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人李擴/未來的消費模式:你所購買的一切,就能代表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月底,《經濟學人》雜誌製作了大篇幅「零售業的文藝復興」專題,探索未來的消費模式。

時值歐美等地因疫情展開封城一周年之際,如荒漠般冷清的街頭與 ... 全產品速覽 新聞評論 聯合新聞網 陽光行動 聯合報數位版 聯合70 轉角國際 鳴人堂 倡議家 時事話題 世界日報 新聞話題 服務 會員中心 U利點數 我的新聞 歷史新聞 活動專區 udn粉絲團 udnline好友 股市理財 經濟日報網 房地產 基金 中經社 樂透 發票 生活娛樂 噓!星聞 優人物 udnSTYLE 500輯 遊戲角落 發燒車訊 元氣網 橘世代 myBeauty 寵物部落 運動 NBA台灣 野球夢田 HBL 運動筆記 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 琅琅悅讀 讀書吧 讀創故事 聯副70 udn部落格 u值媒體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 數位文創 IP授權 瘋活動 售票網 報時光 更多產品 聯合知識庫 聯合電子報 聯合影音網 聯合學苑 有行旅 APP行動網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 udn / 500輯 / 質青評論 創意人李擴/未來的消費模式:你所購買的一切,就能代表你 2021-04-1015:11李擴 科技對消費帶來的巨大變革,是去除掉多餘的中間商,消費者的欲望心聲,以大數據的形式,將決定未來商品的模樣、生產方式與定價。

圖/李擴提供 facebook 三月底,《經濟學人》雜誌製作了大篇幅「零售業的文藝復興」專題,探索未來的消費模式。

時值歐美等地因疫情展開封城一周年之際,如荒漠般冷清的街頭與機場幕後,是網路購物的大爆發。

不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人們的購物方式已大幅改變。

原本屬於網購絕緣體的中老年族群,拿起手機訂購直送到府的生活必需品,不再是什麼特異功能。

東京老牌的三越伊勢丹百貨樓上,穿著傳統吳服的銷售員大叔,透過筆電螢幕上的Zoom視訊畫面,向客人仔細介紹各款編織物的細節處。

「自工業革命以來,零售業從未像此刻有這樣令人興奮的變化。

」雜誌如此寫道。

然而,網路購物已經普及了近二十年,電商與實體店鋪的競合關係、關於「新零售」的討論都已是陳腔濫調,此刻,究竟有何不同?發展成熟的大數據分析與當紅AI科技是箇中原因,但最主要的差異,我想還是出於消費者人心思變。

首先,以蒐集個人生活資料的手機為介面,「一對一銷售服務」重新崛起。

如商品目錄般需要搜尋瀏覽的傳統電商平台,已不再是許多大型品牌最愛。

藉由app蒐集消費者的喜好與習慣,提供來自品牌的主動內容與服務,讓傳統上只有在實體店面能發生的體驗,能夠經由科技實現。

數量龐大的人類被迫隔離在家,成了前所未有的契機,以Nike為例,這種「直接接觸消費者」(direct-to-consumer)的模式,竟已占銷售額的40%之多。

我們所知的消費,正在經歷一場巨大變革。

圖/李擴提供 facebook 另一方面,消費者對商品的生產方式、材料選用與是否對環境友善的意識高漲,加諸社群媒體的傳播力,消費的本質,早已悄悄改變。

長久以來,我們享受「大量製造」的低價好處,習慣品牌與通路的力量。

然而,病毒、貿易戰與卡住運河的貨輪,一下將全球化供應鏈的破綻表露無遺。

在地生產與工藝、獨立店舖與創作者,如今經由群眾募資、自媒體甚或是直播主,能夠去掉傳統層層剝削的中間通路,直接找到屬性相似的消費者。

藉由建構自己的商品與品牌內容體系,即使是小型團隊,也能在這場零售業革命找到天空。

加拿大電商平台Shopify,提供品牌在自家網頁上建置電商頁面與結帳方案,去年協助賣出了1,200億美元的商品。

讓西方零售業想學但霧裡看花的,是在中國市場崛起的拚多多現象。

原本以小鎮農村消費者為主力,以人多勢眾「抱團殺價」、價廉物未必美的拚多多,經過五年發展演變,成了改寫消費與生產的C2M模式(consumer-to-manufacturer)引領者。

藉由平台獲取的消費行為數據,拚多多反過來針對消費者需求直接向生產者下單,客製化商品(如性價比極高,但需要用戶乖乖提供使用數據的掃地機器人)與真正實現「從農場到餐桌」的蔬果供應,事實上,連品牌宣傳的費用都省掉了。

你所購買的一切,就能代表你。

科技對消費帶來的巨大變革,是去除掉多餘的中間商,消費者的欲望心聲,以大數據的形式,將決定未來商品的模樣、生產方式與定價。

換句話講,消費世界的未來是否能夠永續發展、體現社會多元?以後你說了算。

推薦閱讀 創意人李擴/藝術收藏未來式:創作與拍賣的世界,正在被區塊鏈改變 創意人李擴/我看日劇《30歲魔法師》:如果碰觸文具,似乎就有魔法 李擴﹒ 消費﹒ 品牌經營﹒ WhatsApp 500輯 《500輯》打造新世代閱讀倡議,創造貼合文化、消費、生活與自我實踐的敘事風格。

最新文章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重新定義「宜蘭茶」:以風味創造特色、經營喝茶的生活文化2022/09/09 旅日作家張維中/日本生活見聞有感:世間上,少有「無可替代」這種事2022/09/06 樂評人左光平/斜槓風潮盛行:「三金名人堂」眾星擁有多重才華都獲肯定2022/09/05 創意人李擴╱數位發展營火「個人」表述意識形態形成新社會2022/09/03 雀雀/《蒼蘭訣》:公式中的反套路影視產業工業化下追劇亮點2022/09/03 一組桌球拍要價7萬台幣奢侈品牌高價生活、運動用品的賣點是什麼?2022/09/01 陳穎YingC./如何成為一位優秀甜點師:「經驗」非唯一解,不設限持續學習才能獨一無二2022/08/30 影評人馬欣/紀錄片《他還年輕》:人若心有壯志又怎麼會老熱愛當下才是真正「年輕」2022/08/28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台灣書店新趨勢:不可思議變形能力,衝撞出新的可能性2022/08/27 地下電影/《不!》:原來喬登皮爾這次不走驚悚路線——透過「電影」的「電影」展示了愛與魔幻2022/08/25 芮塔/李鍾碩人氣韓劇「黑話律師」:誰是「BigMouth?」集集都有反轉揭兇手真面目2022/08/20 飲食作家葉怡蘭/且享,調配茶2022/08/19 從炎亞綸《我願意》多套精品穿搭「突破往例」談起台劇服裝為何一直無法像韓劇一樣與時尚品牌緊密合作?2022/08/16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重獲新生的「搖滾牛」:以冰淇淋連結世界的人生體悟2022/08/13 雀雀/《天才基本法》:地才天才攜手聯彈從甜寵劇中突圍的科幻小清新2022/08/13 藝術收藏家姚謙/日本波普藝術大師岡本信治郎創作宛如一本「昭和直男史」2022/08/09 樂評人王祖壽/「陶子,終於征服小巨蛋」:陶晶瑩世代混搭兒女共演姊唱的是30年來鍥而不舍2022/08/07 創意人李擴/為「典型玩家」而生的主機:SteamDeck集軟硬體創意於一身2022/08/05 回應 本期發刊 本期重點 書粥高耀威:繞自己的世界一圈,書店裡外的環島者 音樂人雷擎:小小的getaway,換來最新版本的自己 製刀師徐奕承:三年四個月的行動打鐵夢,親身探訪台灣老鐵店 台南「草木」:開著得利卡、帶上甜點、呼朋引伴,展開跨城市交朋友計畫 地理人游牧笛看環島:先成為在地的一份子,再思考解決方案 印花樂Ama:從阿爆的專輯出發,收集看不見的台灣地圖 粉絲團 500輯 Instagram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