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為了翻轉階級嗎?當我們還在討論「繁星計畫」是否有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雖說諸如「繁星計劃」、「多元入學方案」看似稍稍減緩這樣的憂慮,但整體情勢來看,仍如同《報導者》的報導〈教育能翻轉人生嗎──高教的反向重分配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時事現場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上架,夢想人生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首頁 CrossingCampus 教育 教育是為了翻轉階級嗎?當我們還在討論「繁星計畫」是否有用,卻忽略了更本質的問題 JackI.C.Huang/TheWorld2.0 2021/04/21 39085 PhotoCredit:[email protected] 教育是如此,當階級流動成為目的,學習成為晉身上流社會的工具時,極大化「工具理性」就是很自然而然,最有效率的一種思考模式。

教育是義務也是權利,在當代幾乎所有的國家中,都深知教育對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的發展極為重要。

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是《貧窮的本質》作者之一的MIT教授AbhijitV.Banerjee指出,每多增加一年的義務教育,可為GDP帶來超過4%,甚至可能有8%的效益。

而對企業來說,從產業轉型到提高各種附加價值,亦首重人才培育,因為唯有將人力資源視為重要的資產,方能在全球化的時代,維持競爭力。

另一方面,長久以來,教育也存在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

除了極少數的已開發國家外(例如北歐),教育資源分配不公,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當然,越是落後的地方,例如撒哈拉以南、中東與西亞等地區,因教育資源無法雨露均霑,造成的不平等差距自然更加嚴重。

如同財富,好的教育機會越趨集中在有錢的家庭,也影響著日後人們在職場發展的階級與地位落差,導致社會分化等各種問題。

在台灣,無論是駱明慶教授,還是林明仁、沈暉智的論文〈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都不約而同地指出,有錢人家的子女,進入前幾名大學的機會,遠比中低收入的家庭來得更高。

不僅如此,在「教育是否能促進階級流動」這個問題上,恐怕也頗讓人失望。

以往我們認為只要努力讀書,貧戶的小孩也可以出人頭地,但近幾年卻有研究認為,階級流動並沒有因為教育而有顯著提升,因為當「從好的大學畢業」與「找到好的工作」成為社會主流價值的時候,中低收入戶的子女,在起跑線就遠落後富裕階級的子女。

圖/LeyHalos@Unsplash 雖說諸如「繁星計劃」、「多元入學方案」看似稍稍減緩這樣的憂慮,但整體情勢來看,仍如同《報導者》的報導〈教育能翻轉人生嗎──高教的反向重分配現象〉一文中所說的,「有錢的小孩不見得什麼都很厲害,但至少比較會考大學」,進一步來講,有錢人家的子女相對更容易在社會上獲取更多的資源,更高的地位/階級,與佔據經濟與政治上的優勢。

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在其《成功者的反思》一書中,從另一個角度將之稱為「才德制」(meritocracy)的問題。

除了同樣點出了高收入家庭、主流族裔、都會區居民、父母學經歷較好的人──統稱為「優勢學生」,升學表現與就業發展都比較好之外;更是一針見血的提出,「才德制」霸權透過自由主義思維主宰著近代社會,從東方到西方,不約而同擁抱這種美國夢的價值觀:只要努力,生活就會變好。

但在現實上,跨階層之間的移動越來越困難,更可怕的是,在社會政治與經濟取得較高地位者,也順理成章地認為「一切的成果皆靠自己努力而來」,而未能思考到其原生家庭的優勢地位,以及該優勢地位或許才是造成成功的重要因素。

「利用教育翻轉階級」背後的問題 而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當然,把教育視為階級翻轉的手段,在自由主義主宰的社會氛圍下,似乎習以為常。

只要認真學習,付出相當的努力,低下階層也能因此而翻身,躋身上流,而中上階層若一味地懶惰,也很有可能因此而淪落為貧困。

這裏姑且先不論教育作為翻轉階級的手段,究竟有沒有達成目的,但單就階級流動這件事的本身,就存在幾個問題: 第一,把流動當成最終的目標,而未能去思考各個階級之內,平等與正義問題。

又或這麼說吧,當我們把重點放在純粹的階級流動,就更少的會去關注與共創一個「任何階級都能有尊嚴適得其所」的共善社會。

我們到底是要一個階級雖能互換,但人人卻信奉少數利益導向的價值觀;還是一個共好且群體的繁榮,讓每個角色都能快樂的投入他的工作、享有均等的保障,無論這份工作是醫生律師法官,還是建築工人清道夫或烘焙師? 第二,把翻轉階級作為目標,教育也就成了手段之一,而非投入在學習,以及單純享受獲取知識的快樂。

因為階級流動的最有效方式,便是把「從好的大學畢業」與「找到好的工作」強力的連結起來,這之中,再加上「成功學」、「美國夢」,又或桑德爾所謂的「才德霸權」的推波助瀾,讓認同這套價值觀的人,無論貧富貴賤,會把畢生精力與時間放在「向上爬」,讓財富、地位這些可財務量化的指標,化作身份與認同感,而非真正去創新創造、實踐美德,去從事那些無法財務量化卻有意義的事物,例如志工服務、關懷社會議題,或願意以自身的職業為榮。

無論做什麼都能有所貢獻,培養公民品德,共創公正善良的社會。

圖/ViktorKiryanov@Unsplash 更別提,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讓本就已經固化的社會結構,變得更難以撼動。

貧者越貧,富者越富,而但凡是才德制霸權社會的既得利益者,變成富裕的家長之後,自然也深知這點,更願意花費資源,投入在子女的教育。

反之,未能從中獲益的群體,他們的子女自然也必須承受更大的壓力,且面對不公平的競爭。

什麼是UBI?和教育何干? 有學者提出,或許,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BasicIncome,以下簡稱UBI),會是一個解決方案。

UBI顧名思義,就是由政府定期定額的向全體國民發放金錢,由於是不設門檻,且雨露均霑的發放,故這筆錢會被視為「收入」,而非其他名目的津貼或補償。

全民基本收入,在近幾年成為顯學,有別於傳統的福利國家政策,UBI更強調在覆蓋率要達到全民受惠,以及基於政府財政負擔、公平性、可執行性、社會安全網絡,乃至對「不勞而獲」方面的顧慮,史坦丁(GuyStanding)教授在《寫給每個人的基本收入讀本》中已有充分論述,也分門別類的正面回應幾大常見的質疑和挑戰,對UBI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考。

每個人每月(或每週)都能從政府領取固定的收入,我們暫且先假定可行──那跟改變教育與社會的傳統框架,又有什麼關聯?其實,除了最淺顯的理由:至少讓中低收入戶子女得以有一筆穩定的「學費」之外,無需分神在打工而影響學業,或必須幫助家庭經濟,而犧牲學習時間;更深層次的意涵,則是希望擴及求學階段與接續的職涯發展,讓每個人,特別是非處優勢地位的人,能夠從「學習與勞動疏離化」的結構中,給解放出來。

「勞動疏離化」是社會學者馬克思,在分析勞動這件事的時候,所提出的「疏離化」(alienation)概念。

而本文針對教育議題,也把受教或求學視為勞動的前期準備,又或屬於能力養成,以因應未來勞動所需具備的專業。

也因此,廣義來講,教育也是勞動的一部分,而馬克思所謂的「疏離化」,亦可適用於教育與受教者的關係,並探討教育資源的不平等,以及教育欲達成的目的。

什麼是疏離化?楊理然在〈馬克思如何分析勞動?〉一文中,介紹到馬克思時認為,理想的狀態下,勞動(labour)應是將自己的能力或想法,予以「外在化」的實踐過程。

換言之,勞動是一種自我實現與表達,如同教育學習一樣,應是一種對自我的探索,挖掘與實踐興趣的過程,而這樣的過程,擺放在理想的社會體制下,可以為群體創造貢獻,並依此貢獻獲取合理的報酬。

圖/Lisanto李奕良@Unsplash 舉例來說,對烘焙感興趣的麵包師傅,有新的想法,想嘗試新配方,他便會透過勞動,將此想法「外在化」,也就是做出新品種的手工麵包。

在這個過程中,他會與「生產行為」本身,製作出來的「產品」,乃至「與他人的互動」而建立起關係。

與之相對立的,則是工業化的專業分工,把勞動過程破碎化,讓產量提高,但每個角色卻會與自己的勞動過程產生疏離化。

不過,專業分工的情況下生產會非常有效率,但勞動的唯一目的,似乎變成不斷獲取更多的報酬,而非欣然投入在生產製造的過程。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當代社會,工作難以作為「自我價值的實踐」,以及即便沒有過勞,但仍很多人覺得工作沒有意義,每天渾渾噩噩。

教育亦是如此,當階級流動成為目的,學習成為晉身上流社會的工具時,極大化「工具理性」就是很自然而然,最有效率的一種思考模式。

學生、家長、學校以及政府,在解決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和促使社會階級的正常流動兩方面,皆以工具理性的方式思考,或許,的確有機會透過短期手段來重新分配資源,讓帳面上的流動比例看起來稍稍好一些,但長遠來看,並未真正思索結構性的問題,意即,我們到底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社會? UBI可能是最直接,也最淺顯,但尚未大規模驗證是否有效的方案。

基本收入可能緩解教育的問題,甚至在某些方面,比繁星計劃和多元入學方案更為有效的原因在於,從根本上針對馬克思所謂的「疏離感」,降低其嚴重的程度。

高薪與精英主義,無益打造更公平的社會 哲學家范.帕雷斯(PhilippeVanParijs)認為基本收入能為人帶來真正的自由,而自由可以很大程度上,鼓勵人們去與「所接受的教育」與「所從事的勞動」,以及相關的利害關係人,建立更親密關係,從中,也相對預期能獲得更高的滿足感。

當基本收入可以滿足後,我們或許可以無需為了「賺錢」而勞動,為了「翻轉階級」而努力接受教育,而是可以投入在適才適所的地方,而非不斷追捧高薪與菁英主義。

全球化與精英主義帶給高學歷者豐厚的報酬,卻對大多數的一般勞工助益甚微。

數據顯示,從1979到2016年,美國製造業的工作機會減少了約7百萬個,生產力雖因技術發展而大幅提高,但每個藍領勞工從生產行為中分配到的報酬卻越來越少,決大部分流入股東、高階管理層,和那些所謂擁有高學歷的社會菁英口袋裡。

圖/BethanyLegg@Unsplash 1970年代,美國公司執行長的所得,是基層勞工的約30倍,但到了2014,這個比值已超過300倍,而放眼望去,你很難看到「出生寒微」的執行長或公司高層,這在數十年前或許還有機會,但在當代以「功績志」或「學經歷至上」的社會氛圍下,幾乎不可能。

誠然,要改變教育分配不均這件事,如同要改革貧富不均一樣,困擾著為數眾多的經濟學家與政府決策者。

可能但凡有人類文明以來,「不平等」就是鐵錚錚存在的現象,只不過在不同的時代與體制之下,赤裸裸的彰顯,或包裝以其他體面的外衣,例如「才德制」或「美國夢」,間接的影響著所有人。

想修補不平等或分配不均帶來的傷害,光是更多的補貼、更大動作(或做做樣子)的重新分配,恐怕都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思考如何看到教育本身,以及後續銜接的職業,重新探討一份學位、一份工作的內在價值,並打破現有的尊嚴階序(hierachyofesteem),而非僅鞏固傳統的觀念,讓人人都能因為有了基本保障與自由,能夠選擇真正有興趣的領域,發揮自身價值,讓自我實踐成為社會衡量貢獻度的依據,而非以GDP的角度,去追求更高的薪資與生產效率。

《正義論》的作者、美國政治哲學家JohnRawls 曾言:「受到天賦青睞者無論是誰,唯有當其天賦帶來的利益能改善不受青睞者的處境時,才配享有那些利益。

」而UBI提供另一個角度,讓不受天賦與先天條件青睞的弱勢者,得以更有機會去實踐自己的價值;進而,改變沈積已久的框架,與習以為常的制度。

或許,一個各個領域都能受到尊重、保障,與適足發展的共好社會,才是我們應該結合教育,去思考的方向。

執行編輯:吳玲臻 核稿編輯:林欣蘋 階級流動 升學 教育 學習 菁英 貧富差距 關聯閱讀 我們生在「階級僵化」史上最嚴重的時代,命運註定無法翻轉?──別被耍了,事實極可能恰恰相反 底層人民的悲歌:從《寄生上流》,看韓國乃至全球的貧窮困境 無感、無用、無力的教學現場,如何翻轉?──我們在臺東,努力發揮偏鄉最獨特的「優勢」 作品推薦 活在工寮裡的孩子們——耀眼大樓來自他們的血汗,許多人卻從一出生,就註定複製父母輩的悲慘境遇 「放棄OO,投身XX」比較了不起?「成就都靠自己努力」?事實或許並非如此 參考資料 TOP JackI.C.Huang/TheWorld2.0 JackI.C.Huang,台北人,倫敦大學主修國際經濟與全球化管理,畢業後回到亞洲。

目前在曼谷,先後任職於聯合國亞太投資貿易處(TID)與Officeof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OICT),協助fuelmanagement系統開發和支援維和部隊的運作,必要時得出差前往剛果、南蘇丹、索馬利亞與象牙海岸......。

足跡走遍世界20多國,曾旅居紐約、舊金山、首爾、北京、新加坡、歐洲等地。

喜歡接觸新事物,腦子裡總是有左派與右派的思想不停衝撞。

看更多 上一篇 【最接地氣的國際觀教育】「師法盲人」的體驗教學:讓孩子用心感受比逼他死背有用多了! 下一篇 從「世界級」高中的錄取標準,反思成功的定義:比起個人成就,UWC更看重「利他」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時事CurrentAffairs 「人人有錢拿」的無條件基本收入,究竟道理何在?——淺談UBI的常見爭議與實驗結果 科技Technology 人人平等的投票,很可能並不是最好的民主制度 讀家說法BookReview 《兼任下流》:面對高等教育的全面崩壞,學術工作者將何去何從? 教育Education 【技職潮人夢系列】臺科大建築系專任副教授暨副總務長陳彥廷:喜歡這份工作,就要蹲得比別人深! 廣編企劃|【中國信託銀行理財會客室】超前部署,創造跨世代理財新價值 熱門文章 1 拜登和習近平終於「見面」了!開場友好,在台灣問題上展現分歧──雙方的底線在哪裡?(BBCNews中文) 2 雪季來了!加拿大國內旅遊(Staycation)風潮正盛──我的渡假首選:藍山滑雪勝地 3 我在加拿大家事法庭隱密室,目睹「親密伴侶暴力」一再重演──憾事發生前,你我都能做的事 4 美國有錢人,跟你想的不太一樣:勤儉、低調、靠自己 5 「不要追求成功,要追求幸福。

」──台師大TEDx年會演講(下) 6 《內向心理學》:內向性格無關社交能力,別再問「你為什麼這麼安靜?」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1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