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紙幣,又稱為鈔票,粵語稱為銀紙,閩南語稱為銀票(gîn-phiò),是指以柔軟的物料(通常是特殊的紙張)印制成的特殊貨幣凭证,通常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一种货币符号 ... 紙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0年9月26日)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擴充請求中找到。

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0年9月26日)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2010年9月26日)請協助補充內容以避免偏頗,或討論本文的問題。

  關於祭祀品,請見「紙錢」。

現代紙幣 元朝寶鈔 紙幣,又稱為鈔票,粵語稱為銀紙,閩南語稱為銀票(gîn-phiò),是指以柔軟的物料(通常是特殊的紙張)印製成的特殊貨幣憑證,通常由國家發行並強制使用的一種貨幣符號。

紙幣本身不具價值,雖然作為一種貨幣符號,但其不能直接行使價值尺度職能,而是由國家對其面值進行定義。

相比起硬幣,紙幣的面值通常較高。

目次 1歷史 2紙鈔的平均壽命 3相關條目 4圖冊 5外部連結 6資料來源 7延伸閱讀 歷史[編輯] 當今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貨幣形式紙幣,唐代飛錢是迄今為止已知最早紙幣的雛形,[1][2][3]作為類似今日匯票的功能,是紙幣的前身。

到了宋代,官方紙幣作為地方貨幣在中國四川省出現,宋朝的交子、會子由於最初由民間素質不一的交子鋪(類似銀行的前身)自行印發、兌銀產生很大亂象和訴訟,益州知州於是整頓,限定特許16戶富豪才能經營交子鋪,信用官府背書,成為世界官方紙幣首例。

而正式發行廣泛流通的紙幣是在元朝,被稱為鈔,但在元末至正年間(1341年-1370年),由於印紙鈔過量,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

明代發行大明寶鈔(1375年始造),清1853年發行了兩種紙幣,一種大清寶鈔,一種叫戶部官票,合起來就叫「鈔票」。

鈔票名稱就是從那時候叫起來的。

現時的鈔票是要有足夠的儲備才可以發行,香港的鈔票便使用了外匯儲備來支持它的幣值。

由於外匯儲備有一個固定數目,所以鈔票發行量亦受控制,最佳方法便用一個編號去計算鈔票的發行量。

故此鈔票上會有鈔票編號。

若發行量太多而外匯儲備不足夠支持,這個地方的貨幣便會貶值。

另外,鈔票持有人只須將鈔票拿到發鈔銀行,發鈔銀行便有責任給持有人「憑票即付」等值的外匯,所以鈔票編號亦是一個統計和防偽的資料。

紙鈔的平均壽命[編輯] 由於紙幣是由紙張製作而成的貨幣,在不斷的流通使用後,會發生汙損或破損,因此紙鈔一般的平均壽命只有兩年[4]。

各國的貨幣發行機構均與銀行業者合作回收這些紙幣,以1:1等值兌換的方式,以全新的連號紙幣換回這些紙幣去銷毀。

以新台幣為例,中華民國境內台灣銀行規定:紙幣破損其餘留部分在四分之三以上者,全額收兌;破損僅餘留部分在二分之一以上,四分之三以下者,按紙幣剩餘部分照半額收兌;餘留部分不及二分之一者,不予收兌。

另有新發行之紙幣與舊版紙幣之兌換,按其舊版新臺幣(按西元2000年7月1日以前由台灣銀行發行之貨幣,目前由中央銀行印製)之面額1:1等值兌換。

[5] 相關條目[編輯] 金融券 外匯儲備 一籃子貨幣 塑膠鈔票 電子貨幣 偽鈔 錯體鈔(變體鈔票,印錯的鈔票) 金圓券 金本位 紙錢 圖冊[編輯] 來自不同國家的紙幣 外部連結[編輯] 中華紙幣(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orldPaperMoneycatalogu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硬幣為何不用編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紙幣 資料來源[編輯] ^Ebrey,Walthall,Palais,(2006).EastAsia:ACultural,Social,andPoliticalHistory.Boston:HoughtonMifflinCompany.pg.156. ^Bowman,JohnS.(2000).ColumbiaChronologiesofAsianHistoryandCulture.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pg.105 ^Gernet,Jacques(1962).DailyLifeinChinaontheEveoftheMongolInvasion,1250-1276.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ISBN0-8047-0720-0.pg.60. ^TheBanknoteLifecycle–fromDesigntoDestruction.DeLaRue.[2012-05-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3)(英語).  ^台灣銀行.存档副本.舊版新臺幣之兌換.台灣銀行.[2020-10-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5).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編輯]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錢鈔部》,出自蔣廷錫《古今圖書集成》 閱論編紙製品容器 盒子 瓦楞紙盒 煙標 咖啡杯套 封套 外帶盒(英語:Oysterpail) 紙袋 紙板 紙杯 衛生 面紙 餐巾 擦手紙 衛生紙 濕紙巾 文具 連續報表紙 賀卡 索引卡 書信 馬尼拉文件夾(英語:Manilafolder) 郵票 明信片 便利貼 金融 紙幣 名片 優惠券 預付卡(英語:Paycard) 存摺 出勤卡 裝飾 Ingrainwallpaper(英語:Ingrainwallpaper) 壁紙 知識傳播 圖書 報紙 雜誌 相片 新聞紙 小冊子 銅版紙 感熱紙 字典紙 娛樂 碎紙片 摺紙 紙玩具(英語:Papertoys) 遊戲牌 撲克牌 其他 杯墊 表單 砂紙 防偽紙 牛皮紙 碳式複寫紙 水彩紙 原稿紙 漫畫原稿紙 濾紙 咖啡濾紙 捕蠅紙 蟑螂屋 閱論編中國古錢幣按形狀分貝幣(蟻鼻錢)-布幣-刀幣-圜錢-皮幣-錢牌-方孔錢-銀元/銅元-銀鋌-銀餅/金餅-元寶-馬蹄金/麟趾金-金版(爰金)-金葉子按質地分銅錢-鐵錢-銀幣-金幣-玉幣-陶幣-貝幣-皮幣-紙幣紙幣類型銀票-交子-會子-關子-錢引-交鈔-大明寶鈔-大清寶鈔-戶部官票造幣工具錢範-鈔版 閱論編交易媒介商品貨幣 貴金屬 食鹽(Romanworld) 石(容量單位)(rice) Cowry(英語:Cowry)(Africa) Shekel(英語:Shekel)(barley) 可可豆(PreHispanic) 雅浦島石幣(Micronesia) Manilla(英語:Manillas)(W.Africa) Tradebead(英語:Tradebead) 家畜 水牛(東南亞) 家牛(印度) 駱駝(阿拉伯) 氂牛(中國西藏) 貨幣 通貨 硬幣 紙幣 法定貨幣 區域貨幣 電子貨幣 數位貨幣 加密貨幣 General 歷史貨幣列表(英語:Listofhistoricalcurrencies) 以物易物 代案貨幣(英語:Alternativecurrency) 虛擬貨幣 Flexdollar(英語:Flexdollar) 忠誠計劃 Representativemoney(英語:Representativemoney) 法定貨幣 黃金憑證(英語:Goldcertificate) 規範控制 AAT:300191324 GND:4138996-7 HDS:013750 LCCN:sh85011581 NDL:00570906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紙幣&oldid=70416931」 分類:​紙製品貨幣紙幣會計原始憑證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自2010年9月擴充中的條目自2010年9月需要專業人士關注的頁面自2010年9月部分地區的觀點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含有多個問題的條目含有閩南語的條目包含AA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HD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Boarisch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rezhonegBosanskiБуряадCatalàMìng-dĕ̤ng-ngṳ̄کوردیČeštinaСловѣньскъ/ⰔⰎⰑⰂⰡⰐⰠⰔⰍⰟDanskDeutschZazaki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贛語Gàidhlig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atinaLëtzebuergeschLombard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BahasaMelayuMirandésမြန်မာဘာသာ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PolskiپښتوPortuguêsRunaSimiRomânăРусский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Тоҷикӣ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