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效應:為什麼我們總在愛中受傷,在人際關係中受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二十世紀以來最重要的心理學理論現代行為心理學的基礎認識依戀理論,認識自己,重新與他人建構正向的 ... 五個形容詞:評估成人的依戀模式(安全型、焦慮型、逃避型) 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博客來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0結帳 您好 ( 登出 )     登入     加入會員 購物金 購物金 0 儲值金 0 E-Coupon 0 張 單品折價券 0 張 會員專區 電子書櫃 線上客服 繁體 關閉廣告 展開廣告 回博客來首頁 客服公告:反詐騙!提醒您「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資料」詳情 移動滑鼠展開全站分類 :::全站分類 全站分類 :::網站搜尋 全部 展開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百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搜尋 熱門關鍵字 加密貨幣 彼得林區 隱性虐待 間諜家家酒 中文書 新書 預購 排行榜 選書 即將出版 特價書 香港出版 讀者書評 出版社專區 分類總覽 博客來中文書心理勵志人際關係人脈/處世商品介紹 看大圖 !上頁 下頁 主題活動 試閱 依戀效應:為什麼我們總在愛中受傷,在人際關係中受挫? THEATTACHMENTEFFECT:ExploringthePowerfulWaysOurEarliestBondShapesOurRelationshipsandLives 可購買版本(2): 電子書 優惠價266元 平裝 優惠價300元 已追蹤作者:[ 修改 ] 確定 取消 作者:皮特‧羅文海姆   新功能介紹原文作者:PeterLovenheim譯者:廖綉玉出版社:三采   新功能介紹出版日期:2019/11/08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80元 優惠價:79折300元優惠期限:2022年05月01日止 使用購物金最高可抵100% 詳情 1點OPENPOINT可兌換1點購物金,1點購物金可抵1元,實際點數依您帳戶為準。

如何獲得OPENPOINT點數?如何兌換購物金?詳見OPENPOINT說明 查詢我的購物金?登入會員專區 運送方式:臺灣與離島海外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可配送點:全球可取貨點: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 載入中... 我要寫評鑑 分享 優惠組合 依戀效應:為什麼我們總在愛中受傷,在人際關係中受挫? 原價:380元 加 擺脫不安的50個情緒修補練習【不被情緒勒索的51個方法2】 原價:380元 優惠組合價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延伸2書75折 2022-02-25→2022-04-20 原價:760元 組合價 75 折 570 元 放入購物車 上頁下頁   內容簡介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經營友誼,卻老是把對方嚇跑?   為什麼在職場上,我總是無法與人好好相處?   為什麼我和伴侶明明不適合卻又互相吸引,最後又總是互相傷害?     ★亞馬遜讀者後悔莫及:   「我真希望自己十年前就讀到這本書!」     ★美國亞馬遜書店★★★★★讀者5星至高好評!   ★《依附》作者 阿米爾‧樂維(AmirLevine)博士讚不絕口!   ★美國心理學會董事會前主席 哈利‧萊斯(HarryReis)博士 感動專文推薦     原來,幼童時期與父母的互動,   會深深影響我們如何與他人相處。

    每個人都有一種依戀模式,   你是安全型依戀、焦慮型依戀,還是逃避型依戀?   找出自己的依戀模式,   你需要的不是一段新關係,而是認識自己的內心。

  二十世紀以來最重要的心理學理論   現代行為心理學的基礎   認識依戀理論,認識自己,重新與他人建構正向的關係     你是否好奇過,   為什麼自己與人互動時,   總是犯著相同的錯誤?   明明想表現得落落大方,卻常常焦慮恐慌、狼狽不堪?   明明很在意這段友誼,最後卻總是惡言相向、火爆收場?   明明很喜歡對方,同時卻又想逃離他/她?     其實,這一切都可能是你的依戀模式在悄悄作祟!     你需要的不是一段新關係,而是認識自己的內心。

  找出自己的依戀模式,   才有可能徹底改變生活中的糟糕關係。

    36道依戀指數測驗題,找出自己的依戀模式。

  12則真實案例分享,掌握四大依戀模式成因,   10項依戀功課,全面扭轉生活中的負面關係。

    了解自己的依戀模式,就能正確運用它,   尋找合適的戀愛對象或工作夥伴,修復婚姻、友情等各種人際關係,   還能提供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遵循本書課程的指引,   一個母親可以運用依戀理論,教養出乖巧又快樂的孩子;   一對戀人可以在知悉彼此依戀模式的前提下,經營出一段成功的關係;   一間小公司可以利用依戀理論,讓焦慮依戀型的員工發揮獨到專長。

    本書附錄還收錄三種依戀模式測驗網址,立刻來找出你的依戀模式吧!   (1)親密關係體驗量表(英文網站)(網址:www.web-research-design.net/cgi-bin/crq/crq.pl)   (2)人際依附風格測驗(網址:www.tip.org.tw/evaluatefree11)   (3)愛情依戀量表(網址:www.tip.org.tw/aabti)   本書特色   聽別人的故事,理解自己的習性:12則真實案例,完整理解四大依戀模式。

  做測驗,實際練習:36道依戀指數測驗題,10項依戀功課,改變你生活中那些糟糕的關係。

專業推薦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舒霖(柯書林)《小心肝變大暴龍》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皮特‧羅文海姆(PeterLovenheim)     羅文海姆擁有波士頓大學新聞學學位,以及康乃爾大學法學院學位,為資深獲獎記者,其作品常見於《紐約時報》、《紐約》雙週刊、《PARADE雜誌》、《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Moment雜誌》等知名媒體,目前在美國馬里蘭作家中心教授寫作課。

他的著作《鄰里之間》(IntheNeighborhood:TheSearchforCommunityonanAmericanStreet,OneSleepoverataTime)獲選邦諾書店最佳發現獎,以及第一屆索卡洛公共圖書獎年度好書。

  譯者簡介    廖綉玉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中英筆譯組畢業。

  曾任金融機構翻譯人員,喜歡在文字堆裡打滾。

  譯有《發光體》、《獨居日記》、《愛麗絲鏡中奇遇》、《妳以為妳是誰?:諾貝爾獎得主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集10》、《龐克教母薇薇安‧魏斯伍德》等書。

    如蒙賜教,請寄信箱:[email protected]     目錄 推薦序: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哈利・萊斯(HarryReis)   作者序   第一部:什麼是「依戀」? 1.老虎來了:依戀模式的源頭 2.五個形容詞:評估成人的依戀模式(安全型、焦慮型、逃避型) 3.媽媽回來了:兒童的依戀模式(安全型、焦慮型、逃避型、混亂型) 4.進入掃描儀:依戀與大腦 第二部:生活中的依戀 1.咖啡約會:依戀與約會 2.養育人類:依戀與教養 3.近身慢舞:依戀與婚姻 4.時髦與優雅:依戀與友誼 5.當年紀漸長:依戀與老化 第三部:社會中的依戀 1.獲得工作:依戀與職場 2.終場哨音響起前:依戀與運動 3.追隨領袖:依戀與政治 4.祢與我同在:依戀與宗教 後記:最重要的十項依戀功課 1.了解你的依戀模式 2.與你的依戀模式共處或想辦法改變 3.你可以努力改變依戀模式 4.努力讓你的孩子擁有安全型依戀 5.請記住,其他人也會受依戀模式影響 6.利用依戀知識,找到適合的對象 7.利用依戀知識來挽救感情 8.支持親職教育、帶薪育嬰假、日托機構 9.幫助混亂型依戀的高風險孩子 10.承認我們都需要依戀 詞彙表 資源與延伸閱讀   附錄:依戀測驗 1.與伴侶保持親密的關係,對我而言並不難。

2.我經常擔心伴侶不想和我在一起。

3.我經常擔心伴侶不是真的愛我。

4.我會向伴侶尋求協助,而且這麼做的確有幫助。

5.我經常希望伴侶對我的情感能像我對他的情感一樣強烈。

6.我和伴侶之間的關係令我感到憂心。

7.我會和伴侶商量事情。

8.當我向伴侶表達情感時,我擔心他對我沒有相同的感覺。

9.我不怎麼擔心伴侶會離開我。

10.我的伴侶好像只有在我生氣時才會注意到我。

11.我可以自在地依賴我的伴侶。

12.我不怎麼擔心自己會被拋棄。

13.我的伴侶讓我對自己產生懷疑。

14.我發現我與伴侶的關係並不如我想要的那樣親近。

15.我擔心我會失去伴侶的愛。

16.我對親密關係的渴望有時會嚇跑別人。

17.我擔心自己配不上其他人。

18.依賴伴侶對我來說是件容易的事。

19.我寧可不要向伴侶表達我內心深處的想法。

20.我能自在地與伴侶分享我的想法與感受。

21.我擔心我的伴侶不像我在乎他一樣地在乎我。

22.我發現自己很難依賴伴侶。

23.我擔心一旦伴侶認識真實的我,他就不喜歡我了。

24.與伴侶保持親密讓我感到很自在。

25.對伴侶敞開心胸讓我感到很不自在。

26.我寧可不要與伴侶太過親密。

27.當伴侶想與我親近時,我會感到很不自在。

28.親近伴侶對我來說是件相對容易的事。

29.我常會與伴侶討論自己遇到的問題與煩惱。

30.我會與伴侶分享一切的想法。

31.有時伴侶對我的情感會無緣無故出現變化。

32.見不到另一半時,我會擔心他可能對別人產生興趣。

33.伴侶太靠近我的時候,我會很緊張。

34.向伴侶示愛對我來說是件容易的事。

35.如果我無法從伴侶身上獲得情感與支持,我會很生氣。

36.我的伴侶能夠真正理解我和我的需求。

看更多   序 作者序   這段感情一開始很美妙,就像所有的戀情一樣,但後來我們不斷爭吵,分分合合。

以最簡單的話來說,她一直在尋求我無法給予的承諾,而我尋求她無法給予的親密情感。

我們分手又和好無數次;提出分手的都是她,主動和好的通常是我,我們就這樣陷入不斷重複的循環。

    這種情況持續了多年。

    我們為這段終成泡影的感情投入許多心力,這讓人無比難過。

然而我們永遠無法讓它圓滿,我認為這對我們兩人來說始終是個謎。

    我們最後一次分手的幾個月後,我在偶然間發現了某個讓人大開眼界的東西。

我去探望讀大學的女兒,在她的心理學講義上讀到了一篇關於依戀理論的文章,該作者描述了兩種特定依戀模式的人試圖成為伴侶時經常會發生的事。

「這類型的伴侶⋯⋯往往變得極度對立,焦慮型依戀的人容易感到焦慮並要求更親密的關係,逃避型依戀模式的人則習慣將對方推開、不願意溝通,兩人可能會經歷多次分手與和好⋯⋯這樣的關係可能一觸即發⋯⋯逃避型依戀的人通常是決定退出這段關係的人。

」     當時我不了解什麼是「依戀模式」,也不熟悉「焦慮型依戀」與「逃避型依戀」這些名稱,但我坐在女兒的宿舍裡,搞懂了幾件事。

我的前女友不願打開心房,而且經常因衝突而疏遠我,這符合逃避型依戀模式;我需要親密的情感關係,與其孤單一人,我寧願緊緊抓住一段感情不放,這符合焦慮型依戀模式。

    該作者接著說,這兩種依戀模式的糟糕配對很常見—有些研究人員稱之為「焦慮逃避型困境」—除非這對伴侶能夠理解並學習解決這樣的困境,否則這段感情通常不會有好結果。

    這個啟示來得太晚,無法挽救我不幸的戀情,但它確實讓我想更進一步認識這個名為「依戀」的神祕東西。

    依戀理論是由英國精神病學家兼精神分析師約翰.鮑比所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鮑比在孤兒院工作,看到許多孩子獲得了良好的飲食和醫療照顧,卻還是無法健康強壯地長大。

事實上,很多孩童撐不下去,死了。

一般常見的兒童發展理論都無法解釋這種現象。

    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鮑比參考了進化生物學、動物行為學、社會心理學等多元領域,發展出一套嶄新的依戀理論。

簡而言之,由於剛出生的人類嬰兒沒有能力照顧或保護自己,他們會本能地尋找並依附一位稱職可靠的照顧者,這位照顧者通常是母親,也可能是父親、(外)祖父母、保姆,或其他在場且能滿足嬰兒基本需求的成年人。

    如果嬰兒成功尋得持續性的照顧,便可發展出情緒安全感;如果失敗了,他將無法獲得安全感。

    嬰兒尋求照顧的成敗塑造了嬰兒發育中的大腦,影響了核心情緒與人格結構,從而創造對於人際關係的一套普遍信念與期望,更進一步影響我們的感受及我們這一生的人際關係表現,當然也包括我們與戀人的關係,或是我們與任何人事物的關係。

這就是「依戀效應」。

總而言之,一個人最初的依戀經驗很重要,決定了性格,而且賭注極高。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童年早期的依戀經驗發生在我們最早的記憶之前,通常是在兩歲前。

然而套句鮑比的話,它有能力影響人們「從搖籃到墳墓」的人際關係。

    這是因為依戀系統與生殖系統一樣,是人類基礎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為我們設計的生存方式。

我們一出生,便會本能地依附那些可靠的、能夠保護我們、回應我們生存需求的人。

成年後,我們會與深愛的人,以及少數能提供我們安全感與保障的人建立關係。

我們生來就需要與人交往並建立關係,只要我們活著,這一點就永遠不會改變。

    全世界有許多研究人員致力於理解並驗證鮑比的理論,而且每年都有數百或數千項新研究成果出爐。

    精神科醫師湯瑪斯.路易斯(ThomasLewis)博士及其同事指出,童年早期的經驗會塑造人際關係的運作模式,讓我們記住對於「愛」的印象。

所以最初的依戀很重要,不僅影響我們與伴侶的關係,也影響我們與其他人的關係。

    一些最新的研究證實,兒童時期的依戀模式遠不只影響我們與家庭及伴侶的親密關係。

事實上,它們可能延伸到各種人際關係:工作方面,它們會影響我們與同事及老闆的關係;運動方面,它們會影響我們與隊友及教練的關係;政治方面,它們會影響我們的政治傾向及我們選擇支持的候選人;即使在心靈領域,它們也會影響我們對於宗教信仰的選擇,以及我們與神建立關係的方式。

    是的,它們甚至會影響我們如何與神建立關係。

    有幸成為安全型依戀的人,無論是在童年時或成年後,往往擁有更讓人滿意、更穩定的人際關係。

他們覺得自己值得被愛、被照顧,因此有更強的自尊心,往往更願意付出,更能包容他人,面對疾病與親人死亡等挑戰時,表現出更強的適應力。

身為父母所能盡力為孩子提供的最棒禮物,就是安全型依戀。

    那些擁有不安全型依戀(逃避型與焦慮型)的人,比較容易陷入人際關係的困境,並且可能得學著處理親密與信任的問題。

儘管如此,不安全型依戀的人也有可能具備獨特的優勢。

新的研究結果顯示,當受試者置身在看似險惡的環境(因電腦故障而煙霧逐漸瀰漫的房間),高度焦慮型依戀的人對於威脅特別敏銳,他們會率先發現危險;高度逃避型依戀的人重視獨立與自立,他們會率先找到逃生路線脫險。

    雖然多數成年人的依戀模式與童年早期發展出的依戀模式相同,但這是可能改變的。

原本因不可靠的照顧者而導致不安全型依戀的人,可以透過與安全型依戀者(教師、心靈導師、教練、伴侶)建立長期健全的關係,或藉由反省與治療,甚至是養育子女而實現安全型依戀,研究人員將此稱為「習得的安全型依戀」。

(想快速評估自己的依戀模式,請參閱附錄,做個簡短的依戀測驗。

)     對我來說,了解自己的依戀模式改變了我的人生。

當我意識到自己的依戀系統會在何時影響我的行為反應,我便可以改變或延遲我原本會有的反應—特別是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以達到更有利的結果。

舉例來說,我談戀愛時,如果我的戀人在最後一刻取消計畫,我有時會不信任她的說法,或是反應過度;這是焦慮型依戀者在面對情感的真實威脅或想像威脅時,兩種典型的回應方式。

同樣地,當我身體不舒服時,我會小題大作地預測最糟糕的結果;這是焦慮型依戀者對於疾病的常見反應。

一旦我了解這些反應部分來自我的不安全型依戀作祟,我會自問,我的反應是否其來有自?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現在我也會注意到依戀模式對其他人的影響。

在朋友面對孩子離家讀大學、失業或親人去世等重大變故時,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依戀模式的影響;當年輕的朋友嘗試約會、找個適合的伴侶,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依戀模式的影響;看到子女長大成人、追求事業、結婚、撫養孩子,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依戀模式的影響。

若能了解人們為什麼會做出那些反應,而其中一個原因來自他們的依戀模式,我們也許就能給予彼此更多的體諒、支持與寬容,找到更融洽的相處方式。

    於是我開始著手撰寫這本書,盡可能挖掘關於依戀理論的大小研究與例子,讓大家更了解依戀模式如何影響我們。

這趟旅程從我自己的故事開始。

我想了解自己的依戀模式以及形成的原因,為此,我拜訪了該研究領域的多位頂尖專家,徹底探究我與父母及其他照顧者之間的關係,探討這些早期經歷如何影響我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這其中的某些回憶顯然非常私密。

    一旦我了解了自己的依戀模式,就會想了解其他人。

我與形形色色的人們交談,聊聊依戀模式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包括約會、育兒、婚姻、事業、老化、工作、運動、政治、心靈。

這些人本著對於依戀模式的理解,有意識地與他人互動,讓自己的工作、生活、人際關係等各方面都因此而受益,包括:     •一位母親利用依戀教養的原則,以更實際可行的方式撫養兒子(參見第六章)。

   •一對年輕夫婦與治療師合作,試圖挽救婚姻;這位治療師受過以依戀理論為基礎的諮詢技巧訓練(見第七章)。

   •一位教練藉由了解球員的依戀模式,協助他們發揮最佳表現(參見第十一章)。

   •兩個年輕人運用依戀理論,改善第一次約會時的互動方式(參見第五章)。

   •一間小型企業的老闆如何打造默契絕佳的團隊,提供多元依戀模式的員工發揮所長的空間(參見第十章)。

    我甚至研究了依戀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的政治領袖及其治理能力,並且為前美國總統候選人進行了一次成人依戀訪談(參見第十二章)。

    透過這本書,我希望你能了解依戀如何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以及「你自己的」人際關係與生活。

我在後記討論了善用依戀理論的十項重要功課,你可以利用這些實際又有用的方法來改善自己和周遭人們的生活。

附錄的依戀測驗可用於評估個人依戀模式,參考資料則列出了相關組織、書籍、網站,讓你進一步了解以依戀理論為基礎的約會、兒童發展及育兒、婚姻諮詢、個人治療等。

    約翰.鮑比的開創性理論,如今被學界普遍認為是兒童發展與社會心理學的基礎。

事實上,他的理論是所有行為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基礎。

馬里蘭大學的茱德.卡西迪(JudeCassidy)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菲利普.沙弗(PhillipShaver)等知名國家研究員宣稱,依戀理論是「二十與二十一世紀心理學研究中極為廣泛、深刻、創新的理論」。

威廉與瑪麗學院的李.柯克派屈克(LeeA.Kirkpatrick)主張,依戀理論是「極其成功的心理學理論。

」加拿大心理學家兼作家蘇.強森(SueJohnson)的觀點,是許多心理學領域的專家對鮑比的典型意見:「我是心理學家,我是人類,如果我得頒獎給任何人提出的一套最佳想法,我會頒給約翰.鮑比,而不是佛洛伊德或其他任何研究人類的專家。

」     二○○五年,哈佛大學登山社在吉爾吉斯與中國邊境附近登山,並將一座一萬九千英尺高、白雪皚皚的山峰命名為約翰鮑比山,這是真正的崇高榮譽。

    如果整個社會對於依戀理論及其含意能有更深入的認識,又會如何?我們的文化不斷釋放這樣的訊息,亦即越是獨立、不需要他人援助的個體,進化程度越高。

我相信這種態度是美國拓荒者成為孤單冒險家神話的遺風,並且與生物學相悖。

依戀系統告訴我們,為了安全與保障,我們永遠需要與其他人—至少是幾位對你有特殊意義的人,保持聯繫,並且唯有通過互相依賴才能成為最堅強真實的自我。

    然而我們將獨立描繪得如此理想,到了最後,太多人選擇獨自生活,不與家人同住,不與鄰居往來,導致社會關係疏離。

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報導,現今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自己沒有可信任的人。

精神科醫師湯瑪斯.路易斯及其同事說:「美國當代文化就像一場大型實驗,正不斷剝奪人們最渴望的事物。

」     在我得知依戀理論不久後,認識了家鄉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哈利.萊斯。

他告訴我,他即將開一門與依戀理論有關的課程,如果我有興趣,歡迎我去上課。

    我熱切地接受了他的慷慨提議,從這裡踏上了我的發現之旅。

    如果人們能更深入、廣泛地了解依戀的運作方式,而不是只有研究員與心理學家了解這些事,我相信,我們的人際關係將會變得更豐富、更令人滿意。

推薦序   當初皮特.羅文海姆來找我,詢問是否能旁聽我在羅徹斯特大學開的人際關係課程,我說:「當然可以。

」我一向歡迎訪客,特別是那些有一定年紀與閱歷的人,或許他們能帶給二十出頭的學生們一些不同的觀點。

皮特似乎很感興趣,我以為他會旁聽兩、三次課,然後就和之前其他人一樣,優雅地離開。

然而面對這個龐大且活躍的研究領域,這小小的研究樣本顯然無法滿足皮特的好奇心。

他在課堂上全神貫注,幾乎從不缺席,課後我們約在十二角廣場的星巴克聊天時,他會繼續提問。

他一開始提出的問題並不複雜,即使如此,他將好奇心與他的新聞分析專業結合,這些問題仍舊明確地點出了我在課堂上探究的主題。

鄰桌的女性忍不住想加入我們的聊天,我一點也不意外。

    數千年來,人們深深著迷於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試圖去了解它們成敗的原因,以及是什麼讓它們成為生命中最痛苦卻最有意義的部分。

我們可以從過去的歷史紀錄找出人際關係的「規則」與意識形態,而科學研究則是在這項領域中相對較新的嘗試,客觀地評估,大約是從二十世紀初期開始。

毫無疑問地,我相信依戀理論代表了人們目前在這項研究領域所能提出的最深刻見解。

    理論來自於社會科學,也運用於社會科學。

嶄新的理論通常一開始會帶來興奮與騷動,然後隨著人們提出更多創新的見解而逐漸枯竭,被更出色的新理論所取代。

但依戀理論則不然。

我在一九八二年初次聽聞約翰.鮑比(JohnBowlby,1907-1990)的理論,當時我正在丹佛大學進行休假研究,而該大學的菲利普.沙弗(PhillipShaver)教授與辛蒂.哈珊(CindyHazan)博士開始將依戀理論應用於解析成人的感情關係。

在此之前,依戀理論主要的關注目標為幼兒及其照顧者。

當他們的開創性研究變成科學文獻,依戀理論的領域迅速擴大,衍生出數百甚至數千項新研究。

從那之後,我一直在觀察人們對依戀理論的興趣何時會冷卻下來,就像之前其他許多理論一樣,但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

不可思議的是,人們對依戀理論的研究熱度至今未減。

    是什麼原因讓這個理論歷久不衰?皮特說,每當我在課堂上開始講述依戀理論時,即使最不專心的學生也會立刻抬頭,專心聽講。

研究人員從觀察哺乳動物的普遍行為做出發點,解釋幼兒與照顧者的最初互動經驗何以塑造人們從童年到老年的人際關係,如此引人入勝的觀點,鮮少有其他理論做得到。

依戀理論的觀察結果既客觀、敏銳,同時又與每個人的感受極度相關,當人們聆聽依戀理論的內容時,很難不會有這種想法:「沒錯,就是這樣!」     依戀理論將嚴肅連貫的理論與生命中許多重要且深刻的人性關懷相互結合,藉此獲得非凡的解釋力量。

我向讀者保證,了解依戀理論,對於人際關係與情感生活將會產生全新的觀點。

然而這不是一本心靈自助手冊,至少不是「永恆愛戀的十二個步驟」這種老掉牙指南。

這本書將讓你進一步了解人們產生感情連結與疏遠的原因和方式,並且教你充分運用這些知識來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

    我漸漸開始期待我們在星巴克的約會,透過對話,我了解到皮特是個堅持不懈的敏銳觀察者。

隨著他對依戀理論的理解逐漸加深,他的提問也越來越難。

不過我發現了他更令人欣賞的特質。

在本書中,你將與我一同看見他的勇敢和坦率,願意挑戰自己一生的經歷,揭露他的人際關係與心中想法(也許這正顯示了他的「習得的安全型依戀」,又或許反映出他先前的焦慮型依戀模式?請繼續閱讀並自行判斷吧)。

我們可以從皮特的寫作方式看見這些特質,他在研究與治療案例的分析中穿插了個人經歷,這些經歷雖然令人感傷,卻適切地揭露了依戀理論的要旨。

我認為這並非巧合。

依戀理論的精妙之處就是讓人理解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模式,而身為作家的皮特,他的才能就是用文字引出人們的感悟。

請別懷疑,這本書將個人經歷與研究治療實務並列,還有著依戀理論堅實的科學做基礎。

這無疑是一部會讓約翰.鮑比欣慰的大作。

  哈利・萊斯(HarryReis)博士,紐約羅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美國心理學會董事會前主席 看更多   詳細資料 ISBN:9789576582394叢書系列:MindMap規格:平裝/368頁/14.8x21x1.84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人際關係>人脈/處世   書籍延伸內容 最懂你的諮商展   內容連載 第一部:什麼是「依戀」? 1.老虎來了:依戀模式的源頭 每次要旁聽哈利.萊斯(HarryReis)教授在羅徹斯特大學的依戀理論課,我總是遲到,因為哈利教授的課開始時,我在附近一所大學教授的寫作課才剛結束,就算一路都是綠燈,而且立刻找到停車位,我趕到教室的時間也已經是上課十分鐘後了。

我總是悄悄從側門進入階梯教室,坐在最後一排的座位。

 然而遲到也有一些好處,我從教室後面可以看見全班一百多位學生,誰認真聽課,誰不專心上課,我都看得一清二楚。

上課第一天,我注意到附近座位有個男生在看電子郵件,另一個女生在瀏覽臉書,還有個男生在看股票。

 第一次上課那天,我坐下時,哈利教授正說著:「這是超棒的理論。

」他身高約一百九十公分,嗓音低沉宏亮,語調緩慢且從容不迫。

「我們認為這項理論解釋了人類的無數行為,包括童年與成年後的親密關係,包括人的一生中幾乎所有的人際關係。

」 當我得知哈利教授是研究人際關係的頂尖專家,而且就住在我老家紐約州羅徹斯特,開課講授依戀理論,我立刻邀他去喝咖啡。

我們聊到一半時,隔壁桌的一位婦女忽然轉身面對我們,幾近大吼地說:「哇!我願意付錢坐在你們那一桌,你們說的內容對極了。

我真希望自己年輕時就懂得這些道理,這樣就能省掉一大堆麻煩!」 奇怪的是,哈利教授似乎並不驚訝有人打岔。

 他告訴我:「人們聽到依戀理論,總會說:『對,這就是我想研究的事,這就是我想了解的事。

』」 我想了解自己的依戀模式,想了解它一直以來如何影響我的行為與人際關係。

我離過一次婚,後來又談過一段很久的感情。

如果進一步了解依戀理論能幫助我獲得令人滿意的穩定感情,那就是我想要的。

後來我對依戀理論的興趣越來越大,我想了解「依戀」如何影響人們的一生與社會上所有的人,包括家庭關係、朋友關係、撫養孩子的方式、職場相處之道,以及如何面對失去摯愛等,不勝枚舉。

也許依戀理論是一把鑰匙,能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個人行為與日常生活呢? 哈利教授將四張照片投影至大螢幕上:一位人類母親背著孩子,一位人類父親抱著兒子,讓他坐在膝上;一隻母貓正讓兩隻小貓吮奶,一隻北極熊媽媽將幼熊護在身下。

看完整內容連載   主題活動 2022世界閱讀日|寫中文書、中文電子書書評,送25元E-Coupon! 告訴我,你發生了什麼事?我知道那些痛都不會好,3/10-5/1單書5折起 改編自童話,結合深刻心理學的英國經典之作《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見證療癒與改變的發生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

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同類商品新上架 1. 冷暴力:揭開日常生活中精神虐待的真相 2. 放下的力量:不用心想,一樣事成 3. 想簡單,其實很簡單:過度思考的驚人解決方案 4. 與情緒工作(2版):情緒聚焦治療 5. 超高效學習:超級學霸╳跨界學習權威的35個PRO考試秘技 本類新品熱銷 1. 你發生過什麼事:【Amazon及紐約時報暢銷第1名!】關於創傷如何影響大腦與行為,以及我們能如何療癒自己 2. 擁抱你的內在家庭:運用IFS,重新愛你的內在人格,療癒過去受的傷 3. 原生家庭木馬快篩:三步驟解鎖並拋棄繼承家族負向印記 4. 鬆綁你的焦慮習慣:善用好奇心打破擔憂與恐懼的迴圈,有效戒除壞習慣的實證法則 5. 順勢溝通:一句話說到心坎裡!不消耗情緒,掌握優勢的39個對話練習 本類暢銷榜 1.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 2. 順勢溝通:一句話說到心坎裡!不消耗情緒,掌握優勢的39個對話練習 3. 最高閒聊法:再尷尬也能聊出花來,一生受用的人際溝通術 4.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十萬冊融冰紀念版,內附精美薩提爾練習專用練習本《冰山練習曲》):以好奇的姿態,理解你的內在冰山,探索自己,連結他人 5. 黃渤說話的藝術:為什麼他能讓周星馳佩服、林志玲以他為擇偶標準? 訂閱電子報 想獲得最新商品資訊,請訂閱免費電子報 關於我們 關於博客來 關於PCSC 隱私權政策 服務條款 人才募集 利害關係人專區 會員服務 加入會員 新手上路 會員分級 訂閱電子報 24小時隔日取貨 行動博客來 切換行動版 合作提案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加入供應商 AP策略聯盟 異業合作 客服中心 查詢帳號密碼 客服信箱 客服中心Q&A 線上客服 好站連結 OKAPI 閱讀生活誌 青春博客來 售票網 博客來Youtube 博客來粉絲團 得獎認證 天下雜誌2017金牌服務大賞 2016新世代最嚮往企業 SSL憑證服務 數位時代2012年台灣網站100強 電子發票推廣標章 dpmark資料隱私保護標章 數位時代2011台灣電子商務TOP50強 行政院環保署B2C網購包裝減量標章。

包裝減量。

環保材質。

循環包材。

客戶服務專線:02-26535588傳真:02-27885008服務時間:週一~五8:00~19:00,週六~日、例假日9:00~18:00,365天全年無休 博客來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臺灣115台北市南港區八德路四段768巷1弄18號B1之1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96922355-00000-9 Copyright©since1995books.com.twAllRights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