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規曹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蕭規曹隨——即蕭何創制於前,曹參奉隨於後。

比喻奉行前人的規制而毫不加以改變的意思。

「楊子法言」:「蕭也規,曹也隨。

」 這是記載在「楊子法言」裏的一段故事。

蕭規曹隨 歷史故事:蕭規曹隨無為而治 FROM:http://news.epochtimes.com/b5/5/12/4/n1142359.htm 作者﹕蕭風整理 .......    注1集解漢書音義曰:「夫獄市兼受善惡,若窮極,奸人無所容竄;奸人無所容竄,久且為亂。

秦人極刑而天下畔,孝武峻法而獄繁,此其效也。

老子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

參慾以道化其本,不慾擾其末。

」@(http://www.dajiyuan.com) 資料來源: https://www.epochtimes.com/b5/5/12/4/n1142359.htm 頁庫存檔 蕭規曹隨   ——即蕭何創制於前,曹參奉隨於後。

比喻奉行前人的規制而毫不加以改變的意思。

「楊子法言」:「蕭也規,曹也隨。

」   這是記載在「楊子法言」裏的一段故事。

  秦朝末年,群雄紛起,爭奪天下。

沛豐邑人劉邦(字季),他本是泗上亭長,後因受沛縣鄉誼和各方友好的慫恿促駕,乃毅然挺身而出和項羽等人一同起兵共同伐秦。

當時,劉邦的手下有兩個極為親信賢能的謀士:一個叫蕭何;另一個叫曹參,蕭曹兩人,不僅跟劉邦同是沛縣地方的人,而且他們在很早以前就有著一段很好的友誼,因之,劉邦處處地方都非常信任賞識他們,而他們對於劉邦的擁護效忠,也確實不同於其他的一般將領。

  後來,劉邦領兵攻進了秦國的都城——咸陽,其時,部下有許多將領,都忙著為一己的私慾利害而爭奪美女和金玉財寶,唯有蕭何什麼都不要,他卻一個人偷偷地溜進了秦朝的相國府,蒐集了許多有關的法令、圖籍和規章,然後將它如獲至寶的一一珍藏儲存起來。

  不久,劉邦尋兵滅羽,統一天下,做了皇帝,稱漢高祖,就封蕭何為開國丞相。

於是蕭何便將他過去在相府所蒐集儲藏的秦國法規,再參照當時的實際情況,截長補短,而制定了一種適合漢朝民情風俗的法規典章。

  不幸蕭何出任相國未幾,即因病而與世長辭。

他在臨死的時候,曾向劉邦力薦請起用曹參為丞相。

後來,曹參擔任相位,對於蕭何原先所頒行制定的法規典章,一點都沒有更易變動,完全是照舊執行。

因此後人楊雄便他所作的「法言」一書中,提到「蕭規曹隨」的這段故事,一時傳為美談。

  此外,它在某一種場合應用的時候,我們又可以把它當作是一種自謙的說法。

例如:某人新接任某機關的首長,他覺得前任所施行的種種辦法措施,十分妥貼合理,非但沒有更動革新的必要,並且完全照過去一樣地沿用執行,後來有人因為他接事未久,而成績卓著,向其稱賀嘉許。

於是他便客氣的說:「我不過是蕭規曹隨罷了,那裡能夠說得上一點點的成績與表現呢?」意思是說,假如有什麼良好的成績表現,那也是應該歸功於前任的辛勞,而我不過是依樣畫葫蘆,照前人的辦法行事而已。

頁庫存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