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宗喀巴大師造法尊法師譯益西彭措堪布講授 頂禮上師三寶! 為度如母之眾生,而發無上菩提心! 全文分三:一、引言二、正論三、後跋甲一、引言此論攝 ...
第二頁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宗喀巴大師造
法尊法師譯
益西彭措堪布講授
頂禮上師三寶!
為度如母之眾生,而發無上菩提心!
全文分三:一、引言二、正論三、後跋
甲一、引言
此論攝盡一切經典之關要,以深廣二軌之妙道為基奠,以勝然燈智之教誡作抉擇,以至尊文殊之竅訣為命根,以稀奇無垢之教理為依處,以妙喻與具要教言為嚴飾,昭顯三界法王宗喀巴心要,宛若朗朗日輪徹照娑婆界。
堪為善見一切佛經之唯一明眸,能滿眾願恒時受用之如意寶王,匯集百千妙論河川之無盡大海,無餘驅散取捨疑霾之三界明燈。
如是妙論始於宗喀巴大師,代代相承,傳至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處,大恩上師於一九八四年春,傳與五明佛學院之四眾弟子,我(益西彭措堪布)於上座堪布旺青前求得此論傳承,是故傳承清淨可靠。
雖宗派有別,然法無門戶,妙音遊娑婆,來去唯一事。
以是因緣,遂有寧瑪教主晉美彭措法王親見宗喀巴大師之奇異境相,時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日,大恩上師端坐於床,忽有一身著三衣、頭帶黃色班智達長耳帽之大士,隨著一道眩目白光現於眼前,上師知曉其為宗喀巴大師,便上前敬禮,大師遂為上師傳授《三主要道》且付囑道:“我現於彌勒菩薩座下,法號文殊藏,如今汝弟子中,若人背誦《三主要道》,受持八關齋戒,以法性力之加持,暫時定可轉生兜率天,將來我成佛作獅子吼如來時,彼等為我首座眷屬。
”言畢便化光而去。
上師將此次親見宗喀巴大師之事告知眾弟子,此後遂有許多道孚、爐霍等地格魯派的格西與僧人前來求法。
一九八九年,在北京,第十世班禪大師亦親自於大恩上師前求過《三主要道》之傳承。
大恩上師住世期間,一貫稟持各宗派究竟圓融無違之見,平等護持藏地各大教派,他老人家曾親見宗喀巴大師,於學院亦曾傳授《菩提道次第廣論》(以下简称《广论》),並多次傳授《三主要道》。
甲二、正論分三:一、名義二、論義三、末義
乙一、名義分三:一、造論者二、譯者三、論名之意義
丙一、造論者分三:一、造論者無與倫比二、造論者名稱三、造論之時處及經過
丁一、造論者無與倫比分十六:一、化界無與倫比二、授記無與倫比三、降誕無與倫比四、修學佛法如實通達無與倫比五、一切聖言現為教授無與倫比六、修法正行無與倫比七、正見無與倫比八、修行無與倫比九、行為無與倫比十、講論無與倫比十一、辯論無與倫比十二、造論無與倫比十三、培養弟子無與倫比十四、佛教事業無與倫比十五、總集無與倫比十六、如是宣說之必要性
戊一、化界無與倫比
《金剛手經》云:宗喀巴大師為諸佛之幻化;《蓮花生大士傳記》亦云:大師為金剛持佛之化身;尤其各種密續中宣說:宗大師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之化身,如《文殊根本續》授記:“世間我涅槃,地上成虛空,汝現異生像,行諸佛所行。
彼時雪山中,有歡喜蘭若。
”釋迦牟尼佛對文殊菩薩言:“我示現涅槃後,此世間成虛空之際,你將示現凡夫身相,行持諸佛所行之事業,爾時你將於雪山中,興建歡喜寺(即嘎丹寺)”;《空行秘密續》授記:“文殊師利號賢慧,增廣教法極稀有。
”文殊師利菩薩將示現名為賢慧之凡夫身,彼將增廣佛之教法,極為稀有。
宗大師七歲出家時,頓珠仁欽仁波切給大師所取法名即為賢慧,藏音“羅桑”。
至尊彌勒菩薩言:“如同諸佛菩薩之眼目與心臟般之文殊化身,將出現於世間。
”故宗大師非普通之化身,而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示現於娑婆世界之真正化身,誠如《文殊根本續》、大師本人著作中,以及五世達賴所讚嘆那般。
《佛說放缽經》云:“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眾生者,皆文殊師利之恩。
前過去無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
當來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
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之父母也。
”《見一切刹土經》亦云:三世諸佛皆因文殊菩薩而成佛,文殊是一切諸佛之父,稱誦十方所有諸佛菩萨之名號,功德不及稱誦一遍文殊名號。
《心地觀經》云:三世覺母妙吉祥。
大師為大智文殊菩薩之真實化身,而文殊菩薩為三世諸佛之師及父母,故化界無與倫比。
戊二、授記無與倫比
釋尊於《文殊根本續》中授記:將來行持諸佛事業。
大師三歲時,第四世噶瑪巴遊戲金剛應元順帝迎請,從西藏前往漢地,途經西寧時,大師之父領其前去拜見噶瑪巴,當時噶瑪巴為大師授居士戒,並授記說:“此子將到衛藏(拉薩地區)住持正法,有如第二佛陀般之事業。
”
彌勒菩薩授記云:汝猶如佛陀出世,成就宏偉之事業;斷教派祖師瑪吉拉准授記:比丘羅桑扎巴所創正法軌,與釋迦佛陀轉法輪相同;月稱菩薩授記:邊地雪域,有名羅桑之人,將弘揚佛陀之無等聖教以及我之妙宗;蓮師傳記中亦授記:“持顯密教羅桑扎巴者,八世之中顯密廣弘揚。
”
以上諸授記皆言,無等宗喀巴大師將如第二佛陀般廣弘聖教,故為授記無與倫比。
戊三、降誕無與倫比
大師降生時,剪截臍帶滴血處,自然長出一棵白色旃檀樹,此樹葉子特殊,葉面皆有獅子吼如來聖像,或有文殊五字明字樣。
因此,此樹名為古本旃檀,“古本”意為十萬尊佛像。
後來於此樹邊所建寺院,亦名古本,即著名的青海塔爾寺。
從古至今,除佛陀外,所有智者與成就者們,於降生處皆未曾出現菩提樹之事蹟,唯法王宗喀巴大師有此瑞相,此為降誕無與倫比。
戊四、修學佛法如實通達無與倫比
克主傑如此讚嘆:“印度之世親與西藏之布頓,雖廣聞博學,亦未如宗大師般全部通達。
”章嘉國師於《宗派論》中言:“宗大師之傳記,主要是以揀擇智通達一切甚深之法,並且以事勢理通達一切基道果。
”宗大師是真實文殊菩薩化身,文殊菩薩畢竟為諸佛智慧總集,遍達如所有與盡所有法,故宗大師於顯現上亦具遍達顯密諸法之無上智慧。
戊五、一切聖言現為教授無與倫比
在西藏,噶舉派有聖言現為大手印之教授;寧瑪派有聖言現為大圓滿之教授;薩迦派有聖言現為道果之教授;嘎當派有聖言現為無常與菩提心之教授;然一切經續無餘現為教授者,唯一是宗喀巴大師一代教法之特色,故具一切聖言現為教授之無與倫比。
戊六、修法正行無與倫比
宗喀巴大師外具聲聞功德,即具清淨戒與出離心;內具菩薩功德,即具陀羅尼、三摩地、神通、菩提心及中觀正見;密具密乘功德,即現前樂空智慧;不僅如此,且於金剛乘三種成佛(即生成佛、中陰成佛、後世成佛)中,宗大師是中陰成佛。
故而大師於正行亦是無與倫比。
戊七、正見無與倫比
西藏前代有些論師,或自未證悟;或雖證悟然未著作;或雖有著作,然非廣傳於世;大師則既證悟法義,又著有勝論,且普傳於世,此亦為不共特點。
大師在懊喀拉當地方修行時,親見眾多寂怒本尊,尤其在懊喀拉當,極力祈禱上師與本尊無二無別後,修行已獲成熟,時見龍樹師徒現身,且出現佛護論師手持中觀教典加持之吉兆。
次日,大師得到一本佛護論師的《中觀論疏》,詳閱之後,無誤通達龍樹師徒所說空性之理,如實獲得殊勝中觀正見。
戊八、修行無與倫比
有些論師修行時,或偏於掉舉,或墮入昏沉,而大師遠離昏沉與掉舉,相續中修行已獲成就,且按照修行體驗而造論,恰如所說般,於相續中生起真實三摩地。
大師無與倫比之修行,詳閱其廣傳便可了知。
戊九、行為無與倫比
宗大師所逢時代惡濁,西藏各寺院有些出家人行為不如法,彼等不知缽具為何物,不知祖衣、七衣之作法,戒律已廢馳至此。
宗喀巴大師以其大願力,廣弘戒律,重整教規,如結集律藏之優波離尊者般,建樹護持戒律之大事業。
因大師之恩德,清淨戒律之教法如旭日東昇,於雪域藏地重煥異彩,佛陀清淨儀軌因此重現於世。
大師身體力行守持淨戒,以此偉大戒行感召,令西藏大小寺院諸出家眾無不守持淨戒。
彼等三衣常不離身,對於濾水、觸火等微小過失,偶犯時亦深生慚愧,依出罪儀軌,立即還淨。
克主傑在大師傳記中說:“在雪域佛法面臨毀滅、名存實亡之際,有些僧人就連出家所用之衣缽等名稱亦未曾聽聞,因尊者發心之威力,極力整頓佛教戒律。
此後,一切僧眾用具得以恢復,此皆為尊者之恩德。
”大師以自己嚴持淨戒,故能將他眾安置於三乘戒律中,令淨戒遍弘於中土邊地,此亦為大師無與倫比之不共功德。
戊十、講論無與倫比
雖有前代論師宣講《二觀察續》等,然與大師自小即以自力宣講無法相媲,且大師平等弘揚顯密一切教法,樹立顯密圓融之宗風。
大師講論之無與倫比,歸納而言有三點:1、宗大師曾於一法會中,每日講論十五座,連續三月不間斷,其中有兩部小論提前講完,大師遂補充兩部論。
於此法會中,大師前後共講十七部大論,即彌勒五論(《現觀莊嚴論》《大乘莊嚴經論》《辨法法性論》《辨中邊論》《寶性論》)中觀五論(《中論》《迴諍論》《六十正理論》《七十空性論》《精研論》)《入行論》《入中論》《四百論》《集論》《俱舍論》、戒律、《釋量論》。
印度、雪域未曾有如此稀罕之傳法情形;2、大師在講授眾多經論時,無論講授何經、何論,皆樹立該論之無垢自宗,不雜其他觀點而講解;3、如是之講法,亦能利益未來修行者。
以上簡略歸納大師講論無與倫比之特色,詳情見於大師廣傳。
戊十一、辯論無與倫比
以真實理論無法妨害宗大師任一善說,此為大師辯論究竟之徴象。
於求學圓滿期,大師曾往薩迦寺、貢塘寺、桑樸寺等著名道場,依論典立宗答辯。
以大師能力,完全可同時立十餘部難論之宗,然因當時各道場精通其他難論者鮮少,故大師僅依《集論》《釋量論》《俱舍論》與戒律立宗。
因大師智慧高超、辯才無礙,故解答諸方問難勢如破竹,無往不勝。
大師住世期間,對其教法雖亦有人認為不合理,然無一人與之辯論,此為大師辯論究竟之徴象。
嘎瑪公炯曾言:“我與羅桑扎巴無法辯論。
”此即大師辯論之無與倫比。
戊十二、造論無與倫比
宗大師造論具不共特色:1、針對三種士夫,宣說次第完整之菩提道;2、自己完全通達所著諸論之意義而後撰著;3、所造論典之義,無有能駁斥者;4、具有他論所無之特色;5、所造論典悉為眾智者歡喜納受,如《三主要道論》《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密集金剛廣疏》等。
此為無與倫比的造論功德。
戊十三、培養弟子無與倫比
大師所育弟子中,通達三藏、行通三學、精修三士道與生圓次第者,宛若繁星不可計數。
其中弘揚佛法事業廣大者,有八大弟子:賈操傑、克主傑、扎巴堅贊、江揚卻結、釋迦益西、多敦·江白嘉措、吉尊·喜饒僧格、根敦朱巴。
其中,賈操傑與克主傑先後住持嘎丹寺,繼承大師法位,奠定黃教基礎,成為弟子眾中弘揚大師教法之最大功臣。
宗大師、賈操傑、克主傑三者,被後人尊為“師徒三尊”。
戊十四、佛教事業無與倫比
正月初一至十五,是釋尊於舍衛國現大神變,降伏六師外道之吉日。
往昔印度諸大法王每逢此期間,均廣陳無量勝妙供品,供養三寶,誦經發願迴施福德予無量眾生。
佛法傳至西藏之初,雪域諸大法王亦按印度傳統,於此吉日廣大供養。
然至末法時期,供養法會亦漸隱沒。
大師為令聖教永住,弘揚十方,亦為令有情廣積福德,獲無盡恩澤。
以此廣大發心,大師於一四零九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重建大神變祈願法會,時年正月初一,大師親自向大昭寺釋迦佛像奉獻一頂純金五佛冠,佛冠鑲有眾多貴重珍寶,工藝精巧、形量端嚴,正如佛於經中所授記:未來雪域藏地,有名羅桑扎巴,彼將對我之化身佛像莊嚴為報身相。
除重興祈願大法會外,大師於顯密教法之講辯著,以及聞思修等偉大事業,皆為現量可知之事實。
大師住持正教事業,實堪為贍部洲至上頂嚴。
戊十五、總集無與倫比
總集所有智者之功德,雖可與宗大師相媲,然別別比之,猶有遜色。
即使是八大菩薩與龍樹菩薩等,亦無法相比:於功德分雖可平分秋色,然諸大菩薩非凡夫相,理應具足功德,而宗喀巴大師雖示凡夫相,卻能行持諸佛事業。
故對有緣所化而言,大師恩德之大,實無可比者。
因大師於有緣所化前,以凡夫相行佛事業,故而宛若諸天中梵天、人中轉輪王、群星中皓月、眾山中須彌山王般無與倫比。
戊十六、如是宣說之必要性
宣說此十五種無與倫比之必要性:內教任何宗派創始人,皆有現見本尊、祖師加持融入相續、具證悟功德、弘法利生等殊勝事蹟。
對某一教派之後學而言,極有必要瞭解其教派傳承上師之殊勝傳記。
因後學者須獲傳承上師之加持,然欲加持融入相續,唯依清净信心,而起信之途徑即為瞭解傳承上師稀有功德,瞭解越深廣,信心自會相應生起,如此方能與傳承上師及其所傳之法相應。
此外,修行者應有一殊勝皈依處,恒時以猛利敬信祈禱而修學。
其次,我等初發菩提心,中間積累二資,最後成就佛果,此等一切緣起皆須依賴上師聚合,故上師為最要修行助緣。
因此,首先講述上師傳記,對我等有極大助益與必要。
丁二、造論者名稱
“宗喀巴大師”:其中“宗喀”為大師誕生之地,距青海西寧五十餘里,為表尊重而以地名稱大師為“宗喀”,“巴”乃某補特伽羅之義,“大師”之義為:從內在教證二法而言,時至尊宗喀巴已成為教法與竅訣之主人,且相續中已無餘積聚一切證法,故尊為“大師”;從外之事業而言,至尊宗喀巴具圓滿家族種性與極為廣大之福德,且為德高望重之法王,成為大眾歸仰之怙主,故尊為“大師”。
丁三、造論之時處及經過
此部《廣論》是西元一四零二年,大師四十六歲時,於拉薩附近的惹珍寺(熱振寺)撰著而成。
惹珍寺是嘎當派初祖種敦巴所建,後為嘎當派教授之根本道場。
時年,宗大師於阿底峽尊者聖像前虔誠發願,祈禱加持能顯揚聖教、饒益有情,爾時感得釋迦佛乃至虛空幢大師在內一切傳承上師現身。
一月之中,大師日日面見阿底峽尊者、種敦巴、博朵瓦、霞惹瓦等,彼等賜予大師無量教授教誡。
最後一日,種敦巴融入阿底峽身內,阿底峽尊者為大師摩頂加持,並安慰道:“你將來作廣大聖教事業、修菩提行饒益眾生,屆時我將助你。
”言畢消逝。
因嘎當傳承上師之加持,大師講述菩提道次第時越發透徹。
一時,參與法會者皆充滿法喜,咸皆領會菩提道次第之教授極為稀有,其將一切經論教授連貫成道次第,唯修此法等同遍修諸法門。
宗大師因一心修持菩提道教授,得大啓發,此次修持結果,令其了達《現觀莊嚴論》之所詮,實為任一眾生從凡夫地直至成佛之教授。
於是復閱因明、中觀等顯密教典,亦皆見為修行教授,此後,宗大師便對菩提道修行次第生起不共勝解。
當時,勝依法王、止貢法王暨前後藏等地諸善知識,皆殷勤勸請大師造一部菩提道次第論。
大師思忖:現內有菩薩加持,外有諸大德勸請,內外因緣俱備,時機相應。
便於四十六歲那年撰著此論。
從“道前基礎”寫至“奢摩他”結束時,大師心想:“毘婆舍那(勝觀)甚深,即便造就,恐亦難利益他眾。
”於是欲樂稍退,時文殊現身教導:“無論如何,汝亦應將毘婆舍那完成,寫就之後,眾生由此獲中等利益。
”大師遂遵本尊之意,續造勝觀部分。
每當大師思惟空性時,皆見空中現出《大般若經》中二十種空之字句,字為銀色,諸如此類稀有瑞相不勝枚舉。
大師造論時,護法神與地方山神皆現身乞求:“我等皆為蓮花生大士與阿底峽尊者之近事,現今對您的教法亦願成辦順緣,願大師慈悲攝受我等。
”故大師造完《廣論》後,於迴向偈中亦代諸護法作了迴向。
丙二、譯者
譯者法尊法師,河北人士,生於一九零二年,十八歲時於五臺山出家,十九歲於北京法源寺受具足戒,一九二四年法尊法師於武昌佛學院畢業後,到北京藏文院學習,曾師從太虛大師受學。
一九二五年,法師二十三歲時隨大勇法師入藏求法,先後於藏地求學近十載,一九三四年返迴漢地主持漢藏教理院。
一九四九年後,於北京菩提學會從事藏傳佛教的譯著工作,曾任中國佛學院院長等職。
一九八零年於北京廣濟寺圓寂。
法師一生致力藏文經論的翻譯工作,為中國近代傑出的譯師,其譯著主要有:《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入中論》《入中論善解密意疏》《現觀莊嚴論》《辨法法性論》《集量論》《釋量論》《辨了不了義論》等。
丙三、論名之意義分五:一、略說二、菩提三、道次第四、廣五、論
丁一、略說
若從能詮所詮的角度分析,廣論為能詮,其所詮為菩提道次第。
對所詮“菩提道次第”,若以能得與所得分析,所得為無上菩提,能得即道次第,依次第修道便能獲得無上菩提。
丁二、菩提分四:一、菩提之體性二、菩提之分類三、菩提之比喻四、菩提之釋詞
戊一、菩提之體性
此處菩提為三種菩提(聲聞、緣覺、佛菩提)中的佛菩提,亦即大乘究竟佛果。
菩提之體性有斷、證二分,亦即煩惱障、所知障之垢染無餘清淨之斷菩提,以及對如所有與盡所有一切諸法現量證悟之證菩提。
《寶性論》云:“佛性是由無別異,清淨妙法所安立,猶如日輪與虛空,智慧離染二體相。
”何為勝義如來之體性?彌勒菩薩言:佛之體性是由自心清淨之中一切無別而安住,最終無餘清淨客塵障垢,具有兩種清淨之妙法所安立。
若從斷證二分而言,即為猶如日輪自性光明的智慧光明(證德)與虛空本來清淨之二障清淨(斷德),如此具足證圓滿與斷圓滿之體相。
《大乘莊嚴經論》云:“一切難已行,一切善已集,一切時已度,一切障已斷,成就一切種,此即為佛身。
”一切難行已經行持,一切善根已經集聚,一切時劫已經經歷,一切障礙已經斷除,由此成就一切種智,此即為佛陀之身。
此論〈菩提品〉中亦宣說大菩提之體性:“二障已永除,法如得清淨,諸物及緣智,自在亦無盡。
”前二句宣說斷菩提,後二句宣說證菩提。
從斷菩提而言,何時相續中,已無餘清淨煩惱障與所知障,法性真如極為清淨之體相,即大菩提;從證菩提而言,於證悟法性之中毫無動搖之同時,無勤任運遍知一切有法之智慧自在體性身,即大菩提之自相。
以上從斷證二分詮釋菩提之體性,具可參閱《大乘莊嚴經論·菩提品》中之九種義;《寶性論》中之八種義;《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之六種義。
若對菩提果能生起勝解,相續中定會生起求證無上菩提之善法欲。
戊二、菩提之分類
菩提可分為三類:法身菩提、報身菩提、化身菩提。
如《寶性論》云:“彼者分類由深廣,大自性三功德法,當知如是自性等,安立法報化三身。
”對於大菩提,從功德甚深難以測度方面,安立為法身;從具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無量功德故而廣大方面,安立為報身;從契合眾生根機而作利他故是大自性方面,安立為化身。
法報化三身亦可攝為二身,即勝義菩提法身與世俗菩提色身。
報身與化身即世俗菩提色身,因為報身是於近之清淨眷屬(一至十地菩薩)前顯現的真實色身;化身是於遠之不淨眷屬(凡夫、聲聞、緣覺)前示現的色身影像。
是故,報化二身均攝於世俗菩提色身中,如《寶性論》云:“此處初者為法身,其後二者為色身。
”又云:“自利圓滿功德處,即一切佛勝義身,他利圓滿功德處,即一切佛世俗身。
”
戊三、菩提之比喻
以本具光明之日輪,比喻究竟智慧光明之證德;以遠離云霧之虛空,比喻二障清淨之斷德。
《寶性論》中有九種比喻:譬如蓮花中現出之佛身、遠離群蜂之蜂蜜、皮殼中脫出之果實等。
如此無上究竟之菩提遠離一切客塵障礙,本來如來藏自性之本體完全顯露,此殊勝境界對初學者唯以比喻而詮示。
戊四、菩提之釋詞
梵語:菩提;藏語:向曲;漢義:斷證。
如《瑜伽師地論》云:“云何菩提?謂略說,二斷二智,是名菩提。
二斷者:一、煩惱障斷,二、所知障斷;二智者:一、煩惱障斷故,畢竟離垢,一切煩惱不隨縛智;二、所知障斷故,於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
”
因大菩提徹底斷盡一切障礙之種子習氣,且具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究竟果法之功德,故此大菩提必為究竟殊勝之果,如如意寶般具有能賜予一切所欲之妙力。
有情所希求者即此究竟之解脫、無上之菩提,此如意寶王以何而可獲取?即依靠次第修道。
丁三、道次第分三:一、道次第之含義二、以理安立三、比喻
戊一、道次第之含義
道次第含義可從幾個角度詮釋:
1、按《現觀莊嚴論》之觀點:“道”指甚深與廣大二道。
“次第”指深廣二道於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中的修行次第。
2、按《入行論》之觀點:“道”指菩薩行所依之菩提心,以及依此發起的六度萬行,亦即願行兩種菩提心之修行。
“次第”指安住不放逸後行持布施、持戒等;或為安住不放逸等,然後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換等。
3、按《道炬論》與本論觀點:“道”指三士道,即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不共上士道。
“次第”即在具足共下士、共中士道次第之前提下,修學不共之上士道,亦即以下士道、中士道為基礎,於此基礎上修不共上士道。
戊二、以理安立
1、以理安立“道”:《道炬論》與《廣論》中所講的甚深與廣大之智慧為正道,因其為能夠到達果地菩提之現證故。
2、以理安立“次第”:即前因後果之因果次第。
三士道所攝一切道須次第產生,以前前為因,後後為果。
譬如,一棵樹的根、莖、枝、葉、花、果六個階段,須次第產生:以樹根為因而有樹莖;以樹莖為因而有樹枝,如是依次產生樹葉乃至花果等。
同理,三士道之修行,唯完成前前,方能進入後後,此為次第決定之理。
戊三、比喻
1、“道”之比喻:即能到達目的地之大路。
《俱舍論》云:“道義云何?謂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
”本論所說之三士道即為能從凡夫地通向涅槃之道路,為行人所應走的圓滿成佛之路,故名菩提道。
2、次第決定之比喻:
(1)《陀羅尼自在王經》中以淨治摩尼寶之過程為喻:譬如,一善巧摩尼寶之大師,若得不淨之摩尼寶,他先以灰洗摩尼寶,又以黑髮之布擦拭,再以辛辣味之漿水洗,完後復以布裹住木棒擦拭摩尼寶,此道工序完成後續以藥水洗,後再以細軟之布擦拭,最後徹底遠離銅鐵等細垢。
此喻意為:我等欲成就離垢清淨之斷菩提,應如此按次第不斷淨化自相續,先除粗垢,後遣細垢,最後再除極細微之障垢。
因斷障具有從粗到細逐漸遣除之決定次第,故以此淨治摩尼寶之過程為喻。
以三士道而言,首要遣除對現世五欲之耽著,才能為後世安樂而取捨因果,趣入下士道十善業之修行;復次,須遣除對三界有漏安樂之耽著,方能生起出離心、修戒定慧,趣入中士道之修行;之後,須遣除僅為己求解脫之小乘發心,如此才能修習菩提心,趣入上士道六度四攝之修行;最後,要遣除對人法之實執,才能真正超越輪涅,獲究竟解脫。
因此,首须遣除前前粗大之耽著,如是方能趣入後後之修行,具有如此決定之次第。
(2)其他經論中以階梯比喻次第:如同階梯從下下通往上上,唯經過下下之臺階,方能到達上上。
若未經下下,則不可能無因而至上上,因此,下下為上上不可或缺之基礎。
相反,若能按次第一階階經過,自會達上上。
就本論而言,法尊法師曾以下士道為例,宣說次第決定之理。
法尊法師言:“親近善知識是修學一切佛法之基礎,須親近善知識才能趣入佛法,故最先說。
趣入佛法後,即須思惟有暇圓滿人身難得,才能策勵自己,起大精進,修學佛法。
所修學者,即三士道。
若不能脫離惡趣,即無修學佛法之機緣,更不能出離生死,成大菩提。
若對現世五欲塵(色聲香味觸的享受)貪求還不能止息,尚不知怖畏三惡趣之苦,就更不能厭三界苦,勤求出離。
故最迫切者,也是淺易者,應當先修下士道。
修下士道中,若貪著現世五欲,於後世安樂就不能起猛利希求,於三惡趣苦也不能生真實怖畏。
故先應思惟人身無常,才能怖畏惡趣,由怖畏惡趣,才能至誠皈依三寶,深信佛說因果道理,止惡修善,由此才能遠離惡趣。
”
丁四、廣
“廣”之含義可從三門詮釋:1、能詮所詮廣大;2、所化廣大;3、相對於略論而言廣大。
1、本論能詮教理眾多,故所詮意義甚廣,凡從初發心學佛直至成佛之間的修行次第,無一不圓滿具足,故名為“廣”。
克主傑曾讚嘆道:“阿底峽尊者所傳的菩提道次第教授,比如教典派、教授派等,雖有多種道次第,但要如宗大師廣略二論中所說道之總體與一一支分,過去西藏未曾有一人能如此宣說,故應知此為大師不共稀有之善說。
”如是,從總體或一一支分圓滿抉擇,唯本論具有如是殊勝功德,故從能詮與所詮廣大角度名為“廣”。
2、本論所化根機甚廣,包括下、中、上三類根機,此三類根機皆可依修學本論而趣入。
下、中根者首先修學下士、中士道,奠定基礎後,方能漸漸趨入上士道修行。
上根者欲趣入上士道修行,亦必須圓滿下、中士道之支分,故亦應先學共下士、共中士之道。
因本論針對的所化範圍甚廣,故名為“廣論”。
3、相對《菩提道次第略論》而言廣大:本論中,對每一科內容皆先依正理成立,後廣引經論證明;對疑惑處,以易解之比喻說明,打破各種邪見;再引嘎當祖師語錄顯發其中義理,最後再總結要義,以廣而細之方式層層遞進解釋,而《菩提道次第略論》則省略了破立與教證等,故本論相對而言“廣”。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延伸文章資訊
- 1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第十三卷A面
- 2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一) 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卷A面 今天我们开始修习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是宗喀巴大师所造的。平常我们前面先要提一个重点,通常我们称 ...
- 3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一)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宗喀巴大師造法尊法師譯益西彭措堪布講授 頂禮上師三寶! 為度如母之眾生,而發無上菩提心! 全文分三:一、引言二、正論三、後跋甲一、引言此論攝 ...
- 4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第十卷B面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第十卷B面. 上日下常法師. (手抄稿第二冊p53). 最主要的原因,一開始就得到那個善知識的攝受。大部分同學都曉得我這個善知識的行相,今天再說一遍 ...
- 5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第二卷B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