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蟲洞】萬子/為什麼人們那麼愛「戰道德」? - 報導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批判劈腿藝人、詛咒保護死刑犯人權的人⋯⋯網路充滿正義魔人、鍵盤戰士「戰道德」的嗆聲現象,其實是個有趣的道德心理學題目。

贊助深度×開放×非營利贊助訂閱深度×開放×非營利贊助訂閱深度×開放×非營利評論專題攝影多媒體議題週六現場【哲學蟲洞】萬子/為什麼人們那麼愛「戰道德」?「戰道德」的現象,正面來看是出自正義之聲的義憤,負面來看就是情緒宣洩與理盲濫情,但從學術來說,「戰道德」是一個有趣的道德心理學題目。

(攝影/REUTERS/InaFassbender/達志影像)評論5/22/2020文字萬子社群媒體哲學蟲洞哲學評論5/22/2020文字萬子社群媒體哲學蟲洞哲學評論5/22/2020文字萬子社群媒體哲學蟲洞哲學在日常生活當中,人們道德感的展現,有時溫暖和煦,讓人成為最美的風景,但有時卻是張牙舞爪、得理不饒人,例如,指責在捷運上不主動讓位的人、糾正插隊的人、批判劈腿的藝人、詛咒保護死刑犯人權的人、辱罵與自身價值與立場不同的人。

在這些負面的情況下,道德感好像與「愛與包容」無關,道德變成「排除自己不認同的行為」、「要求別人站在我們這邊」、「打壓他人以解決自己的存在焦慮」的工具。

我們可以把這種「我的道德才是對的」的嗆聲現象稱之為「戰道德」(註)「戰道德」的「戰」是動詞,來自台灣鄉民常用的「戰OO」用語,例如用「戰學校」來指稱「較量各自學校聲譽好壞的行為」。

,也可稱之為「一種以道德為名的衝突行為」。

稱這些狂熱的行動為「以道德為名」,是因為這類衝突的行為背後真正的動機,並非單純的利他與愛,而是掛著道德外衣的其他情感(例如嫉妒、憤恨、恐懼等等)。

在台灣,這種愛跟他人「戰道德」的人,常被稱為「道德魔人」或「正義魔人」,而動輒在網路上跟人大開論戰的人也被戲稱為「鍵盤戰士」,甚至在美國,右派的人也常嘲諷左派的運動人士為「社會正義戰士」(socialjusticewarrior,SJW)。

這種「戰道德」的現象,正面來看是出自正義之聲的義憤,負面來看就是情緒宣洩與理盲濫情。

姑且不論「戰道德」的現象是好是壞,從學術來說,「戰道德」是一個有趣的道德心理學題目。

道德是主觀還是客觀的?從概念上來說,「戰道德」之所以可能,必須預設道德判斷具備某種的客觀性。

客觀是相對於主觀而言,一個事物如果具有客觀性,代表它是不受個人主觀意見影響的。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是主觀的,有些事情是客觀的。

舉例來說,飲食的愛好就是主觀的,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飲食清單,甚至美學的品味也可能是主觀的,所以西方才有「關於品味,無所爭辯」的諺語,因為品味是主觀的、沒有誰對誰錯,所以沒有什麼好辯論的。

所以,是否相信一件事情具有客觀性,會影響我們爭辯出個對錯的熱情。

正因為某件事物具有客觀性(例如「地球是圓的」、「飲用次氯酸水無助於抗菌」這類的事實),所以我們才能戰出個是非對錯。

如果有人很執著於自己道德判斷的正確性,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斷,他應該傾向於相信道德的客觀性。

問題是,一般人是否相信道德是客觀的?在學術界,一般人的道德觀被稱之為「常民道德」(folkmorality),是當前道德哲學與道德心理學的重要研究課題。

從目前的經驗研究來看,「常民道德」似乎傾向於接受道德的客觀性。

(註)其中一個代表性的研究是ShaunNichols,2004,“Afterobjectivity:Anempiricalstudyofmoraljudgment,”PhilosophicalPsychology,17,3-26。

他以「是否相信道德議題有正確的答案」當作人們是否接受道德客觀性的指標。

他對受測試者提出許多假設的情境,其中一個題目大致是這樣呈現的:John跟Fred是兩個成長在不同文化下的人。

John認為:「只要你喜歡,想隨便打人就打人,這一點都沒問題。

」Fred卻認為:「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喜歡,就隨意打人。

」請問你認為以下哪個說法比較對:John是對的。

Fred是對的。

我們不能確定到底是John對或者Fred對,因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們對於「可不可以任意打人」有不同的觀念。

Nichols的分析是,如果答案1與2因為主張在這個道德爭議中有對的答案,所以隱含了道德客觀性的信念,如果回答3,則傾向否定道德的客觀性。

在他的研究裡,有高達78%的人選擇了1或2,所以他的研究結論是一般人比較傾向於接受道德是客觀的。

這些研究發現,根據人們針對於一些假設情境所做的判斷,一般人傾向於相信「我們在道德議題上有正確的答案」。

不過,就算一般大眾傾向於相信道德是客觀的,也不代表人們就會狂熱地跟人爭辯道德對錯或在道德問題上說三道四。

「戰道德」現象的背後,應該要有更多心理與動機的基礎。

所以,為什麼人們要「戰道德」呢?目前並沒有什麼量化的經驗研究可以提供我們答案,比較多的是質性的分析。

以「最偉大的心理學家」自居的尼采,提供了我們一些線索。

恨與恐懼是道德之母?關於「戰道德」現象背後的可能心理動機,尼采給出了道德哲學史上的經典答案:怨恨(ressentiment)尼采是用法語"ressentiment"來表達這個概念,見:Nietzsche,2006,OntheGenealogyofMoralit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pp.20-22。



如果說利他是「希望他人過得好」,怨恨則是標準的「見不得他人好」。

尼采認為,道德真正的心理基礎不是愛與利他,而是負面的怨恨情感,也就是怨恨他人可以做自己不能做的、擁有自己不能擁有的,因此要透過壓抑他人來獲得心理上的補償。

尼采的說法似乎不無道理,在這個網路時代裡,許多「鄉民正義」、「道德糾察隊」的義憤背後,並不只是開創共善社會的利他情感,而經常摻有宣洩不滿以獲得自我補償的心理。

如果挖得更深入,我們會發現,怨恨情感的更深一層,其實是人們的恐懼感,一種對於未知的、有威脅的、強大的、陌生的事物的恐懼感,因為我們害怕這些事物對於我們存在的威脅,所以我們會「以道德之名」進行各種的打壓與排除。

因此,在這樣的洞察下,尼采總結了,「恐懼是道德之母」(註)參考資料:Nietzsche,2002,BeyondGoodandEvil,CambridgeUniversityPress,p.88。

當然,我們不一定要照單全收尼采的激進觀點。

不過,尼采確實指出了一個重要的思考方向:道德與我們的生存有著密切的關聯,道德的問題其實是存在的問題,「戰道德」的背後是為了捍衛我們的生存方式。

古希臘史家希羅多德的《歷史》裡記載了一個知名的故事參考資料:Herodotus,1998,BookIII,TheHistories,oxfordUniversityPress。

為了理解習俗對於人們的意義,波斯王大流士找來了一些希臘人,試探他們願意以多少錢為代價,將他們的喪葬習俗改成「食用亡者屍體」,這些希臘人立刻嚴詞拒絕;同樣地,大流士也找了位於印度、遵行「食用亡者屍體」習俗的Callatiae部落,問他們是否願意改採取火葬,他們也大驚失色、斷然拒絕。

因此希羅多德借用詩人的話,總結說,「習俗是所有人的王」(customiskingofall)。

希羅多德傳頌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於希臘人與Callatiae人而言,自己的習俗是神聖的,是不容任意改變的,它與自身族群的生存息息相關。

為了生存而戰,還是為了炫耀?確實,對於許多人而言,自己的生存方式是神聖而不容褻瀆的,也值得加以捍衛。

許多「戰道德」現象的背後,其實透顯了當事人對於自身生存方式的重視,以及恐懼對既有生存方式的種種威脅。

所以,一個人之所熱衷於糾舉他人不讓座,不一定是見不得他人好,其動機可能是真誠地相信「禮讓老弱婦孺的社會風氣」的重要性,而「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涼薄風氣則是令人戒慎恐懼的。

因此,我們有必要區分出一個人之所以「戰道德」,是否出自真誠的信念,是否是為了捍衛其所擁護的價值與生存方式。

另外一種類型的「戰道德」,我們可以稱之為不真誠的,或者是虛榮的「戰道德」。

這種虛榮與不真誠的「戰道德」,目的不是為了捍衛自己珍視的生存方式,而是試圖透過道德論戰來「提升自己的地位」。

在這個社群網路的時代裡,類似的現象愈來愈被廣泛討論,有學者稱之為「道德炫耀」(moralgrandstanding)參考資料:JustinTosiandBrandonWarmke,2016,“Moralgrandstanding,”Philosophy&PublicAffairs44,no.3,也有人討論在網路上(例如Facebook)不經意展現自身美德的行為,稱之為「美德外顯」(virtuesignaling)參考資料:NeilLevy,“Virtuesignalingisvirtuous,”Syntheses(forthcoming)。

所謂的「美德外顯」的行為,就好像是拼命打信號燈提醒他人「嘿,你看,我做了件好事耶」。

例如,有人喜歡在Facebook貼照片表達自己對弱勢者的關懷,細心的臉友卻會發現,其實所有的照片都是聚焦在他自己身上。

不過,「美德外顯」只是一種虛榮心的展現,「道德炫耀」才算是一種「戰道德」的行為。

人們的「炫耀」行徑有很多,有的人是炫耀自己的智商、凸顯別人都是笨蛋,有的人炫耀自己的財富以對比出他人的窮酸,一個「道德炫耀者」往往試圖證明自己在道德上的正確性與優越性,並透過這樣的自我抬高來滿足道德上的虛榮感與自尊自大的慾望,例如,透過社會正義的論述來打造自己的光環,或者假借道德之名踐踏他人、抬高自己,這類型的人才是我們需要擔心的道德魔人。

無論如何,我們身處在一個多元且複雜的道德宇宙,我們有著不同的文化、信仰與價值觀,試圖將不同的道德信念統合在單一的道德標準之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追求一個更正義、更尊重人權的世界,在「戰道德」的時候,我們必須先捫心自問,是否夠理解他人的多元背景,以及自己是否是一個真誠的論辯者。

「以道德之名」可以很莊嚴,也很可以很廉價。

【哲學蟲洞】專欄介紹「哲學蟲洞」是一個通俗哲學的專欄。

《報導者》輪流邀請任教於大學的哲學教授們,擇定一個文化、藝術與流行的議題,以哲學之眼,帶著讀者一起跨越不同的視域,挖掘現象背後的深層意義。

評論5/22/2020文字萬子社群媒體哲學蟲洞哲學用行動支持報導者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

請與我們一起前進,共同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贊助我們©2020AllrightsReserved評論萬子/亂世靠「直覺」?學術研究告訴我們的二三事生活中,我們常常依靠「直覺」做出行為判斷,直覺到底是什麼?這是生而具來或後天養成的?若我們單靠直覺行動可能會走進什麼樣的誤區?2020/2/28評論萬子/亂世靠「直覺」?學術研究告訴我們的二三事2020/2/28評論何畫瑰/在對立的時代,跟柏拉圖學如何開玩笑以哲學觀點來看,「笑點」的形成是複雜的。

有出自於優越感、貶低他人的幽默,也有基於友善而能促進知識的幽默。

我們如何正確駕馭幽默,避免「笑點」變成「嘲笑」,撕裂彼此呢?2020/1/31評論何畫瑰/在對立的時代,跟柏拉圖學如何開玩笑2020/1/31評論劉亞蘭/為何女人必須裸體才能進大都會美術館?美國大都會美術館的現代藝術區展出的藝術家只有5%是女性,但作品有85%裸體是女性。

這代表什麼?除了迎合男性凝視,女性身體是否在藝術領域裡能有不同想像?2019/12/27評論劉亞蘭/為何女人必須裸體才能進大都會美術館?2019/12/27評論萬子/人生是悲劇或喜劇?從惡與宿命看電影《小丑》的暗黑哲學當我們從哲學思考這部電影時,就可理解小丑為何說他原本以為自己的人生是悲劇,但其實是喜劇。

那是一種接受自己宿命的生命哲學。

2019/10/25評論萬子/人生是悲劇或喜劇?從惡與宿命看電影《小丑》的暗黑哲學2019/10/25評論方念萱/網路性霸凌──那些受害於數位性別暴力裡的人們,尤其是女人「未經同意散布性私密影像」已成為不分國界的數位性暴力問題,這場世紀大疫,有無數受害者因網路霸凌、司法不全、社會惡意等失語甚至自殺,政府如何積極因應數位性別暴力?2020/3/8評論方念萱/網路性霸凌──那些受害於數位性別暴力裡的人們,尤其是女人2020/3/8人權.社會有錢就能散布別人裸照,誰讓加害者有恃無恐?從2015年開始,婦援會陸續接獲161位復仇式色情被害人前來求助。

最驚人的是,年齡最小的被害人和加害人都只有12歲。

2017/10/11人權.社會有錢就能散布別人裸照,誰讓加害者有恃無恐?2017/10/11載入更多文章《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

關於我們New作者群New聯絡我們New加入我們New常見問題New隱私政策New捐款徵信New許可協議New基金會新聞New影響力報告New訂閱電子報NewPodcast節目列表New報導者開放實驗室New品牌設計規範New贊助我們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1101363853號Copyright©2022TheReporter.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