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此條目的主題是同盟會創辦之報紙。

... 《民報》,1905年由同盟會所創的大型政論時事機關刊物,設有《論說》、《時評》、《談叢》、《紀事》、《譯叢》等欄目,每期 ... 民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的主題是同盟會創辦之報紙。

關於同名之中文報紙、新聞網站,請見「民報(消歧義)」。

民報民報創刊號類型大型政論時事機關刊物版式書冊式持有者同盟會出版商同盟會主編胡漢民、章炳麟、陶成章、汪精衛創刊日1905年8月26日停刊日1910年2月語言中文(繁體)總部日本東京 《民報》,1905年由同盟會所創的大型政論時事機關刊物,設有《論說》、《時評》、《談叢》、《紀事》、《譯叢》等欄目,每期六、七萬字,150頁左右,內有銅板照片數張,還有少量廣告,原為月刊,但由於經常脫期和中途停刊,至1910年2月終刊,共出26期。

歷史[編輯] 民報與新民叢報論戰中,民報第三號號外 《民報》的前身是華興會機關刊物《二十世紀之支那》,1905年8月26日同盟會成立時經黃興提議,將《二十世紀之支那》改組為同盟會機關報。

8月27日,《二十》因發表《日本政客之經營中國談》批評日本的侵華政策被日方查禁,自此同盟會決定更名為《民報》。

1905年11月26日於日本東京創刊,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首次提出三民主義思想,曰:「今者中國以千年專制之毒而不解,異種殘之,外邦逼之。

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殆不可以須臾緩。

而民生主義,歐美所慮積重難返者,中國獨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是故或於人為既往之陳跡,或於我為方來之大患,要為繕吾所有事,則不可不並時而弛張之。

」1908年10月在出版24期後被日本政府勒令停刊。

後汪精衛在1910年初又秘密印行25、26兩期。

出版期間,以宣揚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為主。

《民報》與《新民叢報》等改良派報紙展開論戰,宣揚革命思想。

出版發行[編輯] 1905年,黃興與民報社同仁在東京合影。

前排左起:1未知,2程家檉,3黃興,4陳天華,5章士釗;後排左起:1宋教仁,2柳揚谷,3未知 《民報》編輯與發行分設,編輯部在同盟會總部,發行處設於孫中山的日本朋友宮崎寅藏家中,國內派代所在第一期時僅6處,第2期時增至15處,13期時擴充為28處。

歷任主編:1到5期編輯兼發行人掛名張繼,實際由胡漢民主持,第6期始編輯發行人改署名為章炳麟[1],至1907年12月,章因腦病乞休,改由陶成章主編,第23、24兩期,章恢復工作。

1910年汪精衛負責。

《民報》的發行工作,先後由宋教仁、曹亞伯、程家檉、黃復生負責。

參考/注釋[編輯] ^見1907年1月10日第三版《民報》第6號封底,但《民報》1906年9月3日刊民報廣告時則稱茲已發行至第7號,適遇餘杭章炳麟枚叔先生出獄至東京,遂任為本報總編輯人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民報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民报&oldid=65032123」 分類:清朝已停刊報紙中國國民黨大陸時期報紙日本報紙1905年建立的出版物中國同盟會機關報中文報紙宋教仁1910年廢除隱藏分類:本地連結的維基共享資源分類與Wikidata不同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日本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