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收割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聯合收割機(英文:Combine harvester,簡稱:Combine,音譯「康拜因」)為能夠實現農作物收割、脫粒,並完成籽粒與穎糠、碎屑、莖稈和其他雜物分離的大型農業機械。

聯合收割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5月9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聯合收割機"—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

JohnDeere9880STS聯合收割機正在收割大麥 阿里斯查爾默斯(英語:Allis-Chalmers)收割機作業現場 聯合收割機(英文:Combineharvester,簡稱:Combine,音譯「康拜因」)為能夠實現農作物收割、脫粒,並完成籽粒與穎糠、碎屑、莖稈和其他雜物分離的大型農業機械。

大型聯合收割機還能進行作物籽粒清選、乾燥和包裝加工。

按照行走系統劃分,聯合收割機分為輪式和履帶式二種,根據方向操縱系統劃分,分為方向盤式和操縱杆式二種。

1912年由20頭騾子驅動的聯合收割機 聯合收割機的前身貝爾收割機(Bell'sreaper)在1826年在蘇格蘭由派屈克·貝爾(PatrickBell)發明,1835年美國人HiramMoore發明聯合收割機並註冊專利。

早期機械需大量馬匹或其他牲畜驅動。

1911年,自走聯合收割機出現。

二戰結束後,由拖拉機驅動的聯合收割機開始流行起來。

目前所有已開發國家農業均廣泛使用聯合收割機。

常規聯合收割機工作示意圖1)撥禾輪2)收割台3)攪龍4)穀粒傳送帶5)石塊阱6)脫粒滾筒7)脫粒凹版8)逐稿器9)穀粒盤10)鼓風機11)可調節頂篩面12)底篩面13)穗子傳送帶14)穗子再脫粒15)穀粒螺旋鑽16)穀倉17)鍘草刀18)駕駛室19)發動機20)卸糧器21)葉輪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聯合收割機 這是一篇與科技相關的小作品。

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閱論編 這是一篇與農業、漁業、林業、礦業或畜牧業相關的小作品。

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閱論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联合收割机&oldid=64944025」 分類:​收割機隱藏分類:​自2018年5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需要專業人士關注的頁面全部小作品科學技術小作品農業小作品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sturianuتۆرکجهŽemaitėška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Bosanski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فارسیSuomiFrançaisNordfriiskFurlanGaeilgeGàidhligGalegoעבריתHrvatski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atinaLëtzebuergeschLietuvių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ਪੰਜਾਬੀ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eelterskSvenskaதமிழ்Тоҷикӣ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West-VlamsWalon吴语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