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構的心理機制--理論-人民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的團結各族群眾,共建共享新時代中國發展成果的關鍵路徑,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官網|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中國共產黨歷史網|中組部12380舉報網|中組部黨建研究網|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網統一戰線新聞網|旗幟網 |中國人才網|中國人事考試網|工會新聞網|女性之聲|中國僑聯|毛主席紀念堂|周恩來紀念網|鄧小平紀念網 高層動態干部論壇人事理論黨建群團獨家視頻部委信息領導活動反腐評論黨史先鋒滾動綜合 高層動態干部論壇人事理論黨建群團獨家視頻部委信息領導活動反腐評論黨史先鋒滾動綜合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構的心理機制 陳永涌 任梓榮 霍涌泉 2020年12月04日16:3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構的心理機制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的團結各族群眾,共建共享新時代中國發展成果的關鍵路徑,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社會表征,是在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具有共享性、差異性、可變性和可塑性。

厘清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心理起源、話語轉變,可以為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必要的心理基礎,為開創中華民族更加燦爛美好的未來、增進民生福祉、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作出貢獻。

社會認同:共同體意識的集體身份認同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就是認同問題”。

嚴格來說,所有的認同都是社會認同的不同形式。

社會認同是指個體感知到的自身在其所屬團體中的自我形象,以及作為團體成員所擁有的情感和價值體驗。

社會認同其實主要討論社會心理歸屬問題,而對大部分人而言,民族是自我定義的關鍵和核心要素,並成為重要的社會認同之一。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本質表現為一致性或共識性的集體身份認同。

認同的共享性對於群體的凝聚力和歸屬感是十分重要的,共享的社會認同為相互信任和相互影響提供了強大的基礎。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對於“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而言,既有歷史連續性和繼承性,又是現實依托的上位共同體認同意識。

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概念將全國各族人民凝聚起來,培養一種更廣泛的歸屬感,對於民族關系和民族團結具有根基作用。

同時,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過程中,社會認同促進積極的社會關系和互動形成,提供生活意義和穩定性,有助於促進人民心理健康和幸福體驗。

社會表征:共同體意識的認知厘定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可以被理解為中華民族特有的社會表征。

以社會表征理論為著眼點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剖析,可以更好地探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於每一個中國人的重要和深遠意義。

社會表征理論以社會認知過程及其相關機制為重點,闡述了集體認知是如何通過交流產生轉化的。

一方面,所有的人際交往都以集體認知即社會表征為前提﹔另一方面,個體和群體通過社會交往和交流產生社會表征。

社會表征的產生主要包含兩種基本社會認知機制:錨定和物化。

以社會表征角度考察中華民族共同體,也離不開錨定和物化這兩種關鍵機制。

錨定是一種文化同化。

在交流的過程中,新的社會表征被融入原有的社會表征當中,同時后者又被新的社會表征所改造。

物化是通過將未知轉化為可以感知到的具體事物,是一種抽象概念的具體化。

物化是錨定的延續,是比錨定更加活躍的過程。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種具有中華民族特征的世代集體意識,是一個認知過程和社會化過程。

隨著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等法律的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國名、五星紅旗作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的確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進一步物化的過程中得要了鞏固和提升。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表征是對中華民族表征的凝練與升華。

主要表現為三大特征。

其一,社會共享性與群體差異性。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一種群體意識為社會全體成員所共享,又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存在差異性。

其二,社會根源性與行為說明性。

社會表征作為一種常識性的知識體系,主要源於互動和交流,也源於經驗基礎以及傳統和教育中傳遞的知識、信心和思維模式等。

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近現代探索形成和激發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當代奮斗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因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源於社會性行為,又對社會性行為產生了影響。

其三,相對穩定性和長期動態性。

美國文化心理學者梅可夫指出,社會表征可以被看作通過交流發展起來的“運動中的思想”。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變得清晰、深刻而更有內涵。

歷史上每一個時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都有著不同的內涵,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內具有相對穩定性,隨著歷史車輪的滾動又有著長期動態性的特點。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一種社會表征,其形成是一種文化融合、同化的過程。

從社會表征視角出發,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如何轉變和推進的。

話語分析:共同體意識的心理建構要義 話語分析是一種不同於傳統社會心理學的新的研究范式,是以話語分析代替數字邏輯作為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工具,來審視現代社會心理學的各個命題並試圖重新建構社會心理學體系的一種新的嘗試。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話語建構。

青覺等人提出,從關系實在論的意義上講,共同體就是由共同性關懷構成的一種人群關系聚合。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提出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概念意涵,並形成了嚴密的邏輯體系,明晰了中華民族共同體不僅是民族文化共同體,還是民族利益共同體,更是民族命運共同體。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話語轉變。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提出對“中華民族”的概念給予了明確的界定並豐富了其內涵。

“中華民族共同體”不是中華各民族簡單的機械構成,而是強調“中華民族共同體”是由各民族組成的有機整體,缺一不可。

一方面,“共同體”的話語體系顯然要比“民族國家”的話語體系擁有更深刻的內涵和更廣泛的外延﹔另一方面,以宏觀的“共同體”來理解中華民族,更能體現各族人民休戚與共、命運一體的特點,是對“民族”概念的補充與超越。

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話語體系。

話語是交往交流的前提條件,是主體間溝通交流的言語行為。

新中國成立70余年來,社會的急劇變化為民族工作理論提供了豐富的實踐資源,豐富了民族工作創新理論的寶庫,同時也呼喚建立一套關於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的特色話語體系,以確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體地位。

正如有學者所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至少要實現話語體系的“三個並重”,即顯性話語與隱性話語並重、說理話語與敘事話語並重、灌輸與話語並重。

也就是說,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話語體系要兼顧政治話語、學術話語和大眾話語的有機統一,既要有理論深度,也要貼近人們的現實生活。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青年課題“青海少數民族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與心理健康水平的動態測評與促進研究”(CMA170246)、青海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青海少數民族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模型構建與促進研究”(19038)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青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陝西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責編:吳兆飛、任一林) 最新評論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學習路上 時習之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中央文件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領導“十四五”規劃編制 中央和國家機關創建模范機關 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