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時代致意的《單車失竊記》 @ 大阿姨想太多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輛老鐵馬,已注定在生活裡不全,在時間裡不全,在故事裡不全。

」《單車失竊記》不是本求全的書,吳明益在時間的回收場裡,撿拾各種記憶零件,根據單車的追索、戰爭的 ... 大阿姨想太多一名喜歡教書、閱讀、看電影的單身女子,總是被他人說想太多,最快樂的時候是在講台上和學生分享與對話,這裡是我生命的點滴紀錄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507101028向時代致意的《單車失竊記》?文藝遊蹤  「一輛老鐵馬,已注定在生活裡不全,在時間裡不全,在故事裡不全。

」《單車失竊記》不是本求全的書,吳明益在時間的回收場裡,撿拾各種記憶零件,根據單車的追索、戰爭的回溯、家族的互動,以及人事的偶遇牽引,湊合成一幅時代拼圖。

  「我常以為,小說作者用三根實的柱子,引導讀者相信七根虛的柱子,讓他們走進文字創造的堂皇、寒磣、奇幻或非現實性的城堡。

」在《睡眠的航線》中,一輛虛構世界裡的腳踏車,確實也是作者真實生活裡插在心頭上的一根針,是他人生裡一個掩蓋良好,卻像深深的陷阱一樣的存在。

為了回應讀者對於腳踏車下落的疑問,因而有了這本書的發想。

書中主角同樣是作家,吳明益藉此陳述自己對書寫的看法﹕「我有時會想,寫作究竟是怎麼樣的一種職業,社會如何容許一群人使用人類自造的一種符號體系,去編寫故事,並且從中牟利?而這個職業的人又是如何扭曲、打造、鎔鑄字詞的意義,得以讓另一個人閱讀到的那一刻,感到激盪、低迴,乃至於像是受刑?」閱讀此書的過程,的確不時有激盪、低迴之感。

而熟讀吳明益作品的讀者,更不時可以發現《睡眠的航線》中的時代細節、《天橋上的魔術師》中的商場空間,還有《浮光》攝影散文的遊民生活,與《迷蝶誌》中的蝴蝶生態。

更特別的是以筆記形式穿插在各章節的「鐵馬誌」,維持了吳明益一貫的知識性書寫,融合了情節敘事,具有短暫抽離又暗中承接的作用,卷首分別是作者手書各國自行車設計師的名言,如義大利Masi單車創始人所說的﹕「單車的工藝性,就在於它能承受的所有壓力都已經在技師打造時被充分決定。

」是本章的提點亦可視為眉批,讀者不妨自由連結。

  在第二篇「鐵馬誌」筆記時,曾提到一部武車(腳踏車)就是一間移動的雜貨鋪,特別是關於麵茶的敘述。

我忍不住就此詢問母親,她憶起小時候遠遠便聽到茶壺加熱的「嗶﹗嗶﹗」氣笛聲,便知道賣麵茶的小販來了,但是因為外婆自己會炒麵茶(先將砂糖、紅蔥頭、麵粉各自炒熟,再加以混合,放在罐子裡,等要喝時再加熱水攪拌即可),所以她從不買,甚至舅舅在馬祖當兵時常常肚子餓,外婆還特地將自製麵茶裝在奶粉罐裡,用包裹寄過去。

這是閱讀時的小插曲,也呼應書中的台灣社會現象。

但在二戰的脈絡裡,作者同時涉獵了原住民被日軍徵召作戰的內容,讓人聯想到黃春明〈戰士﹗乾杯﹗〉中身不由己的原住民命運。

但吳明益不以控訴戰爭的筆法行之,而以優美的敘事帶出與自然融合的文化內涵,如語言的使用是﹕「我漸漸發現,巴蘇亞的日語往往被用在敘事裡,而鄒族語則會在表達感情與景色的描述時出現。

……因為這兩種語言在講述者的身上已經合而為一,鄒族的聲腔與日語的聲腔,就像山壁和風、樹以及生長其上的寄生植物,再也難以分解開了。

」又如與生活結合的譬喻方式﹕「箭永遠只追得到應該死去的山豬,要活下來就要比箭快,比射箭的人聰明。

」更令我動容的,是躲在防雨帳裡的阿巴斯,當他以鄒族獵人血統的直覺搜索,發現馬來虎穿過樹叢行來,在牠離開之後,「阿巴斯不知不覺中掉了眼淚,在這個叢林裡他甚至沒辦法決定自己的進入或離開。

這座叢林簡直就是一個時代。

」這段話震懾了我,何止是置身於叢林的阿巴斯,置身於戰爭中的每個人,又有誰能決定自己的進入或離開?我們的時代何嘗不是危機遍布的叢林,隨時有比馬來虎更凶險的目光窺伺?   而承接前一本攝影散文集《浮光》的關注,本書透過主角與阿巴斯的對話,探討戰地攝影的內涵﹕「不論是在戰爭發生的地方,或是戰爭已經結束後的地方,有人特地去按了快門留下一些畫面,這樣的事,它根本的意義是什麼?」這讓我聯想到《薩爾加多的凝視》及其承受的批判,呈現飢餓、苦難的影像的目的究竟為何?如果站在那兒只是聚焦拍攝,傳送影像到底能改變什麼?而阿巴斯的回應是﹕「因為得到現場去,拍照的人或多或少,一定會被那個現場改變。

你每按一個快門,如果你真的有在看,你一定會被那個現場所改變。

」直視太陽過久的人,眼睛會留下傷口,所以薩爾加多的靈魂傷痕累累,那絕不是消費他人苦難以換取名利的居心,而是自始至終被同情心與良心的鞭子所攻擊。

那樣的照片很刺眼,並非只靠正直就能理直氣壯地站在那兒,面對垂死之人,需要更多的理由才能說服自己。

「所有的藝術終究是自私的,它不一定會改變別人的想法,但改變了什麼你自己最知道。

」所以擔任戰地攝影的阿巴斯回到台灣開店,所以薩爾加多回到巴西種樹,鏡頭不能做到的事情,還是得回到鄉土沉澱與實踐。

然而,作者在最後留下了這樣的說明﹕訴說戰爭故事或拍攝戰地照片,並不能阻止人類重複這樣的事,唯有進入當地的精神,才能讓照片擁有摧折人心的力量,產生獨特的世界觀,這會讓觀看者感受到更複雜的情緒,感覺被擊倒,感覺上了天堂或下了地獄。

我想,這就是薩爾加多的影像帶給我的感受,也是至今仍有攝影記者願意冒著生命危險遠赴戰地的原因。

  誠如作者所言,此書涉及二戰戰史、台灣史、台灣單車發展史、動物園史、蝴蝶工藝史等等,那麼,要如何讓單車與戰爭結合呢?二戰時日軍取道馬來半島攻取新加坡,在這場戰役中,日軍以腳踏車為主力的「銀輪部隊」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便將數百哩的戰線打通,渡過柔佛海峽,讓英軍投降,使八萬名英國、印度、馬來軍人成為日軍苦力直到戰爭結束。

我不禁想到之前去新加坡參觀的樟宜監獄禮拜堂與博物館(ChangiChaple&Museum),那是二戰日軍佔領時期用來關押英軍戰俘的地方,如今陳列著戰俘使用過的物品及書信、照片等,一幅幅高大金髮戰俘在日軍監督下的勞動影像歷歷在目,適巧與這一段敘述相互對應,則人身之於戰爭的無奈無常,實令人喟嘆。

經歷過戰爭的人,身上都有類似的印記,得以相互理解,本書的單車便是循此印記一路流落,又一路歸返。

因為樹的庇護而活下來的穆班長,在和日軍對峙的時間裡,躲在樹上短暫睡著,只要一醒來看見陽光仍透過葉間灑落,便知道自己還活著,樹也還活著,於是,「痛苦會在那一刻走錯房間。

」同樣歷經戰爭苦難的主角父親,聽到穆班長的一席話,明白兩人身上都存有那段徘徊不去的時間,所以留下單車,作為指認的信物。

  一個故事牽引著一個故事,主軸無非是單車,其間交織著親子關係、戰爭記憶、族群文化、人地關係與動物倫理,當然,誠如吳明益自己所說的,還偷渡了動人的愛情。

面對難以抗拒的命運,在歷經種種失去與無常之後,靜子說﹕「那是一個你沒辦法好好愛一個人的時代。

」我想到川本三郎《我愛過的那個時代》(後被山下敦弘拍成《革命青春》,由妻木夫聰、松山研一主演),敘述日本學運世代兩個年輕靈魂,因為理想而與現實衝撞的故事,但主張以革命改變世界的青春生命,其實連怎麼認真愛身邊的人都不懂。

放棄也好,堅持也罷,愛一個人或一個時代,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兩者且相互影響。

但書中以為自己此生關於愛情的習題已經做完、再也沒有需要再寫的靜子,在遇到穆班長之後,談話時會感到暈眩與恍惚,於是她想著﹕眼前這個男人讓她想打開門,邀請他進來,坐在擦得一塵不染的桌子前面,整個下午都看著窗外的風景。

這種不設防的安心、無語靜定的默契,難道不是落盡繁華後的愛情?   《單車失竊記》中有知識紀實、戰爭敘事,還有非常迷人的詩意與奇幻書寫。

像是「群象低鳴的時候,叢林的樹葉都微微顫動,露珠從最頂端的葉子掉落,沙沙沙沙地像下起了大雨,螞蟻都會舉起上半身等那個聲音停止,小一點的石頭也會輕輕晃動。

而整支部隊都像濕毛巾擦過一樣悠悠地被喚醒,空氣中雷聲隱隱。

」融合眾多感官描摹,使人如歷其境。

書中關於動物園的描述,非常深刻,那不僅僅是生態的介紹,還融入了生命的體會。

例如﹕「每一種動物都有自身優雅的本質,生命化成千百種型態,坦蕩蕩又神祕地活在世界上。

生命不是一個煙一樣的東西,它帶著紋理和姿態,以一郎(紅毛猩猩)身上的紅色毛髮、逐日隆起的哮囊,瑪小姐(大象)溫暖的前額、柔軟的鼻子,阿忠(獅子)威嚴的鬃毛與強壯肌腱明白地存在。

」這是一段讓我重新看待動物的文字,整顆心為之柔軟顫抖不已。

還有不可思議的魔幻情節﹕象會在夜晚把象鼻放在人的頭部兩吋高的地方,嗅聞人的夢境,夢中的殺戮最後只剩下眼珠,「眼珠就像珍珠一樣在莽草裡發著光,將叢林反射成一個圓弧狀的世界。

」當象伸長鼻子將眼珠吸進嘴裡,據說瞳孔根部有神經連接腦部,所以每個士兵的大腦內容決定了眼珠的味道,難以一一說明。

這段以象的視角進行的書寫,魅惑異常,悲憫隱隱。

  「對老的事物的愛好是對時間的推崇。

」此書緣起於單車的失竊,終結於各式零件的歸位,最後的章節以主角騎著單車的旅程收束。

一路上時空交錯,從過去到現在,從記憶到想像,從山林到海洋,最後回到島嶼回到車上回到母親眼底的潮汐。

曾經遺失的,終於得以完整,然後繼續踩踏下去……大阿姨/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 這是北一女中徐秋玲老師的部落格,歡迎閱讀、對話與分享! 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home14498's新文章鳳凰花開的路口母女防疫記事疫後畢業有感以終點為起點暨答客問偶然與必然我做了一個夢居家隔離記事我只是坐在附近而已人生,就是要向上運動青春不曾消逝:記馬世芳綠園講座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姓名:MedeaShe home14498'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