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女權們的性冷淡,在這個女人面前算什麼?|Queen of Less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品 / 牌 / 故 / 事

- 09 -

今年流行復古 Power Suit,尤其是格紋款。

街拍里的麻豆和時裝精各個卯足了勁兒拗造型,或搭配牛仔褲,或搭配金屬感百褶裙,要麼就是裹上腰封露出一雙大長腿,直接把西裝當成短裙穿。

美則美矣,可沒有 power 啊~

回到上一次 Power Suit 大行其道的 80 年代,女人們是如何在穿著中注入力量的?

Linda Evangelista in Jil Sander

上面的模特為大名鼎鼎的 Linda Evangelista(琳達·伊萬格麗斯塔)。

你或許會覺得這個名字不夠面熟,但她卻是那個超模年代的五大超模之首(另外四位分別是娜奧米·坎貝爾、辛迪·克勞馥、克勞迪婭·希弗、克莉絲蒂·杜靈頓)。

只不過,比起其他幾位,她極少涉足自己本行之外的領域。

老佛爺曾評價她:「純粹而簡單,是一位真正的模特,從不假裝或渴望去做別的什麼,她就是擅長於自己正在做的事。

也正因為 Linda 的專業素質無人質疑,她於 1990 年在 VOGUE 中撂下的那句狠話也被奉為經典:We don』t wake up for less than $10,000 a day(沒有 1 萬刀,休想叫我們起床)

這句話被印在了各式各樣的 T 恤上,15 年後,皮特還在電影《史密斯夫婦》里「抄」了這句台詞,只不過 1 萬刀變成了 50 萬刀。

Linda Evangelista in Jil Sander

美麗的面孔千千萬,像 Linda 這樣真正有力量的面孔卻不多。

這樣的道理放在服裝上也同樣成立。

回到 Linda 身著的 Power Suit,它們來自一位同樣很酷的女人,德國設計師 Jil Sander。

Jil Sander by Peter Lindbergh

很多人或許也對這個名字不面熟,但由她推動的風潮一定人人皆知,並且最近這幾年尤其火熱:極簡主義。

不過,Jil Sander 並不喜歡「極簡主義」這個詞語:「極簡有時聽起來過於空洞。

她更喜歡用「純粹」來形容這一風格,與她所選擇的模特 Linda 的品質不謀而合。

至於她本人,則被稱作「Queen of Less」

她似乎生來具備挑刺兒的超能力,能夠迅速鎖定一套 look 中的不和諧因素:錯誤的顏色、廓形或比例,並將其剔除。

當然,這種 Less 不僅在於她的設計,她本人也很少在媒體中拋頭露面,今年11月4日將於法蘭克福博物館舉辦的 Jil Sander 個人作品回顧展,也是她從業 50 年來的首個個展。

展覽名叫作:Jil Sander. Präsens,展期持續到明年5月6日,有條件的可以去看看。

© Paul Warchol

回顧起自己開始設計服裝的初衷,Jil Sander 說:「我實在無法忍受當時女人們的褲裝設計。

她從小就熱愛褲裝。

生於戰後德國的她,在家庭條件並不寬裕時,只能穿媽媽用縫紉機與燈芯絨親手製作的褲子。

那經歷對她影響頗深。

24 歲那年,Jil Sander 正是用她媽媽的這台縫紉機,創立了屬於自己的 fashion house,正式開啟設計師生涯。

Jil Sander in front of her Hamburg store, 1968

她在巴黎的第一場「戰鬥」以失敗告終。

那是在 1975 年,她 32 歲,時尚界還在崇尚華麗與誇張,她卻專注於針織衫與廓形寬鬆的大衣,將極富流動性的簡潔設計一下子推至人們眼前。

Jil Sander 當時的顧問先生後來對《紐約時報》說道:「她太超前了,在那個時代,她的設計太與眾不同了。

可是,Jil Sander 卻說:「我從未想過要超前,也從不過度懷舊。

時尚是一場實驗,你要儘可能地打破規則。

人們常對「打破規則」有誤解,結果不是導致用力過猛,就是導致力氣用錯了地方。

現在的許多小花大花都以為剪個短髮、套上西裝就可以「攻氣十足」了,或者是由造型團隊挑選流行單品後出現在機場擺拍,就可以有「時髦態度」了。

再來看看中性風高手 Jil Sander,最喜歡的單品永遠是白襯衣與剪裁良好的褲裝。

雖然,她認為女人們有追逐各種風格的自由,但「她們最後會明白,選擇更穩重的風格才能走得更遠」

而那所謂的「有態度的著裝」,必定是成熟且兼具個人氣質的著裝風格,得有職業成功及獨立生活方式的加持才能建立。

Jil Sander 喜歡男裝,也喜歡女性氣質,劃重點:她喜歡自信、冷靜又洗鍊的女性氣質。

所以,她總是希望自己的設計能夠凸顯穿著者的人格魅力。

這也是她「打破規則」的方法,即堅持這些認知,不受其他潮流的挑逗。

終於,到了 90 年代,她獨立又摩登、簡潔卻考究的設計開始吸引到越來越多自我意識深刻的女性。

不像 Dior 簡單粗暴地將「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印在 T 恤上,Jil Sander 的女性主義來得堅韌、含蓄又不容置疑。

她和其他設計師的不同點在於,她並沒有把女性當做精緻的、需要精心打扮的娃娃。

她經常讓模特不穿內衣就上陣,也總是會先試穿自己的服裝,用身體感知它們後再呈現給更多人。

她創造了屬於她的 90 年代,時至今日,那些衣服仍舊實穿又時髦。

Linda Evangelista, Spring/Summer 1991

Kate Moss, Spring/Summer 1996

「吉娘娘」, Spring/Summer 1999

Fall/Winter 2004

可以說,這些衣服就是她本人性格的體現。

Jil Sander 向來信奉一句話「忠於自己」,並三次用她的行動證實了這句話究竟意味著什麼。

1999 年,她已經 56 歲了。

Prada 買入了她品牌 75% 的股份,這對她的品牌來說似乎是一個擴張的好機會。

可是,短短半年後,Jil Sander 就因為和 Prada 時任 CEO Patrizio Bertelli 意見不合而退出了自己的品牌。

兩人的關係一度緊張到 Patrizio Bertell 直接宣布:「像 Jil Sander 這樣強勁的品牌不需要依靠某位設計師。

這是第一次。

Jil Sander 離開後,新的設計落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從前的客人不買單,卻又不夠時髦,不足以招來新的客人。

品牌就這樣損失了2500萬歐元。

2003 年時,Prada 又把 Jil Sander 給請了回來,可這一次的關係也僅僅維持了一年。

Jil Sander 離開的確切原因無從知曉。

許多人都猜測,Jil Sander 離開是因 Patrizio Bertelli 要求她降低一些服裝品質,好讓品牌的盈利擴張速度都變快一些。

可是,Jil Sander 一向偏執服裝的品質,要用最好的面料與剪裁,「呈現更多的經典,減少表面而無用的裝飾」

也正是因為這種堅持,當她設計的一件套頭毛衣要價 2000 刀時,也依然有大批懂 Jil Sander 的人買單。

Fall 2013

第二次離開自己的同名品牌,Jil Sander 索性暫停了自己的設計生涯。

她去旅行,去俄羅斯、伊朗、非洲還有地中海東部。

她說:「其實我沒有完全脫離時尚,我繼續用設計師的眼光來看世界。

此外,她看很多書和藝術品,還花了很多時間去打理自己的花園。

就在這樣的生活中,Jil Sander 說自己學會了談判的技巧,細細分析著各種高定品牌為她拋來的橄欖枝。

Jil Sander Fall/Winter 2013

有趣的是,她的最終選擇是優衣庫。

「對我而言,優衣庫是檢驗我的設計理念的好機會。

」看,Jil Sander 向來是帶著做研究般的心情與態度在設計衣服。

與優衣庫合作,她想讓更多人買得起好質感的日常基本款。

沒辦法使用高定的奢侈面料,Jil Sander 便與優衣庫一起做面料的研究與開發,她稱之為「依靠奇蹟在工作」。

最終,她與優衣庫一起推出+J 系列。

+J 承載了 Jil Sander 的品牌靈魂,顏色乾淨、剪裁利落簡單、好看又實穿。

+J 系列成了優衣庫最成功、持續時間最久(3 年)的聯乘系列之一。

因為太受歡迎了,優衣庫在 2014 年又精選了一些+J系列的單品進行復刻,有白襯衣、羊絨毛衣和連身裙等,最高的價格不過 230 刀。

68 歲時,Jil Sander 結束了和優衣庫的合作,又重回自己的同名品牌。

那場秀的主題是「Reset to Zero」,她輕巧地擦去上一任設計師(Raf Simons)的痕跡,帶著強烈的 Jil Sander 式靈魂回歸。

Jil Sander 依然想通過服裝來探討女性的自我認知:「你感覺如何?」至於她自己,還是那樣自在,且充滿好奇。

最後上台致意的她,依然是老裝扮:白襯衣與一條剪裁合身的褲子,搭配同色西裝外套。

但是一年後,69 歲的 Jil Sander 又一次離開了自己的牌子,這次是出於個人原因,退休了。

後來,極簡主義繼續大行其道,Jil Sander 卻越來越少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了。

「我感覺不到我的年齡。

我還是精力充沛,想玩,就像小孩兒一樣。

最重要的,是要在工作中秉持脾性,把自己當做一片羽毛,明亮又輕盈。

Jil Sander 這片羽毛,下一步會飄向哪兒?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WeLens

Lens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



編輯整理:咬咬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ference

wikipedia: Linda Evangelista

i-d: eight triumphant 90s minimalist shows

slate: Exile’s Return Why would a designer at the height of her ability abandon her own label?

nytimes: Jil Sander and Prada split again

nytimes: FASHION DIARY; 『Second Coming』 of Jil Sander

nytimes: Jil Sander Bathes in the Glow of Uniqlo

nytimes: A Q-and-A With Jil Sander

TIME: Jil Sander Returns to Her Roots

THECUT: Jil Sander Leaves Her Label for the Third Time

brit.co: Uniqlo and Jil Sander Made the Best Basics Ever

the guardian: Jil Sander: 『If I had the power I would ban leggings』

VOGUE: Jil Sander For Uniqlo

VOGUE: The Farewell Collection

visionaryartistrymag: Jil Sander: Queen of Les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短褲也能搭配出時髦的辦公室女神

職業裝是白領女性離不開的服裝,雖然現在有很多公司並不要求穿制服上班,但是職業裝仍然是白領女性的一種代表性服裝。職業裝搭配怎麼穿出當下流行的時尚感?在忙碌的辦公室中,穿著時尚服飾,既可以彰顯自己的...

是什麼讓如此多人對UNIQLO著迷?——潮流篇

全球範圍內數字革命方興未艾,品牌也順勢而變,快速地進行數字化轉型。「網際網路+」、「大數據+」被廣泛地應用到品牌營銷和銷售,當大家還沉浸在數字化的洗禮為品牌市場帶來的新鮮感時,國際零售服裝品牌優...