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十大願王別釋(諦閑法師) - 淨土學佛網amitofo.org.tw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普賢十大願王別釋. 諦閑法師講述 在永嘉城. 禮敬諸佛願. 稱讚如來願. 廣修供養願. 懺悔業障願. 隨喜功德願. 請轉法輪願. 請佛住世願. 常隨佛學願. 恒順眾生願.
次選單
古大德經疏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蕅益大師)
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圓瑛法師)
佛說阿彌陀經義蘊(李炳南老居士)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慧遠大師撰疏)
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集記)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義(靜權法師)
大勢至念佛圓通章要義(李炳南老居士)
普賢行願品輯要疏(諦閑法師)
普賢十大願王別釋(諦閑法師)
普賢行願品親聞記(慈舟法師)
八大人覺經略解(蕅益大師)
LINKS快速連結
聽見蓮花開-雪心彰化佈教所
雪心文教基金會高雄佈教所
印祖文鈔視頻
芬陀利華視頻
究竟菩提視頻
古大德經疏普賢十大願王別釋(諦閑法師)
普賢十大願王別釋(諦閑法師)
普賢十大願王別釋
諦閑法師講述 在永嘉城
禮敬諸佛願
稱讚如來願
廣修供養願
懺悔業障願
隨喜功德願
請轉法輪願
請佛住世願
常隨佛學願
恒順眾生願
普皆回向願
一 緣起
山僧,今日受吳璧華居士請,講普賢行願品;因時迫不及詳談,僅將普賢十大願王,別為解釋。
二 總標
所謂十種行願者:一為禮敬諸佛,二為稱讚如來,三為廣修供養,四為懺悔業障,五為隨喜功德,六為請轉法輪,七為請佛住世,八為常隨佛學,九為恒順眾生,十為普皆回向。
此十大願王,曾稱所起,故一一都云,盡十方,遍法界,極微塵數,約橫論也。
又一一皆云,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此十大願,終無有盡,約豎論也。
三 別釋
甲 禮敬諸佛願
第一大願:「禮敬諸佛」。
普賢菩薩,自己禮敬諸佛,是為行;希望大眾各各禮敬諸佛,是為願。
願與行,二而一,一而二也。
禮敬諸佛者,即俗稱拜佛。
普賢菩薩拜佛,欲人人皆如彼拜佛。
普賢菩薩所禮敬者,盡法界遍虛空諸佛,皆是當人自心之佛。
佛者,覺也;自覺、覺他。
自覺我身根前有諸佛,諸佛前皆有我身;是故一一塵剎中皆有佛,一一佛前皆有普賢,一一普賢皆悉合掌禮拜。
則一普賢之身,遍入一切普賢身內;一切普賢,皆攝歸一普賢身內。
蓋以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大經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諸」者,不一之稱。
此界彼界,十方三世一切佛,故謂之諸佛。
過去佛為已成之佛,未來佛即在目前,現在我們大眾,人人皆是。
何以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
「禮敬」者,由心恭恭敬敬,運於身口,而遍行禮拜。
不然,謂之慢拜。
身雖拜跪,口雖持名,而心則重重妄想,是名為禮拜,實則功德微少。
普賢行願,除有慢障,必起敬意,統身語意業。
以身業敬者,為顯佛有天眼通故;以語業敬者,顯佛有天耳通故;以意業敬者,顯佛有他心通故。
常修禮敬,一心不亂,五體著地,深入法性,離能所相。
即說偈曰:「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阿彌陀佛影現中;我身影現彌陀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是則內佛外佛,同一實相;隨一一禮,若佛若禮,重重無盡。
上言法界即我自心,我心即法界。
我欲禮敬諸佛,須先放下萬念,清清淨淨。
在一拜中,一面觀想,一面念:「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又「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及十方法界常住諸佛。
」經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吾人心中憶佛,名為修慧;身跪口念,名為修福。
福慧雙修,則禮敬之事畢矣。
普賢如是禮敬,即為普賢行願。
普賢不在外求,而在各人心中求。
普賢乃眾生心中之普賢,眾生乃普賢心中之眾生。
普賢心、釋迦心、眾生心、菩薩心,無二無別;以心體同故。
行普賢,願亦普賢;行非普賢,願亦非普賢。
推言之,心向諸佛如來,我心即諸佛如來;心不向諸佛如來,我心即非諸佛如來。
何以故?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普賢禮敬諸佛,是普賢行,是普賢願;我禮敬諸佛,是我行,是我願。
或曰:拜佛誰不能拜?雙手合掌,兩足著地,何難之有?殊不知無心拜佛,狀若舂米,拜如不拜,獲益甚微。
必也內存至誠,使身口意三業統一;如此拜佛,則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山僧從前最喜拜佛,因庚申年六十三歲,患痰濕入筋絡病,不能坐立跪拜,但作觀想禮佛。
後因體力漸衰,或起立難,不行跪拜,而行坐拜,心中觀想,若對西方三聖,恭恭敬敬,與跪拜無異。
即如吾人旅行在舟車中,或病臥床榻上,不能身向西上,皆堪作觀拜跪,如對西方佛前而禮敬之。
此皆拜佛法門。
依此實行,功德無量;否則,粗心慢拜,功德即少。
何以故?我心恭敬,則佛心顯;不恭敬,則妄想多。
妄想乃眾生心,非佛心也。
乙 稱讚如來願
第二大願:「稱讚如來」。
「稱」謂稱述。
「讚」即讚揚。
稱述聖德,讚揚其美。
又稱揚讚歎之謂也。
「如」者,如如不動,妙道圓融,即自心不生不滅之體,湛然寂照,亙古今而不變。
「來」者,去來也;即謂如如不動之體,無去無來,能去能來。
「如來」即佛。
佛為通號,意取三覺圓備義。
如來亦通號也;謂後佛出世,如同先佛再來故。
義翻為覺,覺者不迷之謂。
言宇宙萬物,本來不迷,如柳綠花紅,鴉啼雀噪,皆宇宙真理之所顯現,唯眾生不能覺迷耳。
若一旦轉迷成覺,即能見宇宙之真理與萬法,無不與我妙合。
蓋宇宙萬法為法身如來,萬法妙合之我,為報身如來。
即宇宙之真理為法身,其感得者為報身。
而感得此真理應眾生之機根,出現於世以示說者,為應身如來。
此法身報身應身三者謂之如來。
三身同一真理,不過以其體為法身,以其相為報身,以其用為應身,即大方廣之體相用也。
釋迦如來,能應用其所感得之真理,而現三身,隨機說法,本為應身。
因說法而現千丈盧舍那如來報身。
在華嚴會上,現毗盧遮那如來法身。
三身雖分而實一;蓋離法身無報身,離報身無應身;見法各異,而其所歸一也。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具三身;而眾生一身,亦當具足三身。
何以故?有正緣了三因故。
正因即法身;如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悉具佛性,如來常住而不變易。
」即法身也。
緣因即應身;如勸大眾念佛、拜佛、聽經,功行圓滿,即應身也。
了因即報身;如大眾聽經,句句入耳了解,即報身也。
上述正緣了三因之果,次重重宣如來三身之義。
金剛經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又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是為法身如來。
佛頂經云:「性真常中求於去來了不可得。
」轉法輪經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
」佛頂經云:「明極即如來」,是為報身如來。
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
」佛頂經云:「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
」是為應身如來。
以上列舉如來名義,今說當體如來,即諸佛與眾生,同為清淨法身。
清淨法身,原係自性天真佛。
以人人悉具佛性,即心即佛,是心作佛故。
又行種種功德及禮拜,莊嚴清淨法身。
至若報身,其受用有二:一為自受用報身,二為他受用報身。
介紹報身者,則為應身,入九法界,各各差別,分身度脫。
地藏經云: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
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王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或現官屬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其前。
稱讚法報應三身如來偈曰:「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又讚法身如來云:「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
」讚報身如來偈云:「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讚應身如來偈云:「堂堂黃金相,巍巍不動尊;天上與人間,無不咸恭敬。
」此即具前禮敬之中,以身業禮,以口業讚,以意業敬,是則名為三業供養。
法身如來如遮那,報身如來如彌陀,應身如來如釋迦等,皆以德彰名。
我之稱揚讚歎,即頌如來之萬德洪名。
但釋家讚佛偈甚多,不勝枚舉,亦視讚者之功行何如耳。
或唱或念,其功德都不可思議。
茲姑舉一方便法門,無論男女老幼,人人能讚,即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是。
念彌陀雖為稱讚彌陀,即對十方世界諸佛,我能以一念讚盡。
何以故?十方世界一切淨土,總攝於西方極樂淨土;念西方佛,即念十方佛也。
丙 廣修供養願
第三大願:「廣修供養」。
所供之境,有豎有橫。
豎則指過去現未三世一切佛,橫則言盡法界遍虛空十方一切佛。
普賢菩薩修行,無論三世十方一切諸佛,悉皆供養,願亦如是。
至所供養者,究竟何物?不外乎財供養與法供養。
初釋「財供養」:人以自己無金錢,即不能行此供養;然外財供養用金錢,而內財供養不用金錢。
法華經云:用身口意三業恭敬供養,即禮拜讚歎供養,是為豎供養;若出門隨時隨處供養,為橫供養也。
至於外財供養,有財當施;有財若不施,是名慳貪,為生死根。
吾人慳貪之心一起,即反對慈悲,則背宇宙布施之妙用矣。
修行者,具大慈悲心故,隨緣施捨,盡心供養;即一香一華,亦稱理成就。
有偈曰:「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菩薩一一乘僧。
」供養過去佛,若釋迦如來;供養未來佛,若彌勒如來。
唯現在無佛時代,從何供養?即十六觀經云:「孝順父母,奉侍師長。
」願吾人對於生我父育我母,必孝必順;對於師長,服勞奉養。
至如女子之嫁也,對於公婆,克盡婦道,殷勤侍奉,是皆供養現在佛也。
倘不供養家中活佛,將供養何人?近佛不拜,遑論遠佛?是皆吾人所當注意者也。
即如現前大眾,當體有成佛性,特未修耳,修則遲早必定成佛。
人人皆是未來諸佛,知此則彼此謙恭,道德相尚,乃真實共和平等,無結內排外,貴自賤他,不為名利臣奴,不隨潮流胥溺,故佛法最適於今日之共和時代。
但修行之人,不僅對人類而禮敬之、供養之,即牛羊犬豕等眾生,亦以戒殺放生為重。
何以故?一切眾生具佛性故,當來必定成佛故,即恭敬供養未來諸佛故。
如是供養,緣慈悲心,起慈悲心,可拔一切業障根本。
隨地隨時,修此供養,是名廣修供養。
次釋「法供養」:如法師說正法以轉迷啟悟為主旨。
眾生在迷,法師本慈悲心,為開眾生覺路故。
用法布施,即以法供養法界也。
然法師既能以法供養,非法師亦可修此供養。
即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萬德洪名,逢人即勸,逢人即念,亦可法供養也。
凡廣修供養者,對於財法二施,均由小至大;先勸一家,由一家及他家,從一方及十方。
其實普賢緣性起修,一字一句,周遍法界,知佛法者,無待贅述。
丁 懺悔業障願
第四大願:「懺悔業障」。
業障不懺悔,則廣供不廣供,讚歎不讚歎,禮敬不禮敬,皆為業所障。
如說八苦,從苦入苦。
在睡眠中,夢想顛倒,早起則妄想愈多,殆被業障所牽身。
總之,善業少而惡業多。
惡業何來?皆從心造。
心能止惡,心能修善。
吾人所以行善惡者,皆以身與口與意三者之故,謂之身業口業意業。
此三業正,則善自然而修,惡自然而止;此三業不謹,則惡事乃成。
所謂成惡事者,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者,即殺生、偷盜、邪淫是,皆由身所成之惡事也。
口四者,即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是,皆由口所作之惡事也。
意三者,慳貪、瞋恚、邪見是,此由貪、瞋、癡三毒而成,為一切惡業之本也。
由三業而造出十惡,止此十惡,而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慳貪、不瞋恚、不邪見之十戒,是為十善。
吾人作惡當墮惡道,行善則功德無量,當生善道。
殊不知善業障心,難出三界。
如作上品五逆十惡身,感地獄道身;行中品五逆十惡身,感畜生道身;作下品五逆十惡身,感餓鬼道身。
作下品十善者,感修羅道身;行中品十善者,感人道身。
單修上品十善,得生四天王及忉利天官;修上品十善兼坐未到定,得生欲界空居四天。
色界四禪,共十八天。
初禪三天,難逃火災;二禪三天,未離水災;三禪三天,猶遭風災。
四禪九天,無雲、福生、廣果三天,凡夫住處,修禪者得生其中;無想天外道所居;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五天,第三果居處。
未得四果,尚有分段生死。
以上十八天,離欲麤散,未出色籠,故名色界。
上來三途是惡業,欲界六天是善業,色無色界,是不動業。
此三種業,皆能障心,均不免為生死牢籠;所以云三界皆苦,無一可樂。
若要豎出三界,實難之難!是故勸他念佛不肯念,求生淨土不肯求,頭出頭沒,生生死死,輪迴六趣,無有盡期。
古德云:「萬般皆是苦,唯有業隨身。
」或言我一生皆行善事,何業障之有?獨不知無始以來,從身、語、意所生一切業障,誠難邇述。
故行願品云:「若此惡業有體相,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吾人既有業障,必當早求懺悔。
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
然懺悔之法亦多端矣,念「南無阿彌陀佛」,亦懺悔之最好法門。
經云:「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又云:「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
」故人能念佛持咒,則業障自除,事理自然明了。
若生從糊塗來,死隨糊塗去,如何是好?但生者已生,死時當求正念分明。
欲求正念分明,須要至誠懇切,用身、語、意三業懺悔。
蓋因自己一切業障,從三業來,亦當從三業去也。
奉勸大眾,信得真,願得切,老實念佛,橫超三界,帶業往生。
無論利根鈍根,業輕業重,但肯信願持名,無不往生極樂。
故古德偈云:「六欲諸天受五衰,三禪尚自有風災;假饒修到非非想,不及西方歸去來。
」不我欺也。
戊 隨喜功德願
第五大願:「隨喜功德」。
此四字扼要在德之一字。
德作得釋,即從功行上心得也。
凡人一生所作事,不自檢點,都糊塗自了,急宜攝心仔細思之,從六根門頭參透,功過孰多?得失孰多?較量過後,痛下警察悔改工夫始可。
不爾,便從糊塗生來,從糊塗死去。
一生不明因果,忽略功德,從身口意積成種種罪業。
舉足動步,莫非是罪;伸口胡言,莫非是辜。
此之謂可憐愍者!所以菩薩隨喜而作功德。
功德分二種說:一、世間法,為有漏功德。
如慈善業,造橋修路齋僧建寺等。
慶悅讚嘆,不生煩惱是。
二、出世間法,為無漏功德。
了生脫死,廣修六度是。
但世間功德為有漏,出世功德為無漏。
倘能隨喜而修,以世間一切之因,回向無上菩提,亦可轉有漏為無漏矣。
是故遇諸公益事,有力則助力,無力則讚嘆。
切實量力,隨喜而修。
世上有何嫉妒,更有何爭鬥哉?有等顛倒凡夫,對諸功德,非唯不隨喜,且心生破壞;此因業障深重,當代念佛為之懺悔也。
現今提倡淨土法門,亦是了生脫死功德。
對善信者,從而策勵之;對未信者,從而稱揚之;亦為普賢菩薩隨喜之功德。
所以隨喜淨土法門,當稱揚彌陀功德。
古德云:「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
」我能隨喜淨土功德,此即先德所謂見賢思齊者也。
己 請轉法輪願
第六大願:「請轉法輪」。
凡夫肉眼,所見甚近,不能見遠。
初見道位須陀洹,能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僅見一四天下。
二果修道位斯陀含,能斷欲界九品思中前六品盡,得見中千世界。
三果修道位阿那含,能斷欲殘思盡,進斷上八地思,則見大千世界。
無學道位阿羅漢,能斷見思俱盡,始見三千大千世界。
初地菩薩,能斷一品無明,則見百三千大千世界。
乃至十地菩薩,能斷十品無明,則見千千萬三千大千世界。
普賢位同等覺,則見十方世界。
夫所見之眼界有差別,則所轉之法輪有不同也。
說法如轉輪,不信佛法,心無主宰,胡思亂想,曷能去惡向善,轉凡成聖,作隨喜功德哉?譬若穀然,入舂去殼,方成白米;米之潔白,雖本生成,然非輾轉,不能出見。
吾佛說法,一句一句,皆從心中露出;大眾聞法,一句一句入身,皆轉入心中,而成妙法矣。
現時釋迦已成佛,彌勒未降世,究從何請?即山僧到此說法,因諸大居士之請,對大眾說十大願王,以了無邊生死之苦;我代佛說法,即轉法輪也。
諸大居士之請,即請轉法輪也。
大眾當深信無上清淨心,在聞法時,始顯然出現,為來日隨喜而生功德。
今日之請轉法輪,誠有無量之功德也。
庚 請佛住世願
第七大願:「請佛住世」。
凡夫徒執佛說涅槃經後即入滅,以為佛已捨世,曷能請佛住世?不知請佛住世,即請自己佛;是心作佛,即心即佛也。
夫眾生心淨,見佛常住;眾生心垢,見佛捨命。
是故佛之常住與否,皆眾生心之淨染相應。
吾人若念念在佛,即時時請佛住世。
勤修六字,則淨念相繼,吾佛則當然顯見。
辛 常隨佛學願
第八大願:「常隨佛學」。
吾佛廣說法華,普度眾生,先覺也;眾生聞法,廣修佛事,以了生死,後覺也。
凡夫若無普度大力量,當善治一家,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此與孔聖大學之道亦相融合,為入世法所不可缺焉。
夫自利然後能利他,常誠心托佛,從因至果,引得心智,隨之而學。
常常如在,始終不變,即常隨佛學之大旨也。
壬 恒順眾生願
第九大願:「恒順眾生」。
此我佛利他行也。
發大悲心,下菩提種,以饒益有情,樂利眾生,當從恒順兩字下著手工夫。
曠觀十法界,佛占其一,眾生占其九,地獄、餓鬼、畜生,皆因六根門頭,造業墮落,乃三惡道之眾生也。
天道著樂,人道苦惱,修羅瞋恚,乃三善道之眾生。
聲聞是自了眾生,緣覺是孤調眾生,菩薩是大道心眾生也。
對此九界眾生,當嗟嘆之,憐愍之,饒益之,成就之。
以佛心廣修佛行,無一非布施之事業,無一非恒順之心情。
遇乞丐也,體其挨寒受餓,即量力施財;遇臨殺之畜生也,悲其戀命怕死,即實行買放。
蓋佛心即大悲心也,為菩提之根本。
樹無根,則枝葉不茂;心不悲,則度生不切。
一切眾生,是我福田,宜恒順之。
至于家中父母兄弟,可不孝順愛敬乎?推言之,於社會因不順而肇爭端,於國家因不順而興兵禍;苟能人人順悅,則可享真正共和之幸福矣!
癸 普皆回向願
第十大願:「普皆回向」。
此事最易明了。
譬如我今日說法一句,是一念好心功德;作一好事,是一好事功德。
即非自己功德,要皆回向於大眾。
回向可分三種:一、回自向他。
凡作一切事,悉當回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
二、回因向果。
將自己日日所念佛,為眾生回向極樂淨土。
三、回事向理。
吾人將所作事,應行放下。
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凡世出世間,一切諸事,皆是因緣所生之法,當體即空即假即中。
即空是真諦,即假是俗諦,即中是中諦。
總之所作功德,即非功德。
昔達摩見梁武帝,帝問以朕所作佛事,究竟有何功德?師曰:「無。
」帝駭然!自念一生造寺四百八十,齋僧無算,何以無功德?師曰:「是為有漏功德。
」帝曰:「何謂無漏功德?」師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周遍法界,是為無漏功德。
所以帝淨智自事,是無功德。
」是故大眾念佛,或隨喜功德,恒順眾生,皆回向法界。
但貧僧深痛女眾,恒以念佛作幽冥路上鏹貫。
是由一念貪心,便為生死根本,深為可愍者!當知念佛首重了生脫死,求生西方,為此生最難得之事。
古德云:「得人身如掌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
」正與「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之意符合。
深願大眾當速悔改,切勿以念佛作金錢想。
以上說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竟,是導華嚴海眾,歸到極樂。
今大眾既明了透澈,我且以普賢行願,為我行願;即以禮敬諸佛回向,以稱讚如來回向,以廣修供養回向,以懺悔業障回向,以隨喜功德回向,以請轉法輪回向,以請佛住世回向,以常隨佛學回向,以恒順眾生回向,是為普皆回向。
回向是一件極緊要事,所作功德,無論巨細,乃至一毫之善,一塵之福,皆可回向西方,莊嚴淨土。
譬如投少水於大海之中,量即同海。
所以為一己所積功德,其功有限;若回向於法界眾生,則其德即無邊際;是為回自向他也。
若將所作功德,如念佛、持咒、禮拜、誦經,及一切慈善功德,均可回向西方,與一切眾生,同成佛道;即是回因向果也。
須知所作善事,無論世間出世間,若大若小,一一無非因緣所生,即空假中三諦之理。
所謂全理成事,全事即理;故一一事,不須著相,自然理事圓融。
理既豎窮橫遍,事亦如之,故須回事向理也。
(完)
購物車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TOP
延伸文章資訊
- 1【中台世界】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華嚴,譬喻以因地之功德,莊嚴無上之佛果。經,是經典的通稱。 「本來面目」這個境界 就是普賢行願品的境界 也是襌宗所說的
- 2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淺釋--台灣學佛網
福慧雙修,禮敬事畢之。普賢如是禮敬,即為普賢行願。普賢不在外來,而在各人心中求。普賢乃眾生心中 ...
- 3試論《普賢行願品》之十大願 - 華嚴專宗學院
據知《華嚴經》精義的行持,落實在《普賢行願品》之十大願。 ... 關鍵字: 普賢、十大願王、華嚴經 ... 18 見不空奉詔譯《仁王般若陀羅尼釋》T.19.996.522c16。
- 4普賢十大願王,究竟是哪十願? - 每日頭條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第一大願,就要頂禮恭敬一切的佛。諸佛,就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十方三世一切諸 ...
- 5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普賢行願品卷八十一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