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三學分必修否 喀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愛情學分是三學分中最令人憧憬的一個,畢竟台灣教育下的高中大多是希望學生盡守本份,不要談戀愛,甚至會有教官約談戀愛中的學子這種情況發生。

第364期 首頁 第364期 大學三學分必修否 大學三學分必修否 科我沒有三個都修@@ 大學三學分必修否 記者趙祿平報導 2021/05/30 許多人在大學時期一定聽過所謂的大學必修三學分:愛情、課業、社團。

其重要性彷彿沒有修過這三學分就無法稱得上曾經唸過大學。

在大學「由你玩四年」的憧憬下,大學生活似乎一定要同時擁有這三樣「學分」。

但是在記者實地走訪大學校園後發現,其實答案不盡然相同。

    大學三學分,社團愛情學業,其實都可以從中獲益斐淺。

圖為原住民教學生如何射箭。

  圖/交通大學山服社     社團學分其實在各個大學間有不同的風氣,也有不同的呈現,比如在輔仁大學,社團風氣就很盛行,而在新竹教育大學則僅有少數人願意投身社團。

交大傳播與科技學系楊佳純說起她大學三年來都沒有參加社團的原因:「我在高中就玩夠了,感覺社團就是那樣,到頭來感覺有點空虛,就不想再玩了。

」或許許多人對於社團的評價就只是「拿來玩」的團體,然而社團在大學卻也有另一種要求的呈現。

像是許多技術性社團會開發出篩選社員的行為,如交通大學溜溜球社就會發表學期成績總評分以及考試制度,篩選不認真或是實力不佳同學,以期達到一個精益求精的社團。

參加社團除了可以精進技術以外,還有許多人認為,參加社團可以得到日後會用上的「經驗值」。

交大應用數學系的林孟恩就表示,他認為社團就像是個小社會一樣,加入社團固然是為了興趣,但是卻可以在裡面學習如何在社會中與人相處,汲取日後的生活經驗。

或許參加社團是為了玩,為了技術、興趣,甚或是為了經驗,但是就算不參加,似乎也不會對大學生涯造成太大的影響。

    社團活動其實可以學到不少東西   圖為交大山服教學弟妹跳早操。

  圖/交大山服社   愛情學分是三學分中最令人憧憬的一個,畢竟台灣教育下的高中大多是希望學生盡守本份,不要談戀愛,甚至會有教官約談戀愛中的學子這種情況發生。

然而,上大學後這一切的禁錮都將解禁,許多人認為,隱忍許久的學子怎麼能錯過這大好良機,豈有不放手一搏之理!但是愛情縱使令人嚮往,能夠修到這一學分依舊是要看緣份。

許多人對於愛情這一習題的探討方向充滿錯誤的認知,就如同幾年前清大王水命案的三角習題一般,不僅為自己帶來困擾,也增添別人的麻煩。

也有許多人就算愛情垂手可得,也會因為其他因素而放棄。

如交大資工系的鍾明辰就表示,他的時間壓縮很緊,如果要談戀愛就會斷斷續續,感覺多少會有些不切實際,並且會給女方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乾脆不要談戀愛。

更有許多人沒有談戀愛,不是因為不想,而是因為理想中的對象還沒有出現,或者是已經死會了,所以單身直到畢業,對他們來說,大學這個階段,不談戀愛也只是一種過程,沒有一定的好或壞。

林孟恩則表示,他只對2D的漫畫人物有興趣,一般生活中的3D女性對他而言一點吸引力都沒有:「只要有這些(2D女性)就足夠了,其他真的沒有興趣。

」他看著身邊的動漫畫冊滿足的說道,或許這也是一種另類的愛情學分吧。

    課業學分是三個學分中最需要注重的一個,畢竟沒有了課業上的成就,根本無法繼續在大學唸書。

如同鍾明辰說到的:「大學課我覺得一定擺第一,因為我是學生,而且我要給家裏一個交待。

」總括這三樣學分,其中大學的課業應該是三學分中唯一「真的必修」項目,畢竟身為學生,學習才是第一要務,如果這個學分沒修好,造成二一或是延畢,甚至會影響其他兩樣學分。

「社團與愛情只是點綴我們大學生活的元素而已,當我們的學業不及格時,社團與愛情這兩個選修學分也很有可能會同時失去。

」就讀東海大學中文系石惠岑表示。

對於專注在大學課業而沒有社團與愛情,這種情況似乎在交通大學似乎司空見慣,林孟恩就表示,他系上許多同學並沒有參加社團,也沒有女朋友,課外活動就只是單純的打打電動、看看漫畫,卻可以穩拿系上書卷獎,可見除了愛情與社團,在學業上專精並且熱衷於此的人並不在少數。

      其實許多人對於現在的大學生活,並不會刻意去強調要修足這三樣學分,只要能夠「過」,不要重修,不要延畢,一切好說。

更有許多人將大學一生奉獻在電動遊戲上,渾渾噩噩度日,也不覺得有必要多花時間在這三樣學分上。

畢竟,上了大學只是一張文憑的保證,只要有能力畢業,沒有人能決定你必須做什麼。

然而,現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有這種心態的學子日益增加,相較於美國「入學容易畢業難」的體制,台灣大學似乎只要有能力考上,就有一定的保障能畢業。

既然無論如何都能夠畢業,又哪來的必修三學分呢?交大材料系謝聖輝認為,「會有大學三學分這東西,大概是因為大學就是由這三個大方向組成的吧!」但是對於這三樣學分,是不是人人都必修且能修,卻是見仁見智,就目前的大學生生活而言,在「只要你開心,沒有什麼不可以」的教條下,對於大學三學分,似乎也就沒有那麼強求了。

  記者趙祿平 很多時候我們的定位都在隨著環境而改變 在家中我們定位是好孩子 在學校我們定位是好學生 在團體我們也各自有各自的定位 不同的時空 不同的人物 不同的氣氛 不同的環境 我們對於我們自己有著不同的定位 今天在這裡我可以是很開朗的開心果 下一個場合我或許就必須版著臉孔見人 這個團體裡我可以是領頭者 下一個團體我可以只是默默的執行者 沒有人可以永遠擔任同一種腳色 也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 大學 一個自由的聖地 一個過於尊重妳個人意志的地方 有時候反而使許多人困住了 在這個校園的象牙塔內 今天在這裡寫下的報導 不一定能完全表達出的我想法 也不一定能得到完全的認同 而眼神交會就能懂的形容  是只存在於小說的理想交流 不過 人都是這樣不是嗎  自以為是的評論著對方 用自己認為的方式喘測對方的心理 不管對與錯 我們自己幫對方作了一套屬於我們自己的分析 然後盡情的延用這個公式 不管錯誤有多嚴重 不管有多可笑 這就是悲哀  但這也是文字的動力 我要表達出我想表達的 盡我的可能 讓你懂。

      記者趙祿平 喀報 金喀獎得獎特刊 第十屆金喀獎 第九屆金喀獎 第八屆金喀獎 第七屆金喀獎 第五屆金喀獎 第六屆金喀獎 第四屆金喀獎 第三屆金喀獎 第二屆金喀獎 第一屆金喀獎 喀報 喀報客家週專題 梅竹賽 喀報辛丑梅竹特刊 喀報己亥梅竹特刊 喀報戊戌梅竹特刊 喀報丁酉梅竹特刊 喀報丙申梅竹特刊 喀報乙未梅竹特刊 喀報梅竹停賽特刊 喀報壬辰梅竹特刊 喀報辛卯梅竹特刊 喀報庚寅梅竹特刊 喀報已丑梅竹特刊 喀報戌子梅竹特刊 實習記者特刊 2019 第364期 所有期別 1進口車萬萬「稅」 社會議題 林禹丞 2新興飲食趨勢 素在必行 本期專題 施奕如鄭惠心 3蔬食新風潮 吃素潮不潮 文化現象 鄭惠心施奕如 4「原」夢路上 偏鄉原住民教育 社會議題 楊竣筑 5古著大解密,一起踏入古著圈! 文化現象 白茹伊王姵淇 本期為364期,共有6組專題、7篇社會議題以及1篇科技新知。

本期頭題為施奕如與鄭惠心的專題《新興飲食趨勢 素在必行》,探討近年來興起的蔬食風潮,文章資訊豐富有趣,影音新聞訪問了研究素食料理的YouTuber、部落客以及營養保健專家,透過多元且引人入勝的方式將「蔬食」介紹給大家! 總編輯邱靖雯 記者群 關於喀報 粉絲專頁 聯絡我們 2007-2022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AllRightsReserved. 記者群 關於喀報 粉絲專頁 聯絡我們 2007-2022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AllRights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