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瑪任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拉瑪任務》(英語:Rendezvous with Rama)是英國作家亞瑟·克拉克1972年的科幻小說。

故事敘述在22世紀時有一個五十公里長的圓柱體形外星太空船闖入太陽系,人類派出 ... 拉瑪任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拉瑪任務RendezvouswithRama第一版英國封面作者亞瑟·克拉克類型科幻系列拉瑪系列語言英語主題撞擊事件發行情況封面設計BrucePennington(英語:BrucePennington)出版機構格蘭茨(英國)HarcourtBraceJovanovich(英語:Harcourt(publisher))(美國)出版時間1973年6月(英國)1973年8月(美國)出版地英國媒介印刷(精裝書及平裝書)頁數256頁(英國)69,048字所獲獎項LocusAwardforBestNovel(1974)下一部作品《拉瑪再現》規範控制ISBN0-575-01587-XOCLC131430436 《拉瑪任務》(英語:RendezvouswithRama)是英國作家亞瑟·克拉克1972年的科幻小說。

故事敘述在22世紀時有一個五十公里長的圓柱體形外星太空船闖入太陽系,人類派出探險隊前去調查的過程。

本書獲得1973年星雲獎和1974年雨果獎的最佳長篇小說獎。

目次 1情節 1.1結尾 2評論 3獲獎 4中譯書目 5羅摩的設計和地理 6系列叢書 7改編 7.1電子遊戲 7.2廣播改編 7.3電影 8非虛構影響 9參考資料 情節[編輯] 此條目劇情、虛構用語或人物介紹過長過細,需清理無關故事主軸的細節、用語和角色介紹。

(2020年7月9日)劇情、用語和人物介紹都只是用於了解故事主軸,輔助讀者了解現實向的內容,而不是像資料庫般將所有出現的內容記下。

請協助清理不必要的細節、用語和角色,讓情節介紹更為簡潔。

2077年一顆隕石墜落在義大利東北部,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此後,地球政府創立了太空警衛系統,用於預警來自深空的威脅。

在2131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在木星軌道外圍發現一顆小行星,並命名為「31/439」。

其速度(100,000 km/h-62,137 m/h)和軌道角度表明其並不是圍繞太陽運轉的小行星,而是星際物體。

它的自轉速度高達4分鐘一圈,而且體積也異常之大,因此天文學家對其興趣大增,並將命名為羅摩,這個命名來源於印度教的神。

[1]之後人們從火衛一發射了無人太空探測器悉多來進行探測和攝影。

影像結果表明羅摩是一個完美的圓柱體,直徑為20公里(12英里),長度為50公里(31英里),沒有其他外部特徵,而這是人類首次遭遇外星飛船。

調查飛船「奮進號」被派往羅摩,因為它是唯一距離足夠近,能在羅摩離開太陽系前抵達的飛船。

「奮進號」終於在一個月之後與羅摩相會,此時它們的位置已經處於金星軌道之內。

由指揮官比爾·諾頓帶隊的船員們,通過由兩套氣密閘門組成的雙重安全系統進入了羅摩。

他們開始探索這個16千米寬,50千米長的圓柱形的內部世界(英語:Artificial_world)。

羅摩的內表面有著類似城市建築的幾何結構,並且由看似街道的淺溝分隔。

而羅摩的正中,有著整整一個圓周的水帶,隊員們命名為圓柱海。

羅摩的「南部」,有著巨大的椎體,猜測是羅摩的推進系統。

同時,隊友們還發現羅摩的大氣是可以呼吸的。

有著低重力飛行經驗的隊員吉米·白,駕駛著私自帶來的飛車(英語:History_of_human-powered_aircraft)沿著羅摩的軸線駛向另一端。

因為圓柱海的對岸有著高達500米的懸崖,除了駕駛飛車,別無它法到達。

在羅摩南端的巨大金屬椎體處,吉米檢測到了逐漸增強的電磁場,並最終變為閃電。

由於他過於靠近椎體頂端,閃電生成的震盪破壞了飛車,讓他獨自一人墜落到了南部大陸。

當吉米醒來,他看見螃蟹一樣的生物在分割他的飛車。

他無法分辨這種生物是機器還是外星生物,只好躲在一旁並用無線電呼救。

在吉米等待的過程中,諾頓派出了救援小隊,他們用臨時改造的小船橫跨了圓柱海。

螃蟹生物無視了吉米,只是將飛車殘骸扔入了一個洞穴。

吉米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開始探索周圍,他發現在那些奇怪的幾何結構中,培育著外星花朵。

因為好奇和科研目的,他決定採集這些花朵。

因為低重力,吉米能利用自己的衣物作為降落傘(英語:Drogue_parachute)減速降落。

從而跳下了500米高的懸崖,和救援小船會和。

小隊返航基地時,他們發現有各式奇怪生物在探測他們的營地。

之後,他們發現其中一個生物損壞並沒有生命特徵了。

於是醫生/生物學家蘿拉解剖了它,發現它是生物和機器的混合體----命名為「生化機器(英語:Biorobotics)」。

小隊猜測,這些生物是由內部電池(類似於地球上的電鰻)供能,並具有一定智能,屬於還未發現的羅摩建造者的無人機器人。

位於月球的羅摩委員會和聯合星球,一直關注著羅摩內部的探索,並討論人類如何處理羅摩的到來。

其中水星殖民地斷定羅摩是對太陽系的潛在威脅,於是發射了一個裝有核武器的火箭企圖摧毀羅摩。

而羅摩小隊的羅德里戈利用通訊的5分鐘時間差,成功拆除了炸彈並奪得了火箭的控制權。

隨著羅摩接近近日點,小隊的征途也接近尾聲。

隊員們決定訪問最接近入口的城市「倫敦」,用雷射切割開一棟「建築物」,來探究其內部。

他們發現其中有著很多透明基座,顯示了各種人工物體的全息影像。

隊員們推測這些是羅摩人創建工具和其他物體的模板庫。

其中一個全息影像顯示了一套帶有背帶,皮帶和口袋的制服,於是推測出了羅摩的身高體型。

在小隊拍攝這些全息影像的過程中,生化機器人開始返回圓柱海,同時六條照亮羅摩內部的帶狀燈也開始變暗。

這都促使探險隊離開羅摩,返回飛船「奮進號」。

「奮進號」抵達安全距離的同時,羅摩也到達了近日點。

利用太陽的重力場和其自身神秘的「空間推進裝置」,羅摩做出了重力彈弓,使其甩出了太陽系,並向著大麥哲倫星系方向的未知目的地駛去。

直到羅摩離去,人類仍不知道這艘星艦的目的,其創造者也在全書中保持神秘。

結尾[編輯] 該書本打算獨立存在,儘管其最後一句話表明故事並未結束: 卡萊爾·佩雷拉博士在潛意識中想到「羅摩人不論幹什麼,都要好事成三。

」 克拉克否認這句話暗示著故事可能會繼續。

在續集的前言中,他寫道,這句話只是結束第一本書的一種好方法,他是在最終修訂版中添加了它。

評論[編輯] 《紐約時報》的約翰·倫納德(JohnLeonard)發現克拉克(Clarke)「對人物個性刻畫的漠視」,但稱讚這部小說傳達了「外星人的冷酷一面,儘管並未廣為人知,但它在技術上超凡的想像力使之成為了傑出的科幻小說。

」[2]其他評論者也批評了克拉克筆下人物缺乏個性特徵和過分強調現實主義。

[3] 獲獎[編輯] 1973年,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4]。

1973年,英國科幻協會(英語:BritishScienceFictionAssociation)獎最佳長篇小說獎[5]。

1974年,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6]。

1974年,約翰·W·坎貝爾紀念獎[7]。

中譯書目[編輯] 《拉瑪任務》,胡瑛譯,小知堂文化出版,2005年(繁體,台灣) 《與拉瑪相會》,外國科幻名家精品叢書·拉瑪系列之一,蔡南德譯,ISBN7536521677,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與羅摩相會》,讀客外國小說文庫:阿瑟·克拉克作品,劉壯譯,ISBN9787559416551,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羅摩的設計和地理[編輯] 藝術家對羅摩內部的印象。

羅摩的內部本質上是一個大圓柱體,被機組人員稱為「中央平原」,直徑16公里,長近50公里,其0.25rpm的旋轉速度提供了人工重力。

它被分為「北部」和「南部」平原,中間被太空人戲稱為「圓柱海」的10公里寬的寬闊水域所分隔。

在圓柱海的中心是一個目的不明的小島,上面覆蓋著高聳的摩天大樓狀結構,由於與曼哈頓的相似之處,太空人將其命名為「紐約」。

羅摩的兩端分別是南北兩極。

北極實際上是船首,南極是船尾,因為羅摩朝北極方向加速,其驅動系統位於南極。

北極有著羅摩的氣閘,也是「奮進號」登陸的地方。

氣閘通向北極巨大碗形帽蓋狀的樞紐中心,三個8公里長的樓梯系統從中直達平原,被小隊成員分別稱為Alpha,Beta和Gamma。

北部平原包含數條通過道路相互連接的小「城鎮」,分別稱為倫敦,巴黎,北京,東京,羅馬和莫斯科。

南極有一個巨大的圓錐形突起,周圍環繞著六個較小的突起,這被認為是羅摩未工作的太空驅動器的一部分。

羅摩的兩端都有著巨大的溝渠(北部的三個,南部的三個)用於照明,等距地分布在圓柱周圍,這些巨大的條形裝置的照明效果非常好。

系列叢書[編輯] 克拉克與GentryLee配合,完成了該系列的其餘部分。

對於該書的續集,Lee是實際寫作人,而克拉克閱讀並提出了編輯建議。

[8]後三部小說的重點和風格與原著非常不同,它們更多地強調人物形象,更詳細的刻畫了英雄和反派,而不是像克拉克那樣強調科技細節。

這些後來的書沒有獲得與原著相同的好評和獎項。

RendezvouswithRama(1973)ISBN 978-0-553-28789-9 RamaII(1989)ISBN 978-0-553-28658-8 TheGardenofRama(英語:The_Garden_of_Rama)(1991)ISBN 978-0-553-29817-8 RamaRevealed(1993)ISBN 978-0-553-56947-6 李紳特(GentryLee)在羅摩宇宙(RamaUniverse)中還寫了另外兩本小說。

BrightMessengers(1995) DoubleFullMoonNight(1999) 改編[編輯] 電子遊戲[編輯] Trillium於1984年製作了一款同名的帶有文字解析器的圖形冒險計算機遊戲,並移植到了其他系統上,例如AppleII,Commodore64。

儘管它具有原始的圖形,但非常詳細的描述了書中的細節,並且在遊戲過程中需要解決的謎題,也緊密地遵循了本書中內容。

在西班牙,則有運行於第二代MSX計算機的官方改編版,稱為CitaconRama,它利用了MSX生成(當時)高質量圖形的能力。

[9]改編自1983年羅恩·馬丁內斯(RonMartinez)的克拉克(Clarke)小說,後者後來設計了大型多人在線遊戲10Six,也被稱為ProjectVisitor。

[10] 獅子山娛樂公司(SierraEntertainment)於1996年以Myst的風格製作了Rama,一款指向點擊型冒險遊戲。

除了非常精美的圖像外,亞瑟·克拉克(ArthurC.Clarke)還在遊戲中擔任了玩家的嚮導。

該遊戲的特色是使用了續集《RamaII》中的角色。

廣播改編[編輯] 2009年,作為科幻小說的一部分,BBC廣播電台4對這本書進行了廣播改編。

由MikeWalker改編,並分別於2009年3月1日(第1部分)和2009年3月8日(第2部分)廣播。

[11] 電影[編輯] 在2000年代初期,演員摩根·弗里曼(MorganFreeman)表達了他希望製作《與羅摩相遇》電影的願望。

但之後這部電影被困在「開發地獄」很多年。

在2003年,該電影獲得了投資,並似乎由弗里曼的製片公司RevelationsEntertainment開始進行開發。

[12]在2007年末的一次採訪中,他表示電影仍然在開發中。

[13] 到2008年年底,大衛·芬徹(DavidFincher)表示這部電影不太可能拍成。

「看來這不會發生。

沒有劇本,而且摩根·弗里曼(MorganFreeman)目前還不處於最佳狀態。

我們一直在嘗試開工,但可能不會發生了。

」[14] 弗里曼在2010年的一次採訪中表示,他仍在計劃進行該項目,但很難找到合適的劇本。

他還表示這電影應以3D形式製作。

[15]在2011年1月,芬徹在接受MTV採訪時表示,在完成對海底兩萬里的重製後(計劃於2012年開始,但此後就廢止了[16]),他仍計劃繼續《與羅摩相遇》的電影。

但他也表達了同弗里曼一樣,對找到好腳本的擔憂。

[17] 在2012年2月接受尼爾·戴格拉斯·泰森(NeildeGrasseTyson)的採訪中,弗里曼表示有興趣在這部電影中扮演諾頓指揮官的角色,並指出「我幻想著指揮奮進號」。

泰森然後問道:「那麼,如果要製作那部電影,也將是那個人嗎?」弗里曼重申:「我們將要拍那部電影。

」對於「早日發布」的呼籲,弗里曼(Freeman)回應,創作高質量劇本是這部電影的主要障礙,他說:「……拍電影最難的事情,除了搞到投資,就是獲得一個劇本……一個好劇本」。

[18] 非虛構影響[編輯] NumberofNEOsdetectedbyvariousprojects:  LINEAR  NEAT  Spacewatch  LONEOS  CSS  Pan-STARRS  NEOWISE  other 小說中,克拉克發明了一種太空研究項目「太空衛士」來探測羅摩。

作為識別撞擊地球的近地物體的一種方法,在小說中它始於2077年。

而一個真正的,名為太空衛士的項目於1992年啟動。

「在克拉克的允許和鼓勵下」,該項目的命名來自於克拉克的小說。

[19]在一系列好萊塢災難片引起人們對小行星撞擊危險的興趣之後,美國國會給與了NASA授權和資金,以支持太空衛士。

到2017年,為發現潛在危險的小行星,人們做出了許多不同的努力——見右圖。

2017年10月19日,類似於太空衛士的系統Pan-STARRS發現了一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物體。

像羅摩一樣,物體的形狀也異常的長。

在夏威夷官方名稱'Oumuamua被國際天文學聯盟選定之前,流行的選項是羅摩。

[20][21] 參考資料[編輯] ^Brake,Mark.AlienLifeImagined:CommunicatingtheScienceandCultureofAstrobiology.CambridgePress.December2012:257[15August2015].ISBN 9780521491297.(原始內容存檔於4September2015). 已忽略未知參數|df=(幫助) ^Leonard,John.BooksoftheTimes:TwoTalesfortheFuture.TheNewYorkTimes.22August1973:35[29March2015]–透過TimesMachine.NYTimes.com.  ^Wilson,Mark.Review:'RendezvouswithRama'byArthurC.Clarke.About.com.[19October2013].(原始內容存檔於19October2013).  ^NebulaAwards1974.ScienceFictionAwardsDatabase.[2019-1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5)(英語).  ^BritishSFAssociationAwards1974.ScienceFictionAwardsDatabase.[2019-10-13](英語).  ^1974HugoAwards.TheHugoAwards.[2019-1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1)(美國英語).  ^JohnW.CampbellMemorialAward1974.ScienceFictionAwardsDatabase.[2019-1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8)(英語).  ^ArthurC.Clarkelooksbackonthelifetimeofinfluencesthatledhimtobecomeascience-fictionGrandMaster.[24July2008].(原始內容存檔於23July2008).  ^[1] ^RendezvouswithRama@TheMuseumofComputerAdventureGames ^BBCRadio4-ClassicSerial,RendezvouswithRama.BBC.  ^FreemanStillPushesRama.SciFiWire–TheNewsServiceoftheSciFiChannel.14March2003[7March2009].(原始內容存檔於17January2009).  ^DavidFincherandQuinttalkabouteverythingfromA(lien3)toZ(odiac)!!!.AICN.[7March20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9).  ^Billington,Alex.DavidFincher'sRendezvouswithRamaOfficiallyDead.firstshowing.net.13October2008[7March20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1).  ^MorganFreeman,DavidFincherStillPlanningA'RendezvousWithRama'.MTV.  ^20,000LEAGUESUNDERTHESEAIsDead;FincherLiketoPassonTHEGIRLWHOPLAYEDWITHFIRE.Collider.[2020-07-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0).  ^DavidFincherConfirms'20,000LeaguesUnderTheSea'In3-D,Talks'DragonTattoo'&'RendezvousWithRama'.MTV.  ^AConversationwithMorganFreeman.StarTalkRadio.26February2012.(原始內容存檔於5March2012).  ^Morrison,David.InterstellarVisitor:TheStrangeAsteroidfromaFarawaySystem.SkepticalInquirer.2018,42(2):5–6.  ^JohnWenz.Thefirstdiscoveredinterstellarasteroidisaquarter-milelongredbeast.22Nov2017[2020-07-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Thefirstvisitorfromanothersolarsystemhasjustbeenspotted:RendezvouswithRama?.TheEconomist.2Nov2017.  閱論編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回顧獎 特倫斯·韓伯瑞·懷特《石中劍》(1939) 范·沃格特《Slan(英語:Slan)》(1941) 羅伯特·海萊因《地平線以外(英語:BeyondThisHorizon)》(1943) 弗里茨·萊伯《召喚妻子(英語:ConjureWife)》(1944) 雷·布雷克特(英語:LeighBrackett)《火星陰影(英語:ShadowOverMars)》(1945) 艾薩克·阿西莫夫《基地與帝國》(1946) 羅伯特·海萊因《空中農夫(英語:FarmerintheSkyFarmerintheSky)》(1951) 雷·布萊伯利《華氏451度》(1954) 1953至1975年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被毀滅的人》(1953) 馬克·克利夫頓(英語:MarkClifton)與弗蘭克·賴利(英語:FrankRiley(author))《他們寧願正確(英語:They'dRatherBeRight)》(1955) 羅伯特·海萊因《雙星(英語:DoubleStar)》(1956) 弗里茨·萊伯《大時代(英語:TheBigTime(novel))》(1958) 詹姆斯·布利什(英語:JamesBlish)《事關良心(英語:ACaseofConscience)》(1959) 羅伯特·海萊因《星艦戰將》(1960) 小沃爾特·M·米勒《萊博維茲的讚歌》(1961) 羅伯特·海萊因《異鄉異客》(1962) 菲利普·狄克《高堡奇人》(1963) 克利福德·西馬克(英語:CliffordD.Simak)《神秘的中繼站》(1964) 弗里茨·萊伯《離軌星球(英語:TheWanderer(Leibernovel))》(1965) 弗蘭克·赫伯特《沙丘》、羅傑·澤拉茲尼《不朽(英語:ThisImmortal)》(1966) 羅伯特·海萊因《嚴厲的月亮》(1967) 羅傑·澤拉茲尼《光明王》(1968) 約翰·布魯納(英語:JohnBrunner(novelist))《站立桑給巴爾》(1969) 娥蘇拉·勒瑰恩《黑暗的左手》(1970) 拉瑞·尼文《環形世界》(1971) 菲利普·約瑟·法莫(英語:PhilipJoséFarmer)《走向你們散落的身體(英語:ToYourScatteredBodiesGo)》(1972) 艾薩克·阿西莫夫《神們自己》(1973) 亞瑟·查理斯·克拉克《與拉瑪相會》(1974) 娥蘇拉·勒瑰恩《一無所有》(1975) 1976至2000年 喬·霍爾德曼《無盡的戰爭》(1976) 凱特·威廉(英語:KateWilhelm)《遲暮鳥語(英語:WhereLatetheSweetBirdsSang)》(1977) 弗雷德里克·波爾《通向宇宙之門(英語:Gateway(novel))》(1978) 馮達·麥金泰爾(英語:VondaN.McIntyre)《夢蛇》(1979) 亞瑟·查理斯·克拉克《天堂的噴泉(英語:TheFountainsofParadise)》(1980) 瓊·維格(英語:JoanD.Vinge)《冰雪女王(英語:TheSnowQueen(Vingenovel))》(1981) C·J·徹里《下方太空站(英語:DownbelowStation)》(1982) 艾薩克·阿西莫夫《基地邊緣》(1983) 大衛·布林《星潮閃電(英語:StartideRisingStartideRising)》(1984) 威廉·吉布森《神經漫遊者》(1985) 奧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的遊戲》(1986) 奧森·斯科特·卡德《死者代言人》(1987) 大衛·布林《提升之戰(英語:TheUpliftWar)》(1988) C·J·徹里《賽亭星(英語:Cyteen)》(1989) 丹·西蒙斯《海伯利安》(1990) 洛伊絲·莫瑪絲特·布約德《貴族們的遊戲(英語:TheVorGame)》(1991) 洛伊絲·莫瑪絲特·布約德《貝拉亞(英語:Barrayar)》(1992) 弗諾·文奇《深淵上的火》、康妮·威利斯(英語:ConnieWillis)《末日之書》(1993) 金·史丹利·羅賓遜《綠火星》(1994) 洛伊絲·莫瑪絲特·布約德《鏡舞(英語:MirrorDance)》(1995) 尼爾·史蒂芬森《鑽石年代(英語:TheDiamondAge)》(1996) 金·史丹利·羅賓遜《藍火星》(1997) 喬·霍爾德曼《永遠的和平(英語:ForeverPeace)》(1998) 康妮·威利斯(英語:ConnieWillis)《勿需論犬(英語:ToSayNothingoftheDog)》(1999) 弗諾·文奇《天淵》(2000) 2001年起 J·K·羅琳《哈利·波特與火焰杯》(2001) 尼爾·蓋曼《美國眾神》(2002) 羅伯特·J·索耶《原始人(英語:TheNeanderthalParallax)》(2003) 洛伊絲·莫瑪絲特·布約德《靈魂騎士(英語:PaladinofSouls)》(2004) 蘇珊娜·克拉克《大魔法師(英語:JonathanStrange&MrNorrell)》(2005) 羅伯特·查爾斯·威爾森《時間迴旋》(2006) 弗諾·文奇《彩虹盡頭(英語:RainbowsEnd)》(2007) 麥可·謝朋《消逝的六芒星(英語:TheYiddishPolicemen'sUnion)》(2008) 尼爾·蓋曼《墳場之書(英語:TheGraveyardBook)》(2009) 保羅·巴奇加盧比《曼谷的發條女孩》、柴納·米耶維《城與城(英語:TheCity&theCity)》(2010) 康妮·威利斯(英語:ConnieWillis)《燈火管制·警報解除(英語:Blackout/AllClear)》(2011) 舟·沃頓《我不屬於他們(英語:AmongOthers)》(2012) 約翰·史卡奇《星艦求生日誌》(2013) 安·萊基(英語:AnnLeckie)《雷切帝國(英語:AncillaryJustice)》(2014) 劉慈欣《三體》(劉宇昆譯,2015) N·K·傑米辛《第五季(英語:TheFifthSeason(novel))》(2016) N·K·傑米辛《方尖碑之門(英語:TheObeliskGate)》(2017) N·K·傑米辛《巨石蒼穹(英語:TheStoneSky)》(2018) 瑪麗·羅比尼特·科沃爾(英語:MaryRobinetteKowal)《計算之星(英語:TheCalculatingStars)》(2019) 阿卡蒂·馬婷《名為帝國的記憶》(2020)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與拉瑪相會&oldid=67309044」 分類:1972年長篇小說科幻小說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太空背景作品亞瑟·克拉克作品英格蘭小說軌跡獎獲獎作品隱藏分類:含有未知參數的引用的頁面CS1英語來源(en)CS1美國英語來源(en-us)含有英語的條目需要清理劇情摘要的條目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Čeština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añol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Magyar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Nederlands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lovenščinaSvenska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