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的工具箱: 如何論證、批判、避開邏輯謬誤? 一套現代人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哲學家的工具箱: 如何論證、批判、避開邏輯謬誤? 一套現代人必備的理性思考工具(第2版):一本沒有哲學背景但想訓練自身邏輯的人必讀的百科全書式指南。
誠品線上
中文出版
人文史哲
哲學
哲學家的工具箱:如何論證、批判、避開邏輯謬誤?一套現代人必備的理性思考工具(第2版)
ThePhilosopher'sToolkit:ACompendiumofPhilosophicalConceptsandMethods
作者
朱立安.巴吉尼/彼得.佛索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哲學家的工具箱:如何論證、批判、避開邏輯謬誤?一套現代人必備的理性思考工具(第2版):一本沒有哲學背景但想訓練自身邏輯的人必讀的百科全書式指南。
所有你想得到的思考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一本沒有哲學背景但想訓練自身邏輯的人必讀的百科全書式指南。
所有你想得到的思考工具,全都囊括其中。
暢銷經典《自願被吃的豬》作者+美國哲學教授的思考技術教戰手冊。
內含六大箱哲學工具,上百種從基礎到進階的哲學術語及概念闡釋,教讀者如何以嚴謹清晰的論證方式提出前提、證明主張、導出結論、拆解檢驗,一路如庖丁解牛,邏輯全面提升。
「我思,故我在。
」笛卡兒這句名言在論證上有什麼瑕疵?所有的謀殺都是錯的,但謀殺暴虐的獨裁者是對的,這說法有什麼邏輯問題?素食者不吃豬肉香腸,甘地不吃豬肉香腸,所以甘地是素食主義者。
這話合乎邏輯嗎?想要反駁對手的論證,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假設對方是對的。
這是什麼怪招?哲學是一門極富技術性的學問,它不只提出主張,同時也需嚴密的論證,而要構成嚴密的論證,則需各種概念工具,從多方檢驗,盡可能消除歧義。
英國暢銷哲普作家朱立安‧巴吉尼和曾獲年度教授獎的美國哲學教授彼得‧佛索在本書中擺出了聲勢浩大的六大箱哲學工具箱,扎實介紹了百種以上的哲學思考工具,從最入門的「論證基本工具」到「論證進階工具」,再從「評估工具」到「概念區別工具」,讓你的思考能力從初級提升至中級。
最後兩箱更是讓思考能力達到最高級的祕笈:「大師級的工具」讓你有機會具備大師級的思考能力;而「必須謹慎使用的工具」則是最上乘的心法,誤用了不僅沒效果,反而會引發更多問題。
這本書可說是「思考技術檢修必備手冊」,不僅可以逐箱學習,還可以擺放在身邊:一旦思考短路,就能隨時挑選適當的工具,檢修自己的思路。
送禮自用兩相宜,但是,請切記最合乎邏輯的一點:千萬不要送給自己的敵人!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聯合推薦朱家安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這不僅是一本哲學百科全書,也是專門為初學者及教授設計的快速學習哲學技術之精確指南,值得強力推薦。
」--Choice「相對於坊間的哲學入門書,《哲學家的工具箱》是一本眾所期待又實用的補充讀物。
此書引導入門者接觸哲學家使用的許多重要概念工具,以簡單的方式來解釋這些工具,也有豐富的範例。
剛開始接觸哲學的人,會在這裡發現許多能幫助他們更了解這門學問的東西。
」--DavidS.Oderberg,UniversityofReading「《哲學家的工具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不僅適合在哲學概論或哲學方法論的課堂上使用,就連想要學習當代分析哲學論證、評估與批評方法的自修者也能輕易上手。
本書的書寫方法獨特,文字輕鬆詼諧,兩位作者都是有豐富學養的哲學家。
書中除了反映他們的哲學認同,也顯示對哲學獨特性格的欣賞。
一般人可以利用此書做為進入哲學堂奧的敲門磚,即使是從事高深研究的學者,也能從本書得到助益。
如果我當初念大學時能讀到這本書就好了。
」--ChristophSchmidt-Petri,TeachingPhilosophy28:1「沒有哲學背景、卻對論證與邏輯有興趣的人,一定會覺得這是一本有用的書,相信任何一位教導論證、邏輯與推理的老師也會這麼認為。
一般的哲學概論課程也能從這本書獲益良多,因為它包含許多哲學系學生必須知道的概念『工具』。
」--AustinCline,About.com「本書選錄的論證基本工具相當完整,論證進階工具所涵蓋的主題與例子也簡要機智。
資料來源經過精心揀選,循序漸進地加以介紹,各小節還可以交互參閱。
」--ReferenceReviews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朱立安.巴吉尼(JulianBaggini)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哲學家雜誌》編輯與共同創辦人,定期為《衛報》、《獨立報》、《泰晤士報》、《展望》與《新人文》等報刊撰稿,並且固定在英國廣播公司第四電台上發聲。
他出版了許多哲學普及著作,是英國知名的暢銷哲普作家。
《衛報》說他:「擁有一顆清明的心智,使得他在哲學普及書籍的領域中格外傑出。
」麥田已出版他的《自願被吃的豬:100個讓人想破頭的哲學問題》、《新聞挖挖挖:頭條新聞背後的哲學思索》、《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等暢銷哲普作品。
彼得.佛索(PeterS.Fosl)美國艾莫利大學哲學博士,現任肯塔基州川西法尼亞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任哲學學程主任。
他的教學貢獻卓越,曾獲選為川西法尼亞大學2005年年度教授,並且獲得肯塔基州2006年傑出教授橡實獎。
他經常為《哲學家雜誌》撰稿,著有《英國哲學家》兩冊。
■譯者簡介黃煜文1974年生。
專職譯者,譯有《耶路撒冷三千年》、《教父》、《大轉向》、《讀建築》與《我們最幸福》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使用說明第一箱論證基本工具1.1論證、前提與結論1.2演繹1.3歸納1.4有效性與健全性1.5無效性1.6一致性1.7謬誤1.8反駁1.9公理1.10定義1.11確定性與機率1.12套套邏輯、自我矛盾與非矛盾律第二箱論證進階工具2.1逆推2.2假設演繹法2.3辯證法2.4類比2.5異例與例外證明規則2.6直覺幫浦2.7邏輯建構物2.8化約2.9思想實驗2.10超驗論證2.11有用的虛構第三箱評估工具3.1替代解釋3.2歧義3.3二值原理與排中律3.4範疇錯誤3.5所有其他條件相同3.6循環3.7概念不連貫3.8反例3.9判準3.10錯誤理論3.11假二分法3.12起源謬誤3.13兩難推論3.14休謨岔路3.15實然/應然的鴻溝3.16萊布尼茲同一律3.17假面男子謬誤3.18奧坎剃刀3.19悖論3.20共犯3.21施惠原則3.22迴避問題3.23歸謬法3.24多餘理論3.25後退3.26保留現象3.27自我擊敗的論證3.28充分理由3.29可測試性第四箱概念區別工具4.1先驗/後驗4.2絕對/相對4.3分析/綜合4.4直言/模態4.5條件句/雙條件句4.6可廢除/不可廢除4.7邏輯蘊涵/語義蘊涵4.8本質/偶性4.9由親知而來的知識/由描述而來的知識4.10必然/偶然4.11必要條件/充分條件4.12客觀/主觀4.13實在論/非實在論4.14意義/指涉4.15語法學/語意學4.16濃密的/稀疏的概念4.17類型與個例第五箱大師級的工具5.1階級批判5.2解構以及對臨在的批判5.3經驗論對形上學的批判5.4女性主義批判5.5傅柯對權力的批判5.6海德格對形上學的批判5.7拉康的批判5.8尼采對基督教-柏拉圖主義文化的批判5.9實用主義的批判5.10沙特對「自欺」的批判第六箱必須謹慎使用的工具6.1基本信念6.2哥德爾與不完備定理6.3神祕經驗與啟示6.4可能性與不可能性6.5原語6.6自明真理6.7懷疑論6.8不完全決定論加值包:哲學網站超連結
商品規格
書名/
哲學家的工具箱:如何論證、批判、避開邏輯謬誤?一套現代人必備的理性思考工具(第2版)
作者/
朱立安.巴吉尼彼得.佛索
簡介/
哲學家的工具箱:如何論證、批判、避開邏輯謬誤?一套現代人必備的理性思考工具(第2版):一本沒有哲學背景但想訓練自身邏輯的人必讀的百科全書式指南。
所有你想得到的思考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9789863446125
ISBN10/
9863446122
EAN/
9789863446125
誠品26碼/
2681686568008
裝訂/
平裝
頁數/
304
語言/
中文繁體
級別/
無
尺寸/
21X14.8CM
試閱文字
內文:使用說明
哲學是極為技術性且複雜的工作,它的術語和程序經常讓初學者望而生畏,對專業人士而言更是一項挑戰。
哲學技藝與外科一樣,需要精通知識,也需要精通運用器具或工具的技巧,《哲學家的工具箱》可以想成是這類工具的集合。
然而,與外科醫師或木工師傅不同的是,本書呈現的器具是概念性的,是可以用來分析、操作與評價哲學概念、論證與理論的工具。
《哲學家的工具箱》的使用方式相當多元。
你可以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尋找哲學思考核心的指引;你也可以把它當成基本哲學方法或批判思考的教科書。
對於一般讀者與較專精的哲學家來說,這本書也可以當成參考書,用來快速而清楚地查閱關鍵的哲學概念與方法。
換句話說,本書如同概念工具箱,無論是初學者還是老練的工匠,都能從中取得工具,免去器具分散各處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尋找的麻煩。
本書分成六箱,最後還附贈一包「哲學網站超連結」。
這些工具箱以基本的論證工具為起點,一直推演到精巧的哲學概念與原則。
除了介紹評估論證所需的工具之外,也說明核心的法則、原則與概念差異。
最後,本書以討論哲學思考的限制做為結束。
每一個工具箱都以簡潔的條目解釋哲學工具,並舉例說明這些工具的運用方法及其範圍與限制,條目之間可以交互檢索。
此外還附有參考書籍,適合初學者的書籍則標上星號。
要成為大師級的雕刻家,不只要具備善用工具的能力,還需要鑑別力、天分、想像力與實踐力。
同理,學習如何運用這些哲學工具,並不能讓你在一夜之間變成哲學大師,但至少能健全你的哲學思維。
第1箱 論證基本工具
1.1論證、前提與結論 哲學是吹毛求疵者的學問,但這並不表示哲學追求瑣碎;相反地,哲學提出的都是人類關心的重要問題。
哲學家吹毛求疵,因為他們關切我們對世界抱持的信念是否合於理性論證;正因如此,哲學家對細節也特別重視。
人們推論的方式各自不同,使用的技巧也各色各樣,有些具正當性,有些則無;一般人往往需要費力審視推論的內容與結構,才能辨識論證的好壞差異。
論證 什麼是論證(argument)?對許多人來說,論證是意見不合的兩人或多人之間的爭論或衝突。
這種意義下的論證總是不脫吼叫、謾罵乃至於粗暴推擠,也許其中還包括了一些推論—實際上,這些推論只是一種額外的點綴。
哲學家對「論證」一詞的運用相當精確而狹義。
對哲學家來說,論證是最基本而完整的推論單位,是理性的原子。
「論證」是從始點(被稱為「前提」〔premise〕的真理主張)推論到終點(被稱為「結論」〔conclusion〕)的過程。
論證vs.解釋 「論證」不同於「解釋」(explanation)。
要牢記的通則是,論證嘗試證明某事為真,解釋則嘗試顯示某事「如何」為真。
舉例來說,假設我們看到一具女屍,女子死亡的解釋是顯示死亡「如何」發生(肺中積水解釋了女子的死因),而女子死亡的論證是證明女子確實死亡(因為女子心臟停止跳動,而且沒有其他生命徵象,我們可以得出她已死亡的結論),或證明某個解釋比其他解釋合理(從頭部傷口沒有血跡與肺中積水來看,這個女子是死於溺水而非失血過多)。
理性在哲學中的地位 並非所有人都瞭解推論包含了大量的哲學內容,很多人認為哲學就是對世界的本質提出一套觀念與理論,並且討論人類在世界的地位。
哲學家固然發展了這類觀念與理論,但這些觀念與理論的力量與範圍卻是透過理性論證,從可接受的前提推演而來。
當然,人類有許多生活領域也與推論有關,因此有時區別哲學與人類生活是不可能的(事實上,是否能畫出這條界線,本身即是個重大的哲學爭議)。
舉例來說,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這兩個理性研究領域就有許多地方(特別是在意識研究、理論物理學與人類學方面)與哲學重疊;不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理論普遍仰賴一定形式的實驗程序與思考,哲學與這類程序及思考卻少有交集。
宗教思想有時也具有合理性,其研究領域也經常與哲學重疊;不過,宗教思想本質上與神聖或超驗事物有關—也許是透過某種啟示、信仰物件或宗教實踐—而哲學一般來說與此無關。
當然,西方哲學傳統中,也有一些傑出人物的作品明顯呈現出非理性、乃至於反理性的向度—如赫拉克利圖斯、齊克果、尼采、海德格與德希達。
此外,許多人希望將亞洲(儒家、道家、神道教)、非洲、原住民與美洲原住民的思想家收編到哲學的旗幟下,即使他們似乎很少使用論證。
然而,即使這些作者的意圖是為了呈現非理性或反理性,這些非正統思想家的作品仍提出了理性的說理主張,以及細緻的論理(argumentation)形式。
而從許多例證來看,這些思想家作品的推論也不可忽視。
因此,哲學並非唯一重視理性的思想領域。
並非所有以哲學為名的研究都具有論理性,但可以確定的是,人們不可能不使用理性工具,就能精通廣袤的哲學思想。
因此,儲備哲學家工具箱的最佳方式,莫過於從理性的最基本成分開始,即推論的次原子粒子—「前提」與「結論」。
前提與結論 對大多數人來說,「結論」是相當容易理解的哲學概念。
字面上看來,結論就是論證的結尾,是一連串推論的產物與結果,也是推論說明與支持之物。
什麼是「前提」?首先,一個句子要做為前提,必須顯現以下的核心性質:它必須提出不是為真就是為假的主張。
句子具有許多語言功能,但並不是所有句子都能做為前提。
舉例來說,發號施令的句子(士兵們前進!),或提出問題的句子(這條路通往愛丁堡嗎?),或表示驚訝的句子(我的天啊!),這些句子都與真假無關,因此不可能做為前提。
看起來相當容易,但情況也可能變得十分複雜。
與前提有關的問題中,最令人困擾的就是隱含主張的問題。
在許多論證中,關鍵的前提並未被陳述出來,而是隱含或掩蓋於其他句子中。
舉例來說:「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會死。
」其中隱而未顯的就是「人都會死」的主張。
要從特定論證中精確找出前提,首先應該質問該論證嘗試證明的主張是什麼,然後質問該論證為進行證明而仰賴的其他主張(隱含的或明示的)又是什麼。
指示語 有時候,某些字詞或片語可以指示前提與結論。
例如「最後」、「由此推斷」、「我們必可認定」與「我們由此得知」通常指示結論(DNA、指紋與目擊者的證詞都指向史密勒絲,由此推斷,她一定是兇手),而字詞如「因為」與「由於」,片語如「正因如此」與「職是之故」通常指示前提(例如,由於DNA、指紋與目擊者的證詞都指向史密勒絲,她一定是兇手)。
前提包含一連串能推導出結論的主張。
在其他小節中,我們將說明如何從前提推導到結論的問題(參閱1.4與4.7)。
不過,在進入這個階段之前,首先必須要問:「推論者一開始是基於什麼理由進入到前提之中?」
前提的根據? 前提是否可接受,取決於兩個基本理由。
首先,前提本身必須是另一個穩固論證的結論,因此前提的真實與否是由另一個論證加以證明。
然而,明顯的是,如果這是唯一能讓前提成立的理由,我們將面對無窮回推的困境,亦即每個前提都必須由其他論證加以證成,而其他論證的前提又必須由另外的論證加以證成。
如此一來,前提將源源不斷地出現(事實上,懷疑論者—不管東方或西方、現代或古代—早已指出這方面的推論問題)。
因此,除非有人想要與無窮回推的困境糾纏下去,否則就必須找出其他可接受的句子做為前提。
簡而言之,必須有完全不需其他論證就能成立的前提,這類前提可能是在定義上為真(例如「所有單身漢都未婚」)。
不過,我們尋找的這類前提,也可能包括「因具有理性對話性質而必須視為真實的前提」。
我們稱這種前提為「基本前提」。
哪種句子可以當成基本前提,取決於句子推論時的脈絡。
基本前提的一個例子是「我存在」—在大多數脈絡中,這個前提無需證明就可成立。
然而,如果論證試圖證明我存在,我的存在就無法當做前提,因為人們無法假定試圖加以論證之物為真。
哲學家基於各種原因,認為某些句子或多或少是基本的:這些句子是自明的或屬於「認知的」知覺(斯多亞學派);這些句子直接植根於感官與件(實證主義者);這些句子被直覺或洞察的力量所捕捉(柏拉圖主義者);這些句子是上帝給我們的啟示(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哲學家);或者,是因為我們運用上帝保證的認知能力,捕捉了這些句子(笛卡兒、里德〔ThomasReid〕、普蘭廷格〔AlvinPlantinga〕)。
從我們的觀點來看,這些決定句子是否基本的理由其實都可以描述為「脈絡」。
從形式來說,前提與結論的區別相當清楚,但這不足以說明兩者之間的差異。
為了使用這些哲學工具,人們必須找出明顯的前提,並且讓未明確表述出來的前提明顯化。
除了結論是否遵循前提的問題之外,人們還必須面對另一個更棘手的問題:如何在一開始就證明前提的使用有其正當性。
前提是哲學論證的起點,如同一切建築物—思想建築物或其他—唯有基礎穩固,結構才能聳立。
類似的工具1.2演繹1.3歸納1.9公理1.10定義3.6循環6.1基本信念6.6自明真理參考書籍★NigelWarburton,ThinkingFromAtoZ,2ndedn(2000)★PatrickJ.Hurley,AConciseIntroductiontoLogic,7thedn(2000)
1.2演繹 這件兇殺案很明顯是預謀的。
唯一知道費希凱克博士那晚身在何處的,只有他同事薩爾蒙博士,因此兇手一定是…… 演繹的推論形式經常在古典偵探小說老掉牙的橋段中出現,亦即在客廳公開所有的謎底。
演繹是最嚴謹的論理形式,從前提演繹到結論的過程中,只要前提為真,結論也「必定」為真。
茲舉以下論證為例: 1.貓王在愛達荷州的祕密地點過活。
2.凡是在愛達荷州的祕密地點過活的人都是可悲的。
3.因此貓王是可悲的。
若是注意演繹的定義,就能瞭解論證是以何種方式符合該定義。
如果兩項前提都為真,結論也必定為真。
如果凡是在愛達荷州的祕密地點過活的人都是可悲的,而貓王又是這些人其中之一,這兩項前提為真,貓王是可悲的當然也為真。
也許你認為這個論證相當可疑,因為你相信貓王並不可悲。
你持的理由很簡單,貓王根本不在人世。
因此,結論為真的說法在你看來相當古怪。
如果你的想法是如此,表示你忽略了句子開頭的關鍵字,這個字在演繹的定義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如果」前提為真,結論必定為真,這是個重要的「如果」。
在我們的例子中,結論不為真—我認為如此—因為其中一個或兩個前提(在本例中有兩個前提)並不為真,但這並不改變該論證是個演繹論證的事實。
因為如果貓王確實在愛達荷州的祕密地點過活,而凡是在愛達荷州的祕密地點過活的人都是可悲的,必然得出「貓王是可悲的」這項結論。
至於如何提出好的演繹論證,請詳見「有效性與健全性」一節(1.4)。
不過,就某種意義來說,你需要瞭解的演繹論證內容其實都包含在演繹的定義中:(成功的)演繹論證在於,如果前提為真,結論必定為真。
在我們離開演繹這個主題之前,應該重新檢視偵探的調查結果。
閱讀偵探深思熟慮之後的說法,人們可以輕易插入一個重要卻未添上的名字:兇手一定是「薩爾蒙博士」。
但這是不是成功演繹論證產生的結論?事實上,除非我們能更瞭解前提的確切意義,否則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兇手是「預謀的」意味著什麼?它可能有很多意義:可能表示整件謀殺案從頭到尾都經過細心規畫,也可能表示兇手只是有意殺人。
如果是後者,兇手可能不知道費希凱克博士那晚的行蹤,只是碰巧遇見博士,把自己預存的殺人意圖付諸實踐。
因此,實際的情況是兩個前提皆為真(兇手是預謀的,薩爾蒙博士是唯一知道費希凱克博士那晚行蹤的人),結論卻為假(薩爾蒙博士實際上並非兇手)。
因此,偵探並未做出成功的演繹推論。
這個例子顯示,雖然演繹論證的定義再簡單不過,但是要建構與提出成功的演繹論證卻相當困難。
要判斷結論是否真的「必定」遵循前提,必須提防前提的模稜兩可,並且避免輕信看似被前提支持的結論。
演繹不能直接跳到結論,要緩慢地朝結論匍匐前進(雖然還不到疲憊不堪的地步)。
類似的工具1.1論證、前提與結論1.3歸納1.4有效性與健全性參考書籍★JohnShand,ArguingWell(2000)FredR.Berger,StudyingDeductiveLogic(1977)
1.3歸納 我(巴吉尼)要懺悔。
我在羅馬度假時,曾造訪當地有名的市集波特塞門。
我偶然看見有個男人在三個來回移動的杯子上下注,看哪個杯子下有骰子。
為了長話短說,我不打算描述詳情與解釋自己的做法。
總而言之,我下了賭金而且輸了。
由於我的預算訂得相當緊,因此當晚用來買披薩的現金就這樣化為烏有。
我的愚蠢在這起事件中表露無遺。
然而,我要下注的決定是否「不合邏輯」?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與邏輯哲學家爭論有關「歸納」的問題。
歸納不同於演繹,在歸納的推論中,結論不一定要遵循前提,結論與前提之間只要存有或然性就能成立(不過,這種說法也引起許多爭議,以下我們將提出說明)。
定義歸納 歸納通常是由幾個有限的觀察結果,推論到較廣泛的可能概括。
這種推論一般稱為「歸納概括」(inductivegeneralization)。
歸納論證通常是從過去的規律性推論出未來的規律性,其中的經典例子就是日出。
就人類經驗所及,太陽總是規律升起,因此,人類推論明日太陽很可能再度升起(蘇格蘭哲學家休謨〔DavidHume,1711-76〕的作品在這方面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這種推論通常代表了典型的歸納。
在羅馬假期的例子中,按理我應該可以推論出,依照我這種資質平凡者過去的經驗,要贏過耍杯子戲法的人,機率是很低的。
不過,要當心的是:歸納本質上的定義並不是從特定推論到一般。
歸納推論不一定是從過去到未來,也可以是從一般到特定,從特定到特定,或是從一般到一般。
例如,我可以從「較一般的」、以過去為基準的主張—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訓練有素的田徑選手能在九秒內跑完一百公尺—推論出「較特定的」、以過去為基準的結論:如我朋友所言,他在大學時應該不可能跑出這樣的佳績。
透過「類比」(analogies,參閱2.4)、「典型例子」以及「經驗法則」進行的推論,也屬於歸納,即使這些方式並非從特定到一般。
歸納問題 然而,通常最容易出問題的部分就是歸納概括。
舉例來說,實驗科學在推論時就必須仰賴歸納,因為科學家必須根據相對較少的觀察結果,來說明與印證普世的自然法則(如波以耳的理想氣體定律)。
其中詭譎的地方在於,歸納概括牽涉的推論是從「一些」推演到「全部」;當一些「必然」導致全部時,歸納概括就能成立。
這種推論類型使歸納概括完全迥異於演繹論證(對後者來說,歸納推論根本不具正當性),同時也使歸納概括充滿了概念漏洞。
哲學家稱這種難題為「歸納問題」,以下我們將舉例說明。
例子A:
1.「有些」大象愛吃巧克力。
2.這是一頭大象。
3.因此,這頭大象愛吃巧克力。
這「不是」個完構的演繹論證,因為在前提為真的狀況下,結論仍有可能為假。
然而,在適當瞭解下,這個論證仍可算是強歸納論證—例如,如果「有些」大象是指「幾乎所有」,而結論被詮釋為「這頭大象『或許』愛吃巧克力」。
另外,我們也可以思考另一個類似的論證(例子B): 1.「所有的」大象都愛吃巧克力。
2.這是一頭大象。
3.因此,這頭大象愛吃巧克力。
某方面來說,雖然這兩個論證頗為類似,不過事實上,第二個論證是完構的演繹論證,而非歸納論證。
歸納的問題在於,一個就歸納論證的角度來看是完善的推論,擺在演繹論證就成了有漏洞的推論。
在直接處理歸納問題之前,我們必須留意,不可被這兩種論證的類似點誤導。
造成誤導的類似點 由於這兩種論證存在著許多類似點,因此歸納論證有時被誤認為演繹論證;也就是說,有些看似演繹的論證,其實是歸納論證。
舉例來說,太陽明天將會升起的論證,其陳述方式就有可能被當成演繹論證。
1.太陽每天升起。
2.明天是一天。
3.因此太陽明天將會升起。
由於這種論證與演繹論證頗為類似,人們很容易將第一個前提當成「全稱」(all)句: 太陽「每天」(每二十四小時一次)升起,過去如此,未來也如此。
然而,人類經驗的限制(事實上,我們無法經歷每一天)只能證明以下較不強的「偏稱」(some)句為真: 就人類經驗所及,太陽每天(每二十四小時一次)升起。
這個較弱的陳述當然只能構成有限的主張:太陽在過去與未來的每一天,只有其中幾天是每天升起;人類經驗以外的每一天則不在該主張之列。
不過,這當中存在著陷阱。
從這句較弱的「偏稱」句當中,人們無法建立完構的演繹論證,使結論遵循演繹特有的確定性。
為了讓推論合於事實,人們希望結論具有演繹的確定性。
遺憾的是,歸納無法做到這一點。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一本沒有哲學背景但想訓練自身邏輯的人必讀的百科全書式指南。
所有你想得到的思考工具,全都囊括其中。
活動
7/26-28愛讀日|圖書滿$1777折$177
7/26-28愛讀日|圖書滿$777折$77
【買書送米】圖書滿千贈米一包(海外訂單恕不參加)
誠品線上-上半年暢銷榜|滿$799折$60
延伸文章資訊
- 1【哲學S03E03】蘇格拉底頭上有長角!? 學習如何做出不被打 ...
請搜尋「知識好好玩」並訂閱,就可以掌握我們最新的一集囉! 「一個好的論證不能只是有效論證,還必須滿足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所有前提實際上都必須 ...
- 2如何論證、批判、避開邏輯謬誤?一套現代人必備的理性思考工具
哲學家的工具箱:如何論證、批判、避開邏輯謬誤?一套現代人必備的理性思考工具- 西方哲學/ 思想, 朱立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 )、彼得‧佛索(Peter S. Fosl ) ...
- 3建立與評估論證/ 如何閱讀和撰寫哲學論文 - myweb
如何區分前提和結論?如何評估論證的好壞? 2.如何閱讀哲學論文:. 哲學文章其實沒那麼難看懂。
- 4分類:哲學論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哲. 哲學思想實驗 (1個分類, 7個頁面) ; 意. 意识形态竞争 (6個分類, 12個頁面) ; 神. 神不存在的论证 (8個頁面). 神的存在性论证 (10個頁面) ; 精. 精神...
- 5哲學家的工具箱:如何論證、批判、避開邏輯謬誤?一套現代人 ...
哲學家的工具箱:如何論證、批判、避開邏輯謬誤?一套現代人必備的理性思考工具 ; 評價 · 尚無評價 ; 作者(群): 巴吉尼, 朱立安; 佛索, 彼得 ; 譯者: 黃, 煜文 ; 出版社: 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