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名稱: 原住民身分認定標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其身分之認定,除本標準另有規定外,依左列規定: 一、山地原住民:臺灣光復前原籍在山地行政區域內,且戶口調查簿登記其本人或直系血親尊親屬為原住民 ...
目前線上:794人,瀏覽人次:710306171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法規檢索
令函判解
英譯法規
裁判書
書狀例稿
契約範本
植根服務
相關網站
行政令函│司法判解
研討會訊息│植根雜誌
法規資訊
法規名稱:
原住民身分認定標準
廢止時間:
中華民國090年08月24日
所有條文
第一條為認定原住民身分,保障原住民權益,扶助原住民社會發展,特訂定本
標準。
第二條本標準所稱原住民,包括山地原住民及平地原住民。
其身分之認定,除
本標準另有規定外,依左列規定:
一、山地原住民:臺灣光復前原籍在山地行政區域內,且戶口調查簿登
記其本人或直系血親尊親屬為原住民種族者。
二、平地原住民:臺灣光復前原籍在平地行政區內,且戶口調查簿登記
其本人或直系血親尊親屬為原住民種族,並申請當地鄉(鎮、市、
區)公所登記為平地原住民有案者。
第三條原住民身分之取得、喪失,依左列規定:
一、原住民男子與原住民女子結婚,其所生之子女,取得原住民身分。
二、原住民女子嫁與非原住民男子,其原住民身分不喪失,其所生子女
不取得原住民身分。
但母無兄弟,約定從母姓者,取得原住民身分
;非原住民女子嫁與原住民男子,不取得原住民身分,其所生子女
取得原住民身分。
三、原住民女子招贅非原住民男子為夫,贅夫不取得原住民身分,其所
生子女取得原住民身分;原住民男子入贅非原住民女子,其原住民
身分不喪失,其所生子女不取得原住民身分。
但約定從父姓者,取
得原住民身分。
四、原住民為非原住民收養者,其原住民身分不喪失;非原住民為原住
民收養者,不取得原住民身分。
五、原住民女子之非婚生子女,取得原住民身分。
但經非原住民生父認
領或撫育者,喪失原住民身分;非原住民女子之非婚生子女,經原
住民生父認領或撫育者,取得原住民身分。
第四條依本標準之規定應具有原住民身分者,如因結婚、收養或其他原因而喪
失或未取得原住民身分者,得檢具足資證明本人具有原住民身分之文件
,申請回復或取得原住民身分。
因戶籍登記錯漏或其他原因,誤登記為原住民身分或漏未登記原住民身
分者,當地戶政機關應書面通知當事人為更正之登記,或由當事人逕向
當地戶政機關申請查明並為更正之登記。
第五條原住民有左列情事之一者,得申請喪失原住民身分:
一、原住民女子嫁與非原住民男子。
二、原住民男子入贅非原住民女子。
三、原住民為非原住民收養。
四、因其他原因,自請脫離原住民身分。
依前項規定喪失原住民身分者,除第四款規定外,其婚姻關係或收養關
係終止後,得依前條規定申請回復原住民身分。
第六條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結婚,原取得之原住民身分不予變更,所生子
女從父之身分。
但招贅婚,子女從母之身分。
第七條原住民身分得取、喪失或回復之申請,由當地戶政機關受理,轉請該管
鄉(鎮、市、區)公所審核。
鄉(鎮、市、區)公所經審核合於規定者
,公所應在其戶籍登記申請書記事欄內加蓋「取得(山地)(平地)原
住民身分」、「喪失(山地)(平地)原住民身分」或「回復
(山地)(平地)原住民身分」戳記,再送還戶政機關憑以登記戶籍登
記簿。
前項原住民身分取得之申請,屬第三條第一款情事者,得由當地戶政機
關逕行審核登記。
第八條本標準自發布日施行。
RSS服務訂閱說明|合作提案|隱私權聲明|著作權聲明|常見問題
106臺北市信義路三段162-12號玫瑰大樓3樓電話:02-2707-2848傳真:02-2708-4428
COPYRIGHT(C)2000-2003ROOTLAWALLRIGHTSRESERVED.MAILTOWEBMASTER.
延伸文章資訊
- 1臺灣原住民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2國際法與原住民族的權利 - AWS
people)和原住民(indigenous people)的區別,對其加以定義。亦即,前. 者係指其社會、文化及經濟條件迥異於該國國民社會之其他階層,且其地.
- 3原住民身分法 - 全國法規資料庫
一、山地原住民:臺灣光復前原籍在山地行政區域內,且戶口調查簿登記其本人或直系血親尊親屬屬於原住民者。 二、平地原住民:臺灣光復前原籍在平地行政區域內,且戶口調查 ...
- 4法規名稱: 原住民身分認定標準
其身分之認定,除本標準另有規定外,依左列規定: 一、山地原住民:臺灣光復前原籍在山地行政區域內,且戶口調查簿登記其本人或直系血親尊親屬為原住民 ...
- 5原住民身分法
﹝1﹞ 本法所稱原住民,包括山地原住民及平地原住民,其身分之認定,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依下列規定: 一、山地原住民:臺灣光復前原籍在山地行政區域內,且戶口調查簿登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