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二奶經濟」為何如此發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本大阪市市長橋下徹因鼓吹「二奶經濟」,在日本國內及海外引起了極大爭議。

為了吸引經濟界人士來大阪居住,他表示要將大阪繁華街道御堂筋的高層大樓開發為公寓,並笑稱,「各位可以讓兩三位情人住在那裡」。

橋下徹認為,由情人匯聚引發的經濟效應是無可限量的,「如果有錢人住過來,那麼面向他們的店鋪就會開張,情人專用的寶石店以及高級時裝店也會應運而生。

橋下徹被批是活該,「二奶經濟」在很多地方都是秘而不宣的,悶聲掙大錢就行了,擺在檯面上說就有點兒貽笑大方了。

法國貨在日本賣得那麼好,一旦過季就會被日本女人們當掉,所以那裡的二手店也很發達,什麼名牌貨都能淘到。

這種追求難說不與「二奶經濟」有關。

事實上,中國的「二奶經濟」要比日本發達多了。

與日本不同的是,我們的「二奶經濟」還和貪腐有關,那些下馬的貪官就是因為沒有很好地貫徹「二奶經濟」,而被二奶們舉報,送進監獄。

人們在讚嘆二奶們是「反腐英雄」的時候,也在慨嘆中國拯救了金融危機下的整個歐洲。

以奢侈品牌文明世界的法國、義大利,如果沒有中國二奶們支撐,恐怕早就破產了。

路易威登、愛馬仕、香奈兒、古馳這些全球知名品牌,在其原產地根本少有人問津,如果中國人不買了,關門大吉是肯定的。

如果你去過歐洲,會發現每個奢侈品店裡都有一個中國售貨員,有的店裡中國店員比本地店員都多。

千萬不要以為你來到歐洲的「秀水街」了,他們就是為你這位來自中國的貴客準備的。

歐洲人在慨嘆中國人強大購買力的時候,很少意識到這是「二奶經濟」的作用,而是誤以為中國人普遍收入較高、消費觀念領先。

在性開放的歐洲,「情婦」多「二奶」少,而「包養」還屬於陌生詞彙。

將「小三」與經濟利益掛鈎的,恐怕最多的還是中國人。

一項研究表明,二奶消費力占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的三分之一,近幾年又有增長的趨勢。

有人戲謔說,中國是不能缺少「二奶經濟」的,因為二奶們都有很神秘的身份,她們很可能是記者、警察、間諜或反貪局臥底,表面上在瘋狂消費,實際上在執行任務。

我們在批評橋下徹口無遮攔的時候,是不是也該自省一下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名牌包的最低成本

對高端時尚的熱愛和對國際旅行的熱愛常常是重疊的,兩者都需要有可觀的收入和審美的好奇心,時尚和旅行都有一種魅力,當兩者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它們本身就會產生一種魅力。畢竟,有什麼感覺比如有人問你拿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