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梁浩軒:把會的事情做到專精,它也可能變成一種職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他從音響公司搬器材做起,後來經過公關公司和展覽單位的磨練,摸透舉辦展覽活動的所有環節,2012年他創立「INCEPTION啟藝」,以電影《全面啟動》的 ... 全產品速覽 新聞評論 聯合新聞網 願景工程 聯合報數位版 聯合70 轉角國際 鳴人堂 倡議家 時事話題 世界日報 新聞話題 服務 會員中心 U利點數 我的新聞 歷史新聞 活動專區 udn粉絲團 udnline好友 股市理財 經濟日報網 房地產 基金 中經社 樂透 發票 生活娛樂 噓!星聞 優人物 udnSTYLE 500輯 遊戲角落 發燒車訊 元氣網 橘世代 有好美 運動 NBA台灣 野球夢田 運動筆記 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 讀書吧 讀創故事 聯副70 udn部落格 u值媒體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 數位文創 IP授權 瘋活動 售票網 報時光 更多產品 聯合知識庫 聯合電子報 聯合影音網 聯合學苑 有行旅 APP行動網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 udn / 500輯 / 質青時代 策展人梁浩軒:把會的事情做到專精,它也可能變成一種職業 2020-06-1711:50胡士恩 2012年創立「INCEPTION啟藝」,梁浩軒的創業之路走得踏實,沒有魔法變身,一切更像水到渠成。

圖/吳致碩攝影 facebook 梁浩軒的策展之路,曾被媒體形容為「26k小公關變身策展人」,但其實一路以來,他的創業之路走得踏實,沒有魔法變身,一切更像水到渠成。

他從音響公司搬器材做起,後來經過公關公司和展覽單位的磨練,摸透舉辦展覽活動的所有環節,2012年他創立「INCEPTION啟藝」,以電影《全面啟動》的英文片名「INCPETION」命名,梁浩軒把策展看作是創造夢境,策展人就是造夢者。

他的第一檔自製展與樂評人馬世芳、五月天瑪莎,以及設計師聶永真、方序中等人合作,推出「TheBeatles,Tomorrow披頭四展」,大獲各界好評。

而後他陸續與設計、運動、博物館、音樂等產業跨界合作,藉由策展創造不同內容被觀看和理解的可能。

《500輯》邀請到這位造夢專家,分享屬於他的質青時代。

500輯:請描述一下25歲的你是什麼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 梁浩軒(以下簡稱梁):我25歲時世界發生很多大事,記憶猶新的是2008年金融風暴,當時我在公關公司上班,第一次感覺到公司好像快倒了,本來應該要辦很多尾牙、記者會、開幕活動,但那年所有業務量瞬間減少,我手上唯一的客戶剩下台積電的尾牙。

同期間,蘋果的iPhone也在那陣子誕生,人生第一次從類比走到數位行動時代,感覺周遭所有事情都在改變,25歲好像有很多機會,但也很未知。

當時我很享受公關公司這份工作,我喜歡當「工作人員」在幕後服務,跟著團隊為了讓一件事情發生而努力,其實現在做策展也是同樣的事。

公關公司的文化就是一直加班,花很多時間想創意、提案,我租房子住在一個沒有窗戶的小房間,那幾年一直過著這樣的生活。

梁浩軒喜歡當「工作人員」在幕後服務,跟著團隊為了讓一件事情發生而努力。

圖/INCEPTION啟藝提供 facebook 500輯:你想對那個時候的自己說什麼? 梁:「不必變得強大,但要感受到強大。

」這是我從電影《阿拉斯加之死》(IntotheWild)裡的台詞學到的,男主角的年紀也差不多25歲,大學剛畢業,正在找人生未來的方向,電影談了很多年輕人面對未來世界的探索和徬徨,這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500輯:身在這個時代,你覺得究竟要為什麼而努力? 梁:這陣子有些感觸,不管是疫情前認識的名人離開,或是面對疫情發生,以前都會說“Nowisfuture”現在就是未來,大家對未來充滿期待,但現在我會把這句話改成“Nowisbetter.”享受當下最美好的時刻,展現最好的自己,把這個moment做好,其實就夠了。

500輯:那時候啟蒙你的人事物為何? 梁:賈伯斯對我影響很大,當年iPhone問世,你一定會認識這個人還有他的座右銘“Stayhungry.Stayfoolish.”那讓我在20幾歲的時候,知道要保持渴望去面對事物,遇到自己不那麼擅長、或較沒興趣的題材,才會去挑戰、解決它。

當時還有王建民的19勝,很多事情打開我的眼界,不只是網路上的距離、連空間上的距離也縮短了,那一年台灣高鐵剛開通,我在公關公司辦活動,把客戶從台北接到台中、再到高雄。

因為科技進步,有很多新的東西發生,我們就在那個時代下做事情。

「#DINOLAB恐龍實驗室-復活任務」以全新原創故事與情境設定,打造前所未有的互動恐龍展。

圖/INCEPTION啟藝提供 facebook 500輯:25歲的你如何看待挫折和失敗? 梁:我們常去提案比稿,就算沒拿到案子,我也不會覺得自己失敗。

反而會去想為什麼提不到、為什麼別人拿得到,去反省是否創意不足,或是準備得不夠好。

很可能當時的我、20幾歲的人,總覺得沒有資格談失敗,畢竟人生的路還很長。

如果把自己看得很偉大,失敗就變得很龐大;把自己想得渺小一點,失敗就顯得微不足道。

20多歲的復癒能力很好,以腳受傷為例子,經過時間修復之後,你會覺得自己「好起來了」,但40歲的人遇到同樣情況,很可能會一直認為「我腳受傷了」,那是不同的修復能力,包含生理和心理,心理也非常重要。

500輯:在那個時期,有沒有一句類似座右銘的話? 梁:就是賈伯斯的那句話,我把它當成座右銘,讓自己保持飢渴狀態。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會問自己,我對手上的事情是否還保持著渴望,當你夠渴望,就算半夜都會爬起來把想到的創意或文案寫下來。

如果單純講熱情,熱情跟能量一樣,它會消失,唯有渴望會不斷激起你的慾望。

「中華職棒三十週年特展|無人出局」,採集中華職棒的相關文物,記錄職棒元年到29年不曾間斷的精彩時刻。

圖/INCEPTION啟藝提供 facebook 500輯:確定自己要成為策展人的契機是什麼? 梁:年輕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未來有個行業叫「策展」,有個例子很有趣,如果10年前有人喜歡一直在鏡頭前講話,大家會建議他當主播,但是現在大家會叫他去當youtuber。

時代在轉變,新型態的職業很可能突然冒出來,所以我會說,不要去想你未來要做什麼,先去想「你會什麼」,只要把會的事情做到專精,它也可能變成一種職業、變成需求,你就會得到肯定。

做策展之前,我待過燈光音響公司,幫人家搬器材,覺得自己可以想一些idea,就進了公關公司想企劃,後來我去聯合報展覽單位工作,看別人怎麼經營一間公司,後來台灣出現策展產業,剛好可以收納我會的所有東西,我就進入這一行。

回頭看,其實像是堆疊而來,加總我會的所有能力,濃縮在策展裡面。

500輯:實踐理想的過程有付出什麼代價嗎? 梁:美國作家傑克・倫敦(JackLondon)曾經講過:「獲得智慧的唯一方法,就是用青春去買」。

我付出的代價就是時間,唯有花時間去鑽研,才有辦法得到想要的東西。

過程當然會有所犧牲,比如犧牲與家人朋友相聚,但如果你想要做一件事情,而且要做得長久,就是得花時間,上帝是公平的。

「FUTURE:FUTURE|Panasonic創業100週年紀念展」,透過展覽把視野放遠到未來的100年,帶給觀者更多想像。

圖/INCEPTION啟藝提供 facebook 500輯:會給正在努力實踐自我的青年什麼建議? 梁:年輕人的自由是與生俱來,可是與其用力證明自己擁有自由,或許更應該在自由的條件下,證明自己的價值和主張,不要淪為抱怨或論述,行動和改變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專業非常重要,要讓專業成為一種文化和態度。

我相信一定有某些核心價值可以貫穿不同世代,「專業」就是,從上一代、我們、到下一世代,專業的重要性不會改變。

最後,要找到真正的興趣。

很多人把消磨時間當成興趣,看電影、逛網拍、上網,但這些是興趣嗎?興趣源自喜歡一件事情,因而花時間去研究、去了解,不要把打發時間和興趣混為一談。

保持好奇心,去認識感興趣的事物,你才會有想法。

梁浩軒認為,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價值和主張,才是最重要的。

圖/吳致碩攝影 facebook 梁浩軒小檔案 策展人,INCEPTION啟藝執行長暨創辦人,專注設計、藝術、數位媒體等策展作品,擁有創造原創IP的策展能力。

作品有「玩具解剖展JASONFREENYASIA」、「TheBeatles,Tomorrow披頭四展」、「單位展」、「#DINOLAB恐龍實驗室」、「中華職棒30週年特展—無人出局」、「哆啦A夢誕生前100年特展」等。

質青時代﹒ 梁浩軒﹒ INCEPTION啟藝﹒ 策展人﹒ WhatsApp 500輯 《500輯》打造新世代閱讀倡議,創造貼合文化、消費、生活與自我實踐的敘事風格。

最新文章 遇見甜點一切歸零開始,旅法作家陳穎YingC.:要相信自己有克服困難的能力,跨越過才能避免傷心的回憶2021/11/09 插畫家詹筱帆:創作欲是兩面刃,逼著自己往前進,既痛苦又快樂著2021/10/28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創辦者林智偉:太多人想要複製別人的成功,但「誠實的面對自己」更重要2021/10/25 謝盈萱:要不勇敢,等四十歲以後再說吧!若你還年輕,現在請勇敢2021/10/22 動態自造實驗室創辦人李柏廷:真正有價值的,不在於機器,而在於想法的流動2021/10/15 「鞍馬王子」李智凱:遇到瓶頸沒關係,你還有瓶身跟瓶蓋2021/10/08 王策:世界本就不完美也沒必要追求完美2021/10/07 藝術家李漢強: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作品裡呼吸一點新鮮空氣2021/09/16 食物設計師陳小曼:如果你有所追求,千萬不要妥協2021/09/07 RoombyLeKief主理人易柏翔:設定目標維持熱情,別因從眾抹滅自身的獨特性2021/08/24 守夜人團長旭章、主唱稚翎:與其努力掙脫憂鬱枷鎖,不如想想如何和憂鬱共處2021/06/05 嘖嘖創辦人徐震:看完就忘了吧!跳脫別人的故事,別被框架給迷惑2021/05/06 Embers主廚郭庭瑋:學會檢視自我,在工作之中變成一個更好的人2021/04/25 劇場演員徐堰鈴:更微小細心地對待每個人,這是表演教我的事2021/04/13 TIDF策展人林木材:相信紀錄片能讓人看到更廣闊的世界,解答人生的一些問題2021/04/12 劇場編導蔡志擎:「迫切感」能刺激創作或生活,但也要偶爾提醒自己緩下來2021/03/29 TERRA土然創辦人楊豐旭:30歲生涯軌跡大逆轉,能夠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最珍貴2021/03/28 導演陳宏一: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而非只是當一個替身,成為可有可無的存在2021/03/27 回應 本期發刊 本期重點 登山家呂忠翰:不受限一項運動,讓孩子自由地玩,尋找身體的平衡感 宋爸和信宏教練:在岩館工作,讓大人小孩感受攀岩的快樂 定線員Marco:用身體做設計,創造安全又冒險的路線 攀登選手李虹瑩:我不會把墜落定義為失敗,它只是一個歷程 攀登教會林秀儒的事:就算墜落,反覆嘗試,無所畏懼 運用設計方法,讓更多人愛上攀登:專訪抱石俱樂部 粉絲團 Instagram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