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買不買不重要,重要的是懂不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奢侈品之所以「奢侈」,就是小部分人享受的時候,大部分人只能眼饞。

然而,比買不起包包更慘的,是買了正品別人卻以為你拿的是高仿。

事實上,買不買不重要,重要的是懂不懂。

如何在買不起的前提下,與拎著新款LV的閨蜜談笑風生,陪女神逛老佛爺的時候鎮定自若?

急,在線等....

不需要知道LVMH姓路易還是姓威登,也不需要花上三天三夜背誦上百個奢侈品牌。

記住,我們要的是速成,站在行業整體的高度,可以出奇制勝。

LVMH、開雲(Kering,曾名PPR)、歷峰(Richemont)各自組成「軍團」,瓜分了上百個全球著名奢侈品牌,在金錢的爭奪戰中攻城略地。

不誇張的說,了解了這三大軍團,就懂了大半個奢侈品行業。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時鐘撥回1987年,彼時LVMH還在LV家的手裡,開雲做木材生意,歷峰還賣菸草。

一句話總結奢侈品巨頭髮家史:買買買。

三大軍團有多愛買?

有記錄可循的收購,作為收購方:

•LVMH共出手85次;

•開雲出手40次;

•歷峰出手19次。

奢侈品軍團的血液里,流淌著收購的基因。

(數據來自於彭博,截止2017年6月底)

LVMH:一瓶香水引發的血案

奢侈品老大哥並不是一開始就叫LVMH,記住一個公式:LVMH=(M+H)+LV。

首先,酩悅(M)與軒尼詩(H)兩大酒廠合併成為酩悅軒尼詩酒業集團(MH),經過紅娘法國銀行的牽線搭橋,MH與路易威登(LV)牽手成功,LVMH集團誕生。

但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有一匹狼盯上了這塊二合一肥肉,這匹狼叫做阿爾諾。

那時LVMH擁有Dior的香水,阿爾諾有Dior的時裝。

起初,收藏狂人阿爾諾只是想收集一整套的Dior,但LVMH並不想把香水賣給他。

不肯賣香水?那就把你母公司整個買下來!

為了滿足收藏癖,又趕上1987年10月股票市場崩盤LVMH股價大跌,記仇的阿爾諾趁火打劫,成為了LVMH的第一大股東。

掌握大權之後,把不肯賣香水給他的人都趕了出去。

從此,LVMH跟LV家族就沒什麼關係了。

此後,阿爾諾進化為收購狂人,LVMH今天已經擁有了70個品牌,靠買買買奠定了江湖大哥地位。

這大概就是一瓶香水引發的血案。

資料來源:http://quiddityof.com,品牌歸屬截止至2015年

開雲集團:換馬甲狂魔

最初,老皮諾創建了Pinault木材公司,後來買了一個非洲的銷售公司;又買下郵購公司搞起了日用零售,順手再整點辦公用品,再控股巴黎春天;買點奢侈品,不如再換個馬甲叫PPR。

有一天,什麼都想買的購物狂老皮諾,突然就把公司給了兒子小皮諾。

和父親不同的是,小皮諾只喜歡買奢侈品。

小皮諾賣了日用零售,賣了發家的木材公司,賣了郵寄業務,留下了奢侈品,又換了個馬甲叫開雲。

老皮諾心情應該不是很好。

資料來源:http://quiddityof.com,品牌歸屬截止至2015年

歷峰集團:樓上兩個暴發戶什麼都買,品位真差

老煙槍魯伯特從南非發家,一路國際化,看上了登喜路家的打火機,一腳踏上了奢侈品的不歸路。

富二代小魯伯特喜歡亮閃閃的東西,攛掇父親買了歐洲皇室最喜歡的卡地亞。

作為有身份有品位的富二代,不能跟樓上兩個暴發戶似的。

小魯伯特接班後,狂愛奢華腕錶和頂級珠寶,專買有歷史有底蘊的品牌,皇家沾親帶故的最好。

資料來源:http://quiddityof.com,品牌歸屬截止至2015年

血腥的收購戰

Gucci之爭

話說上世紀90年代,餓狼阿諾特又盯上了勢頭正猛的Gucci,偷偷摸摸地進村了。

在20天的時間內花14億美元買了Gucci 34.4%的股權。

這樣既能時不時暗算一下Gucci,暗算不成還能掙一筆,是個好買賣。

Gucci倒是心大:既然你要買,不如全買了吧!

阿諾特:……這人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全買了多貴啊,我是老手了你別想坑我錢。

Gucci:WTF? 不娶何撩?你LVMH名聲還不好,經常買完就踹走管理層。

來啊互相傷害啊!

於是,Gucci認了LVMH的死對頭開雲(當時還披著PPR的馬甲)當乾爹,讓開雲成為自己的最大股東。

開雲厚道,罩著Gucci還保證不干預他,樂得撿個大便宜

老大哥面子上掛不住啊,煮熟的鴨子跑了,還跑隔壁老王家去了。

咋辦?整他!

LVMH向荷蘭法院告Gucci和PPR私下有PY交易。

折騰來折騰去,法院說Gucci這事幹得不地道,但是也沒取消交易,這不是白折騰了……

最終,吃癟的LVMH決定撈一把,把自己持有的Gucci股份高價賣給了PPR。

花了88億美元買下Gucci的PPR,雖然肉疼,可是從現在的業績看,這一波也不算虧。

奢侈品戰爭史上著名的Gucci之爭落下帷幕。

圖片來源:http://Pixabay.com

積家之

積家是個苦命的孩子,作為一個制表技術大牛,淪落到飯都吃不飽的地步,悲慘的寄人籬下。

畢竟有硬實力,擁有無數發明專利的積家在三大集團眼中絕對是個寶貝。

於是,一場持續一年多的拉鋸戰開始了。

最終,熱愛腕錶的歷峰,掏空了家底,花了31億瑞士法郎硬生生從LVMH和開雲的嘴邊搶走了積家。

歷峰心裡苦,31億是他們整個奢侈品部門兩年的銷售額。

收購這場殺人不見血的戰爭,拼的是財力,更是手段。

圖片來源:積家官網

今日戰況誰家「糧草」多?

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手裡有糧,心裡不慌。

糧草供應充足,自然經得起持久戰。

各家「囤糧」情況如何,可以從報表上一窺究竟。

LVMH是當之無愧的土豪軍團,地主家餘糧大大的有。

資產總額高達六千五百億歐元,歷峰和開雲捆一塊兒也沒人家大腿粗。

土地大自然收成好,最近一個財年LVMH可謂是大豐收,收入和營業利潤總額同樣傲視群雄。

而到了2017年上半年,LVMH總營收達到197億歐元,同比增長15%,開雲的營收增幅更是達到了31.2%。

數據來源:三大集團2016年財報

誰最能打?打仗比的是戰鬥力,不是食量,能吃還要能打。

從毛利率來看,三家差別不大,都在65%上下。

超過百分之六十的毛利率意味著什麼?各種產品生產成本不到百分之四十。

再看凈利率,歷峰和LVMH略勝一籌,都超過10%,開雲作戰能力稍弱,只有6.6%。

數據來源:三大集團2016年財報

等等!超過百分之六十的毛利率,凈利率卻只在百分之十左右,錢都花哪去了?

答案是:營銷。

戰爭中,宣傳陣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歷峰和LVMH公布的銷售和營銷數據來看,兩大軍團把近三分之一的收入都用在了「宣傳」上,可見這是一個必須拿下的高地。

單位:百萬歐元,數據來源:兩大集團2016年財報

三大軍團旗下有什麼兵?

看完戰鬥力,來探究一下戰鬥力的組成,三大軍團旗下都有什麼兵種?

LVMH軍團財大氣粗,各色兵種齊全——

耳熟能詳的LV、Dior、Fendi、Celine、Givenchy、酩悅、軒尼詩、寶格麗都是它的旗下大將,還有免稅店DFS,大家可以數一數自己為LVMH軍團貢獻了多少糧草……

除了烈酒、葡萄酒、時裝皮革、香水美妝、珠寶腕錶、精品零售幾大主要兵種,還有不少奇兵,比如頂級甜品店Cova,甚至有「水軍」——定製遊艇Royal Van Lent。

可以說,LVMH志在全方位攻陷大家的錢包。

數據來源:彭博,截止至2016年底

歷峰軍團眼光高,血統不高貴的不要——

珠寶腕錶這樣利潤高效果好的裝甲兵,是它的心頭最好。

卡地亞、江詩丹頓、萬寶路、萬國、積家等出身高貴的品牌都是歷峰的愛將。

說起來,挑剔的歷峰還嘲諷過LVMH盡愛買些便宜貨。

數據來源:彭博,截止至2016年底

開雲軍團兵不多,但很均衡——

珠寶腕錶裝甲兵要有,時裝皮具輕騎兵也不能少。

Gucci、巴黎世家、Dodo、McQ等都在開雲門下效力。

尤其是從LVMH手裡搶到Gucci,開雲簡直開心到飛起。

數據來源:彭博,截止至2016年底

三大軍團旗下誰是主將?

俗話又說了:兵熊熊一個,將慫慫一窩。

軍團出擊需要得力的中流砥柱來統籌大局,三大軍團旗下誰是堪當大任的將領?

LVMH軍團的頭號種子選手是輕騎兵時裝皮具類,占2016財年總收入的33%,更是貢獻了51%的利潤,相對上一個財年保持了10%的利潤增長率。

而「豬隊友」就是包括遊艇在內的「其他類」,虧損超過27億歐元。

LVMH在財報中表示:LV全線新品大獲成功,Fendi收入大幅提升,Celine的鞋和成衣都獲得不錯的增長。

數據來源:彭博,截止至2016年底

歷峰軍團最能打的,是裝甲兵腕錶和珠寶,二者共同貢獻了歷峰80%的收入。

然而最近一年,歷峰戰況不佳,總收入比上一年減少2%,運營利潤下降14.4%。

原因何在?

從財務數據來看,珠寶業務表現出眾,保持了7%的增長率。

然而腕錶類頻頻送人頭,業績下降達到15%。

受到中低端手錶、智能手錶的衝擊,腕錶的銷量接連下滑,這對於以腕錶為主力的歷峰來說,是巨大的打擊。

數據來源:彭博,截止至2016年底

開雲軍團奢侈品部門的收入MVP是皮具類,單這一類就貢獻了開雲奢侈品52%的收入,第一大功臣就是Gucci。

自從2014年更換創意總監之後,新的設計風格大受年輕人的追捧。

數據來源:彭博,截止至2016年底

可見,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LVMH喜歡多點布局,開雲歷峰傾向於集中火力,雖然各有側重,但培養好手上的精銳將領始終是王道。

三大軍團在爭奪哪些高地?

戰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爭奪軍事重鎮,奢侈品的戰爭中,哪些是兵家必爭之地?

從各集團最近財年收入分布來看,大家打破頭也要分一杯羹的「重鎮」包括:美國、歐洲和亞太——一字記之曰「壕」。

數據來源:彭博,截止至2016年底

中國對奢侈品市場有多重要?

首先,中國人有不容忽視的購買力。

根據CBNData《2017年新零售時代的奢侈品消費趨勢報告》,2016年中國消費者買走了全球近一半的奢侈品,撐起了奢侈品市場的半壁江山。

這也就意味著,奢侈品銷售和人民幣匯率有了不可分割的聯繫。

資料來源:財富品質研究院

其次,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消費具有獨特的模式。

中國人奢侈品消費大多發生在境外。

由於退稅、匯率等因素,歐洲地區一直是全球購買奢侈品最便宜的地方,與中國大陸平均價差超過20%。

然而市場環境正在悄悄發生改變,中國關稅下降,品牌也在對價差進行調整。

例如香奈兒,從2015年起已經開始執行全球統一定價策略。

在這樣的背景下,雖然2016年中國人奢侈品境外消費占總奢侈品消費的比例仍然超過70%,但境外消費同比增長率已經出現了下滑,而境內消費的增速上升。

也就是說,未來中國境內的奢侈品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資料來源:財富品質研究院

此外,在中國蓬勃發展的電商也為奢侈品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方面,2016年奢侈品線上銷售市場份額達到7%,有逐年遞增的趨勢。

另一方面,如何在線上銷售的同時,維護高端的品牌形象和完整的消費體驗,是奢侈品牌不得不權衡的問題。

資料來源:財富品質研究院

有趣的是,作為傳統的奢侈品消費大國,日本漸漸「失寵」。

比較各地區收入增長數據,可以發現,在亞太地區普遍向好的趨勢下,三大軍團在日本都都沒有取得好看的業績。

原因可能有兩個:

第一,日本經濟復甦乏力,消費者進行奢侈品購物的意願和能力不振。

第二,之前由於價格差,日本的奢侈品價格普遍低於中國國內,因此很多中國消費者赴日購買奢侈品,而現在匯率導致的價差已經大幅收窄。

第三,隨著極簡生活哲學的普及,日本人對奢侈品的消費意願開始下降。

數據來源:三大集團2016年財報

總結

品牌收購之爭,線上線下之困,消費者偏好之變……奢侈品行業的復甦之路,遠沒有看起來的順暢。

然而對於吃瓜群眾的我們,反正也買不起,了解了行業的歷史和現狀,好歹也能有個盼頭不是?

或者……你也可以去有魚股票APP里,買一手美國市場的SPDR S&P International Consumer Discretionary Sector

ETF(代碼IPD)?只要幾十刀,就可以過一把當奢侈品集團股東的癮,這主意不錯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風起雲湧 鐘錶業的那些大集團

[腕錶之家 鐘錶雜談] 2016年5月26日,日本鐘錶公司西鐵城宣布收購瑞士制表品牌康斯登,連同康斯登旗下的兩個子品牌Alpina和DdeMonaco。自此,日本西鐵城控股株式會社的鐘表事業,共...

那些知名的世界名表都出自名門嗎?

聚奢網小編帶您了解世界名表。世界名表有很多品牌。這些品牌都被那些集團旗下的呢?1,歷峰集團歷峰集團(Richemont)是瑞士奢侈品公司,它由南非億萬富翁安頓·魯伯特(Anton Rupert)...

傳奇色彩的時間王國 瑞士制表的五大中堅力量

[腕錶之家鐘錶文化]沒有人可以掌控時間,但時間是人發展的最好見證。機械的標準化生產帶來了產量與效能,聰明勤勞的瑞士人沒有放棄對信仰的執著追求。現如今,瑞士鐘錶王國里的每一位制表師,都信奉著「讓時...

三足鼎立的奢侈品行業

現在的奢侈品行業基本呈現一個三足鼎立的態式。第一名是LVMH集團,現在市值在1000億美元左右,緊隨其後的是瑞士的歷峰集團和弗朗索瓦皮諾的開雲集團,他們的市值都在350-500億美元上下。L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