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baby代言了Dior錯在哪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Angelababy剛剛拿下Dior中國區品牌大使,Dior官方微博和Angelababy的微博瞬間被攻陷,網友的吐槽非常統一:Dior,你墮落了,越來越low了。

在Dior官博宣布楊穎成為其中國區品牌大使的微博下,轉發與評論超過80萬條,不少人對楊穎的形象與Dior品牌的契合度表達了質疑。

以前的Dior代言人,詹妮弗·勞倫斯、娜塔莉·波特曼、瑪麗昂·歌迪亞等,多為奧斯卡影后,演技和專業度已被公認。

而圍繞Angelababy的都是整容、婚戀和真人秀的話題,而作為演員的影視作品乏善可陳。

其實從商業的角度來說,也許不難理解Dior的邏輯:楊穎微博粉絲數超過8000萬,高居全網第四。

巨大的粉絲流量和話題度,讓她為品牌「帶貨」充滿想像空間,提升業績。

要知道,自從吳亦凡成為了Burberry首位中國代言人之後,Burberry集團第三季度收入大漲22%。

為了銷量為了影響力,選擇流量大的明星代言無可厚非。

其實,在傳統營銷中,明星常常出現在廣告中,但在奢侈品中,邀請明星代言一直是一件謹慎的事情。

在奢侈品行業里,藉助明星來推廣奢侈品一直被認為是極端危險的事情。

奢侈品與顧客是一種特殊的關係,它要尊重顧客,同時還要主導他們。

尋求明星的幫助就等於在表明,這個品牌需要藉助明星的聲望才能得以生存,於是就等同於承認自己沒有什麼聲望。

由明星來主導奢侈品,奢侈品就成了附屬品,這是嚴重的策略性失誤。

奢侈品只有擁有像神一樣高高在上的主導權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與追隨。

對於Angelababy成為Dior中國區品牌大使的事,大家完全不用操心,Dior心裡有數得很。

在中國區Dior除了邀請Angelababy以外,還邀請了當紅演技派國民小生黃軒,還有之前的劉亦菲。

對於奢侈品來說,不會用一個明星或形象大使來展現產品,而是讓多人使用或者證實他們在使用,他們有時也會討論該品牌在文化或美學方面所扮演的積極活躍角色。

奢侈品支配著顧客,因為你不能用一個名望會掩蓋品牌影響力的明星,如果通過廣告很明顯地表明這個明星的地位遠高於該品牌,這是一個戰略性的錯誤。

奢侈品必須要證明一件事,表明備受人們尊敬的人都在使用這個品牌的產品,從而確定這些產品就像有聲望的人常常使用的其他生活普通產品一樣,雖奢侈但卻在尊貴那裡一樣普通普通,這是種尊貴與奢侈的普通搭配,進而確定品牌的身份與力量。

奢侈品勞力士就是採用這樣的策略來運作的,它聘用廣受尊敬的體育明星進行大範圍的宣傳。

而國內許多高端商品在同一個階段都付費給一個明星,在這一段時間內作為品牌的唯一形象大使。

在運作過程中,希望通過形象大使來推動品牌的關注度或者提升品牌的形象。

奢侈品與高端產品在形象大使與證實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高端品牌通常使用形象大使,而奢侈品則是很多的證實者。

擔任形象大使和擔任證實者其實有著質的區別。

雖然Angelababy被Dior邀請為中國區品牌大使,但實際上只承擔了一個證實者的角色。

對年輕明星和意見領袖的重視和拉攏背後,是奢侈品消費群體已發生重大變化。

貝恩諮詢指出,2020年中國新增奢侈品消費者將達5000萬人,其中大部分為中產階級。

2016年,CHANEL起用了17歲的莉莉·戴普,Burberry邀請了吳亦凡……Angelababy在年輕的消費者心中,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

Angelababy成為中國區品牌大使,最能起到作用,相信是其能帶著Dior進入年輕的群體當中。

各位圍觀且操心的吃瓜群眾們都散了吧,這只是經典奢侈品品牌Dior走在與時俱進的路上而

(歡迎關注原創作者:老易侃品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