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迷失於消費主義氣氛中的政治市場 - 知乎专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文章亦同步發佈在微信公眾號“梓蒙的民科”(ID: umizhpt) 導語:現狀是,民眾表面上對政治津津樂道,但是表面之下隱藏著無知。
快速消費主義化的政治 ...
无障碍写文章登录/注册——本文章亦同步發佈在微信公眾號“梓蒙的民科”(ID:umizhpt)導語:現狀是,民眾表面上對政治津津樂道,但是表面之下隱藏著無知。
快速消費主義化的政治市場,批量生產的政治產品針對口味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單獨打造,變得非常辛辣刺激,酣暢淋漓,但是少了幾分深沉和斟酌。
當今世界的國家概念構築早已完成,世界上幾乎絕大多數人都認同自己屬於某一個國家,但是公民意識的培養卻是一个更复杂的难题。
而在公民意識培育較發達的地區,民意表達流暢且成本低,而且民眾往往有工具可以利用(如投票、遊行、媒體)。
如果有希望通過提高政治地位以實現私人利益或者利他滿足感的政治家,以及通過政治參與來維護自身利益或者實現自身歸屬感、存在感、獲得感的選民,若具備了雙方互動的平臺這個客觀條件,那麼便不自發地形成一種“政治市場”這樣的東西。
政治已經被證明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日,和飲水飲食穿衣住宿一樣,已然成為公民社會必須的消費品。
然而進入政治市場的途徑是多元的,並不一定都是一人一票。
公民在有影響力的社會團體中的參與,哪怕只是聽聽新聞發表評論,可能才是政治消費更普遍的狀態。
而處於中華文化圈邊緣的位置,近代以來也受到了個人主義的影響。
在過去混亂的年代,階層流動巨大,政治參與是爭取自身利益最直接的手段,如果成為局外人則自己的利益會被瓜分掉。
例如十年浩劫的實質,可以從內部鬥爭擴大化、以及普通民眾對上層建築的否定和重建去理解。
在文革的大環境中,政治參與只要大面上滿足大綱領的遊戲規則,就能以任何不受限制的方式進行,由此也加劇了權力格局的不穩定:今天團結的對象可能變成明天鬥爭的敵人。
然而在一切趨於定型的今日,這種消費對社會的影響似乎越來越小的。
有台灣作家範疇寫到:“台灣人過去三十年把精力和注意力都花在政治上了,並且結晶成為一個信條:管它世界怎麼變,只要政治的恩怨平反了,台灣就一定會好。
額外說一句,這個信條還有一個變種,那就是:只要去除了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台灣就一定會變好。
”然而對年輕人來說,無論是馬政府還是蔡政府,對他們的薪資水平、發展出路、國家前景來說不會有實質性的改變,改變的只是他們內心的自我安慰。
這也就是說,政治消費在當今時代,更多的是虛無的而非物質的。
台灣網民拿來罵退中國網民的三大法寶“一人一票”、“防火牆”和“廣場事件"中,“一人一票”總是擺在優先出招的地位。
而一人一票究竟能改變什麼?好歹台灣也是自從1996年總統直選以來經曆了6次大選、三次政黨輪替的洗禮,如果足夠理智,也應當明白民主的能改變的範圍有多大;如果足夠理智,應當注意到無論藍綠,誰上臺都要先瓜分肥差論功行賞;如果足夠理智,應當注意到無論藍綠,誰上臺都不敢急獨急統而是敷衍了事。
以前最低投票率是2012大選有74.38%,2008年大選有76.33%的投票率,2004年大選投票率80.28%,2000年台灣大選更有82.69%投票率,而在2016卻只有66.3%。
總統直選後每8年準時輪換一次總統,每次都是天真的選上一個人做,之後不滿意度超越滿意度,下次再換另一陣營來做,如此循環往復。
三次政黨輪替,也應當或多或少給了廣大消費者教訓吧。
在陳水扁和馬英九執政後期均出現了不滿意度遠大於滿意度的情況,因此導致了下次政黨輪替的出現——來自TVBS民調中心大選的結果對民眾的柴米油鹽影響不大,這並不完全是壞事,而是社會趨於成熟的具體表現之一,就像美國政府雖然三不五時關門但美國依然是世界老大一樣。
讓人好奇的是全台灣非常珍惜這一人一票,甚至對此的捍衛有些偏執到迷信,將投票權奉上神龕。
政治參與從日常生活裏漸漸分離出來,成為一種類似宗教的狂熱和膜拜。
政治市場的出現恰好填補民眾的需求真空。
“政府官員”到“政治家”的轉變是其形成的標志。
一旦立志踏足政界,便要像娛樂明星那樣把自己的一切私生活無時無刻不置於閃光燈下。
而在消費者眼裏,對政治家行為的評論和傳遞此評論是政治消費的第一個方面。
政治家好的行為,在支持者眼裏是“看,我沒選錯人”的內心安慰,在反對者眼裏是作秀;政治家壞的行為,在反對者眼裏是“看,誰叫你們選他”的冷嘲熱諷,在支持者眼裏,是在野黨的汙蔑。
民眾只要作出反應,不論褒貶只要作出兩極化的評價,這就結束了消費的內容。
反而如果政治家老做模棱兩可讓人無評論可發的行為,會淡化自己的影響力。
其次,消費者也將政見作為消費標的的判斷標准之一。
政見和政治家個人品行,是消費者進行選擇的唯一可掌握的材料。
因此,政見的引導力也會被放大。
顯然在民主淵源較早的國家,民眾的政治參與是從降生以來耳濡目染直到伴隨終生的,在這樣的國家一般來說即使極左極右的造勢活動再怎麼熱鬧,中間派才是成熟選民最後的選擇,正如去年的法國大選,瑪麗勒龐看似有摧枯拉朽之勢,最終還是溫和的馬克龍上位。
然而在剛剛結束轉型的台灣,面對“內憂外困”的局面,煽動性的政見最有市場。
但是這些政治家憑借極端政見上臺後,卻又不敢照本宣科地去履行,因為那樣做成本太大了,可能是自己整個任期都填不完的窟窿。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台灣的政治市場有兩個特點:一是政治市場越往基層越發達。
挑戰國民黨的權威,當年也是從地方選舉開始。
一人一票選總統只是四年等一回的大采購,消費各級“民意代表”才是政治市場貫穿每分每秒的主題。
民意代表沒有實權,行使反映社情民意、監督政府機關的職責。
而如果要讓民眾下次改選還消費這個民意代表,那麼就需要以人民的名義去和其他政治家吵架,謂之“質詢”。
質詢的過程更是五花八門,各顯神通。
立法機關吵吵架其實挺好,可以防止一些政治家做大做強,但是年年吵月月吵天天吵,就有點不正幹的感覺了。
其實在民眾眼裏,通過電視機都能看到的,只有能吵架,才說明購買的這個民意代表很值。
台灣立法院爭議畫面2006年11月10日,質詢國防部軍購案時李敖展示其年輕時的裸照其次,一個貫穿了幾十年的主旋律,就是把民主等同於主體意識。
政治市場需要供給方提供豐富多樣的差異化的政治產品,如果沒有題材可以讓供給方自由發揮那麼這個政治市場便會不斷萎縮。
中臺關系自然成為了如今唯一一個全國關心,行動成本低的題材。
甚至連薪資問題都不如中臺關系有千鈞之力,因為要給兩千三百萬人加工資不是只印鈔票的問題。
兩蔣時代適逢中國艱難的成長階段,這根本不是問題,而從李登輝起渲染中國的強大,漸漸成為政治家的重要功課。
台灣民眾國家認同趨勢圖,從民國1999年開始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在逐漸上升——來自TVBS民調中心關於中國的報道,島內只有很少的媒體能夠嚴肅對待,而大多數電視臺則更願意把中國的新聞等同於娛樂新聞。
在台灣有一些電視評論節目,每晚邀請幾位“資深媒體人”,雖然乍一看是嚴肅的新聞,但是涉及的內容往往是天方夜譚的世界奇聞、風水靈異、明星八卦,順便包括中國的土豪生活、經濟成長以及紅牆秘聞,更是捧紅了彭華幹(中天新聞臺)、張友驊(中天新聞臺)、馬西屏(東森新聞臺)在內諸多資深媒體人。
他們既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新聞評論員(如央視的張召忠、楊禹等),卻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娛樂明星,因此他們口中的新聞算不得完全意義上的新聞。
從消費主義的視角審視民眾的政治生活,還是一個新的角度。
以鮑曼為代表的新左翼思想家認為在資本主義生產過剩不斷加劇以及消費成為經濟成長主要引擎的前提下,人的社會關系將由消費能力而不是由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地位而決定。
而這啟示了筆者,討論到政治參與時,是否可以脫離原有政治地位的差別而是從選舉者和被選舉者的關系入手。
政治參與,從保守主義的角度,是人們尋找集體並融入集體的過程和表現;從個人主義的角度,是對個人空間和利益受到侵犯威脅的擔憂和反應。
政治消費也成了是必需品。
長期受東亞儒家文化傳統影響,集體的意義得到放大,這也鼓勵著台灣人把他人門前雪當做自己門前雪。
民主化進程深入的結果,就是在年輕人中政治消費成為消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我們可以從太陽花和反課綱等行動中看到年輕人積極的參與,與在中國的同齡人的參與度形成對比。
然而,很嚴重的缺陷是,年輕人依然將台灣主體意識和民主混為一談,這造成了年輕人政治參與的一大偏差。
首先體現在選擇性失明上,在綠營政黨的一些弊案上,他們並沒有做到公允的評價;藍營主導下取得的一些社會進步,亦沒有收到來自他們正面的反饋。
其次是私心假借公心,起初的政治參與針對的是社會思潮、大政方針、國家命運較多,但是後來轉移到和自己息息相關的細枝末節的規定,如刪除古代文學運動等,有為自己的懶惰尋找托辭借口的嫌疑。
因此當筆者在民視十點檔電視劇《新兵日記》中了解到,第一天的新生入伍1000m僅要求20分鐘跑完即可的標准後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同年齡段的中國大學生體質測試的要求大約5min之內才會給及格,也就是說只要按照平常走路的速度走完這1000米在台灣就能及格。
事實上,自洪仲丘案引發凱道大遊行後,台灣軍隊大大降低了訓練的強度,提高了軍隊的待遇。
提高官兵生活水平自然是一種好事,可以提高官兵的熱情,但是應當服兵役的大學生假借民主自由的名義為自己省力氣,這就是一種政治產品過度消費的惡果。
包括香港最近的反普通話事件,無非是學生在將自己的懶惰合法化。
洪仲丘事件引發萬人上凱道這一代的年輕人較之其父輩,“反智主義”的傾向更加嚴重。
太陽花運動時一張“懶人包”,也就是我們新媒體上那種“一分鐘了解xxx”的圖解之類,在社群網路尤其是年輕人中間瘋狂流傳。
其對於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解讀,明眼人看過之後都會覺得膚淺,也為這場運動火上澆油。
學生們反對的本來是立法院“黑箱操作”快速通過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賣台”之嫌,但是到了後來漸漸成了反中,在內心升騰的對中國的恐懼終於被戳破了從而走到了明面。
有人指出,拜網路時代所賜,台灣民眾正在變得膚淺,超過300字的文字都不願看,而媒體人為了能夠得到轉發量而把內容寫的越來越膚淺,政治市場的消費者正在變得越來越急躁、愚蠢、易於欺騙。
反服貿運動中一張廣為流傳的“懶人包”蔡英文總統就職一個月和周年滿意度比較,可以看到在年輕世代獲得全力支持的蔡英文在執政一年後迅速被年輕人嫌棄——來自TVBS民調中心現狀是,民眾表面上對政治津津樂道,但是表面之下隱藏著無知。
快速消費主義化的政治市場,批量生產的產品針對口味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單獨打造,變得非常辛辣刺激,酣暢淋漓,但是少了幾分深沉和斟酌。
這樣消費者不需要有多少生活閱歷和知識儲備,但凡是手機能上網,就能獲得政治市場的入場券。
台灣人批駁中國的三大法寶,現在是這些,十年前是這些,十年後也還是這些。
而這些來勢洶洶的指摘者,大多數對中國的現實並不了解;如果說萬里之外的美國或西歐民眾對中國不了解,是有著距離和文化傳統的因素,那麼在兩岸往來極其便利的今日,不去中國看看而信口雌黃的話只能說是從內心里不想接受現實。
被消費主義征服并沉溺其中不肯自拔的民眾,自然不會輕易地清醒過來。
但民眾認識的偏差帶來的無可挽回的後果,是極易導致局勢的誤判。
台灣絕對不乏有高瞻遠矚者能夠認識現實,但是這些人不一定在政治市場中擁有市場勢力,例如黯然下台的馬英九一樣,其促進中台全方位交流的功績還是可圈可點的。
可是在輿論場,出于对自己判断和选择的自信,又有多少台灣民眾肯承認這個現實。
馬英九為促進兩岸交流的舉措越深入越引起台灣民眾的恐慌——來自TVBS民調政治市場的供給方即各派勢力為了搶佔市場份額獲得市場主導權,必須積極俘獲新世代新入場的消費者,於是政治參與的門檻不斷降低,投票門檻據說也要降到18歲。
新世代能夠參與政治市場,原本可以增加社會閱歷,提高其思辨能力,有助於公民意識建設。
但是新世代踏入政治市場之前,是否養成了識別假冒偽劣產品的能力呢?——本文章亦同步發佈在微信公眾號“梓蒙的民科”(ID:umizhpt)编辑于2018-03-1923:19台湾政治学民意调查赞同2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
延伸文章資訊
- 1「政治消費主義」與「網路政治學」觀察台灣主流民意- 戰略雲
美國學者卡茲(Meredith Katz)對「政治消費主義」的定義為「政治化的消費行為」。在研究受眾與政治相關的取向和特點(譬如選民政治參與程度、經濟消費 ...
- 2消費主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消費主義(英語:Consumerism)指相信持續及增加消費活動有助於經濟的意識形態。創造出在生活態度上對商品的可欲及需求(多消費是好事)讓資本主義可以提高工資及提高 ...
- 3從政治消費文化觀點看當代台灣社會的民主參與和認同建構莊佳穎
典國族主義研究和民主政治研究對話;3)反省首次政黨輪替、二次政黨輪替和. 當代台灣社會民主化過程中,政治消費文化所扮演的角色。 關鍵詞:政治消費、總統大選、民主 ...
- 4台灣,迷失於消費主義氣氛中的政治市場 - 知乎专栏
本文章亦同步發佈在微信公眾號“梓蒙的民科”(ID: umizhpt) 導語:現狀是,民眾表面上對政治津津樂道,但是表面之下隱藏著無知。快速消費主義化的政治 ...
- 5鍵盤參戰-淺談「數位原民」的網路政治學
「政治消費主義」( Political Consumerism) 則是將消費行為政治化,訊息的傳播者針對受眾在政治層面的一連串傾向上創造選擇性,如種族、政治冷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