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大腦思考者 - Saney的生活學習網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多向思考者是屬於右腦思考者,全世界擁有20%的人,屬於這類型的人,常常被人說:「想太多了。

」或是常因胡思亂想而對人生感到疲憊、厭倦嗎? 關閉廣告 Saney的生活學習網誌 跳到主文 歡迎來到Saney的生活學習網誌 部落格全站分類:不設分類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Jan30Sat202122:45 多向大腦思考者 多向思考者是屬於右腦思考者,全世界擁有20%的人,屬於這類型的人,常常被人說:「想太多了。

」或是常因胡思亂想而對人生感到疲憊、厭倦嗎?「腦袋總是轉不停,甚至夜深人靜時,這些『胡思亂想』還是不斷冒出來,讓你一刻也不能休息。

」對於許多事情不斷地感到疑心、疑慮;對每件事都非常敏感;甚至對於細微的事情也無法輕易帶過,你一定會問:「有沒有可以讓我的腦袋暫時停止思考的方法呢?」 被譽為法國「國民心理師」的作者克莉司德‧布提可南曾表示,「想太多的你」只是與一般人比較不同,擁有比較細膩的想法和清醒的頭腦罷了。

想法太多的腦袋,「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定有人會想:「有人會因為自己太聰明,受盡折磨或變得不幸嗎?」事實上,這的確是「想太多」的人常有的情況;只是他們一開始並不承認自己比別人聰明,反而只說自己的心沒有喘息的機會,就連到了夜深人靜時,腦袋裡依然充斥著數不盡的想法,這些人對非常細微的小事也會感到疑心、疑慮,甚至敏感,因而對人生感到厭倦,想法太多的人精神層面過於活潑,觀察力與感官系統都非常敏銳、易感,也因為這樣,遇到難過的事,馬上就會淚流滿面;遇到壓力大的狀況,就容易逃避;面對不公不義的事情,會為他人挺身而出,當受到他人批評、欺騙或利用時,會變得非常脆弱,也因為善解人意,無法拒絕他人的請求。

這些人的想法很多、非常敏感;另一個原因可以說是右腦比左腦更具有支配性的影響力——屬於右腦思考者,使得他們產生和左腦思考者不同的思維模式和行為反應,總是擁有豐沛的情感和飽滿的情緒,這是因為右腦掌控情緒、直覺、本能等部分,讓人傾向使用五官的感覺來接收訊息。

這些人的想法就像樹枝一樣發散開來,透過驚人的觸發聯想能力,腦筋轉得飛快,作者也賦予他們一個美麗的名字「大腦多向思考者」。

想太多的人vs.一般人「哪裡」不一樣呢? 想太多的人與一般人哪裡不一樣呢?與一般人一同相處、生活,有什麼不同的意義嗎?對於想太多的人而言,他們該如何分辨哪些人對自己有益?哪些人對自己有害呢? 在日常生活當中,他們從小就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也不斷思考如何能得到大家的認同,但是自己獨特的看法導致和他人互動時一直受到挫折,用右腦思考的他們往往缺乏自我,容易產生自卑感,在他人面前捨棄「真我」,用「假我」的身分來適應社會。

這些想太多的人由於大腦比他人更活躍,常常評論自己的想法、分析別人的對話字句與行為。

因此,讓自己處於「他人無法理解自己,導致自己非常孤獨」的處境,也就是因為這樣,他們才常常聽到身邊的人說:「你的擔心都是沒有根據」、「你在意太多事情了」、「你總是對於一點都不重要的話太過敏感」等話語,讓他們認為自己無法適應現實社會而感到身心俱疲。

總是想太多的人的「生存之道」 這些精神層面較活潑的人,擁有非常敏感的感官神經、波濤洶湧的想法、低自尊、不擅長接受批判、隨時隨地都可能會出現的憂鬱症狀,這種痛苦和挫折其實都是因為他們為了變成和一般人一樣「客觀、理性、冷靜」,放棄自己原本的面貌才出現的,這些人接受原本的自我面貌,並提出了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法,你因為波濤洶湧的情緒風暴而感到疲倦嗎? 天生具有高敏度的感官,讓你神經系統感受到超乎常人數倍的刺激感,你的「超級大腦」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自然地運作,所以進行各層面的思考時,往往會有你的情緒慣性,不過,你依然能擁有多采多姿的日子,體驗幸福快樂的生活方式,即是大量開發你發散式的思維模式,找到適合你自己的能量情緒去整合自己的思緒。

因為他人不理解你而感到痛苦嗎? 精神層面過於活潑的人就像是混在鴨群中的天鵝,站在鴨群當中,天鵝總是自責:「為什麼我的脖子這麼長?我的翅膀這麼大?」這樣的人學會將自己隱藏起來,與別人相處時,盡可能保持沉默或武裝自己,避免受到批評或嘲笑,當他們發現自己可能無法成為鴨子時,可能陷入憂鬱,因為他們的幸福是看到所愛的人理解自己,喜歡原本的自己。

可以用與他人不同的樣貌好好活下去嗎? 你天生就擁有與他人不同的感覺、知覺與大腦,24小時不停轉動的發燙大腦就像是「有毒的禮物」;但如果能夠真心理解並接受自己的「特別之處」,好好活用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能力,就可以活得快樂無憂,由於想法太多,可能活得較累、較痛苦,透過捨棄完美主義、享受自己的成就、提升自我形象、撫慰內在小孩、開除內心的暴君、讓大腦更有效率……等方法建立自信心,好好重新認識這樣特別的自己,就能過著幸福的日子。

多向大腦思考者,在與周遭的人做事時,會有格格不入的狀況。

在現今社會的白領工作中,傳統的「左腦」能力──邏輯的、循序性的、分析性的、「試算表」類型的能力,仍然很重要,但擁有這些能力並不足夠,在今天,日益富裕的社會愈來愈期待新奇與驚人的突破,大部分的專業人士從事的工作,必須在這樣的期待下完成,這也意味著,這些工作變得很難外包給低成本的製造者、也很難自動化生產。

職場需求大不同 「右腦」的能力變得重要:如藝術感、同理心、全面性的思考等。

重拾資訊時代萎縮的能力 當今社會的成功關鍵,將是「高感性」與「高體會」兩項特質。

「高感性」的能力是指:創造藝術性及情緒性美感、辨認趨勢與機會、創作一篇令人滿意的精彩故事,以及發明一項世界都不知道它應當存在的發明;「高體會」則指能同理他人感受,瞭解人際互動的微妙、尋找自身喜悅,也引發他人的喜悅,及超越日復一日的事物,尋找生命意義與目的。

當許多銷售工作可以自動化,只會運算數學的銷售人員,就失去了價值,反而「同理心」能為銷售員業績加分,許多趨勢都點出:靠著知識與分析已經不夠;右腦主導的力量──設計、創新、同理心、整合力,正在興起。

作家品克在兩年前出版的《未來在等待的人才》書中,就預告了左右腦平衡,全腦時代的來臨。

耶魯大學法學博士畢業,他擔任過許多政府公職,也曾擔任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演講撰稿人;但近來他以暢銷作家為人所知,《未來在等待的人才》被翻譯成十六種語言,至今仍是《紐約時報》的暢銷書。

過去一世紀,西方社會盛行極度簡化、強調分析的生活模式;但物質優渥引發非物質的需求加深、全球化趨勢使得白領工作機會外流、科技進步甚至讓某些職業完全流失,這時,社會需要的,是擁有「高感性」與「高體會」能力的新人種。

他倡議:不只有功能,還重設計;不只有論點,還說故事;不只談專業,還需整合;不只講邏輯,還給關懷;不只能正經,還會玩樂;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

而「高感性」與「高體會」的能力,恰是大腦右半所主導,他認為,「右腦特質」將成未來職場順逆的主要關鍵,未來的工作者,將需要擁有「全腦思維」:有邏輯、解析的能力,也要具備直覺、宏觀與整合的能力。

現今社會的白領工作中,傳統的「左腦」能力──邏輯的、循序性的、分析性的、「試算表」類型的能力,仍然很重要,但擁有這些能力並不足夠。

在今天,日益富裕的社會愈來愈期待新奇與驚人的突破,大部分的專業人士從事的工作,必須在這樣的期待下完成,這也意味著,這些工作變得很難外包給低成本的製造者、也很難自動化生產。

職場需求大不同 「右腦」的能力變得重要:如藝術感、同理心、全面性的思考等。

現在,網路上有太多免費的資訊,而且軟體為會計工作提供了簡單而便宜的服務;在未來社會中,能勝出的會計師或財務規劃師,是要能精於瞭解客戶的真實需求與情感,同時將客戶的財務需求與人生目標連結的人。

重拾資訊時代萎縮的能力 當今社會的成功關鍵,將是「高感性」與「高體會」兩項特質。

「高感性」的能力是指:創造藝術性及情緒性美感、辨認趨勢與機會、創作一篇令人滿意的精彩故事,以及發明一項世界都不知道它應當存在的發明;「高體會」則指能同理他人感受,瞭解人際互動的微妙、尋找自身喜悅,也引發他人的喜悅,及超越日復一日的事物,尋找生命意義與目的,這兩項特質變得越來越重要,事實上,這兩個特質是每個人生來就具備的,雖然某些人可能有更強的傾向或表現,然而,這兩項能力就像肌肉一樣,如果不用它,就會萎縮,上個世紀的資訊時代並不需要這些能力,因此,就像訓練萎縮了的肌肉一樣,現在,我們必須重新鍛鍊它們。

在未來,「全腦思維」會變得更重要:我們必須同時運用左腦與右腦,我們大部分,都已經是如此,只是我們可能會偏向使用其中一腦。

學校教育在發展左腦的能力上是很成功的,而我們可以靠自己誘發或訓練出右腦的能力。

左腦主管思考數理邏輯,右腦發揮創意想像,從小培養發散性的多向思維模式,實際上是發揮右腦對圖形想像、創造力方面的記憶優勢,把左腦需要掌握的數學、順序、語言、邏輯等智慧,轉換成大腦容易接受、能理解、易聯繫、易回想的知識,從而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效率,在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發揮無限的智力潛能。

  文章標籤 右腦思考者 想太多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Saney Saney的生活學習網誌 Saney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全站分類:醫療保健個人分類:高敏感族此分類上一篇:童年經歷造成的敏感 此分類下一篇:高敏感具有的優勢與劣勢 上一篇:各種血型不同的水瓶座 下一篇:高敏感具有的優勢與劣勢 歷史上的今天 2021:各種血型不同的水瓶座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站方公告 [公告]MIB廣告分潤計劃、PIXwallet錢包帳戶條款異動通知[公告]2021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公告]新版部落格預設樣式上線 活動快報 最持妝的頂級粉底 最持妝遮瑕的頂級光澤粉底,突破光澤型粉底較為輕透... 看更多活動好康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社會議題(1) 社會議題(2) 愛(2) 是愛還是上癮(0)婚姻(0) 健康(1) 健康(2) 腦科學(1) 腦(4) 醫學(1) 醫學(0) 星座(1) 星座(2) 心理學(2) 心理學(21)心理學(11) 高敏感(1) 高敏感族(10) 靈性(1) 靈性覺醒(3) 人格測驗分析(1) 人格測驗(6) 玄學與哲學(2) 玄學(4)哲學(1) 人格(1) 人格(7) 霸凌(1) 霸凌(1) 精神疾病(2) 精神疾病(4)憂鬱症(0) 人類圖(1) 人類圖(4) 心情(0) 最新文章 我的好友 新聞交換(RSS) QRCode 誰來我家 動態訂閱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21八月(1) 2021七月(19) 2021六月(7) 2021五月(4) 2021四月(17) 2021三月(10) 2021二月(14) 2021一月(9) 2020十二月(1)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POWEREDBY (登入) 最新留言 {{article.user_name}} {{article.timestamp*1000|date:'MMM.dd.y.hh.mm'}} {{article.title}} {{article.content}} 我要留言 贊助商連結 月曆 « 十二月2021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我去誰家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1PIXNET 關閉視窗 PIXNET Facebook Yahoo! Google MSN {{guestName}} (登出)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

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最多顯示6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標題(最多顯示9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內容(最多140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 送出留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