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民俗節日(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民俗節日,則是依民間風俗自然衍生的節慶。

歲時節慶,正是民俗文化中,人們最常反覆 ... 台灣舊習俗有關元宵的活動很多,現今比較普遍的是:賞花燈、猜燈謎、放天燈。

台灣的民俗節日           《PARTⅠ》 黃麗真  撰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產生的文化。

民俗節日,則是依民間風俗自然衍生的節慶。

歲時節慶,正是民俗文化中,人們最常反覆實踐,並最易受到地域或環境不同的影響,而繁衍出具有地方特質與風格的民俗。

由於現代工商社會中,許多人都把這些民俗定義為傳統的、落伍的,甚至是迷信的文化,所以這些民俗節日、習慣、活動以及其典故,已經漸漸地被現代人給遺忘了;然而,民俗可謂是一切文化的根源,任何一個精緻文化發達的社會,必須等量地重視蘊含地域特性與豐富情感的民俗文化。

因此,我們就從最基本的台灣的民俗節日開始,一一探索、重新認識。

新年---農曆一月一日 元宵---農曆一月十五日 清明---農曆四月五日 媽祖誕辰---農曆三月廿三日 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 七夕---農曆七月七日   新年 元宵 媽祖誕辰 清明節 端午節 七夕     新 年         在古老的傳說中,有一個非常兇猛的怪獸(人稱「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就會出來尋找食物,傷害人畜。

所以人們每到臘月三十日晚上,就躲在家裡,關門閉戶,並在門外扔下許多肉食,讓這個叫「年」的怪獸吃完就走,以免傷害人畜。

第二天一早人們一見面,見彼此還活著,就互相道賀一番。

因此,古時人們稱過春節為「過年」。

      元旦清晨,家家戶戶都會焚香,衣冠拜神祇祖先,放爆竹以迎喜,然後出門,向各方新朋好友拜年,稱之為「賀正」。

近幾年來,雖然過年的氣氛一年不如一年濃厚,但是農曆年仍是無可取代的。

新年代表一切重新開始,「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新年新希望」,這一天不管是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新帽,對未來的一年充滿期許,祈求萬事皆美好如意,這才是新年最重要、最迷人的地方。

     元宵     元宵節是新年過後的重要節日,也稱「上元節」、「燈節」。

上元節又稱元宵節,傳說是從吃元宵的典故而來。

元宵,就是湯圓,所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湯圓應應景。

台灣舊習俗有關元宵的活動很多,現今比較普遍的是:賞花燈、猜燈謎、放天燈。

   鹽水蜂炮、台北縣部分山區的放天燈活動,都是應元宵節俗而生,富有濃厚的地域色彩。

              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也是個重要的民俗節日,到了這一天,居民大多會準備牲禮、素果、鮮花、紙錢,到墓園或靈骨塔祭拜祖先,表達無盡的懷思。

    清明掃墓的習俗,起於春秋,到秦、漢時開始風行,一九三五年時,清明更明訂為民族掃墓節,更凸顯了清明掃墓的重要與意義;由於「清明」介於春末夏初且在節氣中,清明乃是天清氣明之意,此時大地充滿生氣、風光明媚、花草扶疏,正是適合民眾出外踏青、放風箏。

    台灣傳統習俗,居民會在清明節這一天吃「春捲」,所以天一亮,市場就擠滿了人潮,婦女們忙著買祭拜用的牲禮、春捲用的餡〈青菜、肉類、花生糖粉、春捲皮......〉,人人手上可以說是大包小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現象就是賣春捲皮的攤位了,老字號的春捲皮攤位,消費者大排長龍等著買熱呼呼的春捲皮,非常熱鬧。

    大多數人都是依照慣例於清明時節掃墓,但是台灣的客家人卻因為移墾時期,受迫於環境的惡劣,許多人為了替人做長工維生,為了方便上工,所以掃墓的時間都彈性地提早到元宵過後至清明節這段時間舉行。

           媽祖誕辰     媽祖是台灣民間信仰中,最受人們敬奉的主神。

移民渡海來台之初,曾被奉為漁民們的守護神,清末葉以後,媽祖漸從守護神的角色轉化為一般民眾信奉的主神,後又因北港、澎湖、鹿港、關渡等地媽祖的「顯靈」,使得愈來愈多的信徒虔誠敬奉媽祖。

    相傳媽祖為福建興化莆田縣人,出生至滿月皆不哭,因而取名為林默娘,自聰慧過人,又具善心,且常祭神拜佛,十三歲時,經道士授法,默娘都能心領神會,十六歲又自林中得一對神仙銅符,此後靈異通人,能驅邪怯魔,成年後父母議婚,默娘堅不嫁,並於二十八歲那年重陽,於海上昇化成神,鄉民乃建嗣祀之,此後來往海中船隻多曾被林默娘救起,媽祖逐成為航海人士的守護神之一。

    台灣的媽祖廟數量龐多,都自福建「分香」或「分身」而至,自湄州來者稱「湄州媽」、由同安來者稱「銀同媽」,來自泉州者稱「溫州媽」;無論來自何處的媽祖,誕期必有盛大的祭典或迎神賽會,以慶祝她的生日。

所謂「三月瘋媽祖」,每年三月初起,便進入媽祖的進香期,較著名的北港、澎湖、關渡、大甲、鹿港等地的媽祖廟,祭典的景況,自然比其他地方更熱鬧繽紛。

(以上資料來自鄉土教材教法,鄭英敏等編輯)            端午節     端午節是目前許多式微的民俗節日中,較受重視的節慶之一。

傳統社會的家庭主婦,都會在端午節前夕,忙著包粽子與製香包,部分居民也會應景地小酌雄黃酒。

    粽子,是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食物。

由於中國民族眾多,所以粽子種類、口味也是千變萬化。

在台灣,一般粽子就分有:肉粽、菜粽、甜粽、一口粽......等。

其中又因為台灣地域之分,粽子的餡以及烹調方式都不盡相同。

    現代社會,由於婦女大多屬職業婦女,除了工作忙碌外,多數人並未學得「包粽子」這個傳統的烹飪技術,因此,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這些工作交給賴此維生的商人、小販,雖然如此,節慶的熱鬧氣氛依然不減,台灣各地都有舉行端午龍舟競賽,吸引了許多民眾圍觀加油,各電視台也有準備端午特別節目以及龍舟比賽的連線報導,受重視的程度由此可見。

           七夕     七夕為古傳牛郎織女相會之期,相傳到了這一天,織女和牛郎會在「鵲橋」上作一年一度的相會,許多人都把這一天視為情人節(中國的情人節,西洋的情人節則是國曆二月十四日)。

舊時的婦女,會準備胭脂花粉、鏡子等祭祀織女星,以祈良緣美貌,此外,這一天也是七娘媽祭期,家家戶戶都會拜「香粉」〈也就是膨粉,相當於現在化妝品的粉餅類〉、吃「油飯、麻油雞」來為她慶生;有孩子的人家,則會隆重祭祀七娘媽,以祈庇佑孩子平安順利成長。

    民間信仰中的七娘媽,相傳也就是七星娘娘,或說嬂女星。

據說她是兒童的守護神,孩子出生週歲後,若向七娘媽許願,並求得「絭牌」掛在小孩子的胸前,則可保佑孩子順利長大成人;到了十六歲時,則需準備豐盛的祭品以及鳥母衣、四果、菜粿以及七星媽亭等,到供奉七娘媽的廟宇祭拜,祭拜過七娘媽後,少男或少女都要環繞七星亭走三圈,並在父母手持的七星亭下鑽過,少男鑽過則表示「出鳥母宮」,少女鑽過則表示「出婆媽」,接下來再將七星媽亭投入火中,表示奉獻給七娘媽。

    台灣部分廟宇還有在舉辦成年禮,居民可以報名參加。

成年禮的舉行儀式:祭拜過七娘媽後,在七娘媽的供桌下匐匍前進,鑽行三圈,鑽過供桌再爬起來時,便表示已成年。

完成了成年禮的儀式,就表示小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此外,成年禮除了代表小孩子長大成人外,還有青少年將出人頭地之意,可以說是討個吉利。

                       參考資料 黎瑩  著〈民79〉。

中國春節風俗典故趣談──漢族。

台北市:台佩斯坦出版有限公司。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主編〈民86〉。

高雄市國民中學鄉土藝術。

鄭英敏等編輯〈民82〉。

鄉土教材教法。

台北市:北市教師中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