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貞孝坊 - 维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林氏貞孝坊是一座豎立於臺灣臺中大甲的清代貞節牌坊。
該牌坊乃為表彰淡水廳大甲街地方人士余榮長之妻林春娘(文獻多記為「春娘」,而「娘」字為舊時對單名婦女之通稱, ...
林氏貞孝坊
語言
監視
編輯
林氏貞孝坊是一座豎立於臺灣臺中大甲的清代貞節牌坊。
該牌坊乃為表彰淡水廳大甲街地方人士余榮長之妻林春娘(文獻多記為「春娘」,而「娘」字為舊時對單名婦女之通稱,故其人原名應為「林春」,而櫟社詩人蔡子昭所撰碑記即寫有「諱春」二字[1])之貞孝事蹟,而興建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之紀念性建築物。
[2][3]林氏貞孝坊位置臺灣臺中市大甲區莊美里順天路119號建成時間 大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中華民國文化資產類型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登錄類別:牌坊
詳細登錄資料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此牌坊經中華民國內政部指定為臺中縣三級古蹟。
[4]此外,林春娘在當地除貞孝事蹟外更有禱雨事蹟,並被當地居民奉為「貞節媽」,還有神像供奉於大甲鎮瀾宮之內,成為「大甲三神」之一。
[2]
目次
1歷史
2建築
3林氏禱雨事蹟
3.1戲劇改編
4參考資料
5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林春娘為大安中莊人,生於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同治三年(1864年)去世,年八十六歲[2]。
林春娘七歲時成為余家童養媳,但未婚夫余榮長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赴鹿港經商時溺斃,此時林氏只有十二歲,尚未正式結婚,而余榮長之父已逝,余榮長為家中獨子,但林氏不打算改嫁,留下來侍奉余榮長的母親(大家)[2]。
她曾撫養兩名過繼來的族子為子嗣,但一位早逝,後來撫養者則在娶巫氏為妻後不久去世,而後林氏與媳婦一同撫養幼孫[3]。
道光十二年(1832年),本地士紳劉獻廷呈請旌表,隔年臺灣知府周彥與淡水同知李嗣鄴頒賜旌額,而到了道光十六年(1836年)朝廷才下旨准許建坊旌表,但余家家境貧困,故直到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才在職吏張綱上呈淡水同知黃開基後由黃開基捐銀元五十元募捐,不久竹塹城門閥林占梅即捐助銀一百二十元,隨後各方響應捐款後,共得銀一千二百多元[2]。
之後經過數月後,於大甲城南門外建成牌坊[2]。
臺灣日治時期,昭和八年(1933年)發生旱災,大甲地區供奉林氏神像禱雨得應,而此時牌坊已年久失修,地方人士遂有重修之議,於是便用祈雨募捐餘款另購坊地,於昭和十年(1935年)重修[2]。
二次大戰後,大甲鎮瀾宮曾於民國四十年(1951年)整頓環境,於周圍建有矮牆,大門位於順天路,後來在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大甲鎮公所重修,拆除舊牆改建新牆,並將入口改到光明路,並添設一對石獅[1]。
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由內政部、省民政廳、臺中縣政府補助經費再次重修,相關工程於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4月17日完工[5]。
建築編輯
大甲林氏貞孝坊夜照
林氏貞孝坊為四柱三間形式[5],而或因下旨准許建章時間到實際建坊時間有差,牌坊北邊是刻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職官,南面卻是道光十三年(1833年)的職官,此外坊柱四面皆有楹聯而不同一般牌坊只刻於正反面,亦為此牌坊的特色之一[2]。
林氏禱雨事蹟編輯
參見:第一次大甲土城戰役和第二次大甲土城戰役
林氏生前就文獻可考者而言,最早於道光三十年(1850年)留有禱雨事蹟,此後尚有禱雨數次,而在同治元年(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時,大甲被圍,林氏曾三出禱雨,適時化解水道被斷的缺水危機(林豪《東瀛紀事》一書有記載)[2]。
戲劇改編編輯
民視《台灣奇案》將此事蹟改編為古裝劇,收錄為中,分為三集播出,由白冰冰飾演林婦,也順帶介紹華南到台灣的傳播者—報馬仔。
參考資料編輯
台灣主題
台中主題
歷史主題
^1.01.1大甲區公所—林氏貞孝坊.[2019-01-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2.02.12.22.32.42.52.62.72.8林文龍.《台灣中部的人文》.臺北市:常民文化.1998年1月:242-255頁.ISBN 957-8491-16-6.
^3.03.1《淡水廳志》卷十列傳四 列女
^林氏貞孝坊.臺中市大甲區公所.2013-06-19[2017-04-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5.05.1林氏貞孝坊.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林氏貞孝坊大甲林氏(1778-1863)與貞節牌坊-臺灣女人(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林氏貞孝坊—臺中市文化資產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林氏貞孝坊&oldid=71621312」
延伸文章資訊
- 1貞孝節烈牌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貞孝節烈牌坊是因為中國封建社會的貞節旌表制度而衍生的產物。 ... 由於中國社會在封建時代對婦女貞操和孝義非常看重,所以貞孝節烈牌坊則是用於表揚女性守節守孝行為的獎勵 ...
- 2林氏貞孝坊 - 维基百科
林氏貞孝坊是一座豎立於臺灣臺中大甲的清代貞節牌坊。該牌坊乃為表彰淡水廳大甲街地方人士余榮長之妻林春娘(文獻多記為「春娘」,而「娘」字為舊時對單名婦女之通稱, ...
- 3清代臺灣的貞節牌坊與節孝祠
終清一代,臺灣的節孝坊共有17座,這些牌坊因其人生平事蹟有所區別,分為貞孝、節烈、貞烈與節孝坊四種。後來,官方更鑑於給銀建坊金額有限,效果不彰,而在各省府州縣設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