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和“中華”的來源及其含義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夏”原來的意思類似於“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 )”,這裡的“華”是一個形容詞,大意為“光榮、文明進步”,代表先民對自己國家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後來用“華”簡稱“ ... 往之不諫來者可追★『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陶淵明《歸去來辭》★★搜尋網羅,瀛海寰宇,奇文異事。

轉載原文,注明出處,美歸原創。

圖文引用:若涉侵權,敬請通知,立即刪除。

★★歡迎光臨★★20080602建立於雅虎20130928遷來隨意窩20170709停止貼文。

★★"文章中之照片,如未能顯示,請按文末,文章引用之網址,再按一下回上頁,照片即可正常顯示。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503280440“華夏”和“中華”的來源及其含義?劄記(筆談)            “華夏”和“中華”的來源及其含義    ——這兩個概念體現了古人的民族優越感 石毓智/文        “華夏”原來的意思類似於“大不列顛(GreatBritain )”,這裡的“華”是一個形容詞,大意為“光榮、文明進步”,代表先民對自己國家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後來用“華”簡稱“華夏”,再受早已存在的“中國”一詞的類推影響,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才出現了“中華”的用法。

弄清這些重要的歷史文化概念,有助於理解中華民族的來龍去脈,也有益於提高民族認同感和自信心。

    我遍查了各種權威性工具書,發現它們對“華夏”和“中華”如此重要的歷史文化概念的解釋都是一筆糊塗賬。

然而這兩個概念不同於一般的詞語,搞清楚它們的來源和含義不僅有助於提高民族認同感,而且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

一個民族只有知道自己從哪裡來的,才能明白自己能到哪裡去。

      《辭源》對“中華”的解釋為:我國古代華夏族興起於黃河流域一帶,居四方之中,文化發達,歷史悠久,因稱其地帶為中華,亦稱中原、中國。

這就搞混了三個概念之間的時間關係,其實“中國”一詞比“中華”早出現1000 多年,而且這三個詞在表達上也有明確分工:“中國”是政權概念,指統治的疆域;“中華”是民族概念,指的是族群;“中原”則是個地理概念,指黃河中下游地區。

其他工具書的解釋大同小異,它們給讀者徒增混亂。

下面我們來簡單梳理一下這幾個概念之間的歷史淵源。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武成》:“ 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服從),恭天成命。

”蠻,指南方民族;貊,指北方民族。

有人把“華”和“夏”也看做兩個位居中原的民族,這種解釋是錯誤的,其實這裡的“華”是一個形容詞作定語,用來修飾“夏”的。

要明白這一點,請看下面分析。

    如同“漢人”來自漢朝一樣,上古漢語的“夏”則是用中國第一個朝代來稱呼相關的族群。

夏朝約建於公元前2200 年,標誌著中華文明史的開端。

最早的三個朝代夏、商、週之間具有文化上的傳承關係,這一點孔子說得很明白:“ 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週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論語·為政》)孔子很嚮往這三個朝代:“ 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週之冕,樂則韶舞。

”(《論語·衛靈公》)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論語》多次說到“夏”,而從來沒有提到“華”,可見“華”並不是與“夏”平行的另外一個中原族群的名稱。

同時,歷史上不存在一個叫“華”的朝代。

   “華”的繁體字是“ 華”,上面有個草字頭,就是“花”的最早寫法。

《詩經》中只有“華”字而沒有“花”字,它共有三種意思:①花朵:“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詩經·桃夭》)② 開花,抽穗:“ 昔我往矣,黍稷方華。

” (《詩經·出車》)③ 光華:“ 尚之以瓊華乎爾。

”(《詩經·著》)    “華”由植物的“花朵”義發展成一個褒義的形容詞,表示光華、繁榮、文明進步之意,“華夏”的“華”就是取這種意義。

“華”還可以用作動詞,表是“增加榮光、榮譽”的意思,例如:“ 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其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乎?”(《國語·魯語上》)“華國”就是“為國增光”。

    到了周朝,“夏”就不再專指朝代,而常引申指居住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族群或國家。

孔子以“諸夏”來稱呼周朝的諸侯國,例如:“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論語·八佾》)“諸”是“多個”的意思,“華”是“文明進步”的意思,“華夏”代表著先人的文化優越感,所以它常與周邊少數民族對比時使用,比如孟子這樣說道:“ 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

”(《孟子·滕文公下》)顯然,孟子認為用文明的“夏”文化引導落後的蠻夷,而不是相反。

   “華夏”成為一個詞後,就出現了用“華”一個字來代替整個概念的用法。

例如:“ 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語言不達。

”(《左傳·襄公十四年》)“華”的這種單獨使用為“中華”一詞的出現創造了可能性。

    “中華”這個詞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才出現,例如:“ 若使遊步中華,騁其龍光,豈夫多士所能沉翳哉!”(《三國志·諸葛亮傳》)又如:“ 其地東接中華,西通西域。

” (《魏書·宕昌傳》)那麼“中華”是怎麼出現的呢?最合理的推測是,這是來自與“中國”的類推影響。

“中國”已經在《詩經》上出現了,原指周王朝的都城,至遲到公元前三世紀就指黃河和長江流域各諸侯國(詳見附文)。

既然“華”單用時與“中國”的概念基本一致,隨著漢語詞彙雙音節化的發展,也就很自然地出現了“中華”這個雙音節詞。

 因為“國”與“華”的來源不一樣,也導致了這兩個詞的今天用法也有明確分工。

“國”原來指都城,強調的是疆域,今天則主要用於國家政體特別是疆土的概念,如“中國領土”。

“華”原來指屬性,表示光華、文明進步,今天則主要用於指示種族,所以可以說“華人”、“華語”、“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等,而這些地方的“華”都不能換為“國”。

 順便交代一個語文知識。

當“華(華)”指示“華夏民族”或“中華民族”後,它原來表達與植物花朵有關的意義就逐漸寫成“花”了。

漢語史上常見這種現象,由於概念分化而導致字形分化。

 最後,來簡單總結一下。

“夏”是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後用它稱呼族群或諸侯國,這與“漢人”用法的道理一樣。

“華”原來是花朵之意,後引申出光華、文明進步的意思。

“華夏”指示黃河和長江流域的諸侯國,是相對於周邊少數民族而言的,它蘊含著古人的民族優越感。

後來“華夏”又簡稱為“華”,進而因受早已出現的“中國”一詞類推的影響,在魏晉時期出現了“中華”的用法,爾後它作為我們民族的稱呼一直沿用至今。

附錄:《“中國”一詞原指“西安”或“洛陽”》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3000年之前的《詩經》中,那時的“國”意為“都城”、“京畿”,專指周朝的都城——西周的鎬京和東周的雒邑,即今日的西安和洛陽。

《詩經》裡的“中國”都是“國中”的倒序,意為“都城之內”,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洛陽城裡”。

爾後“中國”引申指整個周王朝統治的天下,包括黃河和長江流域各個諸侯國,再由此自然引申出今天“我國”的含義。

然而辭書普遍是這樣解釋的,“中國”是指位於中原的國家,其實這是謬解,歷史上從來不存在只有這種用法的時期。

    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知道“中國”這個詞是怎麼來的,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即使最權威的工具書都解釋錯了,以致以訛傳訛,導致華夏兒女大都不知道自己祖國名稱的來源。

就拿《詞源》來說吧,它是這樣解釋“中國”一詞的來源的:   上古時代,我國華夏族建國於黃河流域一代,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而把周圍我國其他地區稱為四方。

後成為我國的專稱。

《禮·中庸》:“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

”     上面這是最為流行的關於“中國”來源的說法,詞典所給出的最早例子是《禮記》,而這部經典是漢代初年(約公元前一世紀)才成書的。

更重要的是,這個例子中的“中國”並不一定僅指黃河流域的華夏諸國。

    “中國”作為一個專有名詞,早在公元前十世紀左右的《詩經》已經廣泛使用。

根據《說文解字》,“國”是一個形聲字,外邊的方框表示“城​​郭”,繁體字裡邊原來是“或”,指示這個字的讀音。

“國”的最早意思就是都城、京畿,專門指周王朝的國都,“中國”的本來語序應該為“國中”,就是“都城之中”的意思。

例如: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毛詩·大雅·民勞》    諮!諮女殷商。

女炰烋於中國,斂怨以為德。

——《毛詩·大雅·桑柔》按:炰烋,傲慢。

    上古時代的語序跟今天的不完全一樣,比如《左傳》中的“城濮之戰”今天則應該說成“濮城之戰”。

《詩經》裡“中”的使用順序也與現代漢語的相反,比如《詩經·葛覃》:“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

”“中谷”就是“谷中”的意思,即“山谷裡邊”。

又如《詩經·柏舟》:“ 汎彼柏舟,在彼中河。

”“中河”就是“河中”的意思。

   《詩經》中所有“中國”的用例都是“國中”的意思,意為“都城之中”。

周王朝先後定都鎬京(西安)和雒邑(洛陽),那麼很自然,《詩經》中的“中國”就是“西安城裡”或者“洛城裡邊”的意思。

   普遍這樣認為,春秋戰國時期華夏大地有很多國家,那麼位於黃河下游的中原國家才叫“中國”,這是相對於周邊諸侯國來說的。

然而歷史上根本不存在這個時期,孟子和莊子時代的“中國”就可以指包含各諸侯國在內的華夏大地。

例如:    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

——《孟子·​​滕文公上》    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莊子·秋水》  顯然,上述《孟子》用例的“中國”就包括了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莊子》的例子則說明“四海”之內都是“中國”的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在孟子和莊子之前並不存在這麼一段時間,其間“中國”是僅僅指地處中原的國家。

可見,“中國”一詞由原來的周朝都城一下子就引申來表示周王朝統治的所有地區。

也就是說,“中國”在《詩經》是指周王朝的都城,後來泛指周王朝統轄的整個“天下”。

春秋戰國時期,雖然有很多諸侯國,然而它們都是周王分封的,他們之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周王朝是月亮,諸侯國是星星,形成眾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各諸侯國都與周王朝是宗親關係,每年都要向周王朝進貢交稅。

所以,周王朝的天下就是一家。

“中國”也不是相對於周邊的所謂“蠻夷”的少數民族而說的,因為在上古時代,這些周邊的少數民族不被認為是“國家”。

所以,《詞源》的解釋是不可靠的,古時中原人不會以“四方”的少數民族為參照係來稱自己為“中國”。

注意,《詩經》中所說的“四方”是指都城之外的所有地方。

“中國”的詞義引申過程也符合漢語的發展規律,即從局部引申為指整體。

比如“眼”本來指黑眼珠子,後來指整個視覺器官。

又如,“臉”本來指眼睛下邊那一小塊兒,後來指整個面部。

如此就不難理解,“中國”原來指周王朝的都城,後來擴大到整個周王朝的統治地區。

作為一個中國人,不可不知道自己祖國名稱的來源。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6/09/19742182_458118565.shtml   bosndong  >  《劄記》         老師/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功名半紙風雪千山往之不諫來者可追"老師"的日誌 寸陰是競. posntung's新文章中國古典及民國文學經典〖點擊閱讀〗漢字溯源(說文解字)古典詩詞背後的故事:才女李清照的失樂園留言祝福語最經典的人生勵志格言 珍饈美味海上來明代時燕窩大量進入中國(圖)烈日炎炎古人如何避暑?宋代女性夏季如何穿衣:背心抹胸一首《今生緣》美到骨子裡!送給懂我的人!✿✿⊱╮宋朝遍地的花樣男子,今天怎麼成了瀕危物種?丁酉雞年有兩個農曆“六月”共59天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posntung'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大同世界 咫尺天涯 我的相簿 蜘蛛結網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張關係網。

吾人:能臥遊天下,靠的就是這張關係網。

adoptyourownvirtualpet! 《小小諸葛亮,獨坐中軍帳,擺成八卦陣,要捉飛來將!》 關鍵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