&ved=0CHYQ6AEwDA#v=onepage&q=columbus%20indios%20indians%20India&f=fal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 ^Wilton,David;Brunetti,IvanWordmyths:debunkinglinguisticurbanlegendsOxfordUniversityPressUSA(13January2005)ISBN978-0-19-517284-3pp.164–165([//web.archive.org/web/20141129214449/http://books.google.co.uk/books?id=cp0r3aa8EM8C&pg=PA164&dq=columbus+indios+indians+India&hl=en&ei=i0zLS4mwFNijOJrTkaIG&sa=X&oi=book_result&ct=result&resnum=8&ved=0CF0Q6AEwBw#v=onepage&q&f=fal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 ^丝绸之路入世界遗产名录33遗迹22处在中国.中國新聞網.2014-06-23[2016-09-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丝绸之路入世界遗产名录33处遗迹22处在中国.[2014-06-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3).  ^丝绸之路、大运河申遗成功.南方周末.[2014-06-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6).  ^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网.news.xinhuanet.com.新華網.2014-06-22[2016-09-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2).  來源[編輯] 書籍 《文明探索——漢朝》.ISBN978-7-5347-3651-3. 《中國歷史地理學》.ISBN978-7-04-010621-3. 《中國古代絲綢之路》.ISBN978-7-220-06556-9. F.B.Huyghe&E.Huyghe著,耿昇譯:《海市蜃樓中的帝國——絲綢之路上的人、神與神話》.喀什維吾爾文出版社,2005年1月,ISBN978-7-5373-1329-2. 研究書目[編輯] 林梅村:《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林梅村:《絲綢之路散記》(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姜伯勤:《敦煌吐魯番文書與絲綢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LuceBoulnois著,耿昇譯:《絲綢之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

長澤和俊著,鍾美珠譯:《絲綢之路史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季羨林:〈絲綢之路與西行行記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絲綢之路(分類) 絲綢之路基金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20世紀黎軒、條支和大秦研究述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日本NHK電視節目-シルクロード 嫘祖和絲綢 中吉哈聯合成功申遺絲綢之路 閱論編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漢魏洛陽城遺址 ·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 ·新安漢函谷關遺址 ·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陝西省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 ·張騫墓 ·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 ·大雁塔 ·小雁塔 ·興教寺塔 ·彬縣大佛寺石窟甘肅省玉門關遺址 ·懸泉置遺址 ·麥積山石窟 ·炳靈寺石窟 ·鎖陽城遺址新疆高昌故城 ·交河故城 ·克孜爾尕哈烽燧 ·克孜爾石窟 ·蘇巴什佛寺遺址 ·北庭故城遺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州開阿利克遺址 ·塔爾加爾遺址 ·卡拉摩爾根遺址江布爾州阿克托別遺址 ·庫蘭遺址 ·奧爾內克遺址 ·阿克亞塔斯遺址 ·科斯托別遺址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碎葉城(阿克·貝希姆遺址) ·八剌沙袞 ·新城(科拉斯納亞·瑞希卡遺址)參看:絲綢之路 閱論編中原文化歷史二里頭文化 ·仰韶文化 ·河南龍山文化 ·河南歷史語言中原官話 ·河南話 ·鄭州話 ·洛陽話 ·徐州話 ·蚌埠話姓氏中原姓氏飲食豫菜戲曲豫劇 ·河南曲劇 ·越調體育少林武術 ·陳氏太極拳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殷墟 閱論編漢朝歷史秦末與西楚大澤鄉起義 ·秦末民變 ·義帝反秦 ·定陶之戰 ·鉅鹿之戰 ·破釜沉舟 ·新安殺降 ·入關滅秦 ·約法三章 ·鴻門宴 ·戲亭分封 ·暗渡陳倉 ·楚漢戰爭(定三秦之戰、安邑之戰、彭城之戰、滎陽之戰、成皋之戰、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陽夏固陵之戰、陳下之戰、垓下之戰)西漢白馬之盟 ·郡國制 ·布衣將相 ·漢承秦制 ·白登之圍 ·和親匈奴 ·消滅異姓王風潮 ·呂后稱制 ·蕭規曹隨 ·誅呂安劉 ·七國之亂 ·下邑之戰 ·上郡之戰 ·文景之治 ·樂府、漢賦 ·漢武盛世 ·武帝建元 ·張騫通西域 ·絲綢之路 ·夜郎自大 ·征服西南夷 ·滅滇國 ·漢匈戰爭 ·馬邑之謀 ·漢武帝幣制改革 ·鹽鐵國營 ·刺史制度 ·察舉制 ·酎金失侯(推恩令、附益法) ·獨尊儒術 ·漠北之戰 ·滅衛氏朝鮮 ·南平百越 ·滅南越 ·滅東越 ·東甌內遷 ·蘇武牧羊 ·汗血馬之戰 ·司馬遷寫史記 ·武帝求仙 ·巫蠱之禍 ·浚稽山之戰 ·李廣利降匈奴 ·輪台詔 ·霍光輔政 ·昭宣之治 ·趙充國平西羌 ·石渠閣會議 ·鹽鐵論 ·郅支之戰 ·西域都護府 ·竟寧出塞 ·外戚干政 ·王莽代漢新朝與更始帝王莽改制 ·赤眉、綠林起義(綠林起義 ·赤眉起義) ·昆陽之戰 ·劉縯之死 ·劉玄稱帝(綠林軍) ·劉盆子稱帝(赤眉軍) ·隗囂割據 ·公孫述稱帝東漢東漢統一戰爭(統一河北、統一關東、平隴西、滅蜀) ·雲台二十八將 ·尚書台 ·王景治黃河 ·取消都試 ·光武中興 ·二征夫人起義 ·造紙術改進 ·匈奴內訌 ·佛教內傳 ·白馬寺 ·明章之治 ·白虎觀會議 ·竇憲北伐 ·燕然勒石 ·永元之隆 ·班超再通西域 ·甘英出使大秦 ·鄧氏稱制 ·閻顯干政 ·西域長史府 ·孫程之變 ·張衡觀天 ·九江之亂 ·梁冀專權 ·太學清議 ·黨錮之禍 ·鴻都門學 ·東漢與羌的戰爭 ·東漢與鮮卑的戰爭 ·鮮卑興起 ·黃巾之亂 ·五斗米道 ·涼州之亂 ·誅滅十常侍 ·董卓進京 ·討伐董卓之戰 ·群雄割據 ·陽城之戰 ·孫劉襄陽之戰 ·界橋之戰 ·龍湊之戰 ·巨馬水之戰 ·李傕、郭汜之亂 ·匡亭之戰 ·陶謙討伐戰 ·濮陽之戰 ·定陶之戰 ·曲阿之戰 ·孫策平江東之戰 ·曹操迎天子 ·奉天子以令不臣 ·募民屯田 ·建安文學 ·宛城之戰 ·袁術稱帝(袁術討伐戰) ·張繡討伐戰 ·呂布討伐戰 ·易京之戰 ·曹操征伐徐州之戰(劉備討伐戰) ·白馬之戰 ·延津之戰 ·官渡之戰 ·烏巢之戰 ·倉亭之戰 ·博望坡之戰 ·黎陽之戰 ·夏口之戰 ·鄴城攻略戰 ·南皮之戰 ·壺關之戰 ·曹操北征烏桓 ·江夏之戰 ·長坂坡之戰 ·赤壁之戰 ·孫曹夷陵之戰 ·南郡攻略戰 ·潼關之戰 ·南匈奴解體 ·第一次濡須口之戰 ·冀城之戰 ·鹵城之戰 ·皖城之戰 ·益州之戰 ·張魯討伐戰 ·逍遙津之戰 ·第二次濡須口之戰 ·定軍山之戰 ·漢中之戰 ·襄樊之戰(關羽北伐) ·麥城之戰 ·曹丕代漢專門史 漢朝行政區劃(西漢·東漢·蜀漢) 漢朝經濟 漢朝農業 與羅馬的關係 中國歷史事件 傳疑時代→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朝→漢朝→三國→晉朝/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朝/遼金夏→元朝→明朝→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閱論編中國世界遺產文化遺產 438:長城(八達嶺、山海關與嘉峪關)· 439:北京及瀋陽的明清故宮· 440:莫高窟· 441:秦始皇陵· 449: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703: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 704:曲阜的孔廟、孔林、孔府· 705:武當山古建築群· 707: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共3處)· 778:廬山國家公園· 811:麗江古城(共4處)· 812:平遙古城· 813:蘇州古典園林(共9處)· 880:北京皇家園林-頤和園· 881:北京皇家祭壇-天壇· 912:大足石刻(共5處)· 1001:青城山和都江堰· 1002: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1003:龍門石窟· 1004:明清皇家陵寢(共14處)· 1039:雲岡石窟· 1110:澳門歷史城區(共2區)· 1111: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 1112:開平碉樓與村落(共4處)· 1113:福建土樓(共10處)· 1114:殷墟(共2處)· 1135: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共5處)· 1279:五台山(共2處)· 1305: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共8處)· 1334: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1389:元上都遺址· 1442A: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國境內有漢魏洛陽故城等22處,合共33處)· 1443:大運河(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與浙東運河)· 1474:土司遺址(共3處)· 1508:花山岩畫文化景觀· 1541: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 1561: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1592:良渚古城遺址 43810041113113543943914421443440441  449703704705707778 812811813880   ,8819121001   ,100210031039  111011111112111412791305133413891474150815411592439133512481414637,   6386401083129212131388150915401559437547779911自然遺產 637: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638:黃龍風景名勝區· 640: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1083:雲南三江併流保護區· 1213:四川大熊貓棲息地-臥龍、四姑娘山和夾金山脈· 1248:中國南方喀斯特(共12處)· 1292:三清山國家公園· 1414:新疆天山(共4處)· 1335:中國丹霞(共9處)· 1388:澄江化石地· 1509:神農架· 1540:青海可可西里· 1559:梵淨山· 1606:中國黃(渤)海候鳥栖息地(第一期) 複合遺產 437:泰山· 547:黃山· 779:峨眉山風景區—樂山大佛風景區· 911:‎武夷山 「A」與哈薩克與吉爾吉斯共有。

世界遺產主題首頁|世界遺產專題|世界遺產|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世界遺產列表|維基共享資源 閱論編 哈薩克世界遺產文化遺產 1103:霍賈·艾哈邁德·亞薩維陵墓 · 1145:塔姆格里考古景觀的岩畫 · 1442A: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哈薩克境內有塔爾加爾等8處,合共33處) 14421103114511021490自然遺產 1102:薩雅克-北哈薩克乾草原與湖群(2區共5處) · 1490B:西部天山(哈薩克境內有7處,合共13處) 「A」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有。

「B」與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共有。

世界遺產主題首頁|世界遺產專題|世界遺產|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世界遺產列表|維基共享資源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NE:XX454566 BNF:cb11970767h(data) FAST:1243730 GND:4054299-3 LCCN:sh85122554 NDL:00571235 NKC:ge194604 NNL:000748773 VIAF:315127655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丝绸之路&oldid=72423309」 分類:​絲綢之路中國文化史中國經濟史歐洲經濟史非洲經濟史國際貿易史塔吉克斯坦世界遺產隱藏分類:​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含有訪問日期但無網址的引用的頁面Webarchive模板archiveis連結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自2020年1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含有德語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含有法語的條目使用未知InfoboxUNESCOWorldHeritageSite參數的頁面自2008年5月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N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導遊 其他語言 AfrikaansAlemannischالعربيةঅসমীয়া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Bikol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rezhonegBosanskiCatalàکوردیQırımtatarca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Zazaki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FryskGaeilgeGalegoગુજરાતી客家語/Hak-kâ-ngî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BahasaIndonesia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Қазақшаಕನ್ನಡ한국어KurdîКыргызчаLatinaLadinoLëtzebuergeschLinguaFrancaNovaLadin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ଓଡ଼ିଆਪੰਜਾਬੀPolskiپنجابیپښتو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oomaalig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Ślůnskiதமிழ்తెలుగుТоҷикӣไทยTürkmençeTagalog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ئۇيغۇرچە/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