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跟手掌好像被通到電流一樣刺麻你最可能得的是這種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是因為頸部病變,例如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或頸椎,可能會造成手指尖或整個手臂麻刺的症狀,一旦是臂神經叢被壓迫,受傷部位就會在腋窩部或頸前部 ... Skiptocontent 老蔡是個56歲的公司小主管,最近幾個月一直斷斷續續地出現右手臂與手掌刺麻的感覺,就好像被電流電到一般。

老蔡嘗試自己上網查資料,想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結果不看則已,一看就讓他嚇了一大跳,有的資料說是因為更年期症候群、糖尿病、高血脂,甚至還有說是因為中風的關係,聽起來都不是簡單的病症。

可是老蔡檢視自己的病歷,發覺自己雖然有糖尿病,但在服藥後血糖始終都還在可控制的範圍內,至於體內的膽固醇與低密度膽固醇(LDL)也都合乎標準值,他雖然也有高血壓的問題,但依規定按時服藥,血壓也都維持在120/80上下的數值,看起來都並不讓人擔心。

但這樣的手麻問題,還是終於困擾著老蔡,只好先找個家醫科的醫師詢問一下,醫師的反應也和他想像的差不多,覺得上面幾種聽起來挺嚴重的病症,應該都不是讓老蔡長期手臂和手掌麻刺的原因,所以把他轉介到神經內科進行檢查,經過神經電生理檢查與頸部核磁共振攝影,最後才確診他是因為頸唯的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根或頸椎,才造成手指尖或整個手臂麻刺的症狀。

手臂與手掌神經受壓迫會出現不同部位的症狀 事實上,除了糖尿病、高血脂與中風等慢性疾病之外,造成手臂與手掌麻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手臂或手掌上的神經受到壓迫了。

而著被壓迫部位的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症狀。

人體從手部到上臂的神經分別有尺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和臂神經叢,只要神經受壓迫,就可能產生麻刺感。

手腕以下麻刺最常見原因是腕隧症候群 而在手腕以下發麻最常見的原因是腕隧道症候群,這是周邊神經「正中神經」在手腕處遭到壓迫,使得神經水腫發炎,產生麻木、感覺異常、疼痛灼熱或無力感、久了甚至可能出現大姆指基部肌肉萎縮的症狀。

而最容易得到這種病的人是中年人,通常是經常使用手部工作者,例如家庭主婦、電鑽業、廚師、電腦文字作業者、搬運工。

下半臂發麻是因為尺神經受傷 此外,如果手臂下半部感到刺麻,則可能是尺神經受傷,從手肘後方到小指、無名指都會產生症狀,而如果是橈神經被壓迫到,最易受傷的部位是在上臂外側的中下段處,連帶會出現大拇指、食指的背面麻痛,甚至出現手指、手腕下垂。

頸部病變壓迫神經根會造成手指或手臂麻刺 如果是因為頸部病變,例如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或頸椎,可能會造成手指尖或整個手臂麻刺的症狀,一旦是臂神經叢被壓迫,受傷部位就會在腋窩部或頸前部,可能會出現前述的各種症狀。

手臂或手掌的麻刺應如何緩解與治療? 而一旦確診是因手腕、手臂或頸椎神經遭到壓迫而造成手臂或手掌麻刺的狀況,如果是症狀是發生在手腕以下,就要注意是否是得了腕隨道症候群,相關症狀的治療是以保守治療,例如休息、服用止痛消炎藥、局部類固醇注射,輔助使用手部護具和復健治療為主,此外,在打電腦時建議手腕下方可以放個軟墊,使呈微懸高姿態,較能減輕症狀。

如果是頸椎壓迫神經造成的手臂或手掌麻刺,患者自己要注意保持良好頸部姿勢,勿打電腦太久,做辦公桌兩個小時就要休息,做些頸部、肩膀上肢的伸展運動,可攝取維他命B群提供神經休復的原料。

如果手掌或手指麻刺的症狀持續惡化,或有肌肉無力或萎縮時,極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發作嚴重,則會建議進行手術治療,現在一般都是採取內視鏡輔助來切開橫腕韌帶,僅在手腕及掌心切開0.5公分到1公分的傷口,且手術時間可以在5分鐘內完成,對組織破壞少,術後復原快,避免敏感性與疼痛性疤痕。

若是刺痛的部位延伸到前臂尺側、內側發麻,可能一路麻到手腕,但不會麻到手指。

主要原因是手肘的尺神經被壓迫到,最常見的位置是在當尺神經通過肱骨內上踝後面的肘隧道。

像這樣的狀況,一般會先採取非類固醇的消炎藥以減少神經或關節的發炎反應,減少腫脹以增加空間,改善症狀。

如果情況較嚴重時也可以採局部注射類固醇的方式,將類固醇注入肘隧道中,以暫時抑制發炎反應,但如果還是無法緩解刺麻的症狀,可能就要考慮進行手術的方式來排除尺神經遭到壓迫的狀況。

延伸閱讀: 糖尿病老病號出現手腳麻木症狀,當心多發性神經病變 雙腿也是疾病的反應器,腿部的這5個現象會告訴你生病了! 文/陳亦云 圖/何宜庭 Heho熱門文章 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變異株更像感冒2022-04-012.COVID-19/收到細胞簡訊怎麼辦?與確診者足跡重疊後該快篩嗎?2022-04-063.整理包/今本土飆增551例!新北確診數最多,各縣市足跡一次看2022-04-124.整理包/快篩試劑買哪個廠牌?陽性怎麼辦?什麼時候該用快篩?2022-04-105.COVID-19/東部花蓮疫情也燒不停!全台最新足跡一次看2022-04-11 影音健康 【OL悄悄話】第三劑疫苗一定要打嗎?打哪個廠牌好?未來還要打第四劑嗎?2022-01-25【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27歲被宣告肺腺癌第四期!選對基因篩檢、治療策略兩個月腫瘤就消失2022-02-07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標籤不節食減肥 乳酸菌 伸展操 優格 免疫力 可可 味噌 咖啡 咖啡因 基礎代謝 奇異果 家庭主婦 循環 心血管 懶人瘦身 打掃 抗發炎 按摩 掰掰袖 核心運動 淋巴 深蹲 清洗 清潔 清潔劑 減肥 減重 瘦小腹 瘦腿 瘦身 瘦身操 發酵食品 納豆 肌肉鍛鍊 肝病 肝硬化 肥胖 膳食纖維 膽固醇 運動 醋 降血壓 非酒精性脂肪肝 食慾 黑巧克力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人體地圖 人體地圖 腦神經 心血管 骨骼、關節 腸胃 腎臟、泌尿系統 症狀查詢 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 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 醫生說 中醫師說 牙醫說 藥師說 護理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 新冠肺炎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新冠肺炎專區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百年大疫專題 糖尿病專區 糖尿病專區 糖友必知 預防保養 專家科研 飲食與運動 更多醫學專區 視力保健診療室 心血管專區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睡眠專區 小手術大困擾 流感疫苗專區 美豬開放爭議 未來醫學專區 急診室直擊 圖解健康 圖解健康 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 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 治療癌症 認識癌症 協助資源 康復調理 抗癌新知 預防癌症 抗癌故事 影音健康 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健康管理 健康小幫手 營養查詢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健康特刊 親子 Heho親子 健康成長 親子生活 孕前到產後 教育學習 COVID-19疫苗專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